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师源
合肥县教师来源清末及民国时期,合肥县中小学和幼稚园教师的任用,基本上为聘请制。
清末,合肥中、小学堂的监督、堂长多由创办人自任或延聘,亦有官府任命者。庐州中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开办时,即由创办人李经方自任监督。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聘严复为监督。三十四年(1908)严辞职,由庐州府守聘李国松、李国筠为名誉监督,委张文运为驻堂监督。中、小学堂教习多由监督、堂长聘用,官府委派的殊少。其时,学校方兴,教师严重缺乏;且因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崇尚读经讲经、修身、国文等学科,重视科举出身,故中、小学堂教习中多有未曾受学校教育者。清宣统年间,官立城东两等小学堂教职员11名,曾受学校教育者6人,其中师范科毕业2人。庐州府官立中学堂师资情况与此类似。
民国建立后,逐渐重视教师的学历。民国7年,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在合肥成立。自此以后,直至抗日战争爆发,近20年间,合肥的中等师范教育未曾间断,小学教师毕业于师范学校者渐多。中等学校校长一般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中等学校教师具有大专学历以上者以省立中学为多,小学教师为中师毕业者也以省立小学居多。
民国23年合肥县中等学校教职员学历统计表

合肥县省立小教职员学历统计表(1933~1934)

民国25年,“安徽省立中等学校拟聘教员表审核标准”开始执行,省教育厅对省立中等学校拟聘教师的资格审查更为严格。如民国25年度第一学期省立庐州中学和庐州女中分别拟聘教员24名和17名,省教育厅审查后作出指令如下:一、所聘教员每周担任教学在10小时以上、资历合格者,省立庐州中学、庐州女中各为12人,应予填发一学年聘书;二、所聘教员每周担任教学在10小时以上,填报资历合格而证件未齐者,庐州中学7人,庐州女中2人,均应转知缴验证件,俟审无讹后,再行令饬填发一学年聘书;三、本学期教员每周担任教学不足10小时者,庐州中学2人,庐州女中1人,均不发聘书;四、公民教员庐州中学3人,庐州女中2人,均未经申请本省“审查训育主任,公民教员资格委员会”审查合格,不予审核,应另聘审查合格人员充任,以符规定。由于审查严格,此时合肥的中等学校教师学历一般都较高。
县立及私立中等学校师资则逊于省立者。民国24年度私立正谊初级中学教职员18人中,大学本科毕业者5人,大学专科毕业者5人,中等学校毕业者5人,未达到中等学校毕业程度者3人。民国26年度,县立女子初级职业学校7名教员中,大学本科毕业者2人,专科毕业者4人,清代高等学堂毕业者1人。
县立及县立以下小学开始多为地方士绅创办,用人权力操于学董之手,素不重视教师资格,教师中多有非学校毕业者。民国时期,教师由校长聘任。初期,仍宥于积习。民国17年后,《安徽省小学校长任免暂行章程》及《安徽省小学教员任免暂行章程》颁布,明确规定小学校长、教员必须具备的资格,省教育厅又多次进行小学教员试验检定及小学教员无试验检定,小学教师资格问题才渐被重视。但小学教师来源,以未能升学的普通中学毕业者及试验检定合格者为最多,其次才是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者。
合肥县小学教职员学历统计表(1933~1934年)

抗日战争时期,合肥原有的中等学校教师大量外流,就任于后方的国立、省立中等学校,合肥县境内的中等学校教师的任用,只能降格以求,师资质量不如战前。
小学亦因原有人员流散,师资质量不如抗战以前。虽曾一度实行省立师范学校应届毕业生统一分配,但服从分配者较少,多数人员另寻门路。如民国32年安徽省政府分给合肥县26名省立师范学校应届毕业生,而服从分配到合肥县小学工作者仅7人。
民国34年上半年合肥县小学教师学历统计表

抗日战争胜利后,合肥的省立中学逐渐恢复,在外地的部分中学教师也陆续复员回到合肥,中学师资质量较抗战期间有所提高,但仍未恢复抗战前水平。
民国36年上半年合肥部分中学教职员学历统计表

