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1年由个体砖石匠、木匠组建市新淮营造厂,内设工程股,并配有设计绘图人员。1955年市建设局内设设计组,逐步承建担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1957年组建市测量队,为规划、设计、施工服务,以解决建筑中的工程地质问题。1959年成立钻探小组,配手摇钻机一台,1971年更名为勘测队。1983年成立市建筑设计院,1987年勘察业务并入,更名为市建筑勘察设计院。至1990年底共完成三角控制网测量715点,水准网测量414点,计915公里,控制面积1800平方公里;各类地形图测绘211平方公里,工程测量613平方公里;工程地质勘探范围50平方公里,总进尺70747米;完成各类建筑设计1233项(不含住宅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06.26万平方米。
一、勘察测绘
〔控制测量〕淮南测绘工作始于30年代。民国27年(1938年)6月,淮南沦陷,日本三菱财团为掠夺煤炭资源,于民国29年派员沿九龙岗铁路一侧丈量一条长1公里的基线作为三角锁的起始边,向西敷设三角锁至泉山,作为九龙岗、大通、洞山地区的控制测量依据,在泉山设一检验基线,同时在淮南煤矿局门口(九龙岗)设一水准点,假定标高为100米。民国35年中央资源委员会派测量队在蔡家岗地区丈量一条基线,呈菱形扩大到车路山,蔡家岗的三角锁与新庄孜、老鹰山构成大四边形作为谢家集、八公山矿区的控制网,采用假定坐标,真方位。1951~1953年淮南矿务局测量队将上述两条基线控制网联测成一体,其坐标和高程系统均是企业独立系统。
1952年治淮委员会测量队沿淮河两岸,在市境内做了120个三、四等三角点,但其精度不能满足城市控制测绘要求。
1955年中央军委测绘局在市境内及邻县做了一、二等三角网37个,其中一等点2个,二等点35个。为淮南市全面布置城市控制网奠定了基础。
1957年市城建局测量队和矿务局测量队联合改建了1951年测设的淮河以南三、四等三角网,利用国家补充网6个点从东向西布设1条二等三角锁,作为淮南控制主网,重新观测平差,充分利用旧点,在主网下设二等补点13个,三等三角锁18个,四等三角点100个。坐标系统采用1955年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零点,与矿务局测算的假定独立高程换算常数为62.453米(平均值),原淮南假定标高100米,比1956年黄海高程高62.453米。
鉴于市境大地控制网不统一,1963年市城建局测量队印德明工程师提出重建淮河南岸地区的控制网,并邀请华东勘察院测量队承担三等三角、二等水准观测,自1964年9月至1968年9月完成二等三角点33个,四等点78个,计111点。1964年华东勘察院在洞山丈量检验基线一条,长1367.64米,并设二等水准点60个,三等水准点70个,4个水准组合单线52条,共测345点,总线长645公里。从此淮河南岸有了统一的与国家控制网相联的大地控制网。
1962年华东煤田勘探公司在潘集地区完成250平方公里的三、四等三角测量,设三等三角点7个,四等点10个,但其控制范围、质量、密度均不符合新控制网的要求。为提高潘集地区三、四等三角网的精度,1975年,以市城建局勘测队刘隆绪工程师为主利用界首测区国家二等三角网作为主网,对潘集地区三、四等三角网进行重建。工程从1975年10月开始至1977年9月全部完成,共完成三等点12点,四等点55点,控制面积506平方公里,四等水准69点,线路长270公里,其测量成果经安徽省测绘局检验达到规范要求,满足了城市1:1000比例尺测图的需要。
