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除夕腊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农历,下同),俗称“年三十”。旧时,当日或前几日“上年坟”;下午,贴春联、备饭菜;晚上在祖宗牌位前敬香、供饭菜,然后放爆竹、吃“年饭”(县南也有少数农家中午吃年饭的)。鱼、圆子、豆腐等为桌上必有之菜。鱼当天是不允许吃的,谓之“年年有余(鱼)”;年饭也不允许吃完,谓之“一年剩到头”,然后盛些饭菜喂牛,俗语“打一千,骂一万,年三十晚一顿饭”。饭后,全家人围桌而坐,晚辈给长辈“辞岁”,长辈向晚辈发“压岁钱”(已成年者例外),并嘱咐在新的一年要好好读书,努力长进等。然后,年轻人尽情娱乐,年长的促膝闲聊,称之“守岁”。约至午夜,放爆竹“接灶”,焚香辞岁,然后闭门上闩,家人方可入睡。现在,“上年坟”、“贴春联”、“放爆竹”、“吃年饭”、“发压岁钱”等习俗尚存,其余皆废。年饭后,人们看电视、听广播、下棋、打牌等,内容丰富多彩。
春节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元旦”,俗称“过年”。旧时,黎明时分,家人起床,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家主“开大门”,放爆竹,邻里间互致祝贺,叫“拜年”。初二以后,晚辈到外村给长辈亲戚拜年,行叩拜礼。至初四早,各家点烛、焚香、放爆竹“送年”(县北也有年初三晚就送年的)。至此,一般人家的春节活动遂告结束,只有富户还在“往年酒”。
现在,机关、团体放假三日,家人团聚、“开大门”、“放爆竹”、“拜年”之俗犹存。“送年”时只是放放爆竹而已。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灯节”。旧有“正月十三灯下地”之说,即从正月十三晚上起,人们就把自制的花灯挂在门头上“试灯”,直至正月十八,昼夜灯火不熄(其中正月十五称“正灯”)。十五日黎明,户户焚香、点烛、放爆竹开大门,俗有“正月十五大似年”之说。早餐例食元宵,其中一个元宵中包一硬币,寓谁吃着就交财运之意。县北的杨公一带早餐食干饭,菜肴比年饭更丰盛。县南人晚餐吃“油炒饭”,名曰“炒秧根”。入夜,孩童在野外耍“火把”取乐。
元宵节风习,今昔基本无异。尤其是80年代以后,“文革”时期曾经中断的“玩灯”、“舞龙”、“踩高跷”、“唱戏”、“旱地行舟”等民间文艺又在城乡兴起。
清明节前几日或当日,人们给祖坟培土(俗称“蓬坟”)后,取一束柳枝压于坟头(此时民间妇孺皆戴柳),烧纸、放爆竹。现在清明的祭祀活动一如既往,一些机关、学校、团体还组织青年职工、学生祭扫烈士陵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俗称“五月节”。旧时,中堂挂“钟馗捉鬼图”,室内贴“端午符”(也有贴在门上的),门头插艾,用以“避邪”。早餐吃“粽子”、“油香”;中午喝“雄黄酒”,说是可以消灾。儿童手系五色丝线,叫做“长命缕”,将花布缝制的各色各样的香荷包戴在胸前。现在过端午节,吃粽子、炸油香的习俗尚存,门前插艾,戴香荷包等已不普遍,其它都已绝迹。
六月六除县南的少数地方外,城乡皆食饺子,不知何典。如遇晴天,将家中衣物搬出“晒霉”。旧时,雇主解雇长工或长工想另寻雇主,均在是日议定,雇主付半年工钱。
七夕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周年相会日。旧时,入晚,女孩对织女星叩头,用一根线从两根针孔中穿过去,以此向织女乞巧。传说乞得巧后,就可以做一手好针线活。现今七夕,无任何祭祀活动,更无乞巧的。
中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鬼节”。县北民间有上坟祭祖的习惯,今已不普遍。县南只限新丧,即死后的第一个七月半,亲朋好友前来祭奠,丧家设宴招待。中饭后,死者的长子手捧托盘在前,托盘内放一双筷子、三个碟子、分别装三块肉、三个圆子和素菜,其他人依其与死者的血缘关系排列成队,前往墓地,烧纸,放爆竹,行礼。礼毕,人散。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旧时,月出后,家主在庭院列案,陈各种瓜果和一个大馍,焚香,曰“敬月亮”;入夜,孩童成群结队去野外玩“火把”、“摸秋”(即从地里弄些成熟的农作物)。今逢中秋,亲朋好友间以月饼相馈赠。明月东升时,全家团聚,吃饼赏月。“敬月亮”之俗已废,“玩火把”、“摸秋”之俗仍存。
十月一县北人素有上坟祭祖的习俗。
冬至县人有在冬至后立春前将浮厝入土的习俗;县南人还有吃南瓜的习俗。
腊八腊月初八称腊八。是日,早餐将各种杂粮掺和少许大米、面粉熬粥为食,名曰“腊八粥”。腊八后开始办“年货”,俗语:“吃罢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祭灶腊月二十三称祭灶,俗称“过小年”,少数地方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晚上,家主于灶前焚香、点烛、供饴糖(称“灶糖”,意思是甜甜“灶王爷”的嘴,希望回天后多说好话),同时放爆竹、叩头、烧“灶疏”;县北人还杀一只公鸡供在灶前,说此乃“灶王爷”的马。现在,只有晚上放爆竹的习俗尚存,其余皆废。
祭灶后,家家“扫尘”,节日气氛日浓,人们又在为迎接春节积极做准备。
解放后,每逢公历元旦、“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等法定假日,多集会欢庆或举行联欢晚会、体育比赛等活动。青年男女往往选定这些节日举行婚礼。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