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35年(1946年)淮南出现第一家粮食加工厂——淮南面粉厂,为淮南矿路公司附属企业,1949年为政府接收改为国营。1950年治理淮河,在政府扶持下,开办的碾米厂多达12家,还相继成立4家油脂加工厂。治淮工程结束,加工任务减少,工厂纷纷陷入困境,至1952年底全市只剩下4家米厂、3家油厂和1家面粉厂。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两家较大的粮食加工企业——建成油厂和联合米厂实行公私合营。至此,粮油加工业全部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轨道。
1958年“大跃进”,一时掀起办厂热,除老厂扩建之外,还先后兴建麻油、白酒、淀粉、饲料、杂品等加工厂,全市粮油加工厂发展到10家。1962年淮南第二碾米厂和联合米厂的碾米设备迁往寿县、六安、霍邱和庐江4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粮食消费明显改善,对粮油商品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为增强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1984年新建1座日产富强粉100吨的制粉楼。随着集贸市场的开放,实行粮油多渠道经营,农村粮油加工厂也纷纷出现。至1987年底,全市农村有碾米机438部,磨粉机428部,榨油机121台。粮油加工业也打破以往单一的粮油加工而开展以粮油为原料的食品加工,生产挂面、切面、方便面、元宵面、油炸馓子、油炸麻花、面包等十多种大众化的食品。同时饲料加工随着家庭副业的发展而发展。1988~1990年,全市粮油饲料加工业固定资产原值总计2034.9万元,工业总产值13383万元,年产大米39009吨,面粉66118吨,食用油脂5986吨,粮油食品59.51吨,饲料33512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