1979年,随着丁集—谢桥地区的煤田开发,由两淮会战指挥部委托华东煤田物探队承建控制测量任务。完成二等三角16点,三等三角46点,控制面积900平方公里;完成四等水准测量390公里。1982年经省测绘局检验合格。从此全市境内完成了统一的与国家大地控制、高程系统一致的新的控制网,为城市及矿区测绘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为适应城市大比例尺测图需要,需在市区内设一、二级导线点。此项控制工程从1960年起先后进行6次,至1990年累计完成一、二、三级导线点537点,总长度为189公里。
〔地形测绘〕1:5000地形图。1957年2月由市城建局测量队会同矿务局测量队施工,测绘面积296平方公里,成图74幅。1958年以后由市城建局测量队单独作业。3年共成图316幅计1264平方公里。后因质量不合要求,一时难以纠正,作降级使用。1965~1974年分别由华东煤炭基建公司物测队及市勘测队在潘集地区续测1:5000地形图391平方公里。
1:2000地形图。由城建局测量队与矿务局测量队分工配合,前者负责矿区内城镇,后者负责煤炭开采区。1957~1959年完成1:2000地形图53平方公里。1966年在孔集、八公山、望峰岗完成1:2000地形图24平方公里。
1:1000地形图。1958~1960年先后完成望峰岗以东洞山、田家庵、大通等地区1:1000地形图722幅计175平方公里。
〔航空测量〕1977年华东地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已有应用。市、矿测量队研究认为用航空摄影更新1:1000和1:2000地形图的方案可取,一是成图精密均匀,周期快,更新快;二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效益好。1979年提出航测申请分别为:1:2000成图,面积为211平方公里;1:1000成图,面积为62平方公里。1980年航测摄影委托中国民航总局二中队负责,经费由市、矿测量队承担,外业工作委托煤炭部航测大队和市勘测队两家完成。
1980年5月完成1:2000地形图摄影工作之后,接着进行1:1000比例尺的航空摄影工作,成图面积56.8平方公里。两项工程至1984年5月全部完成。
〔工程测量〕工程测量直接为城市建设服务,市城建局勘测队工程测量小组担负公用事业的工程测量。至80年代末,用图解法或解析法把城市规划设计的道路定到地面上,完成工作量613平方公里。并依法对城市主要建设单位进行了用地测量,以及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电讯和大型水利等管线测量、人防工程测量等。
二、工程地质
市城建局1959年邀请安徽省建设厅设计勘察大队和华东勘察院,组成工程地质编图队,由城建局测量队配合,在城市规划区以内,北至淮河,南至李郢孜,东至上窑,西至东津渡进行勘探,面积为200平方公里。外业工作于1962年结束,在勘察区内共布钻孔420个,总进尺为6300米。内业工作由市城建局编绘出1:25000第四纪地质图,工程地质分区图,地下水分布图,基岩埋深图等9套。此外,在市境内,50~80年代先后有煤炭部地质局120勘探队、治淮委员会勘察队等做过大面积的地质勘探及地质普查工作,为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了工程地质依据。1959~1990年底,市城建局勘测队还在建成区的60平方公里范围内,应用各种勘探手段,进行了初勘详勘,工程项目达869个,总进尺为70747米。结合省内外驻淮勘探队提供的资料,初步探明了市区内第四纪地质构造分布情况。
〔工程地质区〕依据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岩土组合关系,在市区划分6个工程地质区。
剥蚀丘陵基岩工程地质区。沿山丘分布,露出大片风化岩石,地形起伏,相对高差140~180米,坡度30°左右,基岩由页岩及灰岩组成,是天然的地基区,风化块石带地基强度一般大于200吨/平方米,属坚硬场地。
