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班社
费家班该班于本世纪初由费志泉始创,费业发承继。通常二三十人,行当齐全,常和京剧班“四平带折”演出。该班于民国期间经常流动于合肥等地,1949年3月,加入合肥市平民剧社。
丁(友和)家班该班组建于20年代初,通常七八人,有时十四五人。曾流动于合肥等地,1949年10月加入合肥平民剧社。
丁(建才)家班丁建才在20年代初,入魏信义班。民国15年,由陈公宇将魏班带进合肥演出。30年代至40年代,由丁建才领班,三度进城演出。
偶家班于民国26年偶振才组班。民国37年,应王国光之邀,偶班加入合肥平民剧社。
董家班于民国34年董崇儒组班,有七八人。1950年来合肥市。
二杨班杨永礼等二人,组班,有七八人,常年活动合肥东乡,民国23年曾入城。
平民剧社该班社于民国39年秋,由王国光邀集偶振才、王宏杰、黄朝轩、王心海等20余名艺人组建,1949年3月,于双井巷建剧场,后不断扩大,演员有30余人。
人民剧社1949年初,丁建才班演出于东门外木滩街,有王月桂、潘保章、王心海等,后又纳二杨和偶振标等。1950年2月,集资在坝上街建剧场,成立人民剧社。以后又吸收董家班、刘贤良、薛良荣、张月楼等相继加入,培养出董桂兰、王玉兰等青年演员。1956年,省举办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该剧社有16人参加合肥市代表团,演出《卖艾》、《逗兰花》等改编剧目,有3人获演员三等奖,1人获奖状。
剧团
安徽省庐剧团1951年6月26日,皖北行署文教处决定接收合肥平民剧社,建立私营公助的地方戏曲改革试点单位,演职员有40余人,仍用原名,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直接管理的地方戏曲剧团。此时,该剧团干部仍为供给制,原演职员则实行演出收入股份拆帐制,业务上暂由合肥市文化馆代管。
1952年3月,合肥平民剧社改组为皖北合肥地方戏实验剧场,先后由皖北文艺干校、滁县地委文工团、巢湖宣教团、阜阳地委文工团、皖北青年文工团等单位调来文艺工作者42人,增设导演、音乐、舞美设计等业务干部。1952年该剧场在上演移植新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建立了民族管弦、打击乐队和导演制度,提高演出水平,连演一百余场,被省内文艺界、新闻界誉为“一次有创造性的成功演出”。
1953年3月,“皖北合肥地方戏实验剧场”更名为“安徽省地方戏剧团”,并实行场、团分管。1953年10月,又更名为“安徽省倒七戏剧团”。1955年7月1日,定名为“安徽省庐剧团”。
1953年9月,省文化局组织部分地、市、县黄梅戏、皖南花鼓戏和庐剧三个剧种,剧团人员观摩学习陈仲示范导演的《张羽煮海》、《罗汉钱》等戏的演出。1955年7月,该剧场排演《刘胡兰》,以传统唱腔为基本调式,揉合歌剧旋律,引进西洋乐器,增加和声伴奏,丰富了配器,进行革新实验,影响极大。
1954年10月,省庐剧团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借罗衣》、《打芦花》,获演出奖;《打桑》、《借罗衣》获音乐改革奖;王本银、丁玉兰获演员一等奖;徐文静、鲍志远获演员二等奖;孙静如、王金翠、李昌霞获演员三等奖。1956年7月,在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演出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双丝带》、创作的现代剧《李华英》,获优秀演出、导演二等奖,音乐一等奖,舞美一等奖,乐队演奏、乐师、演员一、二、三等奖,共获二十八项奖励。
