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大通煤矿
大通煤矿是淮南最早开采的矿井。宣统二年(1910年)段书云等人来大通,集资筹建“大通煤矿公司”,先后开小煤窑20个。民国元年(1912年),年产煤1.4万余吨;民国16年有职工1300多人,日产煤500吨左右。民国19年1月11日,“华商大通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至矿区沦陷前夕,共出煤289万吨。民国27年6月4日,大通煤矿被日本人占据,由三菱炭矿会社经营。次年,日伪将九龙岗、大通两矿合并组成日华合办“淮南炭矿株式会社(淮南煤矿股份公司)”。民国31年6月至民国32年年4月,受日本侵略者摧残,迫害致死的矿工和家属达13000多人,集中埋于舜耕山脚下3条大坑内,后称“万人坑”,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军侵占7年期间,共出煤295万吨。民国34年9月,由国民政府经济部派员接管,张光正任矿长,直到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这段时间出煤155.67万吨。
民国5年开凿二号井,后又陆续开凿立井7个,斜井2个。民国34年以前投产的为:西翼的四号井(风井)、井田中央的一号井(副井)、二号井(主井),东侧的五号井(综合井)。生产水平为-100米和-180米。民国33年、34年,先后建成两个盲立井(主、副井),开采-180~-240米煤层。民国37年矿井改建,开采-330米水平,年设计能力75万吨。是年,三号主立井建成。1952年,七号副立井建成,当年产量达98万吨,以后产量逐年增加。1957年又由-330米水平以一对盲斜井(主、副井)延深至-430米水平,1958年建成。1959、1960年产量分别达到153和155万吨,超过设计能力一倍多。直到1964年产量仍保持在设计水平。1966年产量开始下降,是年-430米水平以下划归九龙岗矿开采。1969年初开始开采三号井煤柱,至1970年7月,因采动影响了三号井井筒及绞车车房,遂报废三号井-180米水平以上部分,将三号井-180到-330米阶段改为盲井,七号井改为综合井。自此,矿井生产能力降至年产30万吨。1974年三号盲井报废,保持七号井,至1978年底报废,矿井服务年限为67年。
大通矿从宣统三年(1911年)至1978年底共出煤2746.5万吨,其中1949~1978年,出煤2162.75万吨(包括洞山小煤井产量),总进尺105.84万米,掘进率为489米/万吨,全员效率1958年最高,为1.5吨/工,平均为0.89吨/工,原煤平均灰分为22.15%,坑木消耗为205.43立方米/万吨,单位成本为11.11元/吨,回采率为81.3%,上缴利润8448万元。大通矿在1949年接收时固定资产为1365万元,以后矿井延深改建由国家投资1204.4万元,到1978年矿井报废时,剩余固定资产原值为1282.65万元,净值为645.37万元。矿井直到报废,仍能全面完成八项经济指标,为老矿收作不亏损开创了先例。
截至1978年底,大通矿在册人数为2692人,其中井下工人1067人,地面工人1355人,干部270人(矿级10人、科级76人、工程技术人员26人、医务人员22人,教师28人,一般干部108人)。
为开发新区,大通煤矿先后成建制调出4000多人,为福建、青海、新疆、四川、西藏自治区培训了500多名煤矿技术人员;还接待了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家的实习人员30多名。
二、九龙岗煤矿
九龙岗煤矿,位于大通区九龙岗。井田东以水张铁路为界,西以六号风井为限,与大通矿毗邻,东西长4.3公里,南北宽0.8公里,面积3.44平方公里。1966年,大通矿-430~-600米水平划归九龙岗矿,西翼走向延长2.7公里,矿井最大走向长7公里。矿南有舜耕山,矿内工业广场地形平坦,各井口标高在39~42米之间。