堆积地碎石土工程地质区。沿山丘斜坡呈带状分布,总厚平均10米以下,坡度5°~10°,部分地段局部陡坡,丘顶平缓或浑圆,坡脚带堆积棕红色粘性土,层底混碎石、砾石、粗砂等。远山脚覆盖基岩上的为黄色洪积粘土,层底混砾、碎石,均系中更新统至上更新统老土,直接覆盖在基岩顶板上,顶部表层为黄褐色粘土,属近代洪冲积层,冲积发育,起伏相对高差4~10米。沟底沟口广泛堆积现代洪冲积层,乃至淤积层,沟底多由砂石、混砂粘土组成,中部和上部有粘性土,夹砂层,地基不均匀,属中硬场地。近代洪冲积层粘土,强度20吨/平方米以下,属中软场地,或软弱场地。城市规划和建设时,在丘顶平缓和浑圆坡岗地,可依地势布局建设以增加城市优美的山色环境,但要查明地下冲沟的源头走向,堆积层和淤泥,软弱结构面及物理力学性质。
洪冲积阶地粘性土工程地质区。超河漫冲洪积Ⅱ级阶地,厚15~20米,土层近于水平向堆积,上部是洪冲积粘土层,厚1~3米,中部厚层粘土,属上更新统,下部是薄层坡积粘土混砾石,属中更新统。由于坳沟发育,形成岗坳地形,波状起伏,高差2~4米,沟坡10°~45°。勘察见有潜掩埋古冲沟及淤泥质粘性土,常是工程地质中的隐患。地基强度40吨/平方米,属中硬场地,局部冲沟淤积物,强度小于12吨/平方米,属软弱场地。宜于用水少的工业建筑和超高层民用建筑,但在城市规划建设时,要特别强调查清掩埋古冲沟走向及冲沟淤积物,以及分布规律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如遇冲沟需辅以人工场地。
冲积阶地夹砂层粘性土工程地质区。沿淮河两岸呈条状分布,厚11~16米,坡度2°,坳沟缓延,呈浑圆地形,汇水洼地形成湖泊,如石涧湖、大涧沟。Ⅰ级阶地土层系粘性土,夹砂或粉土层,厚10~20米。砂层或粉土层是含水层,埋深7~10米,稳定水位2~4米。土质呈软塑或中密状态,多沟河湖泊地淤填近代淤泥质粘性土,人工填土亦有发现,厚度1~2米。阶地土层之下是上更新统冲洪积和中下更新统残坡积老土层,地基持力层上的压缩性为中等,具有弹塑性变形特征,地基强度一般在25~30吨/平方米,属中软场地,局部地段淤填层,人工填土层,地基强度小于10吨/平方米,属软弱场地。宜于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及大型工业基地。
河漫滩粘砂土互层工程地质区。沿淮河两岸断续分布,组成漫滩土层主要是可塑性亚粘土,软流塑的粉土和疏松状细砂层,总厚约20米,含水量大,水位深1~2米。漫滩土层以下20~40米深是中更新统冲积粘土层和厚层砂层。承压含水层以粉土和砂层为主,与淮河河床底部砂层有水力联系,地基强度小于15吨/平方米,属软弱场地。宜于轻型次要建筑物,较重塔基需采用桩基。
山前洪积平原工程地质区。现埋在地面下15~20米的洪冲积堆积平原区,由2~3层土组成,上部是粘土硬塑,中部是粘土或粉质粘土可塑,下部是砂层,总厚20~25米,冲积成因,属中更新统。砂层是重要含水层,地基强度一般不小于30吨/平方米,属中硬场地。洪冲积层下是钙核粘土层和半胶结的泥灰质砂层,是地区性第四纪含水层,细密,坚硬,强度高,属坚硬场地,适宜于城市建设。
〔工程地质中的危害因素〕主要为塌陷和漏斗管涌。
塌陷。分布在舜耕山北麓,东部有九龙岗、大通井田,中部有李郢孜(赖山)、谢家集一、二、三井田,西部有新庄孜、李嘴孜、孔集井田,上述地区分布在山前堆积坡地,煤矿采空区顶部,形成原因是由于煤矿采空,地应力重新分配而引起的地面塌陷。东从九龙岗矿西至孔集,有大小不同程度塌陷共计25处,最大的塌陷区是李一矿至谢二矿之间计有47公顷,最深是谢一矿与谢二矿之间27公顷,局部深度为20米,最长的是毕家岗渡口起西至李嘴孜计3.3公里,淮河北岸六坊堤段,淮河河床及淮堤不平均下沉约3米。塌陷最小的也有1公顷,一般深度为4~5米。潘一矿采区已塌陷土地面积约533公顷。全市塌陷总面积计有2667公顷,淮河南岸11矿,因采煤后伴有水平岩移现象,局部地区出现地面建筑物倾斜断裂。
