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35千伏田—大—九线
田家庵—大通—九龙岗线,简称田大九线,是淮南最早的高压输电线路。民国30年(1941年),侵占淮南煤矿的日本侵略者,为了攫取煤炭资源的方便,由“淮南炭矿株式会社(淮南煤矿股份公司)”投资,日本若松服务部制作所若松工场(株式会社)设计并施工。民国32年4月12日建成送电,电压为22千伏,全线为双回路同杆架设,鼓形垂直排列铁塔共103基,线路总长度为19.6公里。全线分为田大线(田家庵至大通)和大九线(大通至九龙岗)两段,田大线导线采用截面积为35平方毫米铜绞线。全线绝缘子全部采用7槽型悬式瓷瓶。
建国后,大通煤矿和九龙岗煤矿生产迅速发展,用电量相应增加,田大九线路于1953年由22千伏升压为35千伏运行。线路绝缘子由7槽型悬式瓷瓶改为10槽型悬式瓷瓶,全线增设架空地线,其中田大线段架空地线为35平方毫米钢绞线,大九线段架空地线为25平方毫米钢绞线;升压工程由淮南电业局线路工程队施工。升压运行后,因保护角不符合规程要求,1962年在全线铁塔上加顶架,将架空地线升高,消除了这一缺陷。
田大九输电线路至1990年已运行50年,导线曾多处断线,断接点多。1985年底被定为二类设备。
二、35千伏田—合线
建国后,合肥地区用电量大幅度增长,1951年安徽省经济委员会决定架设一条35千伏田(田家庵电厂)—合(合肥)线(简称35千伏田合线),将电力送至合肥,以满足合肥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的需求。经皖北行署工商处与淮南电厂协商订立协议,报请中央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及华东工业部核准,由皖北行署和淮南电厂双方推选顾洲方、程士范、刘和林、杨铭、康保良、徐嘉元、王梦弼等7人组成筹建委员会负责领导35千伏田合线架设工程。35千伏田合线是安徽省第一条远距离高压输电线路。
35千伏田合线全长96.16公里,982基∩型木杆,导线采用截面积为50平方毫米铜绞线,线路输送容量为9820千伏安。35千伏田合线由淮南电厂设计,淮南电厂供电工区外线股施工,1951年7月1日开工,同年9月21日下午15时30分正式送电,送电电压为22千伏,1954年升压为35千伏运行。
35千伏田合线由于输送容量的限制,满足不了合肥地区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量,后新建110千伏田合线,35千伏田合线于1960年部分拆除,部分线路改为农电线路。
三、110千伏梅—六—望线
梅山水电站至六安开关站至望峰岗变电所110千伏输电线路(简称梅六望线),1956年由上海电力设计分院设计,1958年2月5日全线动工,由西安输变电工程队施工,沿线山地占20.4%,丘陵占15.8%,平原占63.8%,全线总长度为189公里。其中从寿县保义集至淮南望峰岗变电所的56公里线路由淮南供电所管辖,其余部分由淮南电业局合肥供电所管辖。梅六望110千伏输电线路杆塔390基,全部采用直径300毫米的等径水泥双杆,水泥横担,导线采用截面积为150平方毫米的钢芯铝绞线,架空地线为截面积35平方毫米的纲绞线,1958年6月5日全线竣工并投入运行。这条线路是大别山区水电站与淮南火电厂的联络线,可起到水火电互济,增强皖中电网可靠性的作用。
1959年8月六(安)—合(肥)Ⅱ号线投入运行,梅山水电站改由六—合Ⅱ号线并网运行。六望线成为临时联络线,汛期梅山水电站通过六望线将电送往淮南,枯水季节淮南火电可送往六安。1966年江南新建110千伏马(马鞍山)—芜(芜湖)线,由于输电线路材料紧缺,把六望线导线、瓷瓶全部拆除用于马—芜线工程,六望线中止运行。