1957年4月,安徽省庐剧团、泗州戏剧团组成赴北京汇报演出团,在京演出月余,公演23场,内部演出6场。5月6日,在怀仁堂演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张治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场观看并上台接见。首都文艺界为演出举行7次座谈。《休丁香》和《借罗衣》受到首都观众欢迎和文艺界重视。《人民日报》发表艾芜《看的感想》,赵树理撰文《小戏小谈》,《北京日报》发表戴不凡《从谈起》,《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戏剧报》等报刊也发表多篇评介文章。田汉、夏衍、张庚、阿英等文艺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对庐剧一类地方戏曲的改革和发展作了剀切的谈话。此次首都演出,使庐剧艺术影响广及全国。
1954年,安徽省庐剧团组织演员参加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赴大别山区作慰问演出。翌年,又参加全省人民拥军慰问团,赴蚌埠、凤阳、明光等地为驻军和医院病员作慰问演出。
1958年,安徽省文化局提出“以现代戏为纲,推动戏曲工作大跃进”方针。为此,安徽省庐剧团上演由金芝创作的现代神话剧《牛郎织女笑开颜》,并作为重点剧目,在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来安徽时汇报演出。1959年,该剧还参加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
1959年,安徽省庐剧团走出剧院,下乡、下厂矿演出。1959年底,在淠史杭水利工地演出2个月。归来后,又参加安徽省人民赴福建前线慰问团,赴福建沿海慰问演出40余天。而后,经常深入农场、矿山、工厂及大江南北、皖西山区演出。
1959年,该剧团整理出《花绒记》、《花园扎枪》、《双锁柜》等优秀传统剧目,参加国庆演出后两剧成为该团保留剧目。
60年代中期,提倡大演现代戏,该剧团先后演出移植现代戏剧目有《夺印》、《金沙江畔》、《江姐》、《社长的女儿》和创作剧目《枫树岭》。由该团著名演员丁玉兰主演的庐剧《借罗衣》,由安徽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影片。
1969年,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办公会议决定:“撤销安徽省庐剧团,留少数人员组成‘乌兰牧骑’式小分队”。同年8月29日,省直文艺战线革命委员会发文通知合肥市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决定省庐剧团与合肥市庐剧团合并,称“合肥市庐剧团”,由市革命委员会领导。
合肥市人民庐剧团1956年9月28日,合肥市文化局接收人民剧社,组建合肥市人民庐剧团。年底,在淝滨剧场举行落成典礼,演出《杨八姐游春》。
该团1957年6月,上演连台本《封神榜》三集,连演2个多月。反右派斗争开始后,该戏因受批评而停演。
1959年,该团先后招收学员31人,经短期培训后参加演出。60年代初期,该团曾巡回演出大江南北、厂矿、工地、农村,前后5年,共演出2764场。
1959年,该团整理演出献礼剧目《金钱玉瓶记》,以及自湘剧本移植的《生死牌》,均成为保留剧目。另公演现代剧目《夺印》、《琼花》、《江姐》等。1964年,该团于合肥剧场举行现代戏专场演出,演出现代剧目11出。同年,该团组成文化工作队到长丰县农村,配合阶级教育演出《血泪荡》、《送肥记》等剧目。“文革”期间,曾移植上演“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1969年1月,合肥市庐剧团撤销,部分人员与原市越剧团部分演员,合并组成合肥市文工团,另一部分人员下放长丰县。
