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体制演变
建国前,淮南煤矿等企业的生产设备多为国外生产,标准各异,由企业自管。
1956年起,逐步以苏联标准取代了企业生产中的各国繁杂标准,初步实现了标准统一。1957年上半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设立技术标准局,标准化工作由市科委代管,1959年11月10日成立市标准计量局。1962年,国务院公布实施了《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工作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淮南矿务局望峰岗选煤厂、安徽造纸厂、淮南煤矿机械厂、铁路等部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制订了一些本单位生产要素条件和加工技术要求规范。1964年下半年,标准计量局设置了专门标准化管理机构——标准组。1965年底,标准组与监督管理组合并。1966~1971年间,标准组取消,人员下放。1973年,下放人员陆续调回,1975年,重新设置标准组,同时开展了国家基础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1978年,设立标准科,1979年在标准科内设置质量监督工作内容。1984年机构改革后,质量工作从标准科分离,另设质量监督科。标准化机构主要工作任务是,制、修订标准,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兼管标准情报资料工作。1983年起,全市先后组建了“机械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二、标准制订、执行
〔标准制订〕1956年初,为贯彻《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开始着手搜集有关标准资料,为制订地方企业标准做准备工作。1965年8月,制订出全市第一个企业标准——皖Q/HNI-65《肠衣桶》,并于同年10月起实施。此后,又陆续制定、审批、发布了其他两项标准。“文化大革命”期间标准制定工作中断。1980年,恢复了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当年即制定出7个企业标准,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发布、实施。
1984年,对尚无技术标准的矿用安全靴、瓦斯断电仪等19项产品,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了企业标准。淮南橡胶厂矿用安全靴,参照国外先进标准,技术参数比较合理,顺利地通过煤炭部的技术鉴定,填补了国家矿用安全劳保用品的空白,被列为煤炭部1985年推广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淮南煤矿机械厂生产的AM-50掘进机,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并结合煤矿和地区的特点,制定了企业产品标准,1990年在创优活动中,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到1990年,全市共制定企业标准268项。
1965~1990年制、修订企业标准情况统计表

〔标准执行〕1979年,全市组织了第一次技术标准大清查和整顿工作,调查统计全市百余项定型工业产品的标准执行情况和质量水平。1981年,再次对全市101个企业的261个产品标准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1986年,开展企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专项调查。共调查65家生产企业,调查产品数101个,采标企业21家,采标数32个,采标创优产品共13项。其中1项国优,2项部优,10项省优,占采标产品的40%。1988年,清理整顿了全市自1965年以来制定的企业标准,废除28个,重新修订9个,确认1个,其余均属现行标准。同年对全市企业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共调查111个单位,368个产品,有3个产品创国优,17个产品创部优,86个产品创省优,有29个产品出口创汇。统计结果表明,全市大、中型企业的主要产品已基本消灭了无标准生产。
三、质量管理
1979年标准计量局首次设立质量专管机构和人员,归属标准科,与市科委等单位共同对全市工业企业新投产的产品和新试制产品开展鉴定工作。当年,淮南煤矿机械厂的HN牌HZWA型金属支柱获国家银质奖牌。在产品创优过程中,企业普遍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以增加企业的信誉。
为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信誉,1984年,全市筛选出48个产品参加省、部和国家各级优质产品评比,获优率达63%。同时,还对20个企业,新开发的25个新产品进行了鉴定。1985年,《经济日报》对市橡胶五厂获国家银质奖的矿工帽质量问题提出批评后,引起主管部门和企业的重视,与市经委共同督促企业切实按产品标准组织生产,使产品质量迅速得到恢复,挽回了影响。
四、质量监督1982年建立了市机械产品监督检验站,为全市第一个工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1984年,受省标准计量局委托建立省煤化工产品、省日用陶瓷品、省布胶鞋产品、省橡胶管带产品4个监督检验站。当年,首次对市内31个企业中的18项工业产品,共168个批次进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磷肥质量低劣问题进行了专项检查。共对18个生产和经销单位进行抽查,分别情况进行了处理,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促进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1985年3月,国务院批准下发了《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同年2月,国家标准局转发了《关于加强工业集中城市质量监督工作的意见》,同时,首次对淮南市下达了国家、省统检产品计划,国家统检产品3种,省统检产品75种。
1987年,酱油市场混乱,检查结果表明,合格率仅为31.25%,不合格品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含量为零,有害的盐、色素及防腐剂超出标准规定的数倍。次年,省属单位共同组织对全市市场进行商品抽检,抽检的主要范围是:羽绒服、羽绒被、毛线、呢绒布和调味品,共计对75个经销单位的样品进行了检验,合格率为50.6%,省标准计量局局长倪承新发布检查结果,并委托市标准计量局负责对不合格商品进行处理。
1988年,根据国务院批准发布的《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和《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等法规,结合淮南具体情况,制定了《淮南市产品(商品)质量监督暂行规定》,于12月28日市政府常务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1989年1月1日生效。是时煤炭市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一度出现卖方市场,一些不法分子倒买倒卖,并在煤炭中掺入大量的煤矸石和炉渣灰,引起用户的强烈不满。1989年,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煤炭计量、质量管理的通知》,并组织实施,由市标准计量局牵头,组成由工商、公安、物价等8个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用1个月时间,对煤炭市场进行整顿,有效地抑制了掺杂兑假和亏吨问题,改善了煤炭市场环境秩序。1990年,相继对淮南矿务局、市煤炭工业局所属的47个生产、经销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和仲裁检验,并将检验结果用公告形式在《淮南日报》上向社会予以公布。同年,接受委托,为价值44万元的KML-812型横山太子彩扩机质量纠纷案做出质量鉴定,及时准确地为司法机关提供了裁定依据。
1984~1990年产(商)品监督检验合格率表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