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淮南冶金工业始于1958年,时由煤矿机械厂筹建钢铁厂,建有28立方米、13立方米、2.4立方米小高炉各2座,3吨空气侧吹转炉2座,直径250毫米轧机机组1套,焦炉1座,固定资产650万元。1961年7月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下马。1969年,煤矿机械厂重建钢铁分厂,在全市10余家工厂的大力支援下,1970年6月11日1号高炉(50立方米)出铁,同年开始轧钢生产,1971年5月7日转炉出钢。到1973年共生产生铁57028吨,钢锭1825吨,钢材1981吨。此后,由于受到“批林批孔”运动冲击,转炉和1号高炉相继停产。仅在建的2号高炉于1974年10月1日建成投产,当年只完成年生产计划的62.7%,基本建设也陷于停滞。1975年钢铁分厂划归市管,更名淮南钢铁厂。市成立钢铁会战指挥部,组织有关单位参加钢铁会战,先后扩建了直径250毫米×5轧机1套;新建了设备比较齐全的机修车间;基本上完成了炼钢车间和轧钢车间的前期收尾工程。1号高炉经大修改造后于1976年5月恢复生产,当年生铁突破2万吨、出钢4009吨、轧材4657吨,同时开发了锰铁和16锰螺纹钢2种新产品,其中锰铁生产填补了省冶金工业的空白。
1978年,筹建铸铁管和钢门、窗车间,1979年3月铸管车间建成投产,8月钢门、窗车间建成投产。当年对轧钢车间进行设备改造,使之具备轧制钢窗材、角钢等异型钢材的能力。同期直径400毫米轧机车间开始筹建,并对高炉冶炼辅助设施和6千伏供电系统进行了针对性改造。到1982年底,钢铁厂已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132.3万元,职工2737人。但由于资金不足、原料短缺、产品积压等困难,基本建设全面压缩,侧吹空气转炉炼钢于1981年7月关停。
为了更好地为煤矿服务,1983~1990年,煤炭部先后向钢铁厂下拨基本建设资金330万元、专项技改贷款1150万元,加上自筹资金的投入,生产规模得以扩大,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1983年直径400毫米轧钢车间建成;1985年7月线材车间建成投产;1987年6月电炉炼钢车间建成投产;同期引进具有国内80年代先进水平的GY-3型短应力轧机成套设备,代替原直径250毫米轧机机组精轧机架;1990年10月8日,1号高炉改扩建成功(主体由50立方米改造为75立方米),点火运行;与此同时,供电系统的改造工程同步进行。
截至1990年,淮南煤矿钢铁厂有炼铁、炼钢、型钢、线材、铸铁管及钢门窗等7个主要生产单位。全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251.2万元,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3296.9万元,年生产能力为生铁6万吨、钢锭2万吨、钢材7万吨、铸铁管1.5万吨、钢门窗15万平米。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一节 炼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