抗战胜利后,小学教师来源除省立小学较好外,远不如抗战以前。其时经济萧条,民生凋敝,日渐增多的失业失学人员多想在小学教师队伍中争得一席之地,有些省及县、镇各级机关低级公务人员或其家属,也为能在小学教几节课,领几成薪金而百计钻营。结果往往有不合格者幸进,而合格者落选。民国35年,合肥县政府奉令办理小学教员登记,在全县登记、申请检验的680名在职小学教员中,经检定不合格者163人,占申请检定人数的23.9%。同年,县立城西镇中心国民学校除校长外的11名教职员中,中等学校毕业者5人,其余6人均为初中毕业或高、初中肄业。这些人仅是册上有名的。至于混迹其间,滥竽充数,不便入册上报的,还未计算在内。其他小学也多有类似情况。其时,小学教师队伍极度混乱,来源复杂,程度悬殊,流动性大,生活无保障,不安心教学,教学质量因而每况愈下。
合肥市普通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来源1949年初,人民政府接管公立中、小学,废除了教师聘请制。其时,中学校长由皖北行政公署文教处任命,小学校长由市人民政府任命。中学教师由市教育局统一分配,来源渠道有三:一为原任中学教师志愿留下的,二为校长物色向市教育局推荐的,三为通过短期培训的。其后数年,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又采取多种办法,通过多种途径吸收中学教师,有由高等院校毕业的,有由机关干部转业的,有选拔小学教师的,有外地调来的,有的系黄麓师范学校毕业生,有的为上海知识青年,有经过中学教师训练班培训的,有毕业于工农速成中学的。自1952年起,高等院校毕业生为合肥中等学校教师的主要来源;从小学教师中选拔,则是建国初期合肥市中等学校教师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私立中学接管稍迟,校长的任命,教师的分配,一如公立中学。
建国初,市区小学教师多为接收下来的小学教师,亦有经短期培训的社会青年。1951年在崇今小学设立师资训练班,培训200人,其后在唐大楼设立合肥师资短训班,又培训小学教师120人。郊区小学,多系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前后成立的,为民办性质,教师多由农会或校董会指派,其中出身于塾师的为数不少。1952年后,学校逐渐转为公办,教师亦相应转为公办教师。在此前后数年间,分配到小学任教的,有巢县黄麓师范学校毕业生,有部队转业人员,有转正的代课教师。小学教师队伍逐渐充实,但其中有中师毕业学历者所占比例尚小。
1953年合肥市小学教师学历统计表

1955年,合肥师范学校始有毕业生分配到小学。自此以后,合肥师范历届毕业生成为全市小学教育中的一支骨干力量。
建国初期,幼儿园为数很少。幼儿教养员多从小学教师中抽调,也有从社会上吸收的。1958年后,公立幼儿园教师多由合肥师范学校幼师班毕业生补充;其他部门所办幼儿园也有国家分配的幼师班毕业生,但为数不多。
1958年,为适应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势,除接受部分高等院校及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外,还采取以下几种办法解决中、小学教师紧缺问题:一、扩大合肥师范学校招生名额;二、招收社会青年,在合肥十六中、三十二中等校代办的“师训班”,经过短期培训后分配到小学;三、合肥师范学校改为师范专科学校(1958~1963年办了5届大专班);四、选择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留校任教;五、分配合肥农校毕业生到初中任教。
1962~1965年,为了贯彻执行“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针,全市调整了教师队伍,共精简中小学教职员496人,同时又调进质量较高的中小学教职员361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生45人,专科毕业生8人,中师毕业生219人,高一级学校下放人员44人,其他45人。
经过这次调整,教师队伍的政治、文化和业务水平都有提高。1957年,小学教师989人中,中师毕业以上者423人,占42.7%;初师毕业以下者121人,占12.3%。调整后,小学教师1717人中,中师毕业以上者1077人,占62.7%,比1957年增长20%;初师毕业以下者48人,占2.8%,比1957年减少9.5%。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来源中断。1969年初,中学下迁后又在原址重新办学,教师只得七拼八凑。1972年又盲目发展高中,小学纷纷“戴帽子”办初中,于是初中教师教高中、小学教师教初中。同时,部分小学三年级以下交街道办学,教师多来自社会知识青年,多未受过系统专业训练。机关、企、事业单位办的幼儿园也发展较快,教师由本单位职工转业或从社会上吸收,毕业于幼师者殊少。现有师资队伍数量缺、质量差。据1969年9月统计,市郊区共缺中学教师1372名。又据1970年6月统计,市郊区共缺小学教师202名。同年上半年,市郊区有小学合同代课教师205名,下半年又继续使用其中的185名。
“文化大革命”以后,除国家逐年分配一定数量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外,又采取各种办法调整、充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队伍:调回部分下迁教师;调进具有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在其他单位学非所用的人员;恢复合肥师范学校,建立幼儿师范学校,创办教师进修学校进而成立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学院)。经过几年努力,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提高。
1983年合肥市区幼儿园教职工学历统计表

