当前日期:

目录

清代及民国年间,县境主要渡口有城南(下蔡渡)、硖石、两河口、黑龙潭4处。另有小渡口20多处。1950年始,由于修建公路、桥梁、涵闸,开挖河渠等原因,部分旧渡被废,许多新渡口出现。1985年底,全县共有大小渡口41处。其中城关镇轮渡、西淝河花家岗轮渡为境内最大渡口。
城关镇轮渡
位于城关镇东北,北大埂东端,跨淮河东、西两岸。该渡口1954年初,建于县城南河下老渡口,当时仅有木质渡船,人力摇橹渡运,渡工5人。每次渡船只能渡运两辆机动车,日渡车不满10部。1956年由淮河航运局调来1艘铁质拖轮,80匹马力,拖带木船渡运,渡工增至16人。1958年因交通线路更移,渡口北移至黑龙潭,日渡机动车10余部。1968年渡口再次北移至北大埂东端。1982年上级投资27万元,扩建成中、低水位的船塘式码头,大、中、小水均可保持正常渡运,年最高渡运量可达4万辆次。1985年度城关轮渡拥有自航船3艘、拖轮4艘,1368匹马力,载重554.66吨位;6艘渡泵船载重236.82吨位。该渡口平均日渡运机动车1600辆次。
花家岗轮渡
位于王集乡小花家岗村,跨西淝河南、北两岸,两岸搭接潘谢公路,属两淮煤炭运输专线渡口。木船1只,4吨位,定员28人。1982年8月初动工兴建,为两座中、低水位永久性码头,高程为海拔17.50米至18.50米,次年竣工。耗资27万元。同年11月正式渡运车辆。1984年又建1座高程海拔21米的高水位码头,日渡车辆200辆次,月收入1.40万元。该渡枯水季节时,水面宽百米、深2米多;洪水季节水面宽达千米,深5米以上。
附:县境内各河渡口一览表
县境内各河渡口一览表
上一篇:第二节 桥梁
下一篇:第四节 港口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