民国18年(1929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筹建九龙岗煤矿,次年4月14日,开凿一、二号井,5月14日,开凿三、四号井。设一号井(含二号井)和三号井(含四号井)两个分矿,日产煤300多吨。民国20年,相继开采-50、-100、-180米各水平煤层。民国23年最高日产达800多吨。从民国19年至民国26年共出煤182.7万吨。民国27年6月,淮南沦陷,日军占据煤矿,并开采二号井-240米水平和老三号井-180米水平以上煤层。民国30年开凿五号井,开采-100米水平煤层;同年又开凿新三号井(-37.411),共出煤144万吨。民国34年9月18日,国民政府经济部派员接管淮矿,年底,开采二号井-300米水平,老三号井-240米水平和五号井-100米以上煤层,民国36年接凿新三号井,民国35~37年出煤110.4万吨。从煤矿局成立的民国19年到民国37年的18年中,全矿共出煤437.18万吨。1949年1月,淮南解放。此时,矿山已初具规模,东有一分矿(一、二号井);西有二分矿(五号井);中有九龙岗矿亦称九本矿(老三、四号井)。1951年开凿九号井,至1956年新三号井、九号井都延深到-530米水平。1958~1963年,进行两次矿井延深(设计至-830米水平),使生产能力达到75万吨/年,1959~1961连续三年破百万吨,1960年最高产达130多万吨。1961年开凿-530~630米水平暗斜井,提前回采-630米水平西一石门煤层。同年开凿-530~-830米水平的暗主井,1965年竣工。1968年-730米水平西一采区投产。同年,九龙岗、大通矿-430、-530米两水平贯通;1968年西九采区投产,1976年8月全部采毕。1977年经省煤炭局批准开采九号井、新三号井开采工业广场保护煤柱。1978年末,开凿下山延深-930米西一采区,1981~1982年2月采毕。从1949~1982年,九龙岗矿共出煤2020.6万吨,上缴利润2271万多元。从民国19年(1930年)起到1982年止,具有52年的开采历史,共出煤2457.8万吨。
截至1982年报废前,全矿共有职工3369人,职能科室10个,基层科区12个,1982年,成建制调往淮北朱仙庄煤矿,原矿址由淮南矿务局设资产管理处。
三、新庄孜煤矿
新庄孜煤矿位于八公山东麓,淮河南岸。井田南北走向长5.6公里,东西倾斜宽3.2公里,面积17.92平方公里。
矿井建于民国36年(1947年)5月,原称八公山矿场,解放前由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是继九龙岗、大通矿之后淮南矿区的第三座煤矿。同年12月,一、二号井投产,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次年产煤量仅15万吨。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矿井收归公有,属统配煤矿。1952年改名为新庄孜煤矿。
1953年生产能力达60万吨,经过1954年、1958年两次延深扩建,设计能力达150万吨,1960年实际产煤285万吨,成为华东第一大矿。“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严重武斗事件,生产一度停顿,“文化大革命”后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恢复。1984年3月,毕家岗矿并入新庄孜,核定生产能力达到180万吨,随着矿井五水平延深扩建的完成,1990年,生产能力达到240万吨。
1949~1990年,累计进尺155.28万米,出煤6931.28万吨,上缴利税12395.08万元;1949年坑木万吨耗为349.2立方米,1986年下降至45.45立方米;1990年原煤全员效率每工0.851吨,比1949年每工提高0.610吨。
截至1990年底全矿共有职工19325人。
四、谢家集第一煤矿
谢家集第一煤矿(简称谢一矿)原名蔡家岗煤矿。位于谢家集区,南北走向长4.4公里,东西倾斜宽2.48公里,面积10.9平方公里。
矿井于1949年6月4日破土建井,称蔡家岗煤矿,1950年8月1日奉命停建;1951年10月22日恢复建井,1952年3月建成,设计能力为年产30万吨,同年11月简易投产,当年出煤8.51万吨。1953年9月9日,矿井进行第一次改扩建,1956年10月25日竣工投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当年出煤73.1万吨。1957年1月1日改名为谢家集第一煤矿。1958年6月,矿井再次改扩建,定为年产90万吨的水、旱采相结合的中型矿井,当年投产,出煤102.53万吨。1959年9月7日,矿进进行局部扩建,新建主运煤皮带机提升井,1963年建成,核定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当年出煤134.47万吨。