合肥市庐剧团1969年8月底,前市人民庐剧团部分人员及部分下放的省庐剧团人员,成立合肥市庐剧团。该团建立后,先后排演了“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杜泉山》(《杜鹃山》)等,同时创作改编了一些歌颂“大好形势”的小戏。此外,该团还建立中、西乐器混合的中型管弦乐队。音乐设计上接近京剧声腔和伴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团恢复上演传统剧目。首演《十五贯》,连满80余场;继演《秦香莲》,连满130余场。之后,复排了《白蛇传》、《半把剪刀》等,特别是复排演出《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花园扎枪》、《休丁香》、《双锁柜》等传统剧目,历久不衰。《秦雪梅》和《蔡鸣凤辞店》,一直是保留剧目。
1984年,该团参加市首届戏剧节演出,获得编剧,导演、作曲、舞美、演员、乐队等多项奖励。同年,该团还分别会同上海、合肥、安徽几家电视台,相继拍摄了二集戏曲电视片《双锁柜》,四集戏曲电视连续剧《情仇》,戏曲电视片《认母》,并分别在中央、上海、安徽、合肥电视台播放。
剧目
合肥庐剧表演的移植传统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宝莲灯》、《张羽煮海》、《小姑贤》、《桃花搭渡》、《玉簪记》、《游龟山》、《猎虎记》、《双推磨》、《牛郎织女》、《翠香记》、《杜十娘》、《杨八姐游春》、《借年》、《拜月记》、《七错》、《柳毅传书》、《杨金花夺印》、《碧血杨州》、《生死牌》、《团圆之后》、《岳霄醉酒》、《喝面叶》、《三踡寒桥》、《状元府》、《孙安动本》、《梁红玉》、《京兆画眉》、《南北界》、《杜鹃》、《乔老爷上轿》、《姐妹告状》、《桃花扇》、《搜书院》、《评雪辨踪》、《档马》、《花打朝》、《空印盒》、《赵氏孤儿》、《海瑞背纤》、《于谦》、《谭记儿》、《擂鼓战金山》、《穆桂英挂帅》、《女驸马》、《李素萍》、《陈三两爬堂》、《窦娥冤》、《小包公上任》、《雏凤凌空》、《春草闯堂》、《胭脂》、《双珠凤》、《珍珠塔》、《茶瓶计》、《姑嫂比剑》、《香罗帕》、《龙女与汉鹏》、《三回船》、《三不愿意》、《打瓜招亲》、《蜜蜂记》、《唐知县审诰命》、《双玉蝉》、《半把剪刀》、《天要下雨娘要嫁》、《站花墙》、《郑小姣》(三集)、《九曲蟠龙珠》(二集)、《血染定情剑》、《程咬金照镜子》、《恩仇记》、《屠夫状元》、《哑女告状》、《状元与乞丐》、《三凤求凰》、《姊妹易嫁》、《三岔口》、《桃花女》(三集)、《狱卒平冤》。
合肥庐剧团表演的整理传统剧目有:《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打桑》、《打灶》、《打面缸》、《观画》、《捣松》、《双丝带》、《小艾送饭》、《白灯记》、《采茶》、《胡迪骂阎罗》、《卖艾》、《逗兰花》、《绿明珠》、《休丁香》、《姑嫂怨》、《乌金记》、《白玉楼》、《花绒记》、《卖花记》、《对药》、《君臣游苑》、《花园扎枪》、《双锁柜》、《金钱玉瓶记》、《陈杏元和番》、《薛凤英》、《皮氏女三告》、《点大麦》、《卖纱洋》、《桑园会》、《双蝴蝶》、《陷巢州》、《英台打枣》、《秦雪梅》(二集)、《孟姜女》(二集)、《白玉带》(二集)、《蔡鸣凤辞店》、《情仇》、《打围屏》。
合肥庐剧团表演的新编古代故事剧目有:《封神榜》(三集)、《香妃恨》(二集)、《如意缘》、《抬大鼓》、《廉泉试官》。
合肥庐剧团表演的其他传统剧目有《二隔帘》、《三隔帘》、《四隔帘》、《小辞店》、《铺床》、《教子》、《乌江渡》、《私情记》、《干旱记》、《荷花配》、《张四姐》、《瓦岗寨》(连台本)、《李三娘》、《狸猫换太子》(连台本)、《闯山》、《吊山》、《打王扇》、《三请樊梨花》(连台本)、《杨家将》(连台本)、《赶三关》、《劝赌》、《看相》、《三结义》、《打长工》、《闹金阶》、《九锡宫》、《买胭脂》、《拦马》、《卖线》、《红鬃烈马》。
