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种植制度
肥西历来以粮食为种植业的主体,粮食中以水稻为主。种植制度的改革,多以水稻为中心。
1949~1954年沿袭历史习惯,一年一熟制占75%,一年两熟制的麦、稻,油、稻,麦、棉(或花生、杂粮)占25%。复种指数144%,在总播种面积中,以中稻为主的稻、麦、豆等粮食作物占83%,其它以棉花、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为主的占17%。
1955年开始推行以“单季改双季,旱地改水田,低产改高产”为主要内容的“三改”,选点试种双季稻,当年栽双季晚稻3.8万亩,单产137公斤,首获成功。1956年盲目扩大双晚达47.2万亩,县北部积温不够,有的农业社水、肥、劳畜力也不具备抢栽双晚条件,过了“处暑”(8月23日),还在栽秧,以致最后10万亩绝收,平均亩产48公斤。由于扩大双晚,全县复种指数高达200%,但粮食总产比复种指数148%的1955年减收一成四,种植业产值降低12%。
1957~1965年,双季稻面积下降,1957年双晚11.6万亩,其后逐步下降到一两万亩。1962年提出:“大办粮食”,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高达94%。1965年粮食亩产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由于复种指数(134%)低于1957年(160%),总产仅是1957年的69%。
1966~1970年粮食作物面积略减,经济作物面积略增,绿肥恢复到50年代的10万亩,双季稻面积稳定在6~7万亩。年复种指数140~150%。
1971~1978年,肥西淠河灌区全面通水。全县推行“三扩大”(早稻、双季稻、午季作物)、“两缩小”(中稻和低产作物)、“五改”(高秆改矮秆、大苗改小苗、旱改水、单季改双季、稀植改密植)和“一提高”(单产)的种植制度改革。1977年,早稻和双晚面积扩大,水稻播种面积133万亩,其中早稻53.8万亩,占40.5%;双晚44.9万亩,占33.8%;在“枪毙中稻”的提法下,中稻仅占17.5%,单晚更少。油料和绿肥面积分别由1971年的6.8万亩、34万亩提高到17万亩、42.5万亩。复种指数高达216%,部分地区形成油菜(或绿肥)、早稻、双晚的一年三熟制。但水稻连作带来土壤长期浸水板结和肥力、土温下降等问题。同时双晚套种花草(绿肥),影响花草生长,甚至出现假花草、真板田。这些问题恶性循环,使早稻、双晚长期在低产中徘徊。
1979~1985年调整种植结构,早稻和双晚调减到占水稻面积的50%,中稻扩大到40万亩左右。油菜下冲田,由1978年前不足20万亩,逐步扩大到58万亩。绿肥面积下降到六七万亩。1985年复种指数196%。粮食播种面积141.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65%,水稻占粮食播种面积77%,其它麦、豆等旱作物面积上升。水旱轮作,粮油换茬,初步扭转了对地力重用轻养的偏向,也协调了劳畜力、肥力过于集中使用,不能及时耕作的矛盾。1985年粮食总产略降,但是种植业总产值都高于以往任何一年。
种植方式有:混种,农民习惯以大麦和豌豆混种。间种,为利用地力和光能条件,有在玉米地间种棉花或豆类,在花生或山芋地间种芝麻。套种,为下茬作物抢时间早播早熟,在麦地套种棉花、花生,双晚田套种红花草。1982年后,西瓜种植面积扩大,为争取西瓜早熟上市,普遍在油菜田里套种西瓜,种油菜时做好瓜墒,油菜成熟期移栽瓜秧,油菜收割后进行瓜田管理。
二、土壤肥料
土壤调查1950年7月,由巢湖专区农场主持邀请南京金陵大学土壤组黄宗道等4人,对肥西土壤进行一个月的调查。1959年3~5月,由县土壤普查鉴定办公室组织干部群众进行第一次土壤普查,编印了《肥西土壤志》一书,根据土壤的典型特征,划类命名,提出改良措施。1981~1983年,县组织土壤普查专业技术人员50多名和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共挖主剖面771个,对照剖面11716个。将全县土壤进行化验,分析、分类(详见《地理章·土壤》),并编写出《肥西土壤》一书。
