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发展概况
合肥幼儿教育初创于本世纪30年代初期。民国20年,安徽省立第六中学实验小学附设幼稚班1班。民国25年,基督教会美籍牧师溥尔琪之妻创设幼稚园1所。抗日战争时期,合肥未办幼稚园。民国37年,合肥办有安徽省立合肥幼稚园及献立中正小学附属幼稚园各1所,入园幼儿250多人,教职员10人。
1949年,皖北行政公署机关设幼儿园1所,有幼儿36人,教师1人。1950年,创办合肥市立第四小学附属幼儿园,是建国后合肥市教育系统设置的第一所幼儿园。其后,又在市实验小学设幼儿园。
1951年合肥市幼儿园统计

1956年,合肥市教育系统幼儿园增至4所,在园幼儿616名;另有街道办的临时托儿班28个。1949~1956年,是合肥市幼儿教育事业起步试验阶段。
1957年,全市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幼儿园增至58所,入园幼儿总数达3642名,其中公办5所,私立1所,其余为街道、厂矿、部队所办。
1958年“大跃进”时期,为顺应形势,合肥市幼儿园大批兴起。幼儿园总数达到222所,入园幼儿达9172人,教养员725人。1959年,园数又增至270所。
1960年全市适龄(3~6岁)应入园幼儿53529人,实际入园幼儿12039人。实际入园幼儿占应入园幼儿人数的22.5%。
1961年以后,为贯彻中共中央“八字”方针,合肥幼儿教育事业经历了一次调整、巩固、稳步发展的阶段。1961年全市幼儿园调整到141所,1962年再减至102所,入园幼儿数也从10395人降至8471人。
1963~1965年,全市幼儿园数每年均为百余所,入园幼儿8千人左右。其中教育部门办的幼儿园9所、入园幼儿6千余,教职工近百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大部分幼儿园被迫停办、撤销,园舍被占用或遭破坏。直至70年代,街道、厂矿、企事业等单位才又逐渐恢复和创办幼儿园,名之曰“红儿班”、“育红班”。1974年托儿所、幼儿园总数中,工厂办123所,机关办45所,服务行业办23所,学校办13所,街道办9所,其他企事业单位办12所;在幼儿总数中,3岁以内6079人,4~7岁9610人。
粉碎“四人帮”后,合肥幼儿教育事业不仅数量上稳步发展,质量上也有很大提高。1978年,全市幼儿园270所,入园幼儿13129名,保教人员1990人。宿州路幼儿园被确定为市重点幼儿园。1980年,市幼儿研究会成立,组建了市幼教中心教研组。1982年,全市幼儿园334所,入园幼儿23008人,占全市6周岁以内幼儿34725人的66.3%。1984年,市区幼儿园有360所,入园幼儿25469人,入园人数为市区学前儿童30900人的82.42%;郊区幼儿园60所,入园幼儿4277人,占全区学龄前儿童总数28678人的14.9%。
1985年底,全市共办有幼儿园500所(含托儿所),其中教育部门办10所,企业、机关、学校和街道办490所。入园幼儿共33166名,其中教育部门幼儿园有2015人。共有保教人员3859人,其中属于教育部门者156人。另有教育部门办学前班31个班,在学儿童1210名,教师60人。
1985年教育部门办幼儿园分园概况表

1985年教育部门办学前班分区概况表

合肥市幼儿教育基本情况表

教养工作
民国20年,安徽省立第六中学附属小学幼稚班开办以后,尚能根据幼儿实际进行教学,“尤以新布置之幼稚班教室最为合用”(1931年5月省督学王德玺《视察省立第六中学学校报告》)。民国25年,基督教会美籍牧师溥尔琪之妻所办幼稚园教幼儿读“圣经”,向幼儿灌输亲美崇美思想。民国35~37年,安徽省立合肥幼稚园及献立中正小学附属幼稚园开设的课程为: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自然、劳作。每节课时20~30分钟。
建国后,教育部于1952年3月颁发《幼儿园暂行规程》,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全市幼儿园制定了详细的保教计划,具体要求是:
一、体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锻练儿童灵活敏捷的动作,促使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养成儿童过集体生活的习惯;
二、语文教学:教育儿童大胆地发言,要求口齿清楚,发音正确,能把自己要说的话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认识环境:指导幼儿认识环境(包括日常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充实儿童的生活内容,进一步培养儿童“五爱”的优良品质;
四、美工教学:培养幼儿初步的艺术兴趣和爱美观念;
五、音乐教学:培养幼儿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素质,通过音乐教学贯彻“五爱”公德及团结友爱精神;
六、计算教学:培养幼儿初步的数量观念。
各幼儿园根据教学计划制订了《幼儿一日生活表》。
合肥市实验小学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表

