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市南门小学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南京基督教会派人来合肥创办女子服务社,地址在四牌楼北姚公馆(今合肥市邮政局报刊门市部所在地)。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为“女学”,旋又改名为三育女子小学。宣统元年(1909)改建为三育女子中学。民国6年迁至南门大街,即现徽州路19号校址。民国20年、21年,初中、高中两部先后呈准省教育厅立案。民国27年,日本侵略军占据合肥后,改办小学。珍珠港事件后,被日本侵略军接管,改办日伪县立合肥中学(一度为省立)。抗日战争胜利后,日伪合肥中学瓦解,改办省立合肥中学。不久省立合肥中学迁出,校舍借与省立合肥实验小学使用。民国36年,三育中学恢复。1949年3月,改办私立三育小学。1953年2月,由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公办,并定名为合肥市南门小学。1978年2月,定为省重点小学。
1985年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40名;教职工63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学校占地18亩,其中校舍建筑面积为3221平方米。校内有四层教学、办公楼1幢,二层教学、活动楼1幢,平房2幢,五层宿舍楼1幢,大小操场各1处。有图书15000册,订阅期刊44种,报纸23种55份。图表、标本、仪器及电化教具等教学设备较为齐全。
清末及民国时期,该校主权操于外籍传教士之手,办学宗旨是宣传基督教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摆脱教会的控制,教育质量逐步提高。“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遭到严重破坏。粉碎“四人帮”后,通过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逐步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1980年起,开办“集中识字”试验班,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数学试用教材试验班和音乐教改试验班。1984~1985年,教改试验进一步开展,先后进行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马芯兰数学教学法”,一至三年级增设自然课,试开微机课以及大小课堂结合、两个渠道并开等项目的试验。其中,有的是进行单项试验,有的是同一班级多项试验同时进行。教改试验推动了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育质量正在不断提高。1980年获得合肥市人民政府的嘉奖令;1981年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红花学校”;1982年、1983年被评为省、市“五讲四美三热爱”先进单位;1983年在省教育厅对重点中小学进行的“两个暂行规定”的检查中,得252.5分(满分为300分),获得了合格证;1984~198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1985年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作文竞赛,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参加全国第二届“从小爱数学邀请赛”,获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在省科协、省教委、省体委、团省委和省妇联联合举办的省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会上,参展的“磁性纱窗”和“电热两用塑料粘合器”都获得二等奖,并被推选参加1986年8月在兰州举行的全国比赛;学校乒乓球队参加第七届部分省市“向阳杯”比赛,女队获团体第三名,男队获团体第四名,全队被评为精神文明队。
合肥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民国35年,合肥天主教会创办私立崇经小学,校址即现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所在地。校舍简陋,学额不足。解放后改名为崇今小学。1953年2月转为公办,改名为合肥市德胜街小学,并定为合肥师范学校学生实习的特约学校。1954年更名为金寨路小学。1955年迁至桐城路23号现校址,改名为合肥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1958年3月定名为合肥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61年在省文化局、省供销合作总社、省人民委员会宿舍3处增设3个分部,全校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400余名。“文化大革命”期间,合肥师范学校下迁农村后,附小曾先后改为桐城路小学、第四十七中学。1981年恢复为合肥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1985年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00余名,教职工60人。学校占地15亩,有教学楼2幢,办公楼1幢,田径、足球场1处,篮球场2处,操场1处。有幻灯机、录音机、放映机、电教柜、微型计算机等电化教学用具,教学设备较为齐全。
