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仓库
〔第一仓库〕1950年淮南粮食办事处成立之初,在田家庵火车站与煤场之间,距离淮河岸边约500米的空地上,临时建造两幢草仓。1951年建成4幢砖木结构的简易仓,仓容量400万公斤,同时投资建造两幢半永久型散装仓。1953年建造3幢简易仓,容量300万公斤。1955年国家投资25万元,建造一幢苏式半永久型散装仓,仓容量500万公斤。1956年在面粉厂大院以北和以西空地上建造两幢半永久型苏式散装仓,容量500万公斤。同年在面粉厂制粉车间北侧建造一幢简易原粮仓,容量172.5万公斤。1958年在铁路专用线两侧修建3893平方米面积的水泥晒场,并砌成34个堆粮货位。1976年将50年代所建的4幢简易仓拆除,建造2幢半永久型连幢散装仓,1979年建成,仓容量750万公斤。1980年将10号仓改造升高,在铁路专用线南侧建造1247平方米面积的钢架罩棚,可堆粮食50万公斤,作调运周转之用。1984年1月开工,在面粉厂新老粉楼之间兴建一座现代化的立筒库,1986年7月建成,容量1000万公斤,总面积1258平方米,包括工作塔821平方米、毛麦中转筒库30万公斤及天桥和机械配套设施。至此,第一仓库拥有仓库面积12515平方米,实际仓容量3330.5万公斤。
〔第二仓库〕第二仓库靠近电厂与一库隔铁路线相望,原为皖北行署粮食局田家庵直属站所在地。1952年12月,直属粮站与粮食公司合并,成立第二仓库。1953年建8幢基建房式仓,仓容量650万公斤,1956建造一座苏式半永久型散装仓,容量500万公斤,拆除一幢1953年所建的12号仓,并在此基础上建造一幢容量500万公斤的基建房式散装仓。1984年又建造两幢基建房式仓,容量280万公斤。1986年将1956年所建苏式仓升高改造。至此,第二仓库拥有仓库面积9662平方米,实际仓容量1941.5万公斤。
〔第三仓库〕位于田家庵火车站旁,1954年6月破土动工,共建造8幢苏式半永久型散装仓,容量4000万公斤,1955年1月正式成立第三仓库。1956年按原图纸又建造一幢苏式仓。60年代末,盲目推广黑龙江省一把泥土一把草建造“土圆仓”的新经验,先后在库内建造10个“土圆仓”,大多数不能使用。
第三仓库距港口码头1.5公里,出仓库东门即火车站南货场,交通较为方便,占地总面积48532平方米,仓容量4500万公斤。除保管国家储备粮之外,还能存油脂油料。为便于油料就厂加工,1955年在距离仓库1.5公里的油厂,建造一幢苏式仓,容量200万公斤。1972年在油厂建造一幢房式仓,容量100万公斤。1981年在油厂建造一幢圆型仓,容量100万公斤。此外,仓库在油厂还建造储油罐4座,容量86万公斤。1988年将苏式仓改造升高容量达1000万公斤,增加仓容利用率40%;1989年再改造升高,仓容达1500万公斤,增加仓容利用率40%;1990年继续改造升高达2000万公斤,增加仓容利用率40%。
〔第四仓库〕淮(南)阜(阳)铁路通车后,国家投资520万元在淮河大桥以西望峰岗新建第四仓库,占地面积73370平方米,建造半永久型房式散装仓3500万公斤,650米长的铁路专用线,1984年9月破土动工,至1987年底,建成散装仓6幢,面积7344平方米,仓容量2000万公斤,铁路专用线直通仓库,并建铁路罩棚6240平方米,可堆存粮食3500吨。1990年,新建仓容560万公斤。另外,还建成储油罐5个,容量2610吨。
1990年底淮南市粮食仓库仓容量表

二、储存
〔露天储存〕50年代初期,正式仓库很少,粮食露天储存较多,一库和面粉厂大院经常保持10个以上露天堆,存粮达500万余公斤。露天堆都为高圆顶,用木料搭架,插双层芦席,堆存的粮食品种主要是小麦、稻谷和高粱、玉米。
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以后,国家粮食储存量大增,仓容不足现象更加突出,露天储存粮食数量,通常要占库存量三分之一以上。60年代末,露天堆放的粮食品种大部分是山芋干。70年代后期,一、二、三库各拥有简易货棚4~5座。由于仓库不足,露天存粮数量还是很多,有港口货棚、人民广场以及附近的市第三中学都堆放粮食。进入80年代,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粮食产量迅猛增长,国家拨款大量建造仓库,并开展民代国储,租用社会空闲仓库、库房等办法,但不能满足储粮的需要。露天堆储存有露天囤(散装)、露天垛(包装)和露天围(包散装)三种形式。
〔散装储存〕建国初,仓房简陋,草仓较多,粮食散装储存数量不大。自地板仓和苏式仓相继建成之后,散装储存量大为增加,农村收购站仓库也采取“包打围”办法进行散装储存。散仓储存量通常保持在2500万公斤左右。60年代初,基本无散装储存。1965年中央提出“备战、备荒”战略方针,淮南第三仓库被指定长期储存1500万公斤国家储备粮任务,这些储备粮都是散装保管并规定3年一次推陈换新,并由粮食部直接控制,不经中央批准不准动用。70年代因麻袋不足,为节省包装器材,各仓库亦都尽量进行散装储存。1986年第一仓库建成的万吨立筒库,为常年散装储存粮食的主要仓库。
〔包装储存〕包装储存数量历来都占很大比重,田家庵地处水陆交通枢纽,担负中转任务。50年代粮食装卸全部人背肩扛,堆垛作业亦有较严格要求,仓房堆垛不但规格整齐,一般都搭跳板加高,堆垛与堆垛之间通道以及垛距、墙距、柱距、梁距都要保持适当宽度。面粉包装则全部堆成花桩,便于通风散热。堆底使用木制包(装)架和稻壳、芦席、麻袋片铺垫。60年代废弃包架,推广“干沙”垫底,粮食包装入库储存一律实行“五分开”,即种类分开、好次分开、干湿分开、新陈分开、有虫无虫分开。堆垛编号并建立堆头卡片,标明品种、数量、水份、杂质和虫害情况,粮食来源(产地)及入库时间。包装入库、出库及时缝绞破烂包,坚持破包不上堆,破包不上车,做到堆底、堆巷打扫干净,地面无粮粒,减少地脚粮。“文化大革命”期间规章制度遭受破坏,以后一直未能认真严格遵守。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