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市科学技术协会
〔组织沿革〕1956年市科普协会成立,1958年9月因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合并而更名为市科学技术协会。1963年,中华医学会淮南分会建立,其前身是建立于民国37年(1948年)的中华医学会淮南小组。建国后,会员人数不断增加,到1958年已有30余人,是为淮南最早的自然科学学术团体。1964年,先后建立中医学会、护士学会、机械学会、煤炭学会、农学会、土建学会。淮南发电厂、安徽造纸厂、淮南化肥厂、淮南第一矿工医院、淮南第二矿工医院、化三建公司、化工设计院及煤炭分公司等建立科普组织。1968年市科协撤销,1977年在市科技局技术交流站的基础上恢复了市科协,并着手各学会的恢复重建。到1981年,恢复重建各类自然科学专门学会52个,拥有会员3914人;科普团体4个,会员643人;技术交流队7个,队员84人;技术研究会1个,会员45人,并创办《科学普及》报刊。到1983年,恢复、发展各科学会70个,拥有会员5909人。1989年,各级科协组织和所属团体在巩固中有所发展,经过整顿换届,市级学会组织46个,科普团体12个,拥有会员12009人;建立厂矿科协7个,拥有会员1042人;建立乡镇科协48个,并组建5个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联系农村乡土技术人才和专业大户。市科协咨询部还发展分支咨询机构11个。到1990年,建有各科专门学会、协会、研究会和科普团体58个,加上专业分会有80多个科技群团组织,学会会员和科普会员2万多人。
〔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科普工作会议)。1958年5月,市首次科普工作会议在田家庵召开,封必琉市长在会议上作重要报告。会议选举产生市科普协会主席、副主席。未设专职办事机构。
第二次会议。1964年,市第二次科学会议暨第二届科协代表会议在田家庵工人电影院召开,全市16个学会及基层科普协会组织与会。市委副书记李振友、杜炳南,副市长谢英、周盛国出席了会议。会议选举产生市科技协会委员和主席、副主席。
第三次会议。1984年12月10~11日,市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洞山市政府礼堂举行,出席会议代表403人(含43名特邀代表),市委副书记杨振毅,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建中,市委常委、科委主任季烽,省科协副主席贾轩伟分别在会上讲话。王积在会上作了《锐意改革、开拓前进,为振兴淮南经济作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科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常委、主席和副主席。
第四次会议。1990年7月22~24日,市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洞山宾馆礼堂召开,出席会议正式代表325人,特邀代表45人。代表中5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骨干268人,占代表总数的82.46%。市委书记宋孝贤、副市长吴传智、省科协副主席李光恒分别在会上讲话,王治咸在会上作了《高举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旗帜,为促进科技进步,振兴淮南经济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四届科协委员、常委、主席和副主席。
〔主要活动〕科技普及与推广。科协成立后与总工会联合组建职工技术协会,经常举办钳工、电工、电焊、电镀、锅炉等技术讲座,采取技术会诊、现场表演、登门取经、互教互学等方式,及时推广了先进经验,帮助解决了一些生产技术关键。王治咸、刘开元、章学溥、张学维、卢隆杰等同志还出席了全国职工科普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在科技普及的同时,还举办了“先进刀具表演会”、“汽缸裂缝焊接的技术会诊”、“无机粘结和锅炉酸洗技术的推广”、“抗菌素合理使用”、“癫狂病”、“无菌技术”等课题研究,提高了科技水平。农业方面通过示范试验,推广了水稻农垦58号、小耳稻,小麦吉利多、早洋麦等新品种和山芋温床育苗等新技术,试种成功花柳菜,这些新技术、新品种大幅度的增产效果,大大提高了群众开展科学实验的积极性。
1965年,市科协举办了建市以来最大的一次破除封建迷信展览会,从2月1日展出到8月20日结束,共接待观众2.16万余人次,展览会用具体事例揭露封建迷信活动的本质,有力地打击了封建迷信活动。同时配合科普展览,在全市开展生产者电影宣传周活动,在全市12个电影院放映了81场次,并且组织5个放映队深入农村30个大队放映,共接待观众9.5万余人次,推动了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兴趣。
“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协组织解体,一切活动停止。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市科学普及活动恢复开展,到1983年底,举办多种科普讲座1324场,参加听讲者23.7万多人次;编印科普资料89种,发行近22万份;放映科教电影、录像1865场次,观众达50万余人次;还举办10次生产资料摄影、科普美术展,在城乡举办《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展览,参展达7万多人次。在农村科普红旗竞赛中,潘集区农技推广站等单位获奖。
1984~1990年,举办各种学术和科普讲座1500场,听众达200万人次;放映科教电影1200场,观众达10万人次;自制《破除迷信》展版126块,《农民致富100例》展版110块,在城乡巡展,观众达15万人次;组织科技人员送科技到田头5600人次,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中。
科技交流。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发出了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号召,科协活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全市迅速恢复了园林、农业、数学、物理、化学、中华医学、中华护理、中医学、地理、生物等10个学会,学术交流蓬勃开展。1979年7月26日市科协及化工学会邀请日本亚洲交流协会友好访华团顾问、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理学博士森川清先生作学术讲演。
