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农家肥
农家肥统称有机肥。有人粪尿、厩肥、堆肥、饼粕肥、垃圾、沟塘泥等。县境北部地区以积粪为主,1953年底,才逐渐推行粪尿混贮。草木灰为秸杆燃烧后的余烬,为含钾单一的肥料,常和粪尿混和存放,造成钾素的流失和氮素的挥发,1955年后逐渐改为单独存放。饼粕肥有豆饼、花生饼、芝麻饼、油菜籽饼、酒糟、糖糟等多种,用于小麦、瓜果、烟草等作物,亩施25至50公斤。1957年到1965年,提倡养猪积肥、沤制绿肥,冬季挖沟塘泥,清理宅基旁肥土积肥。1968年到1975年除铲草皮沤绿肥外,并提倡秸杆粉碎沤制高温堆肥。1976年到1985年,县内化肥供应逐年增多,沤制肥料减少,但由于畜禽饲养量的增加,厩肥、土杂肥积存数量较大,亩施肥量增加。饼粕类多用于饲料过腹还田。
绿肥
民国时期农村富户有用绿豆、豌豆、芝麻作短期绿肥种植,麦收后播种,盛花期掩青作底肥。1963年农业、粮食部门调入柽麻、紫穗槐、苜蓿、箭舌豌豆、草木栖绿肥作物种子,开始种植绿肥,当年共种302亩。到1965年发展到2675亩,1971年到1973年,调入红花草、苕子、柽麻、田菁种子,绿肥种植面积扩大到0.97万亩。宋小店农场以柽麻—玉米—小麦—水稻轮作种植,年种植柽麻700亩。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0.2%。刘集、毛集、焦岗等公社因种红花草、苕子,提高了水稻产量,亩增产100公斤。1974年到1979年,县委、县政府为推广绿肥,以化肥运往安庆、芜湖地区兑换红花草、苕子种子,使全年绿肥种植达到5.9万亩。此后因种子调拨困难,种植缩减到2万余亩。1978年到1984年,农村逐步推行生产责任制,绿肥面积年均仅0.5万亩。1985年由于化肥供应充裕,绿肥已无种植。
化肥
境内使用化学肥料始于民国36年(1947年)。当时中国救济总署安徽分署以救灾名义拨给凤台县硝酸铵15.18万公斤,分给沿淮15个乡作小麦追肥,群众称之为“洋粪”。因施用过量烧死麦苗,后无人再用。
1953年到1955年安徽省农业厅拨给凤台磷矿粉5万公斤,无偿分给农业社,用于小麦底肥,亩施100至150公斤。其间还拨给硫酸铵1万公斤,分给毛集、城关、阚疃等区作水稻、棉花追肥,亩施15公斤,增产效果15%。1956年县供销合信社开始销售化肥,供应35万公斤。1957年供应达137.1万公斤。1962年为推广磷肥,丁集公社农技站农技员宗怀新在黄庄生产队137亩黄豆田试用,亩施50公斤,亩产大豆75公斤,比对照田多收44公斤。当年县政府在丁集公社召开磷肥推广现场会,磷肥施用渐广。到1966年,年均化肥施用量增加到691.7万公斤,亩均4.9公斤。1973年县化肥厂投产碳铵,年均化肥施用量增到2661.6万公斤,其中磷肥占5%,亩均30公斤。到1980年施用量增长到5174.8万公斤,亩均60.5公斤。其间开始施用氯化钾、复合肥。1981年到1985年改进施用技术,氮、磷、钾配合施用。年施用量达12358.4万公斤。其中氮肥6949.2万公斤。占56.2%,磷肥5187.8万公斤,占42%,钾肥19.1万公斤,复合肥202.3万公斤。此期亩施用量达142公斤,高于全省亩均80公斤施用量。
下一篇:第四节 种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