土壤改良农民习惯以增施有机肥的草皮、秸秆、绿肥、人畜粪为主。1958年秋种,提倡深耕改土,县搞了一块试验田,深挖8尺,社队的“丰产试验田”也深挖二、三尺,生土盖熟土,破坏了土壤肥力。1972~1976年治水改土,在一部分圩田和冲田配套了田间排灌渠道,实行排灌分渠,消灭串排串灌,结合水旱轮作,降低地下水位,改造低洼低产土壤6万亩。全县30万亩冲田,70年代前大半冬沤,有时干结,一年一熟也不能保产,经过初步治沤,多变为油、稻两熟。
肥料多年来肥西种植用肥以农家肥和绿肥为主,60年代开始用氨水,70年代化肥用量不断增加,80年代化肥与有机肥的用量比重为3:2。
有机肥:以圈肥为主。多用畜禽粪尿连同垫圈的干土、杂草沤制成肥,作基肥施用。人粪尿,一般在播种、栽插时施用,每亩用量5~10担。土杂肥,群众有积造习惯,几乎家家有粪堆、粪窖,大田有的设“田头窖”,“扫帚响,粪堆长”,积各种垃圾,堆沤成肥。50年代中期推广种植双季稻,用肥量大,全县在每年春秋两季有组织的开展积造有机肥运动,提出熏(锅土)、烧(碎草)、挖(塘泥)、换(墙土、锅土)、扫(垃圾)、铲(草皮)、沤(青草、秸秆)、堆(土肥)、拾(野粪)、捞(湖靛)的“十字”积肥法。土杂肥性温,有利改良土壤,用作栽秧前撒施,亩用量500~1500担;用作旱作物掩籽(盖种),亩用量200~300担。毛(鸡毛)肥,群众习惯用作下秧(稻种)肥,1952年全县用量近150吨。绿肥,初春时“打秧草”、“砍青”沤制。种植绿肥中有大麦、豌豆、红花草和红萍。红花草,固氮能力强,养分释放慢,特别有利促进下季作物生长,1957年扩种,70年代初高达近50万亩,1985年下降到5.6万亩。60年代,红萍放养面积曾高达10万亩。五十里小庙区农技站站长汪欣良在推广红萍时,扛锹赤脚,起早带晚,与农民同劳动,试验很快成功,推广开来。以后化肥供量大,红萍面积渐缩小。
化肥:氮肥,30年代三河有售进口硫酸铵俗称肥田粉,50年代国产硫酸铵推广使用,多作追肥。1961年县化肥厂建成,生产氨水,1963年年产1100多吨,普遍使用。氨水氨味浓烈,运输不便,使用不当会“烧苗”,后来用量渐少,以碳酸氢铵、尿素为主。1978年全县使用氮肥量17238吨,1985年增至75666吨,每亩用量70公斤,农家肥用量减少,使一部分土壤理化性状受到破坏。据调查原来每公斤标准氮可增产水稻4公斤,现降到1~2公斤,有的施用过多,反造成“肥灾”减产。磷肥,1963年多点示范,表明磷肥对小麦、油菜、花生、棉花有增产效果,使用量逐年增大,1979年后成了农民点种麦菜的必施肥料。有的把磷肥与碳铵混和点穴,肥效更好。1985年全县磷肥使用量48659吨,每亩用量达45公斤。钾肥,农民历来以草木灰代替。80年代开始使用氯化钾、硫酸钾和氮磷钾复合肥。在圩区侧漂型土壤田中试验施用钾肥,可增产20%以上。1981年全县钾肥用量仅5吨,1985年上升到3717吨。
另外,50年代普遍推广使用“5406”抗生菌肥作花生、红花草拌种肥料。1983年进行锌肥、硼肥的肥效试验,硼肥对防治油菜开花而不结籽有一定效果。1985年已在山南、花岗、丰乐等区普遍使用,有作基肥,有在抽苔、初花期喷施,全县用量2吨。
三、作物栽培
水稻选种:群众习惯用风选、筛选,去杂去劣,50年代推广用泥水、盐水选种,把种子倒入一定浓度的泥水或盐水里,反复搅动,捞去飘浮的秕粒,再用清水把种子淋洗干净,晾干使用。
浸种催芽:习惯将稻包(稻草包装的稻种)放入清水中浸泡两三天,提起后淋净,待其自然发热萌芽后,再松开稻包放入室内堆捂。此法如不注意淋水调节温度易高温伤芽。更由于稻包温度湿度不匀,影响萌芽不齐,生命力强弱不一。50年代在农业社推广大堆捂芽,稻种浸泡后,装入箩筐淋净,堆放在室内有稻草、芦席铺底的垫层上,加覆盖保温,控制在40℃以下,勤检查,用凉水、温水(45℃)调温。待出芽半粒谷长,根达一粒谷长时,摊开晾干练芽,此法催芽快、出芽齐,县内多用。以后用地窖催芽、温室蒸汽催芽等办法,均未能持久。