谢一矿有5个生产水平(-62、-180、-250、-480、-660米)、6个生产阶段,10个采、掘、开工区。1987年,第三水平-250米以上基本采毕,4个采煤区主要分布在-480~-540米(剃头部分)之间。生产过程基本实现机械化。并拥有一座与矿井生产配套的选煤厂(年设计能力180万吨)。
从1952年投产到1990年底共出煤4972万吨。1960年出煤202.56万吨,为历史最高纪录。累计进尺87.94万米;上缴税利总额达26784.03万元;1952年坑木万吨耗为294立方米,到1990年下降为21.77立方米,曾被煤炭部命名为“坑木低耗矿”;1990年原煤全员效率为每工0.968吨,比1952年每工提高0.275吨,1958年每工2.075吨,为最高效率。
矿井投产时有职工1403人,其中干部293人,至1990年末,全矿共有职工15004人。建矿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谷牧、李鹏、张劲夫等先后来矿视察。法国、美国、英国、波兰、苏联、联邦德国、日本、朝鲜等国的国际友人也相继来矿进行经济技术交流和参观考察。
五、谢家集第二煤矿
谢家集第二煤矿(简称谢二矿),位于谢家集区境内,西与谢一矿接界,南同李一矿相邻,北与谢三矿相连。井田走向长2.6公里,倾斜宽2.7公里,面积7.02平方公里。
矿井由北京煤炭设计院设计,1954年3月破土动工,1956年7月建成投产,设计年产量90万吨,服务年限为52年。矿井为高瓦斯和突出矿井,突出深度为-127米。投产后不到一年即达产,两年后产原煤190万吨,比设计年产量提高一倍多。1960年创年产210多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至1964年一水平(-127米)结束,原煤年产量一直保持在设计年产量的120%以上。1959年4月开始延深二水平(-322米),1963年4月全部投产,至1982年采毕。原煤年产量除“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6~1969年和1974年外,均在百万吨以上。三水平(-522米)延深工程从1970年5月开始,1973年竣工投产。二水平成为中转水平,井底车场进行了扩建,另外改变了副立井的提绞方式,由原来的单一作业改为矸石提升与下料同时进行的双重作业。又改造了通风和排水系统。三水平自投产后的1975~1982年,原煤年产量一直保持在百万吨以上。为增收煤炭,1985年开始在铁路支线下,淮河漫滩下,桥梁建筑物下采煤,1990年共产原煤125.1万吨。由于一、二水平采竭,三水平为唯一生产水平,只有4个采区、8个工作面。四水平(-660米)延深工程于1979年动工,1990年已投产。
建矿以来,掘进总进尺741264米,生产原煤4045多万吨,平均年产量118万吨,比设计年产量提高26%,上缴国家利税1.8亿多元,1990年原煤全员效率为每工0.912吨。
截至1990年,全矿共有职工10747人,建矿以来,先后接待了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日本、联邦德国、加拿大、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代表团来矿参观访问。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彭真、杨尚昆、刘澜涛、聂荣臻等先后来矿视察。
六、谢家集第三煤矿
谢家集第三煤矿(简称谢三矿),位于淮河南岸,八公山东麓,属谢家集区。井田南与谢一、二矿相连,北邻新庄孜煤矿。南北走向长1.8公里,东西倾斜宽1.8公里,面积约3.24平方公里。
矿井由北京煤矿设计院设计,设计年产量90万吨,服务年限45年。1954年7月1日破土兴建,1956年7月15日正式投产。1958年达到设计能力,产煤116万吨;1959年产量翻番,产原煤180.2万吨。由于推行了水力采煤,矿井产量逐年增大。1960年达到214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为保证生产采区的接替和水采正常生产,1959年主、副井开始向第二水平延深,1964年,二水平全部移交生产。1970年9月,又采用3条暗斜井由第二水平延深至-490米第三水平,1978年12月完工。1980年1月至1982年12月底完成矿井防治水、疏水降压工程;1985年初至1986年12月底完成矿井通风改造等工程。1988年生产原煤52万吨,1989年报废。
自1959年投产至1989年,共生产原煤4069万吨,总进尺821675米,上缴利润22253.3万元。1983~1986年底,政策性亏损1305万元;坑木万吨耗1956年最高,为423.8立方米;1989年下降为46.38立方米。1989年原煤全员劳动效率每工0.865吨。