60年代初期,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育质量迅速提高,被评为省市先进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遭受严重破坏。粉碎“四人帮”后,经过全面的拨乱反正,教学秩序逐渐恢复。1984年,开始进行教学改革的试验,设有5个教改试验班,试验的项目有“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马芯兰数学教学法”和“大小课堂结合、两个渠道并开”;有的是单项试验,有的是多项试验同时进行。同年,普遍地开展了电化教学。教改试验有力地推动了教学工作,提高了教育质量。1984年4月,五年级学生陈军在华东六省一市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1985年7月,五年级学生陶然在全国小学生微机操作竞赛中获一等奖;1985年6月,学校少先队在省少先队代表会上被评为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1964~1985年,学校乒乓球队,在省、市竞赛中,男队得冠军20余次,女队得冠军10余次。1981年,魏兆海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1984年和1985年,学校都被评为省、市体育运动传统项目先进单位。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
六安路小学创建于1963年8月。
学校位于市中心,占地10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拥有4幢教学楼、2幢宿舍楼。现有在职教师112人,教学班级41个,学生2655人,是入学规模较大的小学之一。学校各种教学设备齐全。有藏书4万多册的图书室和配套的阅览室;有与教学配套的实验室、音乐室、练功房、科技活动室、综合大教室、体育室和向学生进行“两史一情”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室、少先队室和荣誉室等。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3年来曾先后接待美、英、法、德、日、丹麦、瑞典、加拿大等国60多批外宾前来该校参观、访问。并分别与日本久留米的日吉、合川、筱山3所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学校先后有12名师生应邀出访日本、朝鲜等国,为增进中外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教学为中心,德育放首位,坚持“面向未来抓德育,立足今天育新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不断提高。1989年,六安路小学在合肥市率先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在学校内部实行“内部奖励工资浮动制、教师职务聘任制、岗位责任和标准量制”,深化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启动了学校内部活力。“文明、健美、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也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总结过去教育改革实践经验,提出“重视全面发展,为四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办学方针。学校坚持:端正办学思想,强化育人意识,为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岗位学习与培训及岗位练兵,为素质教育提供可靠的保证;优化育人环境和手段,每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才华,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必须的条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先后荣获:“市重点小学”、“市定点对外开放小学”、“市文明单位”、“市卫生先进单位”、“市示范学校”、“市甲级管理学校”、“省定点对外开放小学”、“省电教达标一类学校”、“全国安全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先进‘手拉手’联谊学校”、“全国‘双有’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少先队被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红旗大队”,有17名少先队员被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好儿童”称号。
合肥市蚌埠路第一小学
1950年1月,合肥市立第三初级小学创立,是合肥解放后创办最早的小学之一。校址在崇德街(今蚌埠路西段)白衣庵和齐云庵(现校址以南),有学生80余人。1953年2月改名为合肥市崇德街小学。1955年改名为合肥市蚌埠路第一小学。1962~1965年,学校发展迅速,教育质量逐步提高,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考入有名的合肥一中、实验中学和三中。十年动乱期间,被改名为合肥市大庆路第一小学。1971年,学校附设初中班,全校学生多达千人。1978年,明光路街道民办小学并入。1981年,复称合肥市蚌埠路第一小学,撤销了初中班,学校工作逐渐趋于正常。
1984年6月,学校遭受水灾,部分校舍倒塌,教学设备几乎全部被毁。洪水退后立即进行重建。1985年4月,位于蚌埠路444号的新校舍建成。新建后的校园占地4亩多,校舍建筑面积2374平方米,其中教学楼2086平方米。图书、仪器及电化教学设备正在逐渐恢复之中。1985年,全校开设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22名,教职工48人,其中专任教师46人。
合肥市蚌埠路第二小学