播种育秧:播种期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秧龄,不同茬口而定。1956年由于双季晚稻播种期误时,早播的秧苗出穗,迟播的秧苗秧龄不足,移栽后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早稻一般宜在“清明”前7天播种。中稻在“清明”左右,“二月(农历)清明不上前,三月清明不退后”。晚稻(双晚)在6月下旬播种,秧田不施肥或少施,培养40天秧龄的老壮苗,以利于移栽后早返青促生长。江淮分水岭以南季节较早,以北稍晚。本县双季稻上下茬口品种搭配,60年代上茬为“中性白”,下茬配浙场九号、猪毛簇、小冬稻、水阳糯、六十黄、南特号等;70年代早配早:上茬为二九南二号、矮南早一号、朝阳一号、长紫红等,下荐配九二青、朝阳一号等。早配中:上茬为广陆早、青陆矮,下茬配早熟农垦、武农早、几田194等。迟配早:上茬为圭陆矮八号、先锋一号、矮南特、辐早二号、辐育一号、青小金早、矮莲白等,下茬配东方红一号、沪选19、沪选17、虹糯、桂花黄等。1983年后,上茬为浙福802,下茬配农垦58、当选晚、武农早等。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而定,50年代早熟品种20天秧龄,亩播种量300~350公斤,中熟品种25天秧龄,亩播量250~300公斤,迟熟品种30天秧龄,亩播量200~225公斤。60年代推广稀播壮秧,亩播量一般较早期减30~40%。育秧,传统习惯用大板秧田,田块大,难整平,灌水后深浅不一,排水后干湿不匀,影响生长,同时,不便追肥、除草。1953年推广合式秧田,畦宽2~2.5米,沟宽0.3米,整平澄板,湿润育秧,管理方便,出苗整齐。1971年推广“小苗带土移栽”,小苗培育有旱育和水育两种:旱育利用空地整畦,上铺一层塘泥和土肥育苗;水育与湿润育秧基本相同,只是在后期浇水要注意保持床面不干不湿,便于起苗时秧根能够带土移栽,此法活棵快成熟早。与此同时,推广塑料薄膜覆盖育秧,控制温度,当苗出一两片真叶时,保持35℃,不揭薄膜;出两三片真叶时保持25~30℃,掀开两头薄膜,通风换气,下午温度下降,再覆上。到三叶期,全部揭开练苗。此法已广为使用。
移栽:早稻移栽不晚于“小满”。中稻一般在“小满”至“芒种”,曾有“小满栽秧家把家,芒种栽秧普天下”之说。双晚不能迟于“立秋”。大田在栽插前施足底肥,特别是双季稻田底肥应占总施肥量的70~80%,以促进秧苗早期生长,缩短成熟期,双晚更要争取时间早熟,群众经验:“秋社(分)不出头,割草喂老牛”。移栽密度,50年代前习惯稀植,“一尺挂两头”。50年代大棵密植株行距(市寸)为3×5、3×4。60年代后因苗制宜,早稻、双晚稍密,中稻单晚稍稀。杂交稻株行距为5×6、5×7。
田间管理:群众的灌溉经验是:“浅水栽,深水活,干干湿湿促分蘖”。分蘖后期,落干田水烤田,抑制无效分蘖。瘦田轻烤,肥田重烤,早稻轻烤,晚稻重烤。一般烤至田面出现纹裂。抽穗成熟期,中、晚稻田放干田水,早稻田保持湿润,便于下茬耕作。追肥,返青分蘖肥多用有机肥,70年代后期用化肥,每亩追碳铵7.5公斤或尿素2.5~3.5公斤,结合耘田除草,提高肥效。孕穗肥一般每亩用量:碳铵5公斤或尿素2.5公斤。视苗情而定,长势差的追肥补救,长势好的不追或少追,追肥过多,易疯长恋青,倒伏减产。
麦类历来作为“小熟”。小麦播种多在“寒露”,“‘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历史上习惯撒播下种。50年代提倡精耕细作,改以点播、条播,点播穴距(市寸)8×6,条播播幅4×5,行距6寸。亩播种量9~13公斤。播种时,以氮磷肥点宕,人畜粪滴宕,土杂肥盖种。次年3月中耕除草,追返青肥,后期追孕穗肥。“尺麦怕寸水”,整地时开好直、横沟(俗称腰沟),雨雪后注意清沟沥水。