投产时全矿职工有2718人,至1988年底共有职工8503人,其中干部690人、固定职工7240人,合同制职工573人。1989年底,成建制调往潘二矿。
自投产以来,先后有越南、朝鲜代表团和李先念陪同的刚果(布)政府首脑代表团以及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外宾和驻华使节来矿参观访问。
七、李郢孜第一煤矿
李郢孜第一煤矿(简称李一矿)位于谢家集区赖山西侧李郢孜(原自然村)。东与李二矿相连,西和谢家集井田为邻。井田走向长1500~2000米,倾斜宽750~2100米,开采面积4.13平方公里。
李一矿始建于1954年。一、二号两对井口分别于当年11月25日和12月25日破土动工。1957年3月2日投产,年设计能力90万吨。其中一号井为60万吨;二号井为30万吨(二号井于1973年开始减产,1975年底采至-192米报废,共出原煤739.52万吨),1961年一号井田第一水平-112米向第二水平-312米延深和进行改扩建,年设计能力90万吨。延深工程于1964年12月竣工投产。1971年2月提前对第三水平分三个阶段采用下山开采。1973年,第三水平-660米延深工程开始,采用一对暗立井延深,1986年底主体工程完工。
矿井1957年投产,当年盈利10.28万元,1960年12月23日创日产12023吨、1961年创年产220万吨的最高纪录。至1990年共产原煤1104030吨;掘进总进尺20362米;坑木万吨耗:1957~1960年平均为257.83立方米;1978~1983年平均为147.41立方米;1985年降为136.98立方米。1990年原煤全员效率为0.883吨/工。至1990年,共上缴利润1.5206亿元。
1957年全矿职工为3349人,1990年底共有全民职工9608人。
八、李郢孜第二煤矿
李郢孜第二煤矿(简称李二矿),位于谢家集区望峰岗南部,南毗赖山,西邻李一矿。井田走向长2.3公里,倾向宽0.6公里,面积约1.4平方公里。
李二矿由北京煤矿设计院按照生产勘探矿井设计,年产30万吨,只建一个立井作煤炭、矸石、材料和人员混合提升用,并建一个中央小风井(已报废)。1955年10月25日破土建井,命名为李郢孜三号井。1957年8月1日建成投产,命名为李郢孜第二煤矿。当年投产达到设计能力,第二年实际产量为设计产量的141.42%。1958年11月,与李郢孜一矿合并,名为李郢孜煤矿三号井。1959年分开,仍为李郢孜第二煤矿。1958年7月,进行第一次扩建延深,为期4年。由第一水平-60米一次延深到第三水平-280米(-180米定为生产接替二水平),设计能力45万吨。新建一个二号主立井,工业广场东部新建一个风井(斜井),并由-60米第一水平至-180米中间水平新建一个暗斜井。第一次延深投产后,出煤量均保持在设计产量以上。1970年4月第二次延深两个水平,为期4年。由第三水平-280米延深至第五水平-500米(-400米为中间接替水平),并从-180~-280米水平,-280~-400米水平新建了两个回风暗斜井,一、二号副、主井,均延深至-500米,年产量仍保持45万吨。至1983年矿井产量下降为44.63万吨。1990年剩余采区-400米水平1个,-500米水平2个进行生产。
矿井自投产到1990年底,共产煤16006万吨。总进尺48.011万米,创工业总产值26449元。1959年最高产量77.67万吨。1967年,创全国坑木万吨耗最低水平,被煤炭部命名为“全国坑木低耗标兵矿”;1979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先进企业”。此外,多次被煤炭部命名为“通风甲级矿井”和“煤矿电器会战先进单位”。
截至1990年底,全矿有职工3541人。建矿30年来,先后有苏联、越南、阿尔巴尼亚、联邦德国等国家及欧洲共同体的专家来矿进行考察和访问。
九、毕家岗矿
毕家岗矿井原属新庄孜矿北部风井井口。井田由南部到北部长1.9公里,含可采煤层14层,煤厚0~6.4米,煤层倾角14°~19°,斜切断层较发育。1958年5月24日破土开工,边设计边施工,于当年10月1日正式移交生产,年设计能力为45万吨。
