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面粉加工
〔面粉厂〕民国35年(1946年)5月,淮南矿路公司在田家庵发电厂西侧投资兴建面粉厂,从浙江嘉善买下“大新面粉厂”全套制粉设备,并从嘉善和无锡招来部分熟练工人,年底试车,次年1月淮南面粉厂正式投产。厂房是砖木结构的两层楼,面积350多平方米。
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人民解放军接管面粉厂。1954年地方国营群益米厂并入,改称“淮南米面厂”。1958年建成2000平方米制粉楼,停止加工大米,复称“淮南面粉厂”,1984年建成1500平方米的等级粉车间,1990年有职工554人,年产值3990万元,利润287.3万元。
面粉厂投产时,日产面粉1000袋,不对市场出售,无商标。民国36年(1947年)产面粉4637吨,出粉率为68.6%。1951年产面粉4999吨,平均出粉率79.4%。1954年产面粉16112吨,平均出粉率81.2%。1957年产面粉18099吨,平均出粉率85.6%。1959年开始加工全麦粉,1960年加工90粉和95粉。1961年面粉产量24916吨,平均出粉率为93.82%。“大跃进”以后,全市各粮油加工厂改装设备加工山芋粉及大麦粉、高粱粉,并用麸皮、豆饼和山芋干加工“混合粉”,以满足市场供应。1969年停止加工山芋干粉和其他杂粮粉。
面粉厂1980年以前只能按4~5%比例提取富强粉,产量很少。1980年富强粉年产量511吨,占面粉总产量的0.89%。1984年等级粉车间投产后,富强粉产量逐年上升。到1987年富强粉年产量达到46304吨,占面粉总产量90807吨的50.9%。1988~1990年间,淮南制粉业的主要产品为特制一等粉和特制二等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特制一等粉消费量逐年增长,淮南面粉厂生产的特制一等粉占面粉总产量的比例由1988年的73.4%增长到1990年的100%。
〔农村加工〕农民家庭食用面粉以往都是一人一畜一磨的土法加工,1958年以后,社队加工厂开始使用电动小钢磨和三扇立式石磨。1959年全市农村在粮食加工上使用人力4511个,占总劳力数的4.93%;使用畜力3301头,占总畜力数的1.45%。淮南面粉厂1959年设立代农加工门市部,办理代农加工和以麦换面粉的业务,持续多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多种经营进一步发展,集体和个体纷纷兴办粮油加工厂。1985年1月,上窑面粉加工厂成立,个体联户经营,拥有资金11万元,厂房面积528平方米,35型磨粉机1部,职工12人,年产面粉1700吨。1985年4月,贺疃面粉厂成立,集体经营,拥有资金6万元,厂房面积480平方米,磨粉机1部,职工15人,年产面粉1000吨。1985年5月,李嘴孜面粉厂成立,集体经营,拥有资金40万元,厂房面积2000平方米,磨粉机1部,职工24人,年产面粉5000吨。1990年全市农村共有磨粉机500余部。
二、稻米加工
〔碾米厂〕民国37年(1948年)初,担任淮南面粉厂麦务课长的邵坤元,从家乡无锡运来1台柴油机、1部碾米机并带来5名工人,在田家庵经一路租赁房屋开设建成米厂,收购半成品糙米加工成熟米出售,年末因战乱而停歇。1949年5月,在政府扶持下恢复生产并增添设备,除加工糙米外,亦可加工稻谷。
1949年5月,利民米厂成立,厂址在经二路,因经理盗卖支前公粮,米厂于1950年4月由政府没收,改名人民米厂。
1950年淮河发生水灾,几十万民工修筑淮河大堤,国家从巢湖等地运来大批稻谷加工成大米供应治淮民工食用并运往阜阳灾区。是年,民丰米厂、新民米厂在田家庵东升街开业;生生米厂、永丰米厂、庆丰米厂在经二路成立;公益米厂在经一路建成。这些米厂为集资合股经营,大多只有房屋几间,职工10余人,设备简陋,资金薄弱。上半年,芜湖天生、裕民、聚恒泰3家私营米厂连同10多名熟练工人迁至淮南,与皖北行署粮食局田家庵直属粮站组建公私合营粮食加工厂,1950年5月1日正式投产。8月,芜湖义和米厂将碾米设备及5名熟练工人迁至田家庵,在东升街租房10间开设淮南米厂。9月,地方国营群益米厂在民德街成立,房屋28间,为市政府机关加工粮食。1951年人民米厂在经二路开业。至此,全市计有碾米厂12家,主要代国家加工,自营数量较少。
