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初期,市郊的耕作制度基本沿袭传统的耕作方式。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市场的需要,逐步由传统的耕作制度向高产优质的耕作制度方向转变。其演变过程历经四个阶段。
一、以麦杂为主的传统耕作制度阶段
建国初期春种以高粱、山芋为主,夏种以大豆、杂粮居多,秋种以小麦比重为大。1950年,市郊粮食播种面积127.5万亩(85000公顷),其中小麦47.7万亩(31800公顷)、大豆21.1万亩(14067公顷)、高粱19.3万亩(12867公顷)、杂粮11.2万亩(7467公顷)、山芋10.5万亩(7000公顷)、水稻7.4万亩(4928公顷)。其种植方式大部分地区多为小麦-大豆、小麦-山芋一年两熟或小麦-大豆-高粱(山芋)、小麦-山芋-高粱两年三熟;少数丘岗地、低洼地实行山芋、高粱、杂粮一年一熟制,个别边远薄地种植茴草或作牧草地。
这一时期由于实行了土改,先后建立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实现了互助合作化,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粮食年总产平均达6650万公斤,比1949年的5700万公斤增产16.7%。
二、以扩稻缩杂为目标的耕作制度阶段
1958年起,大力推行改变种植结构,扩大高产作物,扩大水稻种植,缩小杂粮种植的生产变革在全市展开。到1965年,水稻面积有所扩大,杂粮面积普遍减少。全市粮食播种面积98.9万亩(65933公顷),其中小麦42.2万亩(28113公顷)、大豆15.3万亩(10200公顷)、水稻21.1万亩(14067公顷)、山芋9.9万亩(6600公顷)、杂粮8.5万亩(5667公顷)、高粱8万亩(5333公顷)。其耕作制度为小麦-大豆、小麦-水稻、小麦-山芋一年两熟制和小麦-大豆-高粱(山芋)、小麦-山芋-高粱两年三熟制;少数地区仍为山芋、高粱、棉花、麻类一年一熟制。
此间,由于水利条件差、肥料严重不足,加之自然灾害以及公社化,水稻广种薄收,平均亩产仅65.4公斤,粮食平均年总产5100万公斤,比1949年低11.8%。
三、以麦稻为主的耕作制度阶段
1966年以后,在“农业学大寨”的影响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全市得到加强,灌溉条件得到了改善,加之化肥的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发展很快,种植结构有了明显改变。1970年,水稻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21%,上升为第二大作物,真正进入了麦稻为主的阶段。1978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3.8万亩(69200公顷),其中小麦41.1万亩(27400公顷)、水稻17.0万亩(11333公顷)、山芋13万亩(8667公顷)、大豆19.4万亩(12933公顷)、杂粮4.9万亩(3267公顷)、高粱2.3万亩(1533公顷)。
这一时期耕作制度大部分为小麦-水稻、小麦-大豆、小麦-山芋一年两熟,其中麦稻一年两熟制已上升为主体地位。小麦-大豆-山芋(高粱)、小麦-山芋-高粱两年三熟和高粱、山芋一年一熟制面积大大缩小。粮食年总产平均达1亿公斤,比1949年高出75.0%。
四、高产优质耕作制度阶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注重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产优质作物,以杂交稻和其它优质稻、优质小麦(面包小麦)为重点进行推广,增加经济作物比重,扩大蔬菜、油菜、红麻、薄荷等经济作物面积。到1990年,水稻、蔬菜、油菜面积大幅度增加,山芋、杂粮、高粱面积越来越小。主要作物播种面积是小麦48.3万亩(32200公顷)、水稻33.3万亩(22200公顷)、大豆14.4万亩(9600公顷)、山芋5万亩(3333公顷)、杂粮2.3万亩(1533公顷)、高粱0.3万亩(200公顷)、油菜4万亩(2667公顷)、蔬菜6万亩(4000公顷)。粮食与经济作物之比为88∶12。
由于水稻、油菜面积扩大,这一时期的耕作制度主要是小麦-水稻、油菜-水稻、小麦-大豆一年两熟制,小麦-西瓜、小麦-红麻、小麦-花生一年两熟制也占有一定比重,两年三熟制、一年一熟制少见。1990年粮食总产达26820万公斤,比1978年提高106%。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农作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