井田采用斜井及主要石门开拓,根据煤组间距,分别在C13、B11b和A组煤层各开一对斜井,建立生产水平回采浅部煤层,第二水平由二、三号井出煤,一号井作回风井,使用水旱双采。1959年毕家岗矿突破水采技术关,与新庄孜矿分开,当年超过设计生产能力,产量达69.2万吨(水采占32.1万吨),上缴利润210万元,荣获全国大面积高额丰产矿第一名,全国水采矿第二名,全国煤矿成本主要指标丰收红旗奖。1960年,水旱双采创新纪录,生产煤炭117.2万吨,超过设计能力的2.6倍,再次被评为全国17个高额丰产矿第一名,苏联和波兰采煤专家曾先后来矿考察。1964年矿井向下延深,水采的地质和技术条件已不具备,因而停止水采。同年12月,与新庄孜矿合并,设立毕家岗工区。1966年12月,新庄孜、毕家岗两矿分开,成立独立矿井,由于缺乏稳定合理的设计,以后两年平均产量降至36.4万吨。
1971年以后,生产系统经过逐步改造,产量回升到55万吨左右。1978年3月,旱采创建矿以来最好成绩,工作面平均单产13806吨,在全国煤矿第一个“百日红”竞赛中,被评为甲级标准单位。1983年原煤产量为563299吨。为继续提高产量,出煤系统生产能力不足,只得用副井提绞,帮助主井出煤。同时新庄孜矿46采区又急待开发,北部五号风井也需要尽早贯通使用,1984年3月9日,矿务局决定新庄孜、毕家岗两矿再次合并。
1985年毕家岗井-264米水平的煤下放到新庄孜井运输成功,提高了生产能力,当年产煤69.26万吨,1986年全井产量达84.62万吨。
十、孔集煤矿
孔集煤矿,位于八公山孔集村东北侧。井田走向长7.5公里,倾斜宽0.8公里,面积6平方公里。
矿井由安徽煤矿设计院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吨。1959年7月9日破土动工,1964年12月25日移交生产。因煤系地层上覆盖第四系含水砂层,又滨临淮河,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煤炭部决定按年产30万吨移交试采。1982年煤炭部重新核定能力为年产50万吨,仍为试采矿井。移交生产时,与李嘴孜井(即李嘴孜矿)合并,统称淮南矿务局孔集煤矿。1968年11月,李嘴孜井分开单独建制。矿井投产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处于半停产状态,1968年产量仅15万吨。经过5年试采,至1970年产量为30万吨,达到部定试采产量。1976年7月,开始由一水平(-250米)一次延深二个水平,总投资2418万元。在开拓延深的同时,为了改善矿井通风条件,增加安全出口,又新开了西六风井,投资1199万元,1988年竣工。矿井第一水平有1个采区,1986年末投产的二水平(-400米)有3个采区进行生产。1986年原煤产量35.55万吨。1990年提高到40.6万吨。
截至1990年底,共有职工6186人。
十一、李嘴孜煤矿
李嘴孜煤矿,位于八公山区山王乡李嘴村东侧,井口滨临淮河南岸。井田东邻新庄孜矿,西界孔集矿,走向长2950米,倾斜宽820米,开采面积约2.42平方公里。
1958年12月开始建井,设计年产量30万吨,1960年10月简易投产。1964年并入孔集矿。1967年分开建制。1977年达到并超过设计产量。1977年末由第一水平-200米向第二水平-340米开拓延深,1981年11月二水平投产。从1978到1990年底,进行淮河下、淮堤下采煤试验,共出煤573.6万吨。1983年度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和煤炭部科学进步特等奖,日本、联邦德国等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先后来矿参观水体下试采成果。1982年在淮河水位最高(24.3米),汛期最长(历时3个月)的情况下,在水体下安全生产,创建矿以来日产2567吨、月产42625吨、年产47万吨的最好成绩,受到著名科学家华罗庚的称赞。
从建矿起到1990年底,累计进尺29.75万米,共出煤89834万吨。
截至1990年底,全矿共有职工4455人。
十二、潘集第一煤矿
潘集第一煤矿(简称潘一矿),是一座设计年产300万吨煤炭的现代化大型矿井,位于淮河以北潘集区境内。井田范围东西长6.8公里、南北宽5.7公里,面积约39平方公里。地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标高为19~23米。泥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矿区南部。
