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治理山丘
县境山丘原来植被基础差,有的岩石裸露,草木稀少,解放初水土流失严重,一遇大雨,泥沙随山洪直下,淤塞河、渠、田、塘,压毁庄稼,并使土壤砂化。1952年,桥头集乡建一个消水坝,3年就被泥沙淤平。山王乡兴建的十八衖水库,数年时间也被淤成废库(后重建)。山洪冲毁、淹坏庄稼更为普遍。因此,50年代至60年代,把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放在山区,采取护林、护草,植树造林,禁止毁林垦山等措施,不断扩大植被面积。1961年,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王公社十八衖山设立水土保持试验站,探索经验。经数年时间,在山的缓坡带建水平梯田35亩,等高线水平带1.8万多条,石埂18道,挖水平沟2477条;在山洼筑石谷坊1726个,打拦水坝、缓水坝、拦砂坝182个;在陡坡带植树26万多棵,挖鱼鳞坑4万多个,并种植草类,使秃山变成青山,植被率达90%左右,水土流失被有效控制。这一经验得到省的赞扬和县内其他山区效仿。东北部的马湖、古城、广兴一带,采取封山造林办法,把水土流失较重的近10公里长的山丘区变为郁郁葱葱、山青水绿的地带。复兴乡的马龙山原来水土流失严重,1975年在山上栽茶树和其他林木500多亩,既获得了经济收入,又控制了水土流失。至1985年,全县山丘覆盖面积有10万多亩,占总面积70%以上。这些区域水土流失已基本控制。但仍有部分区域,特别是一些发展开采业的地区问题还较严重,如双山、熨斗山、横山,浮槎山、太子山、小龙山等地,大量开采黄砂、石料和其他矿产,使水土流失越来越多,双山因长期大量开采白云石,已变成光山秃岭,雨水稍大,泥砂俱下,其下游的李贵二大坝已被淤塞,南淝河面临威胁。
二、平整土地
本县耕地大部分在丘陵区,由于地势起伏不平,有岗地、斜坡地、低冲等类型。其中:岗地、斜坡地多不具备灌溉条件,长期旱作,水土易流失,俗称“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因其产量低,又称“拖腿”田。低冲因无完善的排灌系统,漫流串灌,常受渍涝,有的成冷浸田、陷田,土壤通透性差,物理性状不良,不利农作物生长。这些田地的另一个特点是形状不规则,随形就势,大小悬殊,不便耕作、运输、灌溉。为控制水土流失,
肥东县历年水利建设与国家投资情况表



(续表)

注:1.工程含塘、坝、库、渠、圩堤。
2.一个工程多年多次修建,工程数有重复。
肥东县1985年水利现状图

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从1970年开始,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开展平整土地。首先在山王公社大韩大队搞试点,采取因地制宜,划框分段,削高填低,沟、渠、田、林、路统一规划的办法,把高坡地削为平地,斜坡地变为梯田,久旱地变为水浇地。经两个冬春的努力,格田成方2200亩,达到田形端正,大小相近,耕作便利;沟渠成网,能排能灌;道路平直,交通方便。并利用滩头隙地,扩大耕地面积百余亩,林网林带也初步形成。不仅控制了水土流失,还促使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上升,1972年,全大队粮食亩产超500公斤,为全县粮食生产的高产单位之一。1975年向全县推广,共组织2600人的规划队伍,深入普查,针对山区、丘陵、平原、圩区的不同特点,制订出平整土地的具体方案,并在当年掀起平整土地的高潮,至年终共平整18.6万亩,使耕地面貌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因此,省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在本县龙塘乡召开全省平整土地现场会。此后又陆续平整了十几万亩。
上一篇:第五节 治河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