1975年3月8日,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决定,为解决寿县的用电问题,架设蔡家岗至保义集110千伏输电线路(简称蔡保线),从淮南西山变电所送电,全长46.2公里,其中由西山变电所至施家嘴至保义变电所的40公里线路系利用原梅六望线杆重新挂线,导线采用截面积为150平方毫米的钢芯铝绞线,1979年降压35千伏投入运行。1980年1月,由六安开关站至寿县保义集变电所段63公里线路利用原六望线杆塔挂线,恢复110千伏运行,蔡保线也于5月1日恢复110千伏运行。至此,原六望线经改建后恢复运行。
四、110千伏田—望Ⅰ号线
1959年田家庵发电厂安装1台2.5万千瓦发电机组后,全年发电量比1958年增长46%。为及时将电力送出,1958年开始架设市区第一条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田家庵发电厂至望峰岗变电所输电线路(简称110千伏田望Ⅰ号线)。
110千伏田望Ⅰ号线由省水电厅水电局设计,安徽省送变电工程处送电二队施工,线路全长31公里,杆塔126基,杆型采用直径300毫米等径钢筋混凝土双杆和单杆。从1号杆至52号杆以及全线的交叉跨越处采用双杆,导线为水平排列,其它均为单杆,导线为“上”字型排列,导线型号采用截面积为150平方毫米的钢芯铝绞线,地线为截面积35平方毫米的钢绞线。田望Ⅰ号线工程总投资90多万元,于1959年竣工送电,1965年田东变电所扩建,从110千伏田望Ⅰ号线13号与14号杆间悬空T接电源。
110千伏田望Ⅰ号线在运行过程中,曾发生过因直角挂环断裂和导线压接管拉脱而造成的停电事故,1975年以后逐步更换了全线的架空地线,对污染严重地段改换防污绝缘子,升高了跨越杆塔。1990年底110千伏田望Ⅰ号线被定为一类设备。
五、110千伏田—蚌线
蚌埠电厂发电设备于1954年拆除,蚌埠无备用电源,而承担向蚌埠输送电力的35千伏田蚌线因设计上的限制,部分线段途经淮河行洪区,无升压条件,淮南电业局决定架设田家庵发电厂至蚌埠西郊变电所的110千伏输电线路(简称110千伏田蚌线),110千伏田蚌线为淮南电网第一条110千伏远距离高压输电线路。
110千伏田蚌线由西安电力设计院设计,淮南电业局承装工程队和徐州电业局施工,1957年7月全线开工,线路全长47.4公里,水泥π型杆塔215基,导、地线横担均为水泥横担。导线采用截面积为120平方毫米的钢芯铝绞线。经济输送容量为2万千瓦,架空地线为截面积35平方毫米的钢绞线,线路总造价为118.45万元。1958年3月全线竣工并降压35千伏运行。1961年1月2日正式投入110千伏运行,1982年110千伏田蚌线从63号杆处开断,接入田蚌2号线。
六、110千伏田—合线
合肥地区50年代用电主要由大别山区的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等水电站和淮南发电厂供给,由于水电容量有限,又受自然条件制约,出力较低,淮南火电输往合肥仅靠一条35千伏线路,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在新建合肥发电厂和扩建田家庵发电厂的同时,架设110千伏田家庵至合肥输电线路(简称110千伏田合线),即可提高输电能力,又可使田家庵发电厂与合肥发电厂交换功率,互为保安。
110千伏田合线于1959年开始架设,由安徽省水电厅火电局设计,安徽省送变电工程处送电二队施工,线路全长92.4公里,杆塔371基。其中铁塔22基,导线采用截面积为240平方毫米的钢芯铝绞线,架空地线为截面积50平方毫米的钢绞线。线路主要杆型采用直径300毫米等径钢筋混凝土单杆,杆高21米,导线呈“上”字型排列,1960年全线竣工并投入运行。
110千伏田合线基建时期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受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线路施工质量存在一些隐患和重大缺陷,并发生了几起重大事故。
