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0年6月连续降雨,淮河岸边的土地大部被淹,靠近山岗的土地又遭旱、虫为害。全市受灾土地为13229公顷,受灾人口63934人。3万多灾民缺粮缺衣。市人民政府及时成立“市劝募寒衣委员会”,由张恺帆、金流等13人组成。政府及时发放救济粮532918.5公斤、衣服6701套、食盐17441公斤、面粉袋4000条。发动社会捐款人民币108148元、大米92694.5公斤、杂粮2157.5公斤、豆饼1570块、面粉4799.5公斤、银元70枚、铜元1089枚、白金戒指1个、被单32床、鞋袜1685双、帽子154顶、毛巾221条、煤3263吨和其它物资。另有劝募寒衣委员会募得各种衣服7260套,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全市各受灾乡共成立生产自救小组359个,组织3799人从事磨粉、打石子等生产,收入折合大米228510公斤。又实行以工代赈,组织5900名灾民开挖尹家沟河口。是年9月,市生产救灾治淮总队成立,参加工赈人数达15000人之多,所得工赈粮可解决45000人的生活问题。为解决灾害的延续,翌年又成立市政工程建设队,修筑船塘小坝,并进行石姚段堵口工程,上堤灾民4870人,得工赈粮211979公斤,自食有余,另组织1500名灾民兴修尹家沟、窑河等水利工程。到1952年又组织以工代赈水利工程,解决了45000人的生活问题。
1954年夏,淮河暴涨,水势汹涌,沿河一片汪洋。田家庵最高水位达24.03米,为有史最高水位。全市被淹土地15715公顷,占耕地总面积50%以上,淹倒房屋22796间,受灾人口63311人,市政府成立以方茂初为主任委员的“生产救灾委员会”,先后派遣84个干部组织抢救工作组,带领120只船,动员并帮助灾民撤离险区,共搬迁174个村庄,抢救灾民43527人,牲畜1800头,抢运粮食80万公斤。灾后,各级政府进行了大量救灾工作,发放救济款32680元,马铃薯5000公斤,棉衣1525件,芦席5116条,全市捐款2099元、干菜81250公斤。当年,组织灾民生产自救,从事渔业、打石子、粉丝加工、短途运输、洗煤、挖缸泥、磨豆腐等副业生产,至翌年春总共获利25572元,折合大米122877公斤。
1956年,淮南市雨大水大,外洪内涝,淹没土地8093公顷、村庄92个、倒塌房屋15937间、受灾9096户,38643人,市生产救灾委员会调船99只,抢救灾民12790人。发动市民、干部、职工和学生13942人次,帮助灾民抢救小麦7万公斤。除动员高地农民让房借房外,拨发芦席5000条,帮助灾民搭棚以临时安住。水势下降后,拨发房屋修建费2万元,修建房屋3099间,发救济款88430元,查实灾情后,又拨发8000元作临时救济,9000元作副业生产资金。粮食部门贷给原粮23.5万公斤,白芋干15万公斤。并将受灾社127头耕牛和45头毛驴转移到邻社饲养。除救济外,又组织灾民辅之以治淮、修路、烧砖等生产自救,全市开展了第二次劝募寒衣工作,共捐献各种衣服15534件,现金166644元。
1961年水、旱、风、虫灾害纷至沓来,受灾土地为17267公顷,受灾人口127946人,发放救灾款314570元(内含治疗费7000元、孤儿扶养费5万元)、食糖1.5万公斤、棉布47467米、布票147650尺、卫生衣1300件,以帮助灾民解决饥寒。由于连年遭灾,特别是人民公社化以后,又出现无偿平调劳动力,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等“左”的失误,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这段岁月中,由于营养不良,全市人民浮肿病、干瘦病等发病率很高。在极度困难时期,为补充口粮不足,普遍采取“瓜菜代”的办法,节约渡荒,坚持生产。
