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安全监察与管理
解放初期,淮南即开展了劳动保护工作。1953年1月起,各国营、地方国营、交通及私营企业先后建立了职工伤亡报告制度,淮矿系统此项制度建立较早,并有伤亡事故统计表、事故原因分析及事故原始记录等。同年,全市22个厂矿建立了劳动保护专管机构,8个单位建立了兼管机构。这一时期是淮南市劳动保护工作的初创时期,伤亡事故较建国前大幅度下降。1954~1957年,安全工作由突击检查和一般号召,转入到具体的组织工作和技术措施,重点协助和督促工矿企业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1954年编制措施项目158项,1955年共编制608个项目,1956年编制217项,1957年编制612项,解决了一批安全生产关键问题,初步建立了安全操作规程等制度。这一时期劳动保护工作得到发展,伤亡事故率较低,是建国后的最好时期。
自1959年开始,在“大跃进”的口号下,正常的生产秩序被打破,安全规章制度被抛弃,造成建国以来伤亡事故第一次高峰,1959~1961年年平均因工死亡百人以上,其中1960年死亡158人。
1963~1966年,认真贯彻《工业七十条》和国务院《五项规定》,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教育,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和工程质量,开展安全大检查,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和生产环境,同时加强了安全监察工作。这一时期,随着生产秩序恢复正常,劳动保护工作也随之逐步恢复,伤亡事故开始下降。
“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安全管理混乱,纪律松弛,安全法规、制度被视为“管、卡、压”,遭到全面否定,劳动保护机构被撤销,安全生产无人过问,形成了建国以来第二次伤亡事故高峰,1971年全市因工死亡达81人。1973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全年以此为核心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建立健全了安全机构,组织检查,消除隐患,治理尘毒危害,重视保健食品发放工作。1975年,成立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加强了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全市群众性安全检查员增加到5000余人,安全技术人员增加到400人左右,初步形成了安全检查网。据1977年底统计,全市35个厂矿企业中,有31个建立了专门安全工作机构,配备632名专职安全检查员,比上年度增加70%,兼职安全检查员发展到7653人。
1980年开展了以“安全月”和贯彻国务院对“渤海二号”事故处理决定为中心内容的安全、劳动保护工作。1981年加强县级以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安全机构建设,确定领导干部分管安全工作并充实安全监察人员。同时对职工和安全监察人员广泛开展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培训,一年中受教育职工达23.5万余人(次),其中8.8万余人学习了各类安全操作规程,7000余名青工接受了三级安全教育,1280名司炉人员受到专业培训,117名农渡工参加安全渡运学习班。
1984年,市劳动保护教育室举办全市首次工业安全生产教育展览,共接待60多个企事业单位万余名干部职工参观。当年举办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9期,培训673人。
1986年对全市小煤矿进行100天整顿,对27个不符合要求的小煤井发出封闭通知书,对10个小煤井发出停产整顿通知书。1987年,市政府指定市煤炭局牵头,市劳动局、公安局、检察院和淮南矿务局等单位参加对全市273个小煤矿进行整顿。当年3月2日沈巷乡朱海甫小井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2人死亡。为此,市政府责成市安全委员会负责,市煤炭局、淮南矿务局等单位参加,组成小煤井封填验收组,对除59个基本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以外的小煤井,采取强制手段,一律炸毁、封填。当年培训特种作业人员1370人。
1988年会同市建筑管理处、市工商局联合下发《关于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实行安全资格审查的通知》,切实加强建筑行业安全管理,以安全认证方式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全市155个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先后经审查取得了安全资格证书。当年举办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16期,培训757人。
1990年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把安全工作目标分解到基层,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同时将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落实情况作为企业上等级考核的一项否决指标。1989年和1990年分别培训特种作业人员1929人和1374人。
二、工业卫生