1952年,合肥市立三里街小学建立,校址在大东门外三里街(现为蚌埠路265号),新建草房10间作为校舍,设一、二年级复试班1个,三、四年级复试班1个,教职工3人,为初级小学。1953年2月改名为合肥市三里街小学。1955年又改名为合肥市蚌埠路第二小学,设一至六年级6个班,成为完全小学。1957年,校舍草房改为瓦房,初小各年级都设双班。以后学校规模逐渐扩大,1955年已有24个教学班。“文化大革命”中,改名为合肥市大庆路第二小学。1971年,学校附设初中班,1974年初中部多达10个班。“文化大革命”后,复称合肥市蚌埠路第二小学,撤销初中班,并建成新教学大楼。同时,三里街街道民办小学并入。1984年,安徽省橡胶轮胎厂职工子弟小学并入。
1985年,蚌二小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66人,教职工48人(专任教师46人)。学校占地6.1亩,校舍建筑面积2154平方米。有三层教学楼(内有18个教室、6个办公室)1幢,平房20间。操场面积1800平方米。订阅杂志17种、报纸11种。
该校教学上进行语文兴趣教学的试验,初步做了总结,并在东市区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1984年潮漪同学参加华东区数学竞赛,获一等奖。1985年,四(2)中队在全国少工委举办的“创造杯”活动中获得“创造杯”奖。
合肥市蚌埠路第四小学
1962年秋,铜陵路小学分部成立,地址在东五里井附近,租用民房6间,开设一年级2个班,有学生100余名,教师3人。1963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合肥市蚌埠路第四小学,新建平房18间,设一至四年级6个班,学生300余人,教职工10人。此后学校逐渐发展。1965年建成二层教学楼1幢,教学班增至10个,教职工增至24名。“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破坏严重,教学质量下降。粉碎“四人帮”后,教学秩序渐趋正常。
1985年,蚌四小有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79人;教职工47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学校占地面积15亩,有建筑面积1090平方米四层教学楼1幢,平房9间,操场面积7750平方米。学校图书室有图书500余册,订阅杂志、报纸30余种。
该校体育工作成绩突出。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逐年上升,从1979年的28.4%上升到1985年的96.1%。学校田径队、乒乓球队、排球队、体操队在区、市级竞赛中多次名列前茅。在全国小学生“雏鹰起飞”田径通讯赛中,1982年获全省第八名,1983年名列全省第四。还为省运动队和体育院校输送了一批优秀运动员。体育教师吴国栋198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1982~1984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1985年教师节受到省、市、区三级表彰。
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
1962年,合肥市长江路第一小学分部创立,校址在红星路2号(原中共安徽省委印刷厂所在地)。1965年2月15日起单独设校,定名为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是市直属小学之一,有11个教学班,学生583人,教职工19人。“文化大革命”中学校破坏严重。1967年秋改为中市区区属小学。1969年,改称东方红中学(今合肥九中)小学部。1972年,学校附设初中班。粉碎“四人帮”后,复称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东风街道和红星街道民办小学同时并入。1979年停办初中班,学校规模逐渐由20个班压缩到16~17个班。
1985年有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32人,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校园占地5.48亩,校舍建筑面积2406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建筑面积2009平方米。学校有图书1300余册,订阅杂志58种。有各种教具60余件。
十年动乱结束以后,长三小认真贯彻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979~1985年升学率高出中市区各校平均升学率的2~10.7%。1983年,全校学生视力在0.7以下的人数由1982年的145人下降到67人。1984年,在全国小学生书法比赛中,1人获优等奖。1985年在全省小学生计算机比赛中,1人获二等奖(本市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
1985年从一年级开始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和“马芯兰数学教学法”的教改试验,经多项测验,成绩不低于其他同类试点班的水平。电化教学使用技术逐步熟练;有的已向音像结合发展,能自行设计,自行录制。1985年开设的一年级语文、数学电教试点班,能制出复合片,并做到动静结合。曾获市电化教学集体和个人一等奖各1个。
合肥市红星小学
1954年,合肥市梨花小学创立,校址在红星路29号,系市直属小学,设一至四年级共6个班,学生不足300名。50年代末期发展为有700多名学生的完全小学。1958年改为中市区区属小学。60年代初期,根据“四个适当”的精神,被列为五年一贯制的试点单位,并被定为中市区重点小学。加强了师资力量,充实了教学设备,教育质量逐步提高,毕业生升学率在全区名列前茅;学校乒乓球队在全省比赛中荣获第一名。“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学校改名为合肥市红星小学,校舍、设备受到严重破坏,学校陷于混乱之中。1970年开始设初中班。学校规模急性膨胀,一度开设24个教学班,学生多达1000人,教育质量严重下降。粉碎“四人帮”后,结束了长期动乱的局面,撤销了初中班,教育秩序逐渐恢复正常。