合肥中学任教师学历统计表(1985~1986年初)

合肥市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来源全日制专业学校的教师,建国前由校长聘用。建国后,师范学校的教师初期多由普通中学抽调,高等教育逐步发展以后,主要来源于国家分配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其他部门办的中等技术学校教师,主要来自国家分配的高等学校毕业生,部分是从主管部门所属其他单位职工中抽调。1952年,合肥中等专业学校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1953年有教职工292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1958年,有教职工868人,其中专任教师472人。1965年有教职工1504人,其中专任教师789人。1978年有教职工1336人,其中专任教师713人。1983年有教职工2712人,其中专任教师1331人。1985年底,合肥市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共有教职工3795人,其中专任教师1497人。
1985年合肥市全日制中等专任教师学历统计表

合肥市全日制高等学校师资来源1952年,合肥市全日制高等学校有教职工231人,其中专任教师93人(教授13人,副教授8人,讲师17人,助教55人)。1957年有教职工1564人,其中专任教师738人(教授52人,副教授42人,讲师127人,助教517人)。1958年,教育大发展。1960年,合肥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5945人,其中专任教师2799人(教授68人,副教授64人,讲师286人,教员564人,助教1153人,见习助教664人)。1962年,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到1963年,合肥普通高等学校有教职工6553人,其中专任教师3006人(教授56人,副教授62人,讲师587人,教员248人,助教2053人)。1965年,合肥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6031人,其中专任教师2615人(教授54人,副教授51人,讲师541人,教员178人,助教1791人)。
1978年,合肥普通高等学校有教职工10433人,其中专任教师4322人(教授62人,副教授244人,讲师739人,教员388人,助教2889人)。
1980年成立的合肥联合大学,教师多为聘请。5年业余聘请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者达500名以上。
1984年合肥普通高等院校专任教师职称统计表
待遇
合肥县教师待遇清末,合肥中小学堂教师待遇,尚未见有明文规定。塾师收入多寡不一,一般每月可收入熟米一石左右。
民国初年,省立中等学校教职员薪俸,系经省核定支付。民国8年,省立第二中学校和省立第六师范学校职员每月薪俸,经省核定为:校长80元,学监40元,舍监30元,文牍(兼统计)、庶务各30元,图书、仪器、储藏等室保管人员各20~30元,书记12元,兼职校医10元(1年以10个月计酬);教员薪俸按班计算,每班年支1600元。民国17年7月,安徽省政府颁发《安徽中等学校教员聘任暨待遇暂行规程》,规定中等学校教员薪金标准为:高级中学专任教员月薪120~160元,初级中学专任教员月薪80~120元;兼任教员待遇以钟点为标准,凡每周授课1小时,高中7元,初中5元。当时合肥省立中等学校教师,基本上按这个标准支薪。民国20年,省立第六中学校和省立第六女子中学校校长的月薪均为200元。民国22年,省立六中(有初中部、高中普通科和高中师范科)教职员50人(专任教员22人,兼任教员8人,职员20人),全年支付薪金50412元(人均月薪84.02元)。其中,教员年支37932元,人均月薪105.37元。同年,省立六女中(有初中部及高中师范科)教职员31人(教员21人,职员10人),年支薪金33600元,人均月薪90.32元。民国23年度第一学期,省立庐州中学教职员31人,月支薪金2735元,人均月薪88.2元,最高者200元,最低者10元(兼任教师)。同期的省立庐州师范学校教职员27人,月支薪金3202元,人均月薪118.6元,最高者200元,最低者20元。民国25年,安徽省政府颁行《安徽省立中学校校长、教员待遇办法》,规定:省立高级中学、师范学校和高级职业中学教员月薪分14级,第一级210元,第十四级80元,级差10元;省立初级中学、简易师范学校和初级职业中学教员月薪亦分为14级,第一级190元,第十四级60元,级差10元;校长按教员月薪标准进3~5级。当时合肥的3所省立中学校基本上均按这个标准支付校长、教师薪俸,但多数教师级别偏于中下,级别高的是少数。