1955~1958年,主要是开展地面企业的季节性防暑降温工作和煤矿井下改善通风系统、推广湿式凿岩,解决炮烟熏人和粉尘问题。1955年蔡家岗煤矿进行了通风系统改造,普遍实行分区通风,保证井下工人每分钟4立方米新鲜空气,独头巷道推广了阳泉矿务局局扇接力通风法,基本上解决了炮烟熏人问题,九龙岗、蔡家岗两矿也解决了井下巷道多年积水问题。1956年井下掘进岩巷试用水风钻打眼,至1958年,井下掘进头80%使用了湿式凿岩。地面企业增添了通风降温设备及其他辅助措施,车间温度降低到35℃左右,消除了工人严重中暑问题。
1958~1962年,结合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增加和改进安全防护设备,改善劳动条件。组织了防尘和季节性防暑降温工作专门机构,督促各单位采取措施。大通矿-180米水平掘进头采取综合防尘后,粉尘浓度降低到0.48毫克/立方米。安装各种风扇和通风设备728台,搭凉棚25万平方米用于季节性防暑。
1964年防尘工作组织机构趋于健全,全市22个矽尘作业单位中,淮南矿务局井下全岩半煤岩掘进头已全部使用水风钻打眼,其中22%掘进头采用综合灭尘;矿机厂采取措施后,矽尘浓度由100毫克/立方米下降到7~10毫克/立方米左右;淮南电厂采用水力除灰后粉尘浓度由1000毫克/立方米下降到20毫克/立方米左右。
1971年,办理了97个单位计12057人的劳保用布和19个新、扩建单位、新工种2611人的保健食品待遇,加强了对全市1094名各种职业病人管理。
1977年5~10月,对89个企业的11245名有毒工种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普查。组织企业学习、推广“七○砂”经验,根除矽尘对翻砂工人的危害。
1982年重点开展尘毒、噪声治理工作,有13个企业对尘毒和噪声危害进行了初步治理,共投资94.2万元。其中3家的防尘、防毒、防噪声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淮南发电厂3#、4#电机砺磁机的噪声由治理前的102.5分贝下降到治理后的98.5分贝;李一矿抽风机的噪声经治理下降了30分贝。
1983年对全市61个企业的尘毒危害和治理情况进行了检查,配合市职防所对55个企业职业危害情况进行系统性调查,对7100多名从事尘毒作业人员进行体检,督促淮南瓷器厂等5个省重点资助治理尘毒危害的企业专款专用,从速施工。
1985年完成全市破粉碎企业普查,制订《破粉碎设备防尘技术检查规程》。
1988年对25个新、扩、改建工程项目进行审查,验收12个竣工项目。对化肥厂、水泥厂、造纸厂、肥皂厂等12家粉尘、噪声等方面进行技术检测和劳动保护检查。1989年测尘92个岗位,检测噪声源84个点。1990年检测粉尘岗位120个。
三、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1956年对全市48台锅炉进行检查,其中33台无设备资料,许多锅炉腐蚀严重,在锅炉结构、附件、制造和安装上有许多不合要求。通过检查,对腐蚀严重、有爆炸危险的3台决定停用,降压使用1台。
从1957年起开办司炉人员培训班,对锅炉进行例行检查,以提高司炉人员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消除安全隐患。1958~1960年,对全市128台锅炉进行多次巡检,帮助建立制度和培训司炉人员。
1964年,开办司炉人员训练班6期,培训司炉工375人。同时进行了司炉人员考试工作,336人应试,227人取得“操作证”。
1971年检查发现,全市247台锅炉无专人管理,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后新装和改装的90台锅炉都没有进行鉴定和验收。当年,对842名司炉工(大部分是新工人)进行了安全常识教育。1975年认真贯彻全国锅炉工作会议精神,先后举办3期司炉人员技术培训班,174人受训。到1977年底,全市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的司炉工计437人,占全市司炉人员的58%,其中当年培训175人。
1980年检验锅炉100台(次),同时复查签发了一部分蒸汽锅炉使用许可证,认真贯彻水质处理标准和安全监察规程。
1982年检验锅炉322台(次),其中确定报废9台,大修16台,降压使用2台,锅炉质量不合格退货3台,占检验总数的9.3%。同时监督和协助全市气体供应单位做好氧、氯、氨、二氧化碳4种气体的安全供应和气瓶检验工作,举办2期培训班,训练锅炉焊工、司炉工119人,对565名司炉工、132名锅炉焊工签发操作证。
1984年底统计,全市在册锅炉700余台,其中在用550台。当年共检验锅炉370台(次),占在用锅炉的67.3%。对新安装的锅炉,通过检验合格发给“运行许可证”,对669名司炉工进行考试,其中347名取得“司炉操作证”。当年,市华光日用化工厂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针对全市气瓶多(约5000只)、管理混乱的实际情况,下发了关于《压力容器管理工作的通知》,进行登记、建档管理和不定期检查。
1987年检验锅炉442台,其中发现有重大隐患16台,督促使用单位及时修理。另对402台锅炉进行了重新登记、鉴证。举办压力容器的管理、焊工和司炉工培训班5期,323人参加学习。1988年对2264台压力容器进行了检查、登记、建卡,检验氧气瓶9800只,检验在用锅炉426台,举办司炉工、电焊工、水处理工培训班8期计507人。
1989年共检验锅炉507台,其中重大隐患锅炉20台,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治理。全市普查登记压力容器2989台,基本完成普查登记工作。检验各类压力容器988台,查清全市蒸汽锅炉共有723台。
1990年共检验锅炉529台,压力容器299台。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