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剧种
本县地方戏主要为庐剧,旧称“倒七戏”、“小倒戏”。其艺术特色属庐剧流派中路(合肥)。庐剧的创始,约在18世纪50年代,据传,其部分曲调仿照《小寡妇上坟》的哭丧调,后来演变为寒腔调,以后又吸收民间小调、越剧等部分曲调,唱腔逐渐丰富,受到本地群众喜爱而成为主要剧种。关于“倒七戏”名的含义和来历,至今仍是一个谜。说法有几种,未有定论。清代曾有“严禁聚赌抽头、淫娼、倒七”的告示,把“倒七戏”与赌娼等同看待。1926年和1928年,德盛班在合肥城南游艺园和红星大舞台演出时,将“倒七戏”改名“通俗戏”挂牌演出。1955年,因其主要流行在原庐州府一带,始定名“庐剧”,经推陈出新,逐步发展成为正规剧种。传统剧目有《讨学钱》、《小辞店》、《借罗衣》、《王婆骂鸡》等。《小辞店》取材于三河镇民间轶事,尤受群众欢迎,列为省地方戏传统剧目。此外,黄梅戏在本县也较为流行;京剧偶有演出。
二、民间戏班、剧团
旧时流动演出的先后有偶家班、黄宝班、得意班、德盛班、郭五班、李德连班、夏长树班等民间倒七戏班。有的二三十人,戏装齐备,常年演出,流动面广;有的10人左右,戏装简陋,活动范围较窄。
偶家班城西桥人偶正才、偶正标兄弟,1937年继承其师王木匠领班。正才嗓音清脆,扮相俊秀,人称“藕钻子”。1950年偶家班由偶正才、黄朝仙领班在上派组建醒民剧团。1952年剧团解体,部分艺人到三河组成大众剧团。
德盛班1927年在丙子铺组成,班主丁建才、杨永礼,有成员30多人,行当齐全。建才艺高,挂牌“一点红”。1950年春,丁建才在合肥改德盛班为人民剧社。
李德连班李德连,长安集人,工花旦、老生,1930年建班。
得意班领班王月桂,长安集人,1946年与许国清组班。
建国后,民间业余剧团先后组织过几十个,部分见下表。
业余(职业)剧团一览表
26—3

三、县庐剧团
1954年冬,县从首届业余文艺会演中,挑选34名演员。于1955年1月17日成立新光倒七戏剧团,属大集体单位,配有国家干部3人,分别担任指导员、团长和导演。1956年更名县庐剧团。50年代剧团大都为青年演员,且剧目新颖,一时轰动城乡。1957年11月,赴北京参加“全国专业文艺团体巡回演出工作会议”,其经验介绍材料印发全国。1955年至1965年,计演出3600多场,观众达240万人次。主要演员有吴梅、褚碧华、张凤芝、阎林、王新福等。1956年,吴梅在省第一届文艺观摩会演中获表演三等奖。1972年,剧团改名文工团,1979年恢复县庐剧团名称。1982年至1985年,分队演出,实行承包制。历年来,演出的创作、整理和改编剧目共200多个,在省电台和省电视台录音、录象播放的节目22个。1984年大型古装戏《芙蓉屏》获合肥市首届戏剧节演出奖;张承胜(女)获最佳演员奖;张金梅(女)、姚绍华、戴中玉、李立存(女)、周世永、顾树芬、张德清、徐世惠(女)、姚巨新等9人获优秀演员奖;同年,古装小戏《廉泉试官》获省首届戏剧节演出三等奖。庐剧团自1955年建团至1983年,县先后派去担任指导员、团长和业务骨干的国家干部有20人。1983年,国家干部调出后,即在演职员中选举产生领导班子。建团以来,先后4次招收新学员61人,同时调出一部分人员。1985年剧团有演职员63人。
上一篇:第二节民间文艺
下一篇:第四节 电影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