首先是杆塔上部结构设计不合理,3根240平方毫米的导线分布不均,作用于单根直径300毫米的等径钢筋混凝土杆上,杆塔受力不平衡,造成部份杆塔弯曲、开裂。1962年将杆塔单侧导线横担吊杆加长至上相横担拉吊处,改善了杆头的受力状况,纠正和减少了杆头的弯曲程度。
其次是线路绝缘薄弱,受雷击而引起开关跳闸的现象很严重。为提高绝缘水平,1963年将直线杆∩—4.5瓷瓶由每串6只增加到每串7只,耐张杆瓷瓶由每串7只增加到每串8只,因下相导线瓷瓶串加长后,杆塔拉线距离不够,所以又将直径杆四分水拉线下降300毫米。
全线无防震装置,致使微风振动造成导线多处断股,1963年对断股较少的导线进行绑扎处理,对断股较多的导线重新压接,并加装释放型防震锤。
1964年4月5日,110千伏田合线遭受暴雨和10~11级大风袭击,造成197~217一段共26基电杆倾倒断线,淮南供电局以及安徽省送变电工程处送电队等单位紧急抢修,5月17日恢复供电,这次事故停电42天,使合肥地区甩去负荷3万千瓦。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拉线的扎把握着力过小。事故发生后,淮南供电局将110千伏田合线的拉线花篮螺丝上把改为T型线夹,下把改为UT型线平面,将拉线由原截面积为35平方毫米的钢绞线换成截面为50平方毫米的钢绞线。安徽省电管局将这一更改项目作为重要的反事故措施,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全省其它输电线路上的拉线扎把全部改为T型线夹和UT型线夹。
110千伏田合线因多处导线对地距离不够,1990年底被定为二类设备。
七、110千伏田—阜线
田家庵发电厂至阜阳变电所110千伏输电线路(简称田阜线),是田阜输变电工程的一部分,1964年由安徽省电业管理局设计,1965年由安徽省送变电工程处施工。田阜线长140.4公里,全线分为田—蔡(田家庵至蔡家岗)段25.4公里、蔡—阜(蔡家岗至阜阳)段115公里,全线地形除蔡家岗至凤台段高差在50米左右外,其余都是平原。全线杆塔550基,其中1~12号与田化Ⅰ号线为双回路同杆架设,过淮河、颍河为跨越塔,其余均采用300毫米的等径水泥双杆。1~25号导线采用截面积为240平方毫米的钢芯铝绞线,25号至蔡家岗变电所(又称西山变电所)导线采用截面积为135平方毫米的钢芯铝绞线,其余为截面积为150平方毫米的钢芯铝绞线。1967年6月蔡—阜段竣工投入运行,110千伏颍上变电所从蔡阜线T接电源,1968年10月田—蔡段竣工投入运行。田阜线工程总投资541.49万元,每公里造价3.7万元。
八、110千伏田—宿线
110千伏田—宿线是田家庵发电厂至宿东发电厂的联络线(简称田宿线),并通过宿东发电厂将淮北地区110千伏系统联入安徽电网,同时使徐州电网与安徽电网联网。田宿线投入运行后,增强了两淮地区的供电可靠性。
田宿线由安徽省电力设计院设计,省送变电工程处施工,1970年1月全线开工,总长为122.8公里,导线采用截面积为150平方毫米的钢芯铝绞线,架空地线为截面积35平方毫米的钢绞线。全线杆塔614基,杆型采用直径为300毫米的水泥单杆,防洪区采用直径为300毫米的加高水泥双杆,水平排列,跨越淮河采用3基双回路60米直立铁塔连续高跨自成一个耐张段,跨越茨淮新河处采用2基50米酒杯型耐张铁塔,1971年9月竣工投入运行。1974年冬大风雪,淮北段爆压导线接头多处拉脱。淮南供电局及时对所管线路的爆炸压接导线接头进行了加固处理。1981年怀远110千伏变电所建成,在田宿线148号杆处开断接入电源,在异常情况下可作为蚌埠地区的备用电源。为了便于管理,1982年下半年经省电力局批准,淮南供电局将所管田宿线段移交宿县地区供电局管理。
九、220千伏淮—合Ⅱ号线
