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20世纪初,淮南第一个工矿集镇在大通形成,粮油行业也随之而生。民国19年(1930年),九龙岗集镇上的粮行、油行相继开业。民国25年,淮南铁路全线通车,矿路的一些主要机构设在九龙岗,粮行很快发展到六七家,每天上市粮食达一百多石。此时大通的粮行也发展到4家,每天上市粮食二三十石。矿区附近的一些农村集镇洛河、上窑的粮油行业也随着集镇的繁荣而兴隆。民国20年下半年,淮南煤矿局在洛河建立煤场并建成九龙岗到洛河的窄轨铁路,洛河已有五六家粮行。上窑镇有粮行7家,粮食上市量随季节增减,旺季每集上市粮食可达一百多石。
民国27年6月,淮南沦陷,粮食被日军抢劫一空,由于抗战地区对粮食封锁、禁运,粮食来源稀少,日军不得不从东北调运粮食。民国29年,汪伪政府对粮食实行强制收买,禁止将粮食运出沦陷区,并公布《米商登记暂行办法》,日军又公布《苏、浙、皖三省粮食采办事项》,将安徽江北广大地区划为日军采办军粮范围,在蚌埠设立“杂谷协同委员会”和“麦粉会蚌埠办事处”,淮南设“大通特别区”,直属蚌埠伪省府,淮南粮食市场为日伪所控制。此时淮南三镇有粮行30多家,每家均有二三间房屋门面,并开始启用字号招牌,田家庵粮行成立同业公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通货膨涨,粮价急剧上涨,社会上大量游资多集中到粮食市场,不仅当地人开设粮行增多,外地的商人亦来淮南收购粮食或兴办粮食加工企业。民国35年,来淮南面粉厂担任麦务课长的无锡人邵坤元,于民国37年3月在田家庵开设第一家碾米厂——建成米厂,除收购糙米加工出售外,同时为苏州面粉厂、无锡恒丰油厂等厂家在淮南收购原料。
民国37年底,淮南三镇及洛河、上窑共有粮行65家,较大的有宏昌、盛昌、永昌、万昌、泰昌、祥丰、大同、大成、裕需、裕顺等10家。粮店(摆米匾子)12家,油行11家,较大的有同兴、天合、大顺等几家。全部从业人员221人,资金约7亿多元(旧币)。至40年代末期,田家庵已发展成为淮南矿区商业中心,粮食收获季节,日粮食上市达一千多石(约15万公斤)。
建国初,私营粮油行业仍有所发展。1950年6月,淮南粮食国营公司初建,不能完全控制市场,下半年只购进粮食27.5万公斤,占上市量15%,其余粮食均被私营粮行收购。粮食公司为保证煤矿工人的粮食供应,从外地调进大批粮食在市场出售,6~12月共销售各种粮食827万公斤,除175万公斤红粮和一部分大米为当地居民购买外,其余粮食被私营粮行套购。1951年,淮南成立粮食管理委员会并整顿行业组织,组织私营粮行从业人员学习,动员并店联营。田家庵21家粮行,共有资金3亿多元(旧币),组成益民、广益和淮丰3个联营粮店。此间,私营建成米厂经营范围扩大,除兼营加工油脂外,并成立建华贸易货栈,专门从事长途贩运,不仅在本地收购粮食,还扩展到寿县、合肥,并同上海、无锡、苏州、常州、蚌埠、天津、济南等城市粮油厂商有往来,还安装长途电话与设在无锡的办事处随时互通行情。
1953年春,淮北发生霜灾,田家庵私商小贩到粮食公司排队套购,凤台、寿县、怀远等地的私商小贩亦纷纷前来抢购,有的将套购的粮食用船运到正阳关、颍上县高价出售。国营粮食公司日销量由2.5万公斤增加到10万公斤,至12月底共销售粮食5235.5万公斤,而同期在市场收购的粮食只有574.5万公斤,销售大于收购量近10倍。
1953年12月,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粮食市场由国家统一管理,禁止私商经营粮食。当时淮南三镇粮行从业人员78人,其中资方64人,劳方14人,由政府统一安排,成立8个粮食代销店,安置18户29人;成立4个粮食交易所,安置9户19人;11家联营粮行依法予以取缔,有3户粮行因盗卖国家公粮被政府逮捕法办。粮行的14名工人由劳动局安排到代销合作社工作,下余50人转入到山货行业。
经营油脂的商店共有179户组成36个代销店,其中兼营油脂的只允许做原来主营业务生意。至此,粮油行业全部实行分业归口,纳入社会主义经济。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