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前,淮南矿区没有标准化管理机构,解放后,因标准化的基础较差发展缓慢。1964年,设立标准化专职机构,开始收集标准情报资料,1965年,制定了第一个企业产品标准——《肠衣桶》。“文化大革命”期间,标准化工作停滞不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对国家基础性标准的宣传贯彻,围绕着新产品的开发和老产品的更新换代,开展企业产品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强企业标准化基础工作,成立了市电子、机械、化工3个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在全市初步形成了标准化协作网络。到1990年底共制、修订企业标准268个,其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63个,大部分产品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部分产品采用地方企业标准。工农业主要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5%以上,产品生产无标准现象基本上得到扭转。不少产品由于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而创国优和部优。
质量监督工作从1979年开始,对工农业产品的发展、产品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86、1987年对75个新产品进行技术测试和鉴定,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家和省内空白。全市先后建立了钢材、建材、粮油食品、精细化工、火工品、电子产品、煤矿机械等7个质量监督检验站,省委托建立质检站4个,初步形成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网络。至1990年底,共对全市的产(商)品质量监督抽查3974批次。
计量规范化工作始于1957年计量检定所成立,是时,仅仅负责市场上的一般衡器检修,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原来单一的项目发展为长度、力学、热工、电学4大类,并拥有1000平方米实验大楼1座。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颁布后,计量管理由单一的行政管理纳入法制管理轨道,完成了对全市10万余件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工作。1987年11月市政府公布了全市第一批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28项,为推行法定计量单位,有12277台(件)材料实验机、标准压力表和工业压力表完成了单位改值,全市机关公文、新闻稿件、文字资料、票证,已注意采用法定计量单位。1989年还委托建立了安徽省矿用安全仪器、仪表计量站。1984年以后开展工业企业计量定、升级工作,共有125个企业通过了考核验收,其中取得二级计量合格证的单位有18个,三级计量合格证的有90个,通过计量验收合格的17家。企业通过计量定、升级活动,加强了基础工作,推动了技术进步,计量管理工作已渗透到经营管理和生产全过程。全市有27个单位建立了77项计量标准器,3个企业装配了150吨动态电子轨道衡,1个企业装备了3座标测试仪等。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