1985年,学校有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12人,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校园占地10亩,校舍面积2280平方米。开设了专用的电化教室,添置了幻灯机,收录机等电教设备。
学校进行的教改试验项目有“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马芯兰数学教学法”、“马芯兰数学教法实验”、“随课文识字,提高读写能力”等。教育质量正在改革中不断提高。学生在市、区的数学、听读写、体育等竞赛中都获得较好的名次;学校被评为中市区文明单位;教师孙宏盛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少儿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合肥市育新小学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三月,合肥县官立城西两等小学堂创立,是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时合肥最早创办的小学之一。校址在府学前街(现三孝口邮政支局所在地)。民国元年改称公立城西高等小学校。民国2年,因安徽督军倪嗣冲侵吞教育经费,一度被迫停办。次年11月恢复。其后,先后改名为县立第二高级小学、县立第二完全小学、县立中心小学。民国21年,经合肥县政府决定,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吴旸谷,改名为合肥县立旸谷小学。抗日战争时期停办。抗战胜利后学校恢复,校址迁至中正中路(徽州路47号现校址)。1949年改称合肥市立第五小学。1953年改为合肥市双井巷小学。1958年由市属小学改为中市区区属小学。1967年,改称合肥市育新小学。1978年以来,在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学校加强了少先队工作,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和“红领巾读书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曾被评为“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全省先进集体和“红领巾读书活动”全国先进集体。
1985年,全校有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09人,职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校园占地10亩多,校舍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有图书1000余册,有微型计算机、幻灯机、收录机、放大机等电教设备。
合肥市淮河路第二小学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二月,合肥县官立城东两等小学堂创立,校址在文昌宫(现江淮大戏院所在地)。建校后,办学成绩斐然,在全县首屈一指,曾获得“乡校楷模”的赞誉。民国元年,改名为公立城东高等小学校。民国2年,安徽督军倪嗣冲侵吞教育经费,该校一度被迫停办,民国3年11月恢复。其后,曾先后改名为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县立第一完全小学。民国2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范鸿仙,更名为合肥县立鸿仙小学。抗日战争中该校停办。胜利后恢复,校址在王氏宗祠(现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因地处县城中心,学校规模、教学设备、教育经费、办学成绩,在本县县立小学中均居于首位。1949年改名为合肥市立第二小学,有9个教学班。1953年改名为合肥市文昌街小学。1955年改名为合肥市淮河路第二小学。1956年迁至徽州路172号(市府广场东侧)。“文化大革命”前夕,已发展为18个教学班的规模。1969年,学校办初中班。1979年,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杜禹华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出席共青团第六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1980年,初中班撤销。1984年,因校舍多系危房而停办。
合肥市宿州路小学
1950年,合肥市立第一工人子弟小学创立,校址在北门街98号,是解放后合肥第一批新建的小学之一,也是为方便工人子女入学而开设的第一所小学。学校设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0余人,教职工5人。1953年2月改名为合肥市北大街小学。1956年,改称合肥市宿州路小学。1964年,全校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00多人,教职工54人。
1985年有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75人,教职工32人,其中专任教师27人。校园占地4.95亩,校舍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有教学楼1幢,平房22间。操场面积2200平方米。有图书300余册。备有自然教学仪器20类40件,并有幻灯机、录音机等电化教学设备。
学校先后开展了“作文早起步”、“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说话训练”等教学改革试验以及“趣味数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85年,该校在全国万名“创造杯”活动中获“创造杯”奖。学生小足球队在市级比赛中获得“五连冠”。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
