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时期,合肥迭遭灾祸,金融特窘,高利贷盘剥盛行民间。农村年利率经常高达“五分”甚至“加一”,民众仍哀叹“告贷无门”。民国24年,安徽推行农村合作社,办理耕牛等项贷款。是年10月,合肥县计建社98个,由4585名社员共投入4821股(股金总额11842元),先后贷出款额29454元。
1949年6月,市人民政府号召群众之间互相帮助、借粮贷款解决生活困难。借贷以自愿为主,不摊派。至1951年5月,全市群众互借款3400余万元,大米42432斤,面粉、黄豆7858斤,衣服1817件,柴草2万斤。此后数年,冬春雪雨连绵,贫民濒临断炊,亦多依靠亲邻帮助或借贷粮款度过饥荒。
1953年4月,市人民政府指示各区政府,将自由借贷利息控制在“借钱月利率3分;借粮春借1斗,秋还斗半”。鼓励有粮有钱户出贷,限制高利盘剥。1954年春,郊区发动群众自愿互济大米、小麦及杂粮数万斤,使925户贫农4953人平安渡过雨雪关。
1957年,东市区民政部门协同区妇联、银行在15个居委会居民中,组建101个经济互助组,吸收1200多户参加储蓄。翌年3月,市民政局会同银行、妇联总结这一经验,推广全市。年末,经济互助组已有536个,参加者9137户,存款568936元,解决了部分居民应急借款问题。每个互助组10户左右,推选组长1人,组员(户主)每日节省3、5分钱,于旬末交组长存人银行。组长分户立帐,不识字者凭组长印章结算。组员遇临时事故皆可请借,一般3个月内分期还清,每年末或春节前退还存款;全退或退几成,由全组讨论决定。这种自愿互利、自由结合、自己管理的互助组,既能解决参加户疾病医疗、子女人学等急需,又可兴勤俭持家风尚,和睦邻里,减少政府救济。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