井田1958年开始勘探,共施工钻孔107个,工程量约6万米,1966年10月由华东煤炭基建局第四勘探队提出《潘集一号井田精查地质报告》。1972年安徽煤矿设计院编成《潘集一号井设计方案》,1973年进行第二次设计,矿井年生产能力300万吨,总投资6066万元,服务年限133年。主井由九十六工程处于1973年11月1日破土开工。以后,淮南煤矿建设指挥部相继组织了九十七、四十二、三十九工程处及筑路处、安装处、会同三十四工程处、铁道部第四工程局第三工程处、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第六工程公司、第五工程局第四工程公司等10多个单位,分别承担矿建、土建、机电安装和公路、铁路专用线等各类工程,在现场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进行施工会战。经历十年零一个月,完成了第一期建设工程,共投资39127.48万元。其中井巷工程50101.59米(包括报废巷道2527米),构成3个采区5个工作面,生产能力165万吨。国家验收委员会于1983年6月1日组织验收,12月26日正式移交生产,命名为潘集第一煤矿。
1984~1990年底,共生产原煤509.9万吨。固定资产净值1984年为3.32亿元,1985年上升为4.02亿元,1986年达4.37亿元;是年拥有机动设备6032台(件),总值8565万元,多是现代产品。生产的同时,第二期工程建设继续进行。二期工程投资21538万元,井巷工程量164165米。1989年12月24日,投产6年的潘一矿首次突破年产200万吨大关,提前一年实现矿井达产目标。
1990年底全矿职工为10034人(其中女职工1565人)。
潘一矿从1985年5月至1986年11月,先后有英国、波兰、美国、法国等9个专家组和知名人士来矿参观访问并进行技术交流。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陈丕显等先后视察了潘一矿。
十三、潘集第二煤矿
潘集第二煤矿(简称潘二矿)位于淮河北岸,潘集矿区东北部,北靠明龙山,南临泥河,西与潘一矿毗邻,井田走向长约12公里,倾斜宽2.5公里,面积35平方公里。
潘二矿由合肥煤炭设计研究院和平顶山选煤设计院设计,1976年12月26日破土兴建,1989年12月2日正式投产。矿井原设计能力为年产原煤300万吨。基建施工期间井巷实际揭示,矿井断层构造极其复杂,瓦斯涌出量大。还有煤与瓦斯突出现象,矿井移交前,经统配煤矿总公司组织在建矿井的设计复审,修改设计井型为年产原煤210万吨,矿井服务年限112.9年,是淮南矿务局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在潘谢新区建成的第二座大型矿井。
井田1958年由华东煤炭工业公司、基建公司、第四勘探队开始勘探,共有施工钻孔58个,见断点94个,利用井巷断点18个,地震断点305个,组合成61条断层。其中正断层6条,大于30~50米的断层14条;大于20~30米的断层11条;小于20米的断层22条。1976年破土动工以后,淮南煤矿建设指挥部相继组织了四十二工程处、九十六工程处、九十七工程处、安装工程处、铁路营运处、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两淮特殊凿井公司和中国建筑四局六公司等单位,分别承担矿建、土建、机电安装和公路、铁路专用线等各类工程,在现场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进行施工会战。经历近13年的艰苦奋斗,共开拓巷道5万余米,兴建工业和民用建筑近20万平方米,安装机电设备近2000台(件),铺设30多公里轨道和近200多公里的管网、管路、线缆。
潘二矿由原谢三矿成建制接产,1990年生产原煤30.5万吨,掘进进尺3266米。
截至1990年底,全矿共有职工8368人。矿井设生产区5个,辅助科、区9个,机关科室27个,职工医院2所,学校4所,煤气厂1座,并在原谢三矿设综合办事处1个。全矿共有干部790人,女职工1677人。
全矿有多种经营公司3个,有大集体工1263人,小集体工4580人,下设29个厂、队,2个小煤井。共有固定资产962.9万元,年总产值1600万元,主要经营煤炭、建材、农副产品、化工、饮食服务、工艺品、家俱、建筑、印刷业以及手工业产品。其中天阁工艺厂生产的“中国树皮画”,荣获第80届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铜奖,多次远销美国、德国、荷兰、法国、加拿大及港澳地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工程处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