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和民国时期境内均未设抗旱机构,每遇干旱,百姓们只有祈求神灵早降甘露。
民国23年(1934年),境内夏、秋连旱,庄稼颗粒无收,树皮草根剥掘殆尽,贫民饿死田头,不计其数。
解放后,县政府内设防汛抗旱总队(后称防汛抗旱指挥部),区、乡设大队和中队部,实施抗旱。1952年、1953年、1957年、1958年县内发生旱灾,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抗旱保苗。1958年,境内夏旱连秋旱,全年降雨492.8毫米(为常年雨量50%),5~9月仅降雨200.4毫米,又持续高温,土地干裂、禾苗枯萎,属百年未有的一次大旱。广大干群引水源,打井、下泉和车水、戽斗、挑抬、盆端、罐提,全力抗旱救苗。经过百日苦战,旱情得到缓解。大旱年全县粮食平均单产达到51.8公斤,比1949年(基本无灾)的平均单产45公斤增产6.8公斤。
1960年至1970年间,县境出现5次旱灾(1960年、1961年、1962年、1966年、1967年)。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利用所有动力机械,加之以庞大的抗旱大军,投入抗旱保苗,旱情得到缓解。1967年,境内1~3月降雨84.6毫米,4至6月降雨132.7毫米,7~10月降雨276.8毫米。由于雨水稀少,形成连续干旱,全县39个公社,重旱37个。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动员令,调动灌溉机械88台套、12359匹马力,并用水车230部,水井1476眼,投入抗旱。日最多投入劳力6.5万人。当年粮食平均单产达到165.4公斤。
1970年至1980年间,县境出现3次旱灾(1976年、1978年、1979年)。1978年,1~6月降雨190.3毫米,全年降水474.9毫米。形成春天少雨,伏天炎热,秋后如伏的气候,地温最高达45℃度。当年淮河蓄水量只有常年的十分之一,西淝河最高水位18.12米。为了抗春旱、保春播、抗秋旱、保秋耕,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动群众,截潜流、挖水井,千方百计找水源。并动用300台抽水机械8789千瓦,男女老少齐动手,全部投入抗旱。当年全县受旱减产面积58.52万亩(占总播种面积45%),而粮食平均单产达到114公斤,1981年至1985年,县境未出现大旱情。
上一篇:第一节 防汛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