民国25年,省立第六女子中学进步组织“朝曦读书会”成员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建立合肥忠源女子小学。校址在江忠源祠和昭公祠(今长江路162号现校址),有5个教学班。学校成立后,积极开展抗日救国和妇女解放的宣传工作,并为接待东北、北平、天津、河南等地的流亡学生作出贡献。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部分教师奔赴延安和抗日前线。
1949年合肥解放后,在原校址重建了合肥市立初级小学,开2个班。1950年改为合肥市立第一初级小学。1953年改称合肥市前大街小学。1955年改为合肥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1958年改称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1949~1966年,有12届毕业生近千人。
“文化大革命”中,长二小破坏严重。粉碎“四人帮”后,通过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教学上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质量逐步提高。1978年被评为合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981年副校长童本忠被评为特级教师。1982年、1983年在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学校两次被评为西市区先进集体。近几年来,升学率达99%,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达75%以上。学生在全国数学竞赛中,在全国少年书法比赛中,都曾获二等奖。
1985年,全校有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38人,教职工42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学校占地6.9亩,校舍建筑面积3650平方米。有图书2500册,订阅杂志22种,报纸16种。有一定数量的数学仪器和体育器材,教学条件正在逐步改善中。
合肥市安庆路第二小学
合肥市安庆路第二小学最初为抗日战争时期创建于立煌县(今金寨县)的私立中正中学附属小学。民国34年迁来合肥,校址为今长江路160号省民政厅光荣印刷厂所在地。民国36年,安徽省立合肥实验小学改为献立合肥中正小学,私立中正中学附属小学划为献立中正小学分部。1949年,中正小学分部改为合肥市立第七小学,校址移至刘公祠(现省博物馆所在地)。1953年2月改名为合肥卫山小学。1953年迁至安庆路357号。1962年在安庆路439号(省公安厅对面)设立分部。1970年本部改名安庆路第二小学,分部单独设校定名为安庆路第三小学。
“文化大革命”前,安庆路第二小学是西市区重点小学,教育质量一直较好。“文革”期间,学校遭到严重破坏,教育质量下降。粉碎“四人帮”后,教学秩序恢复正常,教学质量逐步提高。1978年数学教师徐玲君被评为特级教师。1983年3月,学校被列为西市区第一所改革试点小学后,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改革教学方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切实抓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体育“达标”率达98.2%;学生身体素质普遍提高,平均身高、体重、胸围均超过全国同龄儿童平均水平。1983年以来连续3次获全国小学生“雏鹰起飞”田径通讯赛优胜奖,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和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
1985年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49名,教职工39人。学校总面积为4.5亩,其中校舍建筑面积为1350平方米。有四层教学楼1幢(16个教室、4个办公室),平房9间,大操场1处。有图书209册,订阅期刊28种,报纸15种,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幻灯机、录音机、放映机、电子计算机等电化教学设备。在省教育厅进行的“两个暂行规定”的检查验收中,被评为全省受检小学中唯一的优秀级;在全国少先队“创造杯”竞赛活动中,获得3个“创造杯”;在全省小学生微机操作比赛中,4人获得优胜奖。
合肥市永红路小学
民国34年秋,合肥县立城西镇中心小学创立,校址在龚氏宗祠,有厢房6间、耳房2间作校舍,操场面积不足300平方米,设3个复式教学班,学生100余名,教师6人。民国35年12月,合肥县政府决定,为纪念已故安徽省保安司令陈与吾,将县立城西镇中心小学改名为县立与吾小学。自民国34年秋至民国37年冬的3年多时间内,学校校长曾5易其人,都是因学校条件太差,难以撑持,不得不卸职离去。1949年初合肥解放后,改名为合肥市立第八小学,有学生300余名,教师12人。1953年2月更名为合肥市龚湾巷小学,学校规模逐渐扩大。1959年创建附属幼儿园。1961年,学校扩展到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00多名。1967年改称合肥市永红路小学。1971年学校附设初中班。粉碎“四人帮”后,1979年撤销初中班,学校工作逐渐恢复正常。1981年,附属幼儿园迁往大西门大兴巷独立建园。
1985年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62人,教职工44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学校占地6亩,校舍建筑面积1214平方米。有三层教学楼1幢,平房41间,操场面积1500平方米。学校文艺活动成绩明显,在历次市、区举办的歌舞活动中都获得较好的成绩,先后获1983年全市少年儿童歌咏比赛集体第一名和1985年中市区红领巾演讲比赛个人第一名。
合肥市青年路小学
