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污染
本县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派、三河两镇,工业废水排放量828万吨,分别排入上派镇派河及三河镇内河。其中上派镇年排放量740万吨,县化肥厂年排放量占上派镇87%,三河镇年排放量88万吨。上派胡大塘水质被污染,1985年投放鱼苗5万尾全部死亡。杭埠河改道后,三河镇内河河道被堵死,三河毛巾厂、棉织厂、造纸厂的色废水、酒厂的苦水、医院病源废水流入内河,天气稍热,水色发黑,产生气泡,恶臭难闻。
全县轮窑50座,工业锅炉37台,包括生活锅炉年耗煤量7万吨,年排烟尘量1.26万吨,烟气量5.89万标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784吨,氮氧化物排放量635.6吨。县磷肥厂因氟气污染周围村庄,影响农作物生长,以致减产。全县年产生工业废渣2.3万吨。
二、治理
1982年7月1日,开始征收排污费,积累治理资金。经县政府批准,对县化肥厂、水泥厂、医院、橡胶厂、综合厂、磷肥厂、五金机械厂7个单位征收排污费。是年10月1日,对县酒厂、县食品厂、城关豆制品厂、上派油厂、县轻机厂、县缸套厂、上派浴池、上派区医院、上派镇医院、三河毛巾厂、三河酒厂、三河制药厂、三河棉织厂、三河机针厂、三河医院、三河橡胶厂16个污染源较严重单位征收排污费。到1985年,开征排污费单位23个,收费4.04万元,其中返还县水泥厂治理资金0.5万元。
县化肥厂对废水进行治理,将造气车间废水和合成氨工段的冷却水采用闭路循环。1985年,化肥厂投入环保设备资金40万元,对造气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将排入大气中的甲烷等废气回收,供全厂职工冬季取暖和食堂、家庭做饭,有60%以上家庭受益。
全县工业锅炉安装消烟除尘装置7台,治理率占37台锅炉的19%。1983年1月,县环保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县磷肥厂“责令停产,限期治理”废气,年底磷肥厂自筹资金3万元,用水洗方法将氟气吸收,产生氟硅酸外排,虽然氟气得到治理,但是治理后的生成物没有回收利用,使资源浪费,造成二次污染。1985年底,又改为高空排放,使周围局部农作物减轻污染危害。
全县工业废渣出售用于建材制砖、填凹地、垫路基、掺石灰打地板和作房顶盖层,基本上不造成污染。
上派镇每天清扫生活垃圾10至15吨,采取“日清月排、定点堆放、合理利用”,实行高温堆肥,大部施于农田,一部填埋凹地复土建房。
三、监督管理
1980年9月,县基本建设局工程技术股配专职环保干事1人。1981年4月,工程技术股改称建安环保股,专职环保人员仍是1人。1982年4月,成立肥西县环境保护办公室,设在县基本建设局内,配2人。1984年6月,县基本建设局更名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内设环保股2人,撤销县环境保护办公室。8月,成立县环境保护监测站,与环保股合署办公,配备4人,隶属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1982年4月27日,县政府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县直部、委、办、局、厂、站、公司和上派、三河两镇负责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并发给与会人员《环境保护手册》文件汇编和《图片》展览材料1500份。1984、1985年,县政府发布肥政〔1984〕85号《关于禁止捕捉、收购水蛇和青蛙的通告》和肥政[1985]70号《关于保护鸟类的通告》。
县环境监测站按照《环境保护法》和有关规定,对全县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实行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三同时”报批手续,有污染企业未办理“三同时”手续,给予罚款、关、停、并、转处理。1984年,聚星、四合两乡各要求新建一个纸浆厂,没有治理污染能力,经说服教育,改办其它无污染行业。并对全县394个企业进行调查,其中有40个企业污染较严重,均建立污染源档案,为环保管理工作打基础。
1982年8月3日监测,县化肥厂废水年排放量645万吨,污水中氨氮每毫升51毫克,超过国家标准0.5毫克的100多倍;造气车间废水中氰化物每毫升6.4毫克,超标11倍;废水中酸碱度达PH值9.1,超标0.1。县综合厂废水中化学耗氧量每毫升296.59毫克,超标近2倍。县螺钉厂、棉织厂、豆腐坊10家工厂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排入上派镇胡大塘,造成藻类植物大量生长,遮住整个水面,使水质富营养化。1985年6月10日监测,生化需氧量每毫升136.6毫克,超过国家渔业用水标准5毫克的27.3倍;化学耗氧量每毫升17.2毫克,超标12.2毫克;酸碱度为pH值10.8,超标2.3。
1984至1985年,县环保部门处理较大污染纠纷5起。县螺钉厂座落在上派镇中街居民区,机器声昼夜不停,影响居民睡眠。有时居民半夜起床,赶到厂内关电灯,甚至砸机器。对螺钉厂的扰民噪声,环保部门采取“责令停产,迁移厂址”的措施。1985年该厂迁到肥光乡。县磷肥厂的氟气污染,使农作物减产,由磷肥厂赔偿周围农户5000元。胡大塘鱼苗死亡事件后,规定分批、限期治理工业污水,禁止居民向塘内倾倒垃圾。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