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疟疾
建国前,淮南地区疟疾发病率极高。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疟疾防治工作,一度将疟疾年均发病率、发病总数50年代为22‰、57128人,控制到60年代的9.3‰,49184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卫生防疫工作遭到严重影响,1970年疟疾发病总数由1969年的3918人上升到10400人。1970~1979年,发病人数224784人、发病率28.98‰,发病人数在同期传染病发病人数构成比中占54.91%。1981~1983年疟疾发病率又有所上升,发病人数、发病率分别为27254人、2.67%,33479人、3.26%,34266人、3.34%。1985年,在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消灭传染源上。1986年,市卫生局印了《淮南市疟疾防治措施》,疟疾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同年发病1428人,发病率1.32‰。至1989年底,全市发病人数下降到489人,发病率0.42‰。
二、丝虫病
建国前丝虫病流行相当严重。1951年在大通对矿工及家属进行调查,阳性率为19.2%,其中有体征者占49%。1958年普查矿工115797人,阳性率6.84%。1972~1973年组织300余名医务人员,普查413072人,微丝蚴阳性率5.2%,并对查出的21871名患者进行了治疗。1978~1981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4次调查,血检22374人,阳性率达7.65%,并对其中3751名患者进行了治疗。1985年征兵体检,血检670人,阳性率仅为0.26%。
三、钩虫病
1951年开展钩虫病普查工作,普查结果表明,钩虫病感染率为62.9%,井下工人高达75.03%。1973年采用钩虫抗原皮肤划痕试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普查、普治工作,共普查269381人,阳性率为36.45%。1977年在矿区普查3787人,根据资料分析感染率仍以井下工人为最高,达71.7%。1982年在新庄孜矿对513名井下工人进行调查,阳性率为10.1%。1988年对全市9834名中、小学生进行肠道寄生虫病普查,发病2201人,带虫率为22.38%。随着卫生条件的提高,卫生习惯的改变,加强粪便管理及开展驱虫治疗,钩虫病的发病率现已明显下降。
四、头癣病
1979年,根据省头癣病防治工作规划要求,开展头癣病防治工作。1980年全市共查出头癣病人946名(含凤台县642人),并用硫磺膏进行了治疗。1982、1983年派出专业人员成立调查组深入基层调查,经两年努力,共调查全市22个公社、189个大队、1101个生产队,查出头癣患者307名,治愈300名。1984年组织二次考核验收后,报省验收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消灭要求。1985年后未发现新病人。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