合肥庐剧团表演的现代移植剧目有:《罗汉钱》、《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柳树井》、《两兄弟》、《刘胡兰》、《妇女代表》、《荣军锄奸记》、《鸡毛飞上天》、《重园》、《姑娘心里不平静》、《碧落黄泉》、《盲妻》、《刘介梅》、《三里湾》、《五姑娘》、《杜鹃》、《张大娘的心事》、《一百个放心》、《擦亮眼睛》、《程红梅》、《夺印》、《审椅子》、《亮眼哥》、《红色家谱》、《战士在故乡》、《空花轿》、《阮八姐》、《社长的女儿》、《打虎记》、《血泪荡》、《三世仇》、《传枪记》、《井岗山之歌》、《接女婿》、《车马奔腾》、《战鼓催春》、《春雷》、《两夫妻》、《山村新风》、《油炒豆》、《红管家》、《儿女奇志》、《卖箩筐》、《救牛》、《借稻种》、《一块银元》、《卖鸡》、《喜笑颜开》、《满院生辉》、《雨前曲》、《打铜锣》、《茶山新歌》、《牛栏春暖》、《红领巾》、《山村加油站》、《书记搬家》、《差在哪里》、《好媳妇》、《钓蛙》、《补皮鞋》、《悬崖勒马》、《朝阳沟》、《洪湖赤卫队》、《琼花》、《苦菜花》、《金沙江畔》、《江姐》、《红霞万朵》、《瑶山春》、《青松岭》、《怎么谈不拢》、《抢伞》、《写春联》、《冬去春来》、《毛主席著作送下乡》、《游乡》、《两个饲养员》、《老俩口喂猪》、《张二嫂看戏》、《婚礼》、《认羊》、《大麦黄》、《送肥记》、《让水》、《追报表》、《推磨记》、《摆渡》、《焦裕禄》《补锅》、《风雷渡》、《家庭风波》、《一件棉袄》、《抢粪筐》、《东海小哨兵》、《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杜鹃山》、《海港》、《红嫂》、《红云岗》、《奇婚记》。
合肥庐剧团表演的创作改编剧目有《李华英》、《水来了》、《秘密》、《牛郎织女笑开颜》、《小事一桩》、《祝寿》、《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揭天书》、《东风万里颂英雄》、《风雨青松》、《万炮怒吼轰瘟神》、《战斗的青春》、《龙马精神》、《激浪飞舟》、《长缨在手》、《战地春潮》、《铁树开花》、《鱼水情深》、《换稻种》、《最幸福的人》、《东风送暖》、《祝你幸福》、《换岗》、《欢迎新社员》、《千万不要忘记》、《新来的组长》、《为了明天》、《兄妹俩》、《护苗记》、《深山育苗》、《看游行》、《重返舞台》、《接班人》、《人民的心声》、《制鞋工人的心愿》、《中秋云》、《吃喜糖》、《认母》等。
庐剧音乐
传统唱腔合肥庐剧传统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大类,基本上属联曲体,但其演奏有向板腔过渡的趋势。声腔属中路流派,曲调柔和、委婉。
主调有“二凉”、“三七”、“寒腔”、“老生调”、“小生调”、“老旦调”、“老生衰调”、“丑调”、“端公调”九种。
生活小戏多用花腔,源自民歌小调,丰富多彩。有三种类型,其一,小戏专用曲调,如“讨学钱调”、“打桑调”、“采茶调”、“打长工调”、“卖线纱调”、“点大麦调”、“骂鸡调”、“劝赌调”、“扒沙调”、“卖兰花调”等。其二,折戏或唱段专用曲调,如“三赶调”、“行路调”等。其三,在剧目中用为插曲,如《白灯记》中“剪花调”,《孟姜女》中“四季调”,《九锡宫》中“打牙牌调”等。此外,还有鬼神唱的“神调”、“鬼对子”。
音韵有十三条半韵之说。十三韵:人心、扒沙、潘兰、酿江、铁血、捕苏、忧愁、天仙、派来、尺西、焦稍、朋松、培灰。半条韵叫错韵,也叫插花韵,即韵母相近的字不得已时可交替使用。
讲白分“小白”和“韵白”。“小白”近似生活语言。“韵白”为生活语言的韵律化,句尾音小嗓上扬。念诵“诗、引子”介于念唱之间,便趋韵律化。语言为合肥地区方言,通俗、自然。
