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预防接种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2月,三河镇发布种牛痘告示,提出按《牛痘新书》办法,给婴儿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病。民国时期,普遍推行种牛痘防天花。1950年春起,全县连续数年进行牛痘苗普种,至1955年,接种牛痘苗141.69万人次,种伤寒霍乱苗6.36万人次,鼠疫苗14万人次,其他疫苗注射25万多人次。1959年,进行白喉类毒素接种的20万人。1963年,全县开展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工作,服药37万人,并种牛痘6.8万人,注射疫苗2.2万人,1979年天花病消灭,停止牛痘苗接种。1980年进行卡介苗接种的有22.1万人份。1985年,进行乙型脑炎、白喉等多种预防接种注射的有30多万人次。伤寒、白喉、脊髓炎、骨炎等疾病控制在最低限度,产褥热,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均降到1%以下。
二、传染病防治
1951年6月,县成立有20名医务人员参加的机动防疫队。1952年5月,成立以县长为主任的卫生防疫委员会。1954年夏,水灾后发生疫情,县派大批医务人员深入灾区为灾民治病,上海市第九医防大队50多人来肥西灾区工作3个多月。1955年,白喉流行,发病513例,抢救治愈461人,死亡52人。1959年,麻疹、脑炎、白喉等传染病流行。县派出中西医555人(另有省派出支援医疗队300人)紧急防治,经抢治麻疹患者17505例,治愈17005人;白喉350例,治愈281人;脑炎1172例,治愈1060人。1973年,发生钩端螺旋体疫情,波及高刘、上派、小庙、丰乐4区,发病8000余人。县当即成立防治指挥部,派出医疗队,设立3个防治点,经防治迅速扑灭疫情。为防治二号病(霍乱、副霍乱),1979年至1983年进行肠道检验8067人次,并多次进行外环境疫源检索。1981年9月22日,发生建国后首例二号病患者:病人李某,男30岁,四十井乡农民,发病前一周从疫区嘉山县回乡。经紧急治疗,病人从痊愈到疫情解除,共6天半时间。1983年9月6日至23日,副霍乱在县内局部流行,发生6例病人和3个带菌者,波及4区1镇,经治疗均痊愈,疫情同时扑灭。历年来,重视痢疾的防治工作。1980年至1985年其发病率均控制在1%上下。
三、地方病防治
钩虫病1957年和1958年,开展全面防治钩虫病的工作,成立了3个钩虫病防治中队。有近20万人接受检查和治疗,经治疗后,全县钩虫病感染率由40%下降至5%,受到国家卫生部的表扬。
疟疾1958年,全面开展预防服药和灭杀蚊虫,基本消灭疟疾,达到无疟疾县标准。1959年,疟疾发病率平均在千分之一以下。此后,发病率又有回升,高刘、河东等地还出现恶性疟疾。1972年发病率为1.5%。1978年,全县有68.89万人进行休根服药,服药率为92.6%。1979年,发病率为8‰。从1980年起,县内设立5个疟疾镜检站,预测、监测疟疾的发生和流行。
麻疯病1971年,组织1次线索调查,查出麻疯病人40例。1978年,再次进行线索调查,和对与麻疯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身体检查,确定患者36例(男31人,女5人),其中瘤型17例,结核型19例;最小的26岁,最大的76岁;病程最短的10年,最长的30年。1985年,有10人在省新河医院治疗,其余患者治愈或得到控制。
头癣病1979年11月至1982年8月,先后3次开展大规模的头癣病普查普治工作,计有病人4386例,经搽药、服药、消毒等综合治疗措施后,治愈4200人,治愈率为95.1%。此后,年均发病率为0.29‰。基本达到国家验收标准。
血丝虫病50年代前,血丝虫病发病率、自然人群带虫率均较高。1958年普查普治,查出自然人群带虫率为18.4%,许多青壮年因血丝虫病晚期造成“橡皮肿”鞘膜积液而丧失劳动能力。1975年以后,区、社成立查治小队,对患者进行系统治疗,人群带虫率下降到10.7%。1981年抽样调查柿树岗、南岗、南分路、严店4个公社,人群带虫率分别为2.4%、1.3%、5.1%和0.95%,患病率均在0.8%左右。后又继续进行反复查治。1985年已基本得到控制。
1980年至1985年几种疾病发病率情况一览表
表29—4(1/10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