1951年以后,治淮粮食加工任务减少,一哄而起的米厂纷纷陷入困境。到1952年8月除民丰、永丰、淮南三家米厂实行联营尚可维持生产外,其余私营米厂只存在一年多时间便相继停歇。生生、新民米厂因挪用亏欠治淮粮款,经理受到惩处,工厂倒闭。
1954年,地方国营群益米厂并入淮南面粉厂,继续加工稻谷,至1959年停产。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三家联营米厂改为公私合营联合米厂。国家投资10万元建新厂房,大米日产量由2.5万公斤增加到6万公斤,1964年合并于第一碾米厂。
1958年,市粮食局在蔡家岗粮站仓库安装1部砻谷机、3部米机,开展稻谷加工。1959年将设备迁到田家庵,成立第二碾米厂,设备增加到3砻6机。1962年并入第一碾米厂。
1966年初调整工业布局后,淮南市只剩下一家国营碾米厂。至1987年底生产能力为25000吨/年。当年市粮食局投资310万元,采用国产先进设备,在望峰岗粮库内新建一个年加工能力为25000吨的碾米厂,1987年6月开始调研并设计,1988年6月破土动工,1989年四季度进入调试阶段,1990年1月正式投产,冠名为望峰岗米厂。1990年底国有碾米业年加工能力已达到50000吨。
1950年加工救灾粮及治淮民工食粮,每百斤糙米出92斤熟米,通称“九二米”。下半年,加工“九二米”11850吨,其中私营米厂加工5225吨,占44%。1951年“九二米”产量为6402吨。1953年国家对大米质量标准有了规定,通称“标准米”,但淮南各家米厂,因加工设备陈旧,一般都达不到“标准米”标准。“大跃进”以后,农业生产歉收,稻谷调进困难,大米加工产量时高时低。1958年加工大米52344吨,1959年为27444吨,1961年只有14170吨,只占1958年的27%。为了克服困难,便积极开展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除用下脚粮生产白酒外,并大量加工统糠饲料及其它代食品。
六七十年代产量起伏大。1965年加工大米49947吨,而1967年仅为5579吨。进入80年代产量趋于稳定,1983年起年均产量为3万多吨。大米加工精度也有了提高,开始出标一米和特制米,质量有所提高,稻谷出糙率在65%左右。1989~1990年间,主要产品为标一籼。同时,开发了部分小包装精制米投放市场。
至1990年底,国有碾米企业年平均人数已达359人,固定资产原值568万元,总产量39010吨,工业总产值2698万元,利润150.5万元。
〔工艺设备〕建国初,私营米厂均为1砻1机。公私合营粮食加工厂和地方国营群益米厂设备是2砻4机,2部机碾头道,2部机碾熟米。1953年起,国营淮南米厂改进生产设备,使用机械升降机上料。1960年改进打路,下脚粮通过机械自动处理。1970年安装堆包机,大米包可自动上堆码垛。1975年第三次改进设备,将原来使用的2吨碾米机改为“东方红”米机,风谷筛改为晃筛,除杂由淌筛改为初清筛和震动筛筛理。1989年底新建投产的望峰岗米厂,把用于制粉的自衡振动筛用在碾米清理工序,提高了除杂效果;去石设备采用吸附式去石机并设一台副路去石机,提高了去石效率。谷糙分离工序采用撞击式谷糙分离机,降低了日砻量和破碎率,提高了出米率。在白米整理工艺中增设了两台抛光机,清除了大米表面糠粉。提高了大米表面光洁度。集尘设备采用低压脉冲,提高了灰尘收集率,各操作面和对大气排放的灰尘浓度均达到国家标准。1989~1990年间,淮南米厂共耗资20多万元,对厂房和旧工艺设备进行了改造,从而确保了产品质量稳定。
〔农村加工〕建国前后,农民家庭食米,大多数人家使用石碾将稻谷碾成熟米食用,这种石制碾盘用牲口拉拽,一次可碾三斗稻谷。少数农户置有土砻,稻谷经过土砻脱壳然后用石碾碾米。至60年代,农村始出现小型碾米机。1978年以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家庭禽畜饲养数量的增多,农村碾米机数量逐年增加,1990年底全市共有碾米机500余部。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