民国26年,省立庐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部主任月薪45元,级任教员30元,科任教员25元,事务人员23元,也是按省教育厅规定支给的。
同时期的县立、私立中学校教职员待遇远比省立者菲薄。民国22年,县立女子初级职业学校教职员14人,人均月薪41.73元;私立正谊初级中学教职员18人,人均月薪42.48元;私立三育女子中学教职员22人,人均月薪53.59元。
小学教职员的月薪普遍低于中等学校。民国初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20多年中,县立小学及县立以下小学教师月薪少者不到5元,多者不过40元,一般多在10~20元;城内小学教师月薪稍高,多为15~30元。省立小学教师待遇则优于县立者。
县立及县立以下小学教职员月薪本已极低,当局偏又任意拖欠、克扣,不能按期如数发给。民国19年6月,省督学李光烈在《视察合肥县教育报告》中指出:“合肥以连年歉收,教育经费因之大受影响。视察的时候,时间已到了6月,而各学校的经费还没有发足今年2月,并且各学校都有去年的几个月的积欠,可怜一些小学教师,报酬少到极少限度的了,而又拿不着,在这米贵如金的年头,简直要喝西北风过日子!”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军费所需甚巨,教师月薪多按7~8折支付。民国29年,日伪淮新小学校长月薪120元;教员5人,4人月薪各58.08元,1人52.08元。日伪省立合肥中学则发给教职员米、煤、油、盐等实物。民国30年度,安全区内第五区七县联立中学教员月薪最高者100元,最低者24元,多为72元;职员月薪最高者80元,最低者40元,多为40元。民国32年度第二学期,该校专任教员人均月薪1100元。合肥县立初级中学民国31年度第一学期教职员月薪最高者208元,最低者60元;民国33年度第一学期教职员月薪最高额1386元,最低额565元,人均750元。合肥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民国32年度第一学期教职员月薪最高额600元,最低额160元,人均280元;民国33年度第一学期教职员最高月薪900元,最低月薪200元,人均月薪550元。
小学教师待遇,民国29年,省立合肥临时小学教职员月薪:校长40元,教导主任35元,事务员20元,级任教员30元,科任教员25元。民国30年12月,县属小学教导主任、级任教员、科任教员月薪分别为24元、20元、18元,另有食米津贴每人每月5市斗,其后,教师月薪虽年有增加,但远不及物价增长速度之快,教师生活极为清苦。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6年,省立合肥中学、省立合肥女子中学、省立贞干中学等3所省立中学的教职员月薪最高者448元,最低者60元;(献)立合肥中正小学、省立合肥幼稚园的教职员月薪最高者140元,最低者70元;县立初级中学、私立中正中学的教职员月薪最高者分别为358元、340元,最低者分别为50元、90元;县属小学的教职员月薪最高者100元,最低者60元。因物价飞涨,中小学教师待遇实行基本月薪加成,外加生活补助费的办法支付。
同时期的县立中小学教职员的基本月薪、薪俸加成和生活补助费都远比省立者为低。民国36年8月份献立中正小学教职员月薪最高者140元,薪俸加成为1600倍,生活补助费290000元,米贴1石,而县属小学教职员月薪最高者100元,加成数840倍,生活补助费不过140000元,外加米贴8斗而已。
这些薪俸加成和生活补助费,往往是数月以后补发的。其时物价飞涨,“法币”急剧贬值,薪俸到手时已不值钱,教师生活濒临绝境。
合肥市教师待遇1949年1月底,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合肥。春节前夕,人民政府发粮救济每位教师,中小学教师才有年饭米。据1949年1月28日《私立三育中学在城教职工领取补助粮名册》所载,该校当时在城教职工26人,人人都得到补助。补助粮是按在城教职工家庭人口发给的,多的如长幼6口之家得粮130斤,少的仅夫妻2人也得粮60斤。
1949年初,合肥公立中小学大部分教师实行工资制,少数人实行供给制。实行工资制的,每人每月食米45斤,外加菜金12万元。私立及民办学校教职工工资主要依靠学生缴纳学费,政府另给部分补助。由于当时物价稳定,且工资以实物为主,教师生活有了保障。
1952年7月,实行以工资分为单位的工资标准,并提高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的工资待遇。1953年9月,在工资总额1%以内,按教职工总数的6%,进行了工资调整。1954年,有部分教师提高了工资。其中,中学调整率为(调整后增加工资分数与调整前工资分数之比)为8%,调整后人均增加15.52个工资分;师范学校调整率为8%,调整后人均增加16.17个工资分;小学调整率为7.38%,调整后人均增加11.17个工资分。
1954年分配到教育系统中专以上毕业生工资标准