伴奏庐剧原来只有锣鼓伴奏,故称“打锣腔”。乐器有大锣、小锣、板鼓、堂鼓、钹。奏称起板、落板、托腔、间奏。舞蹈、身段、武打、音响效果等,均用锣鼓。锣鼓经有“起板锣”、“大过台”、“小过台”、“大切”、“小切”、“抹拐”、“一条龙”、“叹锣”、“扫头”、“苦皮”、“甜皮”、“阴司锣”、“老八子”、“新八子”、“花绞丝”、“道情锣”、“镗四锤”、“两头忙”、“堆锣”、“挣八”、“水底鱼”、“扑灯蛾”、“天下同”、“鹅颈子”、“八哥洗澡”等。烘托剧情,渲染角色情绪,全靠锣鼓节奏快慢、强弱的变化。戏谚曰:“两打三唱”,“满台锣鼓半台戏”。
19世纪20年代,庐剧合乱弹班同台,大量移植上演袍带戏,添置了唢呐和笛子,吸取了民间的和徽、京剧的吹奏曲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改变了原有音型,与庐剧风格趋向一致。移植自徽剧和京剧的曲牌“庆”(泣)、“颜回”、“小开门”、“哭皇天”、“困(混)江龙”、“浪淘沙”、“金榜挂名时”、“春富贵”、“尾声”等。吸取自民间的有“一枝梅”、“二皇茂”(帽)、“四(赐)官调(图)”、“七姑娘上坟”、“九连环”、“柳树春”、“落马令”、“竹叶飞”、“花棒槌”、“祭祖曲”、“大排队”、“小马(相骂)调”、“双被(批)字”等。民间曲牌源自民间小调,其调式、音型、旋律多与庐剧声腔相近。如“柳树春”近似“花三七”,“梳妆台”近似“二凉”,“双被字”近似“老生调”。平民剧场成立,有个别艺人始操胡琴伴奏,但只随演员唱腔托腔,为合肥庐剧采用弦乐伴奏之始。
音乐改革合肥地方戏实验剧场建立,设置了专业音乐人员,对庐剧传统唱腔,进行调查、记录、研究,着手试行庐剧音乐改革。
庐剧原来无伴奏演唱。从《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出开始建立乐队,进行弦乐伴奏,对唱腔实行了定腔、定调、定谱。从剧情和人物出发,设计唱腔和配器,突破老腔老调呆板、凝固的演唱方式,使音乐成为体现剧本主题思想,描绘情节意境,塑造人物音乐形象,强化舞台气氛的有机组成部分。
演出现代戏,采用传统唱腔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表现英雄人物、党的干部、领导人物,用小嗓子唱很不协调等。这些都迫使庐剧音乐必须改革。庐剧团建立乐队后,除打击乐器之外,设置了二胡、高音二胡、三弦、小提琴、大提琴和笛子,以后又逐步充实、完善,增添了中胡、琵琶、大阮、洋琴、低音贝司、笙、箫、小号、双簧管、巴松等。
从50年代音乐改革起,庐剧音乐设计大致成三种格局:其一,对传统腔调,变化运用,另出新意;其二,将传统腔调打散重新组合。其三,贴近现代声乐艺术,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引伸传统声腔基调,创出新腔。
表演
行当合肥庐剧在前期行当有老生、小生、花旦、正旦、小丑五行。老生行有老生、衰派老生、花脸。小生行有唱工小生、苦生、玩耍生、武小生。小丑行兼应彩旦、老旦生,丑行当统称“外帘子”。旦行有花旦,为当家旦,分玩耍旦和一般花旦;青衣分唱工、做工,还有闺门旦、老旦、丫环、白贴。白贴又叫婆姨旦,一般做工青衣兼代。旦行通称“里帘子”。
形式花腔小戏,保持民间歌舞形式。踩锣鼓点走场,生里旦外,各走各线。出场有“单挖门”、“双挖门”。走场有“单剪股”、“双剪股”、“单转身”、“双转身”、“钻子”、“一条龙”、“直八字”、“双八字”、“荷叶翻水”。多人场面有“大穿花”、“绕篱笆子”等。
在戏剧改革中,由于移植其他剧种和剧目,又逐步学习、吸收和运用了其他剧种的表演技巧,使庐剧的表演艺术逐渐丰富起来。
庐剧表演传统,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程式动作,注意刻划人物,表演乡土化,甚至对公子、小姐、达官、贵人也以农民的意念重新塑造,这是庐剧表演传统的基本特色。