1950年,合肥市立第五初级小学创立,校址在包公祠内。1953年2月改名为合肥市包河小学,属南市区管辖。1958年,因安徽省图书馆和合肥市第七中学建设需要,包河小学改建于青年路34号,并改校名为合肥市青年路小学。同时,由原来的初级小学发展成为完全小学。1963年划归中市区管辖。1981年创设附属幼儿班,设中班、大班各1班。1985年8月改属西市区领导。
1985年小学部设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93人;幼儿班2个班,在班幼儿72人。教职工52人,其中小学部专任教师39人,幼儿班教师4人。
学校占地17.6亩,校舍建筑面积2536.56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建筑面积1453.6平方米。有三层教学楼1幢(12个教室),平房58间,操场1处。有图书243册,订阅杂志23种、报刊17种。并有少量的幻灯机、收录机、照相机、普及型计算机等电化教学设备。
青年路小学从1984年秋季开始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改试验,1985年开始进行“马芯兰数学教学法”试验。教改试验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1984年五(1)班学生获共青团中央“创造杯”活动自办报“创造杯”奖。五(1)、六(1)班学生分别在1984年、1985年全国“从小爱数学”邀请赛中获纪念奖、三等奖。1985年在合肥市电化教学观摩活动中,学校获电教课团体一等奖。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
1958年8月,安徽省水利厅职工子弟小学创立,有3个复式班,学生130个左右,教职工4人。1960年发展到18个班,教职工增加到40余人。1964年改为公办,更名为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校址在合肥市曙光路33号。
1985年有28个教学班(学前班2个),在校学生近1700名,教职工75人。学校占地面积18亩,校舍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校内有教学楼2幢、宿舍楼1幢、平房7间、小礼堂1幢和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操场1个。图书室有图书2500余册。杂志23种,报纸9种。仪器室有教学仪器近1000件。有一定数量的电教设备和体育器材。
近年来,学校正在积极进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开展第二课堂、改革考试制度等方面的教改试验。有些教师在合肥市教育局举办的电化教学观摩中曾获一、二等奖。
合肥市稻香村小学
1950年,合肥市立第四初级小学创立,校址在大西门外二里街东段。这所小学的建立,填补了当时城西近郊没有小学的空白。学校设3个班,在校学生90余名。1953年2月改名为合肥市二里街小学。1956年迁入原校址东侧,市民政局综合厂以西新建的校舍,开6个班。1962年改名为稻香村小学,扩展为9个班的规模。“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粉碎“四人帮”后,学校又有了新的发展。
1985年,全校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22名,教职工36人。学校占地面积7亩,校舍建筑面积1057平方米。有三层教学楼1幢,平房数间,小操场2个。有图书800余册,订阅杂志39种、报纸23种。有幻灯机、幻灯片、录音机、录音磁带等电化教学设备。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校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教育质量正在不断提高,学校多次被评为区、市五讲四美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先进学校。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多次获奖。其中,1985年在“从小爱数学”邀请赛中获得华东地区第二名,在全国看图说话比赛中获得优胜奖,有两名学生的作品参加世界儿童画展。1985年秋,在一年级进行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和“马芯兰数学教学法”的教改试验,已初见成效。教改班学生能自编自排,自办墙报,引人注目。
合肥市钢铁新村小学
合肥市钢铁新村小学创建于1950年,原为北外乡板桥村吴曙华私人所办,有学生20名。1952年改为公办,由国家投资在新校址茅厕拐(现板桥村红星队)新盖教室4间,命名为合肥市板桥小学,开单式、复式各1个班,在校学生63人,教师3人。1953年2月改名为合肥市王大郢小学。1957年郑湾民办小学并入,学校规模逐渐扩大,有4个教学班,学生200余名,教师5人。1958年扩大到6个班,成为完全小学。1959年迁至合瓦路东侧新校址(现电焊机厂对面),新建校舍20间,改名为钢铁新村小学,在校学生达300余人。1960年因修建钢铁新村居民点,学生数猛增,开12个班,在校学生600余人,教职工16人。1964年又迁到合瓦路以东钢铁新村居民点之中,并陆续新建了平房教室和教学楼。至“文化大革命”前夕,全校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50人,教职工17人。1969年被定为中心小学,1981年撤销中心小学名义。1976~1984年望城大队、钢铁新村居委会、油泵厂、工具厂等单位所办小学先后并入。
1985年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48名,教职工47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校园占地6亩,校舍建筑面积3128平方米。有楼房2幢、平房56间,操场面积1999平方米。有图书500册,订阅杂志18种,报纸12种。备有幻灯机、收录机等电化教学设备。
1985年秋季开始进行“马芯兰数学教学法”教改试验,开展了电化教学,并成立了家长学校。近几年来,学校连续被评为郊区先进单位。1984年在省、市组织的普及小学教育验收检查中,学校获得奖励。1985年有2名学生被推选参加华东地区数学竞赛,1名学生被推选参加全国小学作文比赛。