220千伏淮—合Ⅱ号线,原称220千伏淮—合一回路(简称淮合一回路),属于淮谏沪(安徽淮南—江苏谏壁—上海)输变电工程中的淮南至合肥一段输电线路,是安徽省第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从田家庵发电厂出线,经过合肥、芜湖两个220千伏变电所,直向江苏和上海供电,是华东电网的主干线之一。
淮合一回路由华东电力设计院设计,安徽省水电局筹建,省送变电工程处施工。1968年开始基建,1971年1月3日竣工,降压110千伏运行,1972年7月1日正式投入220千伏运行。淮合一回路进线于合肥螺丝岗变电所,全长110.6公里,淮南供电局管辖92公里,245基杆塔,其余部分由合肥供电局管辖。淮合一回路的杆型为直径400平方毫米的减轻型钢芯铝绞线,水平排列,异线接头采用爆炸压接,全线采用绝缘架空地线,架空地线为截面积50平方毫米的钢绞线。
1976年将淮合一回路、淮合二回路1~35号杆相互交换位置后,将淮合一回路改称为淮—合Ⅱ号线。
淮—合Ⅱ线因77号、78号杆导线对地距离不够,1985年底被定为二类设备,经改进后,1990年底被定为一类设备。十、220千伏田—蔡线
220千伏田—蔡线是由原110千伏田蔡线经升压改造而形成。
110千伏田蔡线的输送容量满足不了淮南西部矿区用电需求,为增大田蔡线输送容量,决定利用110千伏田蔡线后段进行带电升压220千伏运行。升压工程由安徽省电力设计院设计,淮南供电局线路检修队施工。由于田家庵发电厂出线走廊限制,需新建20公里220千伏线路与田蔡线61号杆相连接,田蔡线61~104号杆共10.5公里的110千伏线路必须升压220千伏运行。带电升压工程于1976年4月动工,同年8月结束,1978年正式投入220千伏运行。田蔡线升压工程获安徽省科委三等奖,省电力局科技二等奖。
220千伏田—蔡线全长34公里,107基杆塔(其中新架20公里线路共62基杆塔)。主要杆型为八字型拉线塔,导线采用截面积为400平方毫米的减轻型钢芯铝绞线,架空地线为截面积50平方毫米的钢绞线,导线接头采用爆炸压接。送电前,发现部分导线爆压接头拉脱而造成断线现象,决定利用γ射线对爆压接头进行探伤检查。1977年12月由淮南供电局,省送变电工程处、省电力工业局中试所及安徽省电力工业局联合成立γ射线探伤小组,3个多月共查导线爆压接头83个,发现质量不良的66个,其中未压紧的34处,钢芯抽动的24处,内部烧伤的32处,内部烧断股的4处(有的接头未压紧,同时又烧伤),淮南供电局当即组织力量将田蔡线爆压接头全部换成液压接头。华东电业管理局和安徽省电力工业局根据220千伏田—蔡线爆压接头所出现的问题作出决定,高压输电线路400平方毫米导线不再使用爆炸压接的方法来连接导线。
220千伏田—蔡线1990年底被定为一类设备。
十一、550千伏淮—繁线
为配合淮南火电基地的建设,把淮南洛河发电厂的电力送出,须建设500千伏淮南至上海输变电工程。
500千伏淮(淮南洛河发电厂)—繁(500千伏繁昌变电所)输电线路(简称淮繁线)是淮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输电线路的首段,它由洛河发电厂出线,途经长丰县、合肥市、肥西县、庐江县、巢湖市、无为县,从荻港跨越长江后进线于繁昌500千伏变电所,全长239.2公里,占淮沪500千伏输电线路总长度的33.6%。
淮繁线全线地形为:平原丘陵约181公里,占全程76%;圩区约33公里,占全程14%;山地约23公里,占全程10%。全程80%的线路平均离公路1公里左右。淮繁线交叉跨越主要河流14次、铁路4次、公路31次、35~220千伏电力线31次,一、二级通讯线10次、地下通信电缆3次、其它通信线及低压线236次。
淮南—繁昌段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经国家经济委员会批准,由水利电力部华东电力设计院设计,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承担施工任务,1983年10月25日开工,1985年11月20日竣工,因500千伏繁昌变电所和洛河发电厂500千伏升压站尚未建成,12月16日降压220千伏运行,1986年10月投入500千伏运行。