山芋50年代初露地育苗,出苗迟,苗弱,易染甘薯黑斑病。1956年推广地上温床育苗,床深0.4米,宽1.3米,底填杂草碎屑,湿透踩实,再分层铺草杂肥,平地面后,上盖10厘米厚的灰土粪,下山芋母,再覆以稻草或土粪保温,以后浇水保持床面湿润,使苗生长。此法出苗早,秧苗壮,农业社多采用。同期推广“回龙火炕”育苗,费工费料,未能普及。70年代开始使用薄膜覆盖育苗,方便可靠,后多用。下种一般在3月中旬,剪苗移栽在5~7月,山芋地以沙土为宜,一般做垅高0.4米,宽0.7米,雨天抢栽,利于活棵。山芋一般不施肥,1980年包产到户后,有用土杂肥或氮磷混合肥作基肥,增产显著。
棉花群众习惯在播种前,将种子湿润搓拌草木灰,提高发芽率。50年代初推广水选种,种子用冷水浸泡后,棉绒即紧附在种皮上,可看清优劣,将杂、秕、小、病粒剔除。还有用60~70℃温开水(三开一凉)浸后选种,兼有杀虫作用。以后用“西力生”药剂拌种杀菌。播种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办法:直播在整好的冬闲地、油菜茬口田打宕点播。麦茬地多在麦子成熟时破缝板点。还有撒播的,不施肥,多缺苗、弱苗。育苗移栽,多用于补苗和麦茬地。50年代末推广用“营养钵”育苗,用纸糊成桶状,内放土粪,下种一二粒,盖碎土,排在一起,洒水保持湿润,以利出苗。70年代用薄膜覆盖,控制温度,出苗更好。也有在场地用塘泥做床育苗,床面划成(市寸)1×1.5的方格,每一格内下种2~3粒,复土浇水,让其出苗。在直播棉田中有用薄膜覆盖,出苗时,将顶部薄膜剪出小孔,让苗生长,苗高3~4寸时,除膜中耕。出苗后,查苗补苗,缺苗补齐,间除病苗、弱苗,每穴留幼苗2株,苗长3寸左右时,再间留1株。50年代多习惯大棵稀植,每亩基本苗3500~4000株,个体发育好,但影响群体发育,落蕾、落铃严重。60年代实行小株密植,每亩基本苗增至4000~4500株,提高有效蕾铃数,促进了增产。生长期间,一般中耕锄草6~7次,“棉花不锄草,根草甚似毒蛇咬”。一次雨后,一次中耕,已成习惯,有“棉锄九交白如霜”之说。后期,整枝打顶,先去边心,促主茎、果枝生长,后除顶心脱裤腿,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油菜接水稻秋茬,习惯翻犁晒垡,整墒下种。1984年推行双季晚稻田免耕播种,结合化学除草或人工锄草,产量不低于耕播。苏小杂交稻制种田肥力高,耕性好,接种油菜多用此法。播种期一般在“寒露”前后,甘兰型油菜播种稍前。移栽油菜,比直播增产,但很少育苗移栽。种植密度,穴行距(市寸)7×8~12×15,每穴下籽七八粒。每亩平均播种量为0.5~0.75公斤。按照常规是每穴基本苗为6~7株。重施基肥,基肥原以农家肥为主,60年代配合化肥。80年代推行配方施肥,每亩以20公斤普钙、15公斤碳铵拌匀下宕。追肥两次,一次腊肥以有机肥为主,一次抽苔(稍前)肥以化肥为主。1982年推广硼肥,每亩用0.5~0.75公斤溶于水,配合水粪滴宕作基肥;也作苗期、抽苔期喷洒追肥,每亩用量100克。
花生50年代始用根瘤菌拌种,增产效果显著,后广泛运用。花生大部接种麦茬和油菜茬,少量用冬闲田直播。群众有用“敌敌畏”,“六六六”粉剂、或樟脑丸拌种,防治鼠害。
黄麻5月上旬播种,条播行距6寸,播幅4寸,亩基本苗3万株。基肥每亩饼肥35~50公斤,至7月中旬苗高60~70厘米左右,每亩追碳铵7~10公斤,7月底苗高1米以上再追尿素10~15公斤。
西瓜接茬迟,多育苗移栽,3月下旬在营养钵下种育苗,用薄膜覆盖保温,出一片真叶即可移栽。移栽后再盖地膜。待放出2~3片真叶时,在顶部地膜剪成十字裂口,让瓜苗长出。在瓜秧生长盛期,整枝打杈,每棵秧留2~3枝蔓,每枝蔓留1~2朵雌花,以提高“座果”率。杂交西瓜制种生产,从初花期开始即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宜在上午10时前雌花盛开时进行,以利充分受精,提高种子产量和纯度。施肥,以饼肥最佳,辅以人粪尿、化肥。80年代推行氮磷钾复合肥,对提高西瓜甜度和品质效果明显,已广泛使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