漏斗管涌。淮河南岸11矿属淮南复向斜南翼构造,断层发育,寒武系中的灰岩溶洞较多,直接威胁工程地质。大通水泥厂地段,地处山坡,其下为太原组灰岩,岩溶发育,因长期地下水的冲刷形成诸多溶洞,体积1~2米不等,致使地面不平均下沉。淮南肥皂厂南侧排洪沟位于断裂带上,每逢大暴雨季节可以听到地下管涌的流水声,亦能见到流水旋涡。由于地下裂隙长期渗漏,把松散沉积层砾石里的细砂颗粒带走,引起地面不平均下沉。沟的南侧土坝孜,曾发生地面陷落,大坑直径4米、深度5米。八公山第四小学、肥皂厂甘油车间和综合楼等都发生过基础开裂下沉现象。
三、工程设计
市建筑工程设计是随着煤炭、电力、化工设计发展起来的。煤炭、电力、化工等工程设计分别由各系统专项完成。城市建设工程设计起步较晚,民国35年(1946年),安徽省立高级工业专科学校由上海私人承建商设计建造5幢平房,为淮南城市建设工程设计的开始。
建国后至50年代末,城市住宅建设推行设计通用图,多为平房住宅,按路段设给水站和公共厕所,主要有建设村、新淮村等。公共建筑限于学校、医院和办公用房,一般都是低层砖木混合结构。1951年由新淮营造厂负责设计红风剧场,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同年在淮河路兴建市政府办公楼,为砖木结构。1957年市城建局承担设计淮滨大戏院,座位1400个,是容量最大的文化建筑工程。工业建筑设计有市通用机械厂木模铸工车间,面积为2928平方米;淮南针织厂轧光车间;淮南水泥厂熟料储存系统,面积为2777平方米。
60年代在朝阳村设计建设2层跃层式住宅,分户供水,不设厕所。并推行幼儿园、小学、中学和专业学校8、10、12班级通用设计图。自行单独设计有淮南一中教学楼、市干部疗养院(2层)等,其中,淮南一中教学楼4层,建筑面为3142平方米。70年代,住宅建设标准有所提高,园南村、园心村设计有4层单元式住宅,每户独用厨房和卫生间,二室一厅,建筑面积达65平方米。是时设计的市政府大楼,位于洞山路,最高7层,建筑面积11532平方米。此后相继设计有市邮电大楼及沿街一批新型的综合楼,底层为商店,上层办公或为住宅。工业建筑设计有淮南机床厂龙门刨车间、淮南肥皂厂皂化车间(3层)等。
80年代,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勘察设计也随之拓展。住宅建设开始向高层发展,设计有5~6层,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厨卫设施齐全。公共建筑设计有10层以上的办公大楼,如财金大厦、发电总厂大楼、工商银行、电建二公司、电子部八所等。文化教育设计有市图书馆、市少年宫、淮南师专教学楼、淮南党校教学楼等。办公用房设计有市科委、市环保、统建、市燃料公司、城建档案馆、中级法院、自来水公司、公安局等办公楼。医药卫生设计有市医药公司大药房、铁路医院等。市政公用事业设计有淮河大桥引桥工程等。工业建筑设计有市针织厂染织车间(4层),淮南瓷器厂滚道窑房。其它建筑设计有龙湖公园餐厅、市医药公司西药仓库、田家庵清真寺等等。
1955~1990年底共完成各类建筑设计1233项(不含住宅设计),建筑总面积309.2万平方米(含住宅设计)。各个时期都有优秀设计项目,1963年淮南第一中学教学楼获得市人民委员会表彰;1973年设计的单元式短走廓,一幢四户合用厕所住宅方案,经华东地区住宅设计经验交流会审定,入选1973年华东职工设计方案汇编,翌年经省建设厅建筑标准设计院协作组审定,入选安徽省职工住宅方案汇编;洞山宾馆、市图书馆、市少年宫等一批80年代初设计项目在1986年分别由市计委和省建设厅授予市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和省优秀设计三等奖。
1990年主要工程设计单位一览表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