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队伍设备
建国前,长丰地区无防疫机构,疫病四起,死亡率很高。建国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区卫生院和公社卫生所,均确定专人负责卫生防疫工作。建县时,从肥东、肥西、定远、寿县划入6名防疫人员,由县卫生局统一管理使用。1968年,防疫人员下放5人,仅留1人在县医院办公室兼管防疫工作,各项卫生防疫工作处于停顿状态。1971年成立县卫生防疫保健站,陆续调配27名大、中专毕业生,同时调回原下放农村的防疫人员,使防疫工作逐步开展起来。1975年4月,防疫、保健站分立,正式成立长丰县卫生防疫站,配员18人。1985年,专业人员增至32人,设防疫、食品卫生、卫生、检验、宣传5个股和办公室。配有光电比色计1台,分光光度计2台,分析天平3台,培养箱4台,冰箱7台,显微镜9台,录音机2部,照相机1部,救护车1辆。经常开展水质、毒物、食品分析,工业粉尘和空气测定,卫生细菌学培养分析,肠道致病菌和流行性传染病带菌者检查等项工作。区、乡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亦建有防疫保健服务网络,担负农村预防接种等任务。
二、卫生
环境卫生建国前,集镇和乡村,垃圾堆积,水沟淤塞,污水四溢,粪便满地,臭气熏人;民间住房窄矮,少有窗户,且人畜同屋,阴暗潮湿,虱子、跳蚤、臭虫比比皆是,不少地方无水井,人畜同饮一塘水。
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卫生面貌逐步得到改善。1972年9月,县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委会),下设办公室,经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并定期检查评比,张贴“最清洁”、“清洁”、“不清洁”的标志,促进了全县卫生工作不断深入。从80年代起,县境虱子、臭虫已基本绝迹。1981年,爱国卫生运动结合“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创优”活动。整顿了市容店貌,清理了卫生死角。到1985年,县城水湖镇拆迁货棚44个,调整摊点84个,新建售货亭60个。沿街328个机关单位、商店、学校和居民实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八条大街配备清洁工26人,新购垃圾运输汽车1辆。分段包干,责任到人,坚持一天三次清扫。1984年下半年至1985年上半年,还清除堆积多年的垃圾25处计3000多立方米。使镇内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1978年5月,县卫生局、防疫站、爱委会对双墩区7个公社78个大队进行了“两管五改”(管粪便垃圾,管饮用水,改良厕所、畜圈、水井、环境和炉灶)的调查。农村中,户有厕所,家有畜圈,省草卫生灶得到推广。
1978年9月,县卫生部门又以双墩区三十头公社孙老家南北两个自然村为试点,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建设卫生样板村。村民住房成幢,道路成线,树木成行,畜圈、厕所用三结合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到1985年底,双墩区有106个生产队建成住房为砖瓦结构的卫生村,窗明几净。部分队建立三结合沼气池47个。1980年,朱巷、杨庙、杨公区的18个公社亦开始建设卫生村。
进入80年代后,县境鼠害日益严重。1983年12月,县成立灭鼠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爱委会。各区、镇、乡和各主管部门亦建立相应机构;动员全县人民开展捕鼠活动。据统计,到1985年共捕鼠241万只。
食品卫生1978年,县成立食品卫生领导组,各主管局和区、镇、公社建立相应组织,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贯彻卫生法规。1983年以来,县召开食品卫生专题会议9次,印发《食品卫生法》2200份。1984年,参加卫生知识训练班达1500人次。1985年,县防疫站办7期食品从业人员训练班,受训率达73.6%。全县有食品卫生监督员5人,检验员113人。工作重点是对食品卫生进行监督监测。是年,配合县人大、政协等部门计检查800家次,其中贴红榜表扬的10家次,黑榜批评的6家次,限期改进的28家次,责令停业整顿的10家次,罚款41家次,被责令销毁变质食品的9家次,经县政府批准吊销卫生许可证3家。