1955年7月,实行货币工资标准,外加物价补贴,并有部分教职工调整了工资。调整以后,教育部门办的小学教职工人均月工资36.5元,比调整前增加1.01元;中学人均48元,增加1.09元;师范学校人均51.7元,增加0.8元。
1956年4月实行工资改革。
1956年工资改革前后教职工工资对照表

1959年和1960年,为少数工资偏低的教师提高了工资。其后,由于人员流动,教师工资情况又有一些变化。据1962年11月统计,全市教育部门中,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为44元,其中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为34.5元,中学教师为49.4元。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家庭负担平均每人每月不足12元的有121人,占中小学教师总人数的8.6%,政府都给予适当补助。
1963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又作了一次大面积的调整,教育部门办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职工有40%提升了工资级别。
“文化大革命”期间,1971年对少数工龄长、工资低的教职工的工资作了一些调整。
“文革”以后,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工资又作了多次调整。1977年、1978年和1979年连续3年都有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职工调整了工资,升级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40%、2%和40%。1981年进行工资普调,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职工月工资人均增加6.5元。1985年实行工资改革,全市教育部门办中小学和幼儿园6月底在册的正式教职工16805人(含3县)都加了工资,月工资人均增加24.04元。
1952年7月起,教师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病假待遇、班主任津贴、死亡抚恤以及女教师产假待遇。1954年起又拨给教师福利补助费,补助生活上有困难的教师。如1962年春节前,市教育局对生活困难的50位教师共拨了补助费1380元;市文教工会也对126位生活上有困难的教师进行了补助。1980年年终又给教育部门办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共补助30万元。
建国后合肥市曾多次召开会议,奖励、表扬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有的还受到中央和省的奖励。“文革”以后,广大教师更加受到党和国家的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近几年荣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的1人,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的8人,荣获“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称号的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2人,特级教师6人,省劳动模范2人,省优秀体育教师5人,省优秀教师35人,市优秀教师392人。有450人获得35年教龄荣誉证书,1378人享受讲师待遇。还召开了30年教龄以上教育工作者大会,予以奖励。又为教龄在20年以上、家属户口在农村的教师办理了家属“农转非”手续,户口迁入合肥城市的有287户、1335人。还给教师中的冤假错案作了平反改正工作,截至1985年5月止,市属中学中已平反改正的308人,待处理的11人。
建国后,教师成为国家的主人,直接参政议政。历届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市政协委员会都有教师代表参加。
培养提高
合肥县教师培养清末民初,合肥中小学在职教师除自修外,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素不组织教师学习。20世纪30年代起,一度培育过中、小学训员和公民教员。抗日战争时期,鉴于教师数量缺、质量差,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渐被重视。民国29~34年先后举办小学教师暑期讲习班、训练班5期,代用国民学校教师训练班2期。其中,民国30年举办的小学教师暑期讲习主要内容是小学兼办社会教育问题;民国32年举办的代用国民学校教师训练班,训练对象是塾师,结业后将私塾改为代用国民学校。民国34年的小学教师暑期讲习会主要是进行政治和军事训练,由合肥县长兼任班主任,按中队、分队、班编制,实行军事管理,学习的科目主要是精神训话、总裁言论、新生活运动与实践、战时政治建设、地方自治、军事管理规则、军事常识等,教员多为地方党政军负责人,教学业务的学习却很少。其他各期讲习会的讲习内容,“精神训练”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合肥市中小学和幼儿教师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师的培养提高受到重视。50年代初期,每年寒暑假都组织教师学习时事政治。1952年又组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进行思想改造学习。平时经常性的学习也抓得较紧,教师的政治素质渐有提高。
同时,为了提高教师的文化、业务水平,一方面选派在职小学教师到高等师范院校、艺术院校和初中师资速成班脱产学习,以此培养中等学校教师;另一方面创办合肥市小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提高在职小学教师的文化业务水平。到1957年,先后组织300多名在职小学教师业余学习语文和数学。
1958年,为适应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势,挖掘潜力,充分利用本市的力量,大力培训中小学在职教师。接着又派遣中小学教师赴省教育学院和外地教师进修学校进修。
1960年合肥市在职教师轮训统计表