在教学上尽量采用直观的方法。如用三种不同颜色来代替“最清洁”、“普通清洁”、“不清洁”;到农场参观,具体认识牛、马、鸡、鸭等家畜家禽的形体特征以及对于人类的用途;通过对具体树木的观察,认识什么是常绿树木、什么是落叶树木;结合天气时令观察日、月、风、雨、云、雪、冰等自然现象。
1956年12月,市教育局转发教育部《关于幼儿园的幼儿作息制度和各项活动的规定》,着重加强对幼儿的保育措施:小班幼儿每天睡12~14小时,其中午睡3小时;大、中班每天睡12~13小时,其中午睡2~2.5小时;每日三餐一点,两餐之间间隔3~4小时,小班因吃饭动作较慢,可提前半小时;除刮风、下雨、下雪天气外,幼儿应多在户外活动,以便增强体质。幼儿的教育教学主要是通过游戏、作业以及其他户外活动来进行的,各科根据教学大纲系统地深入浅出地选定内容进行教学。
1957年合肥市幼儿园作业表

小班不进行体操作业,发展小班幼儿动作是通过活动性游戏及早操进行的。语言环境认识的作业包括讲故事、朗诵诗歌、谈话,认识环境每星期轮流进行。图画、手工(泥工、纸工)作业,一年小班进行40次,其中命题画30次,意愿画10次;大、中班80次,其中命题60次,意愿画20次。泥工、纸工每周一次,主要包括物体塑造和用纸做玩具。音乐大、中、小班每年均80次作业,一年内幼儿要学会6~10只歌曲,5~10个舞蹈,4~10个用乐器伴奏的游戏,并欣赏一些曲子。计算是通过日常生活及各项活动进行。户外活动包括创造性游戏和活动性游戏。
50年代后期,各类幼儿园激增。由于师资缺乏,许多厂办、街道办、社办幼儿园多是由老年妇女照看孩子,保教质量严重下降。有的幼儿园又有小学化倾向,给幼儿进行汉语拼音、识字和算术教学。此时幼儿园的类型主要有全日制、半日制和寄宿制。
60年代后,由于贯彻“八字”方针,对幼儿园进行了调整与压缩,增加了设备,加强了对教育部门办幼儿园的领导,实行“以公带民”的办法,幼儿保教质量又有了显著提高。1960年,宿州路幼儿园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先进单位的称号,并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长江路幼儿园也多次出席全国、全省先代会、群英会。毛泽东同志曾用汉语拼音字母给长江路幼儿园孩子们回信,勉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文革”期间,幼儿保教工作陷于停顿。
1977年,幼儿保教工作出现了新局面。1980年,市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接着又组建了市幼教中心教研组,教研组下又以各类幼儿园的教学骨干为主成立若干教研组,指导全市幼儿教学工作。
1981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是向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根据《纲要》的规定,全市幼儿园开设语文、常识、计算、美术、音乐、体育等科目。每周教学时间随年龄而递增,小班每周上课6~8节,每节10~15分钟;中班每周上课10~12节,每节20~25分钟;大班每周上课12~14节,每节25~30分钟。在教学中,各幼儿园普遍注意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废止注入式和单一化,采取多种多样形式,寓教育于愉悦的游戏和具体形象之中,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智力得到增强。合肥市电信局幼儿园在教学中,注意对幼儿智力的开发,1985年根据《斯坦福—比奈量表》对儿童进行了智力测试,测得各年龄组每个幼儿的智商,然后根据智商情况对幼儿进行教育,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
1985年合肥市电信局幼儿园幼儿智商统计表

为提高保教质量,1983年全市各类幼儿园开展了“老师赛妈妈”活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养员。1980~1985年,市中心教研组为纺织、机械、化工等企事业单位举办50多期师资培训班,培训了2000多名教养员,开展多次业务练兵活动,举办幼儿教师普通话表演比赛、木偶戏表演、自制教具展览、观摩教学等活动,并在条件较好的幼儿园开展电化教学。1982年,宿州路幼儿园、长江路幼儿园被列为省电化教学试点单位;1983年,合师附小幼儿园、红星幼儿园、安庆路幼儿园被评为市电化教学试点单位。1985年,省电化教育馆为宿州路幼儿园作了“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录像,在同年4月份的省第三届幼儿教育年会上获得好评。保育方面,各幼儿园普遍重视幼儿的伙食营养和疾病防治工作,制定了《教养员工作条例》、《幼儿保健制度》。
为了及时地交流幼儿教养经验,传递幼儿教养信息,全市成立37个儿童保健辅导网,这些辅导网以教育部门办幼儿园或较大的厂办幼儿园为主,负责某一片幼儿园工作。
为使幼儿家庭教育科学化,1985年,大西门、安庆路、红星、宿州路、长江路等幼儿园以及纺织局、化工局、机械局等系统幼儿园陆续创办了幼儿家长学校。幼儿家长学校每月授课1次,一学年授完对幼儿教育的有关知识,受到家长的欢迎。
1985年,教育部门办的10所幼儿园全部开办中餐和午睡,大大方便了家长。
上一篇:第一节 学塾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