县防疫部门长期坚持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每年核发一次《卫生许可证》、《健康检查证》。1985年,发《卫生许可证》76家,其中集体26家,个体50家,核证率为100%。对731名职工进行了健康检查,受检率为92.4%,对体检不合格者或不参加体检者不准从事食品生产和经营。是年有18名病毒性肝炎患者调离食品工作岗位。
饮水卫生解放前,境内北部地区大都饮用井水,有少数地区饮用塘水;南部地区水井较少,饮用塘水和土井水居多,有些地方人畜同饮一塘水。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南部地区人民亦改变了饮用塘水的状况。1978年5月,县卫生局、防疫站、爱委会在三十头公社陈大郢等7个生产队设计建成新型卫生井7口。经水质检验合格,逐步在全县推广。据1985年统计,全县城乡共建深机井247口,手压机井941口,大口井5063口。水湖、下塘、吴山镇建有自来水厂。全县有71万人饮用自来水和井水,占全县总人口91%。
1983年6月,县防疫部门组织力量,对全县饮用水进行水质普查。确定有代表性的10个乡镇30口水井作为普查对象。普查分枯水期和丰水期两次进行,共采水样60份,每份水做18个理化指标,2个细菌指标,总化验指标达1380项次。到1984年7月,普查结束。经化验表明,全县饮用水基本上没有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水中铅、锌、铜、砷、汞等有害物质含量均在正常范围。部分井水的杂菌、大肠杆菌含量较高。朱巷古井、冰棒厂井、县委大院井有机物污染较重。通过普查,为解决好饮用水卫生提供了科学依据。县卫生防疫站荣获省水质普查先进单位称号。
劳动卫生1981年,确定专人对全县劳动卫生状况作了调查,基本摸清了县境有毒有害工厂和工种情况,建立一厂一卡档案,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测尘:每季度进行一次。1985年,对县棉织厂、化肥厂、酒厂、农药厂、水泥厂的粉尘浓度进行四次监测,只有县棉织厂一家粉尘浓度低于国家标准,其余四家粉尘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对粉尘危害比较严重的水泥厂、农药厂普遍进行了职工体格检查,并建议各厂加以改进控制,确保工人健康。
农药中毒情况:1982年以来,县每年都组织专人深入农村调查农药中毒情况。1984年,三县一郊(肥东、肥西、长丰和合肥市郊区)联合进行农药中毒抽样调查,共抽查县内2个乡的4个村8个生产队,被查人数1271人次,劳动力人数627人次,其中男369人次,女268人次。抽查结果,农药中毒情况是:1983年16人次,无死亡;1984年14人次,死亡2人。主要原因一是药物管理不善,二是群众不懂防治知识。针对此情,县防疫部门举办了由有关人员参加的综合性辅导讲座。并翻印新农药中毒抢救资料130份,发送区、镇、乡医院和县直各医疗单位。
X光防护:1979年筹建X光防护工作组。在省、市防疫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对全县36台X光机安装了古钱式的防护窗口和铁皮防护板。1980年对全县38名放射医生和15名普外、五官科医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档案。1981年,全县开展遗传效应调查(医用X光线工作者幅射剂量与肿瘤),基本掌握32名X线工作人员和17名外科医生健康状况,没有发现有人有放射性肿瘤和遗传疾病。
1984年10月和1985年的1、4、7月,国家卫生部防疫司,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在县内进行X光频调抽样调查,四个月总门诊353266人次,放射为21852人次,后期又做了编码和资料的整理工作。其准确率超过国家要求,获卫生部防疫司和省、市的通报表扬。