500千伏淮繁线最大输送容量为120万千瓦。导线采用截面积为400平方毫米4分裂的轻型钢芯铝绞线,每相4根导线正方形排列,分裂间距45厘米,架空地线为截面积95平方毫米的钢芯铝绞线。淮南供电局运行维护分界点为北起洛河发电厂出线1号塔,南至191号塔与192号塔之间的第二个间隔棒南侧2米处,共82.4公里线路,191基杆塔。塔型有拉门塔146基,耐张转角“干”字型塔6基,酒杯塔25基,直线转角塔11基(其中92号、177号兼换位塔),跨越塔2基,终端塔1基,直线塔悬垂串绝缘子采用XP—16型28片组成1串,耐张塔采用双XP—16型30片组装成串。
淮南供电局“五十万”超高压工区负责对所辖的500千伏淮繁线基建质量的验收和运行管理工作,在验收中共发现1000多条缺陷,有4条属重大缺陷,其中24~27号塔间地面塌陷,直接影响杆塔稳定。淮南供电局于1985年下半年两次呈文上报,1986年9月24日由华东电业管理局、华东电力设计院、安徽省电力工业局、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淮南矿务局地质测量处、淮南供电局等单位联合在淮南召开处理500千伏淮繁线不良地质区24~27号塔基础问题会议,对塌陷区提出了处理意见。1990年底500千伏淮—繁线被定为一类设备。
十二、500千伏洛—平—繁线
洛河发电厂的2台30万千瓦机组分别在1985年和1986年建成投产,平圩发电厂一期工程中的第一台60万千瓦机组已发电。为此须架设平圩发电厂至繁昌500千伏线路,同时建设平圩发电厂至洛河发电厂500千伏联络线,保证两电厂的电力送出。
500千伏洛、平、繁线(洛河发电厂—平圩发电厂—繁昌变电所)由平—繁线和洛—平联络线两个部分组成,1986年11月3日华东电业管理局批准工程开工。
500千伏平—繁输电线路是淮沪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二回路首段,全长252公里,由安徽电力设计院设计,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负责施工,1988年8月30日竣工。1990年底被定为一类设备。
500千伏平—繁线淮河大跨越,位于平圩发电厂东南角,跨越塔高160米,双回路架设,采用钢筋混疑土烟囱式塔,塔内设电梯。平圩淮河大跨越由安徽电力设计院设计,塔的基础部分采用灌注桩形式,由安徽省水利厅水利安装公司负责施工,囱身部分由安徽电建二公司负责施工,塔头安装及导线架设由东北送变电工程公司负责施工。
500千伏洛—平联络线将平圩发电厂、洛河发电厂连在一起,形成至繁昌变电所并联双回500千伏线路,可提高平—繁线、洛—繁线的稳定送电极限。洛—平联络线由洛河发电厂出线,跨淮河以后沿淮河北岸向西,进入平圩发电厂,线路全长17.72公里(其中洛河大跨耐张段2.38公里),线路一般段由安徽电力设计院设计,东北送变电工程公司负责施工,1986年11月中旬开工,1988年6月15日竣工。1990年被定为一类设备。
洛—平联络线淮河大跨越,南岸塔位于宫集乡大涧沟之西,北岸塔位于高皇乡段家湾,塔高202.5米,双回路架设,采用钢筋混凝土烟囱式塔,塔内设电梯。洛河大跨越由华东电力设计院设计。塔的基础部分采用灌注桩形式,由安徽省水利厅水利安装公司负责施工,囱身部分由安徽电建一公司负责施工,塔头安装及导线架设由东北送变电工程公司负责施工。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变电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