特技以出彩表示流血。有干彩、水彩之分。如《商林归天》吐血出彩;《许士林祭塔》双眼出彩,死于非命者七孔流血,双眼、鼻孔、嘴巴都要出彩。
鬼魂出场额际插封子(纸穗子),生角左侧插一绺,旦角两侧插双绺。走场时双手下垂,脚步轻飘,如风旋转,谓“鬼推子”。
演《白刀记》、《晒罗裙》等剧,台侧埋高杆,丑角恐慌之中,爬上高杆,表演顺风扯旗、倒挂金钩、王八浮水等技,谓“爬堂杆”。
表演艺术的发展1952年,合肥庐剧团通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连串新剧目的舞台实践,提高了演员表演水平。之后又请来京剧界的教师,指导演员学练基本功,苦练“四功”、“五法”,使得演员更自如地运用程式,增强舞台艺术的表现力。原来庐剧注意唱力。经过《白蛇传》和《宝莲灯》的排演,演员掌握了把子功,使庐剧从唱功为主,向唱念做打全面发展。
演出现代戏,是庐剧演员在表演艺术中的新尝试。50年代初期,移植沪剧《罗汉钱》,表演获得成功。60年代,通过许多现代戏的演出,演员对角色的体验和表现大有进步。在《枫树岭》、《江姐》等戏中,演员在表演中对主要人物的刻划已有“相当的深度和每个戏剧人物在戏中都具较强的感染力”。
清装剧的表演,是庐剧演出的新课题。鉴于清装剧介于古装剧与现代剧之间,演员在表演中注意生活化,又作适度夸张,强化节奏感,基本把握一套适应剧情需要的表演方法。
庐剧丑角的表演艺术发展比较滞缓,成功的形象不多。但在突破模式化的表演方法方面,演员将地方风情融注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中,使得观众对剧情感到亲切。
导演
早期班社演出小戏和折戏,定本,定词,师徒相授,恪守定型的演出格式。演出本戏和连台本戏,一般由派戏师傅讲述故事情节、场次和人物,然后派定角色,由演员台上临时发挥。
合肥解放初期排戏,强调演员要进入角色,创造生动、形象的舞台人物,体现剧本的主题思想。50年代初期,观摩学习先进剧团、舞台调度、表演动作、舞台美术设计及音乐改革经验,联系自身的舞台实践,融合、消化、创新,首例按正规制导演《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成功,标志庐剧导演艺术已走向成熟。1953年9月,省文化局组织部分地、市、县庐剧、黄梅戏、皖南花鼓戏等剧团导演,前来学习庐剧《张羽煮海》的导演,推动了各地戏曲剧团导演制度的建立。
聘请京剧演员作技导,辅助导演设计表演身段,指导水袖、髯口、扇子等技法运用,设计武打场面,经反复排演,提高了演员的表演技能。
50年代末期到“文革”前,导演工作发展比较平稳。此间强调集体导演,边创作、边排演、边修改。
“文革”中,实行所谓“领导出主意,观众作评定,导演集中执行”的“三结合”导演方式,致使戏曲人物模式化,娱乐性被降低到最低限度,排演“革命样板戏”更是按既定模式套演。
80年代,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和导演主体性重被确认。庐剧《程咬金照镜子》导演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使该剧讽刺意味辛辣、浓烈。在《抬大鼓》一剧中,导演借鉴电影动画片的表现手法,将漫画化造型融汇于节奏明快的传统表演之中,使布景装置和道具都活动起来,其艺术处理新颖、特别,展示了合肥庐剧导演的新发展。
舞台美术
20年代,庐剧旦角化妆,敷铅粉,双颊涂浅红色,点唇为桃红色,描眉用烟墨,有的眉心点红点。梳辫子或戴发髻、红布(绸)条结彩球扎头上。两鬓垂尺许。服丧者用白。有的额前勒玻璃珠旒。花旦、闺门旦着红的或花布褂裙。青衣着蓝或黑布褂裙,腰中系布口(绸)带。花旦持手帕,青衣有时持扇和手帕。老旦面部不化妆,顶包头或带额子,着女褂,后来添置了女帔和简单的头面、绢花,化妆学京剧。小生戴礼帽。老生头扎布带,都穿长衫。小生持扇,腰系布(绸)带,较大班社置布袍和布褶子,纱帽用布壳糊制,髯口用麻壳绩成。丑角着短装,束短裙。