1963~1965年连续三年遭洪水灾害,分别淹地93453公顷、45933公顷、30713公顷。1963年灾情尤为突出,最高水位达23.35米,淹倒房屋13000多间,受灾人口199996人,死亡72人。市人民委员会立即组成由民政、农林、粮食、银行、计委、供销、商业、卫生等部门参加的市生产救灾办公室,迅速组织力量,带领船队开赴被洪水围困的灾区,抢救灾民2398户,14262人,还抢救出大批粮食、农具和牲畜;将抢救出的灾民转移到高处,运送建材搭棚,以作临时安置。同时发放各种贷款81.6万余元,以帮助解决种子和牲畜饲料不足等困难,恢复生产,开展抗灾斗争。又组织灾民78600人,采取10余种副业生产自救措施,当年纯收入达143.4万余元。1964年在完成秋种后,又组织近万名灾民参加治淮工赈工程,共完成了686444立方米,种草皮20700平方米,获得工赈粮465671公斤,款509628元。灾后市委召开电话会议,号召全市人民捐献抗灾。至1964年5月,全市共捐献粮食57869公斤,粮票52688.5斤,现金80361元,对稳定灾民情绪,增强抗灾信心,起了很大作用。在淮南实习的重庆大学14名大学生,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徐州6063部队指战员也伸出友谊之手,捐献支援淮南灾民,使灾民深受感动和鼓舞。
1975年,淮河上游特大暴雨,为确保淮河大堤和城市、煤矿等安全,六坊堤、石姚湾等5处先后行洪,又加上淫雨不止,致使所有湾地、洼地、湖地内涝成灾。受灾土地达23618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51%,受灾人口286421人,占全市农业人口73.6%,倒塌房屋3133间,受灾牲畜16096头。淮南市成立以刘昭诚为组长的生产救灾领导小组,及时拨发救灾款110万元,粮食1000万公斤,钢材56吨、木材40立方米、水泥150吨、电动机190千瓦、柴油机5台及其它物资。组织灾民7000人参加建筑、运输等副业生产,经冬至春共收入30余万元。祁集公社曹岗大队组织60多人到外地承包工程,还组织一个运输队收入3.1万余元,除为生产队解决了购化肥、修制农具款外,还为灾民解决了生活困难。
1978年,淮南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旱灾,成灾土地57100公顷,受灾人口531200人,占全市农业总人口63.4%。当年,下拨救灾款70万元,粮55万公斤,煤4000吨及其它物资,在全面完成抗旱秋种后,开展生产自救,总收入380万元。
1982年7月初至8月底连续降雨50余天,加上淮河上游洪水暴发,造成全市涝灾。市直机关和部分厂矿抽调157名干部深入灾区,核实灾情,尔后拨发救灾款85.1万元、粮食11.5万公斤、木材500立方米、毛竹3.6万根、棉布20万尺、棉花5000公斤、煤5000吨。全市共捐款39.4万余元、粮票19.2万公斤、布票4000余尺、各种衣服10万余件。小学生们还纷纷捐献文具千余件,表达对灾区小朋友的友情。全市于立冬前抢种小麦7.3公顷、油菜7300公顷。灾区积极组织各种副业生产,所得收益增强了救灾活力。
1985年,旱、涝、风、虫四灾俱全。7月26日至8月30日的36天中,累计降雨仅有24.7毫米。久旱酷暑、旱粮减产、水田龟裂,秧苗枯死,风、虫接踵而至。旋又淫雨伤禾,内涝为患,9~10月先后3次连阴雨,其中一次竟达13天,秋雨之长为解放30年来所罕见。全年成灾土地46800公顷,粮食减产3000多万公斤、油料减产近150万公斤、棉花8万公斤、蔬菜20.5万公斤。倒塌房屋137间,损坏273间,受灾人口40.7万人。全年下拨救灾款52.2万元,以解急济困,扶持生产。
1986~1990年,淮南虽无大灾,但年年有灾,年年救灾。
1986年春节期间,市政府召开捐款救灾动员大会,全市共捐款14万元,粮票17万斤,衣被13344件。是年先后受到旱、涝灾害的袭击,全市成灾面积3万公顷,先后发放救灾款26万元,粮2.5万公斤,木材30立方米,水泥50吨。
1989年7~8月间,连续暴雨,淮河、泥河、架河、西淝河等水位居高不下,造成“关门淹”,除下发54.2万元救灾款外,还发动市民开展向灾区群众送温暖活动,将捐献的516床棉被、近万件衣服、1525公斤粮票、617元现金送到灾民手中,并将救灾汽油10吨、木材30立方米、水泥200吨、扶贫化肥200吨指标分发下去。
1990年水灾,下拨救灾款66.1万元、救灾粮50万公斤,开展筹粮、筹款、筹煤、筹衣、筹被的“五筹”活动,共捐献现金12.6万元、粮票2.5万斤,衣服5052件,被絮894床,煤炭19吨分发到受灾户,解决了吃、穿、住“三难”,度过雨雪、春节、春荒“三关”,实现了无断炊、无冻饿、无外流的“三无”要求。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