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水产种类
淮河横贯市境,沿淮有泥河、窑河、茨淮新河、黑河、高塘湖、瓦埠湖、石涧湖等天然与人工河流、湖泊,沿山有乳山、丁山、南塘、老龙眼、罗山、泉山、泉源7个水库及星罗棋布的坑塘,共有水面107053亩(7137公顷),除此还有可利用的数万亩水稻田和电厂余热水等。1990年市郊养殖面积已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7800亩(520公顷)上升到61923亩(4128.2公顷)。
淮南的水生生物资源也很丰富,据1982年调查,渔产品有47种,主要有青、草、鲢、鲤、鲫、鳊、银、鲶、毛、鳜、鲐、黑鱼,黄鳝、虾、蟹、龟、鳖、泥鳅和白鳝,生产量大的为前5种鱼。80年代以来,先后引进罗非鱼、革胡子鲶、云斑鲴、淡水白鲳等鱼种。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菱、藕、芡实、茭白、水葱、浮萍、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禽有野鸭、獐鸡、天鹅、白鹤、鸳鸯等。贝类有无齿蚌、皱纹冠蚌、河蚌、三角蚌等。
二、养殖捕捞
〔养殖状况〕1949年全市渔业人口805人,渔业劳动力308人,主要从事天然捕捞,未开展人工养殖。1957年成立市渔业社,把渔民组织起来有组织地开展捕捞与养殖,随着河流水闸的建立,江苗不得入淮,加上农村水产养殖逐步发展,专靠天然捕捞已不能维持生活,渔民开始远征到内蒙等地捕捞和改渔从运,留下部分进行拦养与捕捞。
合作化时,因水面为社队所有,私人无水可养。大包干后,私人自养自捕逐渐增多,稻田养殖全部是私人进行。1990年,全市有水产养殖专业户和联合体1300户,养殖水面310亩(21公顷),年产商品鱼23000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乡集体渔业兴起,1990年全市有集体水产养殖场11个,养殖水面6460亩(431公顷),年产成鱼10000公斤。
淮南最早的国营养殖单位是“安徽省窑河联合水产养殖场”,成立于1959年,后几经变迁为农渔结合的农场,1971年封闭高塘湖7050亩(470公顷)水面后,改建为市窑河渔场,养殖面积7200亩(480公顷),是全市最大的一家养、捕结合的国营渔场。在正常年份,年产成鱼10万公斤,人工繁殖鱼苗6000万尾。淮南市水产站,成立于1984年,是全市水产技术与服务中心。1987年洛河电厂兴建1个以温流水养殖为主的渔场,年产罗非鱼18000公斤,越冬保种罗非鱼50万尾。1990年平圩温流水渔场正式建成投产,年产罗非鱼50万公斤,越冬保种罗非鱼400万尾,是省内最大的温流水渔场。
〔养殖方式〕池塘养殖是农户养殖的主要方式,1990年面积达25584亩(1705.6公顷)。湖泊、水库养殖,适合集体、联合或经济条件好的农户放养,1990年面积为28536亩(1902.4公顷)。稻田养殖,1984年后在市郊推广,1990年,稻田养殖面积达135亩(9公顷)。“三网”养殖,主要在大水面或塌陷区内进行,1985年农民在高塘湖拦网养鱼2216亩(148公顷),亩均产55公斤,之后在全市推广,1990年拦养面积达20397亩(1359.8公顷)。
60年代初,养殖用鱼种,主要使用江花,一般是粗放粗养,即将1.5厘米左右长的小鱼苗直接投入水面,任其自生自长,往往投多活少,产量极低。1964年窑河渔场人工繁殖鱼苗成功后逐步取代了江花,并在养殖单位推广放养大片,提高鱼苗成活率。为提高水面的利用率,增加单产,全市又推广立体养殖,即根据鱼的食性进行多层次养鱼,1990年市养殖单产已提高到48公斤。
〔特种养殖〕主要有河蟹、黄鳝、龟、甲鱼、珍珠等。1990年底产成蟹99000公斤,黄鳝2000公斤,龟50公斤,甲鱼4000公斤,珍珠244公斤,创产值331万元。
〔捕捞〕全市从事渔业生产船只主要有机动船与非机动船,1950年非机动船为241只,1965年为641只,1977年购置1只机动船,1983年有机动船1400只,总吨位15400吨,6800马力(5610千瓦)。后因境内天然捕捞产量剧降,渔船大部分改行从运。
捕捞网具主要有抄网、拉网、拖网、刺网、箔、钩、卡等,作业时根据不同水域使用。
天然捕捞场所主要有淮河、茨淮新河、架河、高塘湖等,后因“三网”养鱼面积扩大,天然渔场逐渐缩小,部分渔民不得不远征其它省份天然水面。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