1978~1983年,全市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围绕四化建设中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大课题举办各种学术活动769次,参加人员达37442人次,撰写学术论文1656篇,中华医学会结合临床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获市科技奖19项,获省科技奖1项,获省科技证书82项,获卫生部荣誉证书1项。市煤炭学会围绕煤矿生产开展了有关软岩支护、井壁结构及特大型矿井测量疑难问题的探讨,解决了井壁开冻以后变形开裂出水的技术难关。由煤炭学会、机械学会、化工学会联合举行的《淮南市城市民用煤气方案学术讨论会》提出的气源方案对比和论证,为市政府选择了一个投资省、见效快、技术可行的城市煤气发展方案。此外,还先后邀请了日本和美国的专家学者及中国科技大、北京、天津、上海、长春、成都、济南、无锡、苏州、武汉及省内兄弟市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学者100多人来淮进行学术报告、技术交流。市科协会同有关单位,连续3年举行全市性护士业务技术操作比赛,有13名会员被市政府授予“优秀护士”称号。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外语学习班453期,受训人数8.7人次,初级世界语函授学校面向全国招生,4万多人学习成绩合格结业。
1984~1990年,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展学术活动1983次,参加者达10万人次,撰写论文3447篇,邀请省内外专家301人次来淮讲学,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250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22人次,举办各种学术和生产资料讲座1500场,听众达200万人次。期间,市科协会同花卉、盆景协会在全市组织大型展览12次,参加全国性展览3次,全国城市市花展览2次。
科技咨询。1980年6月,中国科协应安徽省人民政府的邀请,组织煤炭学会、化工学会、系统工程学会、金属学会、机械工程学会、铁道学会、环保学会及中国科学院、《光明日报》社18位专家在华罗庚副主席的带领下,来淮南进行两淮煤炭基地建设和综合开发考察。市科协也相应组织了柴登榜、于公纯、任荣昌、陈资平、郑雅棠、张振东、陈鹏、徐建滨、任庭江、丰宗金、秦汀兴等14位专家配合考察,开创了淮南科技咨询服务新的领域。1982年华罗庚再度来淮南考察,在华老及专家组的指导下,市煤炭学会、化工学会、新技术研究会、市“双法”推广小分队承担并完成了大小咨询项目30项,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其中为淮化2号焦炉投资4000多万元的大型基建工程进行了统筹安排,缩短工期8个月。
1984~1989年,市科协对64个企业进行了科技咨询工作,共开展各类科技咨询服务项目1570多项(其中无偿技术服务占35%),参加咨询服务人数达6280余人次。5年间以市科协培训中心为主体,以县区科协和学会为依托,共培训各类科技、科普人员4万人次,有525名技术工人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为乡村培训了15000名乡土科普人才,其中1200人获农民技术员职称,500人获技师资格。
1990年市科协各学会、协会、研究会一览表

二、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组织沿革〕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于1979年12月,是市社会科学界各学术团体的联合组织。成立初期附设于市委宣传部理论研究室,1983年6月起改设在市委讲师团。市哲学学会、市经济学会和市历史学会,与市社科联同时成立,为市社科联的首批团体会员。随后,相继成立了政治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粮食经济、语言、统计、税务、物资经济、财会、档案、新闻、图书馆、审计、诗词、农业金融、教育等学会及家庭教育、职工教育、群众文化研究会和老新闻工作者联谊会等23个,会员4500余人。各学会、研究会和联谊会由全体会员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和理事若干人,组成理事会,负责日常工作。
1980年创刊的《社联通讯》是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会刊,至1990年底,共出刊56期,除市内发行外,还同国内300多个单位交流,每期发行1500份。
〔代表大会〕第一次代表大会。1979年12月19日召开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出席会议代表148人,大会选举产生了由51人组成的第一届委员会和13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常委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组成。会议讨论通过了《淮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简章。
第二次代表大会。1984年5月15日,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24人,选举产生了由58人组成的第二届委员会和13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以及主席、副主席,会议讨论修改了社科联章程。
〔主要活动〕组织报告会。1980年1月,邀请安徽大学蔡德林教授来淮南举办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座;1983~1984年先后组织4次学术报告会,邀请李恩温、古克武、金隆德等专家、学者来淮南就哲学、政治经济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作了学术报告和学术讲座。1985~1986年组织学术报告4次,先后邀请安师大教授文秉模、安徽财贸学院教授周万钧等来淮讲学,就哲学和经济学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举办理论研讨会。1980年先后举办了“刘少奇同志在党的建设上的巨大贡献”、“关于社会主义道路”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等问题的三次理论讨论会。与会代表对党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和经济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广泛交换了意见。1984年举办了“经济体制改革与企业改革”、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两项理论研讨会。1986年举行了“增强企业活力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1988年举行了“生产力标准”和“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研讨会。
1989年4月,协助省语言学会在淮南召开第四届年会和理论研讨会;12月协助省哲学学会在淮南召开第六届年会,进行了学术交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