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淮南矿区主要街道有田家庵港口一路(原经一路)、港口二路(原经二路)、太平街、东升街、淮河路(原纬二路),大通的东洋街、西洋街,九龙岗矿富街等,既无铺筑路面,亦无排水设施,道路狭窄,市貌简陋,工商业比较集中的田家庵,仅有几盏路灯。
1950年成立市生产救灾总队部,下设船塘工程队,兴建田家庵船塘,为淮南市政建设开端。同年首次修建港口一路南段下水道100米,弹石路面500多平方米。经济恢复时期,相继新建改建道路7条,计长5.7公里,弹石和碎石路面6.79万平方米;下水道8.6公里;桥梁1座;新装路灯150盏。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市政建设以新建和改建市区道路为主,以田洞地区为重点,兼顾西部新矿区急需解决的市政设施建设。1953年市政府建设科成立养路班(后为市政管理处),负责市政设施养护管理,是建与管配套分工的开始。1957年首次改建淮河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5年中新建城市道路38公里,面积42.16万平方米;下水道7.5公里;路灯98盏;桥涵21座,同时完成城市防洪堤扩建加固和排涝设施等工程。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城市人口骤增,各项工业和运输业迅速发展,市政建设重点是解决市区干道交通问题。期间新建和改建主要道路21条,长41公里,面积61.9万平方米,下水道4.4公里,并添置一批施工设备。
三年调整时期,市政工程以养护管理为主,侧重改善城市路况,并于1963年首次在淮建路东段试做沥青路面,此后陆续推行。“文化大革命”时期,市政建设处于低谷,致使后期市政设施缺口拉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政工程的重点是突出解决城市干道建设和配套设施。1979~1990年,新建扩建道路27条,长度84.34公里,总面积117万平方米;新增下水道76.9公里;新增路灯404盏;扩建排涝站3处;新建一批桥涵工程。建成一批三块板型路面,其中洞山路路幅宽达60米,排水、路灯、绿化、地上地下工程配套齐全,具有现代规模。新建的淮南淮河大桥,是合阜线上一座最大的公路、铁路两用桥,公路桥全长3.2公里,位于市区中部,气势雄伟,对开发两淮煤田、发展皖西北经济具有战略意义。
进入80年代,市政工程建设已逐步实现施工机械化,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