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凤台位于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缘。全境1110平方公里,淮河南岸50平方公里,属江淮丘陵农业区,海拔40至194.5米;淮河北岸1050平方公里,属黄淮海农业区,海拔18至26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万分之一坡降。境内有淮河、西淝河、茨淮新河、港河、架河、黑泥河和永幸河,构成了平原河谷的地貌特征。根据自然特点、资源利用状况和经济特征,全县分为4个农业区。
河间平原麦、稻、油、猪、渔区
此区处于淮、淝、架、永幸河诸河流的河间平原,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有岗坡平原和湖湾洼地,土壤有潮棕壤,砂礓黑土和水稻土。保水肥能力强,有机质较高,但质地粘重板结,通透性差,缺磷乏氮富钾。此区水利设备基本配套,机耕水平高,是麦、稻、油的主产区。畜牧业以大牲畜和养猪为主。堤坡沟渠塘较多,水面大,是水产品生产集中地区,占全县总产的50%。
此区可建成麦稻商品粮基地。耕地应做到养用结合,推广秸杆返田,在麦稻两熟之间插种短期绿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种植业要选用优良品种,推广配方施肥和植保技术。加强水利渠系配套工程,提高除涝防旱能力,以保质优、高产。同时发展养殖业,在生猪饲养上注意改良品种,推行配合饲料,氨化饲料,以降低成本,提高出栏率。发挥本区水域大的优势,把绿化造林和栽桑养蚕及水产养殖结合起来,立体化多层次的开发利用资源。城郊应大力开发蔬菜、副食品生产,保证全年供应,满足城镇市场需求。
北部麦杂、牛、猪区
此区地处县境北部,茨淮新河沿岸。地面平坦,土壤为砂礓黑土,耕层浅,有机质含量低,缺磷乏氮,属中低产田。适种作物为小麦、杂粮、甘薯等。由于水利条件逐年改善,水稻面积逐步扩大。畜牧业生产上,黄牛、生猪稳步发展。工副业生产落后,人均收入低于全县水平。
此区应加强治水改土,改善生产条件,建设水利设施。在种植高粱、玉米、甘薯、杂粮作物的同时,继续推行旱改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要依靠种植业,把养牛、养猪基地建设好。随着基地的开发建设,带动各类加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此区还可利用水利弃土面积大的条件,建设经济果木林带,发展多种水果生产,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沿淮淝洼地麦、豆、麻区
此区位于县境沿淮和西淝河两岸及东风湖行洪区,是全县多灾低产区。土壤有潮土和棕壤,土层厚,质地肥沃,洼地易涝,岗坡地易旱。生产极不稳定。种植作物以麦、豆为主,林、渔业和工副业落后,人均收入最低。
此区应确立保午争秋的思想,增加午季收成比重。在稳定麦、豆生产的同时,要选用高产、早熟、优质抗灾的优良品种。灾后还应种生长期短的作物和蔬菜。西部地区要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以提高抗灾水平。发展红麻等经济作物的栽培,增加经济收入。沿淮、淝要大力发展航运事业,搞活经济,增加收入。
河南丘陵麦、油、林、果区
此区处于淮河南岸的低山丘陵区,有着丰富的山石资源。山丘土壤为石灰土类的黑碎石土、山红土,棕壤土类的麻石土,不宜农作物种植,条件差。潮土类的沙土、两合土、淤土,面积不大,人多地少。
此区农民粮食不能自给,经济收入以工副业生产为主,人均收入居全县之首。现有耕地要稳定种植业,加快荒山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并管护好林木。要进一步发挥山石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建材业,推动水陆运输业,使之成为全县的工业生产基地。
附:县农业区划统计表
上一篇:第一节 耕地
下一篇:第三节 肥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