学校卫生1978年,县防疫部门确定1名医务人员,配合有关学校医务人员进行普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卫生保健工作。1981年至1985年,对长丰一中、二中、县实验小学、师范附小及区所在地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共体检6830人,发现20%左右中学生视力减退在1.0以下,15%左右小学生视力减退在1.0以下。1983年,县防疫人员配合合肥市防疫站进行口腔调查,共查2800人。同时还对县城及区重点中小学开展采光照明调查。全县教室条件普遍较差,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卫生要求。到1985年,随着砖瓦结构校舍增加,部分学校通了电,教室采光照明条件有所改善。
三、防疫
预防接种1975年以来,根据县境传染病趋势和上级防疫部门要求,于上年编造下年度各种预防注射任务上报省站。预防任务下达后,县站会同区、乡防疫医生共同研究,落实任务。各种疫苗到达区、乡后,县站组织防疫人员分头到基层,边做技术指导,边督促检查,确保各种预防接种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1978年,全县有60万人接种牛痘。占全县人口82%以上。1985年,建立0至7岁儿童76780人的计划免疫卡,建卡率为98.8%。
头癣防治建国前,县境患头癣病者甚多。建国后,几经查治,均不彻底。“文化大革命”时查治工作中断。1979年,先后三次派出医务人员共查治242例,治愈220例;1983年,县、区、乡成立头癣病普查普治领导组,全县共抽调医务人员65人,组成12个小分队,深入6个区41个乡,逐村逐户边查边治。历时半年,共调查摸底75万余人,受检达50余万人,受检率为66.7%,查出头癣病患者2579人,发病率为3.39%,患病率为5.5%,治疗2579人,治愈2485人,治愈率96.4%。
丝虫病防治1977年至1979年,在6个区8个生产大队共查27081人,检出阳性人数768人,平均阳性率为2.8%。1981年,对孔店乡普查11724人,占总人口61.7%,检出阳性495人,阳性率4.2%,均属马来丝虫和斑氏丝虫,采用海群生治疗。
疟疾防治建国前后直至70年代初期,县境疟疾甚为流行,据统计,1970年,全县有71379人患疟疾,发病率达11.7%,被列为重点预防疾病之一。每年从元月份起对疟疾病人进行登记,3月份始施休止期根治。采取乙氨嘧啶、伯氨喹宁八日疗法。在疟疾高发季节,对重点人群进行服药预防,半月一次,连服八次,效果很好。到1985年,全县疟疾发病率下降到0.914%。
1979年至1980年,县防疫站配合合肥市防疫站在下塘,朱巷、杨庙建立了3个疟疾镜检站。到1985年,共镜检17019人,阳性2702人,阳性率15.9%,其中由库蚊传染患病占96.8%,由按蚊传染患病占3.1%,由伊蚊传染患病占0.1%。
1983年10月14日,左店乡农民黄宝忠、黄多云经来安县医院门诊血检,查出恶性疟疾原虫。县立即派医务人员到左店、沛河、杜集、水湖等乡共血检1531人,阳性142人,阳性率为9.27%。其中恶性疟52人,占3.4%,间日疟90人,占5.88%,初步掌握了县内恶性疟波及情况。1984年又查出恶性疟疾70人,分布在10个区乡。1985年,对杨公、隆兴、张祠、义井5个乡进行雷氏按蚊调查。在169只蚊中发现中华按蚊130只,雷氏按蚊39只,为防止恶性疟疾流行,县成立5个灭蚊喷洒小组,对976户村民开展二二三药物喷洒,控制了恶性疟疾的流行。
二号病建国前,县境出现过散发性二号病例。建国后至1980年,未发生此病。为预防该病传入,1981年6月,成立防治小组,设调查、抢救、检验、消毒四个组,大力开展“三管一灭”(管水、管食品、管粪、灭蝇)工作。是年8月29日至9月10日,在黄山、孔店、徐庙等乡和周巷车站,先后发现7例二号病。县组织医务人员星夜赶赴疫点。对8个村庄100户人家进行封闭、隔离、消毒、抢救,对疑似病人和接触二号病员者530人次,进行检疫,并口服强力霉素等预防药物。17天内扑灭了疫情,无一例死亡。
1982年3月,县举办防治二号病学习班,培训医务人员49人。县、区、乡政府成立预防领导组。城乡重点医疗单位设肠道传染病门诊部,坚持24小时值班。8月20日至10月1日,全县共出现二号病患者25例(其中健康带菌者8例),波及4个乡1个镇,持续42天。医务人员深入到各疫点,加强防治,控制了疫情蔓延,发病者全部治愈。
1983年,全县共发现二号病9例,全部治愈。采取的措施是三早(早发现、早封闭、早就地治疗),两彻底(彻底消毒,彻底处理),一扩大(扩大检疫范围)。1984年、1985年,未再出现二号病患例。
