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0年市人民政府卫生科成立,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同年全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1种2231例,发病率为1075.98/10万,死亡16例,死亡率为0.69%。11种传染病中,甲类传染病天花11例,乙类传染病白喉8例、流脑93例、麻疹509例、猩红热1例、伤寒40例、痢疾730例、疟疾666例、斑疹伤寒1例、回归热175例、黑热病91例。1958年逐步加强了对传染病工作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发动群众,深入开展讲究卫生、消灭疾病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接种,部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逐步得到控制或杜绝。1954年,消灭天花。1959年,回归热、炭疽在全市灭绝,黑热病于1962年绝迹。全年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由50年代的54‰下降到60年代的25‰。1973年,根据中央和省颁发的《传染病管理细则》修订了《淮南市法定传染病暂行管理规定》。1981年,市内首次发现由外地传入的副霍乱病,先后发病68例,中共淮南市委、市人民政府组织医疗防疫人员迅速开展疫点消毒、严密查源和隔离防治,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1983年,消灭白喉。1985年,流行性出血热城市发病率已控制在0.67‰,农村4.63‰。1981~1985年,全市报告发生狂犬病47例,全部死亡。1987年性病死灰复燃,年均发病率0.12‰,其中以淋病、尖锐湿疣为主。1988~1990年,副霍乱在市内无病例出现。1989年,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已由70年代的52.78‰下降到43.92‰,死亡率已由70年代的0.038‰下降到0.028‰。1990年全市无野毒株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生,达到基本消灭目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