多数班社服装简陋,有的甚至着随身衣服或临时向群众筹借,俗称:“花篮班子”。30年代,较大班社合乱弹班演出于城镇,购置了京剧旧行头,有了帔、褶、、靠、靴、鞋、头面、髯口、道具、把子等比较齐备的戏箱。脸谱原来无程式可循,多为随意涂抹,如扮大王抹满脸凶象,小丑抹得滑稽可笑。后学京剧逐渐丰富了脸谱造型。包公额头用桃红色,绘月牙形,弦上弓下。
舞台装置,露天搭木板台或土台,立台柱六根,前台二柱,一高一低,顶端扎松柏枝,前台后部箔席搭成靠壁,留上下场门,称“青龙”、“白虎”。后台围以箔障,隔开观众,靠壁后置化妆桌。愿戏、青苗戏等酬神戏,台面较隆重,台顶遮盖箔席,台口扎挑檐翘角,靠壁中间悬财神或三星神象,台上设一桌二椅,简陋者只有杌凳。20年代,肥东李鸿章后人开祠堂请戏,演出《秦雪梅游地府》,纸扎奈何桥、枉死城、刀山、油锅等,为早期庐剧的用景。照明,悬挂瓦钵灯,燃菜油,40年代进入城市后,始用汽油灯。
50年代从地方戏实验剧场到安徽省庐剧团,对舞台美术全面革新、充实、完善,从而净化、美化了舞台,强化了演出的表现力。化妆采用化妆油彩。大扮效京剧,勒网子和水纱,旦角贴片子,梳圆头,上面头,系线尾子。生挂髯口,着京剧服式。演宫庭袍带戏以此为主,风格沉稳、庄重。小扮,旦角梳古装头,罩假发,不加全副头面,有的也贴片子,戴绢花。生、净仍勒网子和水纱,小生亦有不勒网子,戴假发,扎束发巾的。生粘胡子。服装为改良古装,武将为改良靠,主要借鉴越剧服饰,风格轻盈,灵便,依据剧情和人物而定,大扮和小扮亦混合使用。《借罗衣》、《讨学钱》、《打桑》等传统小戏则依据民间近代服饰加以美化,设计出接近生活的服饰和装扮。脸谱基本学京剧和越剧。有的改为“俊扮”,如《白蛇传》、《盗仙草》中的鹿童,在尊重劳动人民的口号下,丑角多改为“俊扮”。现代戏化妆,贴近生活真实,适当变形,突出剧中人身份和性格。服装多用色彩鲜明的绸料,以求美化。清装戏,参考清代服饰设计制作。
舞台面层次,用组合装置。天幕投影为远景。中、近景为悬吊软片与硬景片结合。室内景以格扇、立柱、蝴蝶幕、屏风等变化组合。用景手法基本有二:一为写实性的再现艺术。写实性用景琐细,占据了舞台空间,增加装置难度,场幕间时间长,耗资过大。二为写意性的装饰艺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出,为突出主要人物,开始使用追光。《化蝶》一场用手摇转盘灯取得色光的变幻。《白蛇传·游湖》的粼粼碧波,是采用灯光配合风动绿绸获得的效果。50年代末期采用灯光投影,天幕景区有改进,水云箱灯是玻璃上彩绘水云纹装在长灯箱上投影。后来学习上海的经验添置和自制了先进的灯具。
对剧中的风狂雨骤、鸡鸣犬吠、婴儿啼哭、马蹄得得等效果,早期为幕后拟声,通过扩音传出,后期改为录音播放。
传统剧目演出,道具用一桌二椅,桌围椅帔。新编剧目采用场景协调的桌椅,如官宦、富贵之家用太师椅、雕花桌几,配屏风、多宝橱、花架、鹤灯、宫灯等,古色古香,富丽堂皇。这些道具均可折叠,便于携带。80年代,舞台美术在二度创作中,主体性意识增强,舞美设计具有明显的艺术个性,风格呈现多样化。1982年,庐剧《抬大鼓》的舞美设计,采用漫画形式,突出夸张公堂上的大印、大签筒,与大鼓相映成趣;借鉴动画电影使场景随演员上下场变幻自由,增加讽刺喜剧的气氛,均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化妆方面,则逐渐突破定型化的传统戏装,而依据剧情的历史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重新设计,从而收到更好地烘托人物的效果。
合肥庐剧历届汇演获奖一览表


合肥市庐剧目整理、改编情况一览表




合肥市庐剧创作及改编现代剧目情况一览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