狂犬病防治狂犬病历来有之。1981年被狂犬咬伤98人,发病7人,死亡7人。1982年被狂犬咬伤达700人之多,发病16人,死亡16人。1983年至1985年,共发病16人,均死亡。
从1981年起,县人民政府多次发出预防狂犬病的通知,全县开展了灭狗活动。县防疫站为犬伤患者1169人注射了人用狂犬疫苗,凡注射疫苗者,无一例发病死亡。
钩端螺旋体病防治1971年,在23个公社流行,共发病1.23万例。其中吴山、马厂、徐庙、陶楼公社较严重。市、县及时派出16个医疗队,深入农村开展防治,效果显著。从1981年起,县境内未再发现此病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防治流脑发病时间,县内各地一般在11月份,到翌年3至4月份为发病高峰,5至6月份下降,7至10月份呈散在发病。1976年至1979年,全县共发病4169例。其中,1977年发病1811例,为历史流脑发病率最高年份。在流行期间,县防疫部门组织小分队深入疫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防治,使疫情及时得到控制。1977年以后,平均每年对3万多人施行流脑疫苗接种。1985年发病人数下降到139例。
麻疹防治1970年至1982年,县境共发病60333人,发病率0.67%,死亡73人,死亡率0.12%。其中,1974年发病10484人,为建县后麻疹发病率最高年份。此病一般从12月份开始流行,到次年4至6月份为高峰。对麻疹的防治,主要是普及麻疹防治卫生知识,早发现、早隔离治疗。1977年以来,为81万多人接种麻疹疫苗。1985年,全县有113人患麻疹,发病率为0.014%。
乙型脑炎(亦称大脑炎)防治每年7至9月份发病率较高,其它月份为散在性发病。1970年至1982年,全县乙型脑炎发病1529人,发病率为0.02%,死亡34人。其中,1977年发病244人,是建县后乙型脑炎发病率最高的年份。翌年,县防疫部门为儿童、少年注射预防疫苗25万人左右。以后平均每年注射疫苗12万人左右。1985年,全县乙型脑炎发病132人,发病率为0.016%。
猩红热防治1970年至1982年,全县染患猩红热病202人,呈散在性发病,无死亡。1983年至1985年皆未出现此病患者。
脊髓灰质膜炎防治县内呈散在发病。1970年至1982年全县共出现47人染患此病。1977年以来,县防疫部门共发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9万人份,使此病发病率得到控制。1985年全县仅出现此类病人1例。
白喉防治1974年全县白喉发病136人,死亡16人。1977年以来,县防疫部门共为儿童注射白喉毒素27万多人份。1980年和1981年县内仅有两例白喉病患者。1982年后县内未发现此病患者。
百日咳防治县内一直呈散在性发病。1982年,水湖、朱巷、杨公等区局部流行百日咳,与前几年比,百日咳发病率稍有下降。1985年发病270人,发病率为0.034%。
伤寒病防治每年均有散在性发病。1970年至1982年,全县有1810人患伤寒病,全部治愈,1985年全县发现伤寒病患者13人,发病率0.0016%。
病毒性肝炎防治1970年全县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385例。1971年此种病患者人数升高。1974年仍有局部地区流行此病,年发病人数多达3640例。1975年始下降,1979年复回升,1985年,全县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仍有810例。
细菌性痢疾防治平均每年发病为1.1%,多集中在夏秋季节。1978年,全县有16429人患细菌性痢疾,为建县后细菌性痢疾发病人数最高年份。此后,此种病发病人数略有下降。1985年,全县发病2914人,发病率为0.34%。
出血热防治1974年在下塘区局部流行出血热病。年发病200例,很快控制。1975年,该病在县境基本绝迹。1985年,复出现此病患者20例,发病率为0.0025%。
低血钾软病防治此病于1973年在县境内始见流行,时波及14个公社,发病数达261例,死亡9人。其中陶湖公社此病流行较严重,发病161人,死亡4人。此病临床特征为四肢无力、手脚麻软、心慌、头痛、呕吐、厌食等症状。经查,此病流行与食粗制生棉油有关。
长丰县卫生防疫站水质普查结果





长丰县预防接种情况表
单位:万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