1962年,在合肥师范学校开设中小学教师进修班,组织部分中小学教师参加进修。
除组织上有计划地安排进修和轮训外,许多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还自寻门路,参加进修。合肥师范学院1958~1966年开设的政治、数学、中文、外语等专业的四年制本科班和二年制专科班夜大学及安徽电视学校于1963~1966年开设的中文、英语、数学等专业的三年制专科班,其中不少人坚持学习到毕业。
此外,从50年代开始,各校内部和校际之间开展了备课活动、教研活动、经验交流会。
“文革”期间教师培训工作被迫中断。
“文革”后,安徽师范大学的政教、中文、数学等专业的函授班和合肥师专的物理班、外语班先后开学,合肥市都有中小学教师参加学习进修。1978年,合肥市教师进修学校成立,招收本市郊区在职中小学教师(包括民办)300余人参加进修。1982年,该校改为市教师进修学院后,春季招收脱产学员91名,秋季又招收脱产学员135人,主要对象是本市在职教师。1983年改为市教育学院后,专业设置增加,招生范围扩大。1985年,合肥教院开设有10个学科15个专业,学习形式既有脱产,也有业余和函授。本市参加进修的684人大部分是在职教师。
合肥市在职教师参加合肥教育学院进修统计表

1981年,合肥师范学校开设小学教师进修班,学制二年。1984年,又开设函授班,1985年有400名在职教师参加学习。
除系统进修外,1976年安排公立、机关、厂办幼儿园教师50名进修半年。1981年8月组织全市生物教师参加电视大学的《普通生物学》业余学习。1984年3月举办教育管理培训班,市属中学中层以上干部都参加了学习。同时组织市属中学65人参加教育系统会计培训班学习。
合肥市高等学校教师培养除通过平日采取的跟班听课、开展经验交流、教研和科研活动等形式提高教师外,还派遣教师出国或到省内外进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1978年到1984年10月,先后派出350多名教师分赴欧洲及美、日、澳等18个国家进修学习,另有短期出国访问或学术交流的164人次。合肥工业大学1953~1958年先后派出206人到国内有关高等院校进修,19人到苏联和东欧国家进修和留学;1978~1984年派往国外进修的有46人,其中已有人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安徽大学在1979~1984年,先后派送40名教师到国外进修,有的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安徽工学院近于1978年后选送教师出国进修的8人,考取国内重点院校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9人,在本院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3人,到兄弟院校进修的363人,参加本院研究生班学习的41人,参加新技术讲座、课程讲习会、计算机学习班的共300余人。安徽医科大学于1978年后选派22名教师分赴法国、联邦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与美国进修学习和进行学术交流。安徽中医学院自1962年以来先后派遣23名教师分赴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中医学院进修学习。
下一篇:第三节 经费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