合肥市卫岗中心小学
合肥市卫岗中心小学1950年初创办时为民办小学,校址在南郊包公庙。1951年改为公办,为合肥市于岗乡小学卫岗分部,有学生20余人。1952年初改为合肥市卫岗乡中心小学。设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4人,教职工9人。1958年2月改名为合肥市卫岗小学,学生增加到250人左右,教职工11人。1958年,学生人数激增到700余人,设15个班,有教职工20余人。至“文化大革命”前,学校一直维持14~15个教学班的规模。十年动乱中,学校破坏严重。粉碎“四人帮”后,学校工作才逐渐恢复正常。
卫岗中心小学位于青年路三公里(城南影剧院东边)。校园占地15亩,校舍建筑面积1140平方米。有平房66间。操场面积350平方米。1985年,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03人,教职工44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
该校1985年秋季开始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语文教改试验和“马芯兰数学教学法”数学教改试验。
合肥市螺岗中心小学
民国36年春,沈南森在现郊区城东乡螺蛳岗创建民办小学。校舍仅草房3间,有学生10余名。1949年合肥解放后,该校除原处设1个班外,又在贫农朱启轩家和王爷庙中各设1个班。1952年,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公办,取名为合肥市城东乡小学。并新建了校舍,设3个教学班,有学生200余人,教职工7人。1953年2月改名为合肥市螺岗小学。1954年校址迁至螺岗西南岗地上,新建校舍19间,设6个班,有学生近300人。1957年,在校学生已达570余人。1965年,校园占地已达15亩,有瓦房22间,草房9间,学校初具规模。1976年,学校附设初中班。1977年,经郊区教育局确定为中心小学。1979年,初中班撤销。1983~1985年,整修、新建了校舍,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1985年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1人,教师19人,其中专任教师18人。校园占地121亩,有平房44间,面积为899平方米,操场面积为1800平方米。订阅杂志10种,报纸8种。有数学、自然、地理等科的教具和体育器材。电化教学设备有幻灯机、收录机及小学课本全部软件。同年,在一年级开设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和“马芯兰数学教学法”的教改试验班,并在各年级开展了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试验和电化教学。学校少先队工作成绩突出,1984年四(2)班中队获得省优秀少先队中队称号;1985年大队辅导员获省优秀辅导员称号。认真开展体育活动,学生健康状况良好,近视率逐步下降。1984年学生健康检查结果表明:1984年学生身高、体重都比1975年有所增加,视力平均为1.10。
合肥市十里村小学
合肥市十里村小学创办于1949年3月,为民办小学,设在李大郢祠堂,其前身是徐建民所办的私塾。同年9月,肥西县人民政府命名该校为十里庙小学。1950年春,董埠王涵卿私塾和社岗刘宗武私塾并入该校,学校由李大郢移至十里庙。同年学校划归合肥市管辖,设3个复式班。1952年9月转为公办,在校学生315名。1957~1958年发展到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千人。“文化大革命”初期,改名为合肥市十里村小学,附设初中班。1975年,附设的初中班划出改建为合肥市第三十七中学。1985年,小学迁至合六公路北沿和环湖东路交叉口以东200米处。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5名,教职工23人,其中专任教师22人。校园占地12.5亩,有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楼和三层宿舍楼各1幢,操场面积约5000平方米。学校设有1个电化教学教室。
近年来该校进行了“马芯兰数学教学法”和“邱学华尝试法”的教改试验,并结合电化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合肥市东昇小学
合肥市东昇小学原名为板桥小学二部(民办小学),1950年由私塾改建而成,校址在东郊王大郢。学校设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余人。1952年转为公办。1953年改名为王大郢小学。1965年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75名,教职工20人。“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东昇小学,并开办初中班.连小学在内一度开设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多达1068名。粉碎“四人帮”后,学校工作逐渐恢复正常。
1985年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28名,教职工29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全校占地1.7亩,校舍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订有教育杂志5种,报纸5种。近年来该校致力于教学改革,二年级看图识字课和六年级思想品德教育课在1985年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均获一等奖;一、三、四年级的作文系列训练试验也取得初步的成绩。
1985年合肥市小学一览表













上一篇:第一节 幼儿园
下一篇:第三节 中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