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4年,合肥县由知事公署设注册所承办商户登记。民国16年后,先后由县实业局、工商股、社会科兼办工商管理。
1949年2月11日,市工商管理局(简称市工商局,下同)成立,担负恢复经济,制止哄抬物价,打击不法商贩,加强市场管理,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等项任务。3月,市工商局和市税务局合并成立市工商税务局。1950年初市工商税务局机构调整,调整后分设市税务局和市人民政府工商科。工商科编制7人,实有6人。1951年,合肥经济逐步恢复,组织和发展生产的任务加重,工商科改为市工商局。局内设国营贸易科(商业科)、工业科、工商行政科、统计科、人事科和秘书科,编制55人。市工商局是综合性的管理机构,其职责:管理私营工商业和个体商贩;维护市场秩序,平抑物价,打击不法投机活动;指导签订购销合同;改善公私关系,调整工商业;指导工商联和同业公会的工作,对商标进行管理等。
1953年后,市工商局将工作侧重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原局工商科、商业科的基础上,市成立工商局、商业局、手工业管理局。1956年对私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市工商局撤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由市商业局商政科代替。商政科的主要职责是:市场管理、摊贩登记管理、商标管理。50年代初期,市工商局曾在市属西市、北市、车站区各设工商区员1名。50年代后期,各区工商管理工作由区商业分局商政股负责。
1957年初,为适应集市贸易开放和打击投机倒把的需要,市成立市场管理委员会。1961年9月,市场管理委员会成员调整,除商业局、公安局、税务局主要负责人参加外,还吸收计委、粮食局、手工业局、交通局负责人及西市、东市、北市、南市区区长参加。是年,南市、北市、西市、东市区均设立市场管理办公室,管理区内农贸市场和查处投机倒把活动。1963年5月,根据省委指示,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成立,与市场管理委员会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该局设市场管理科、工商行政科、人事秘书科和车站检查站,编制20人,担负市场管理,保护合法交易,取缔无证商贩,打击投机倒把,指导管理城市贸易货栈的任务;办理工商企业开业、歇业登记及商标注册,监督产品质量,指导各归口单位贯彻执行中央对私改造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市工商局成立后,在东市、西市、南市区和巢湖路、双岗市场设立了工商行政管理办公室(对外亦挂市场管理办公室的牌子)。
1968年3月,局机构改名为市革命委员会工商管理局,工作人员有80名。5月,合肥市革命委员会打击投机倒把指挥部成立。该部受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领导,工作重点是管理市场,打击投机倒把。1971年,各区相继成立工商行政管理分局。1976年,市革命委员会将各区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划归市工商局领导;同时,在4个区较大的农副产品市场设置工商行政管理所。
1977年,市工商局恢复“文革”前的领导体制,内设业务科、秘书科以及车站联合检查站,实有工作人员102人。1979年,按照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指示,市工商局充实人员,在市区25个街道和20个农副产品市场,分片设立12个工商所;在郊区15个公社10个集市贸易点,分片设立5个工商所。每个所事业编制6~7人。
到1980年底,市工商局共有242人,其中事业编制154人,行政编制88人(局机关62人)。1981年,增设案件审理科和个体经济管理办公室,将商标合同科分设为商标广告管理科和经济合同管理科。
1983年10月,市工商局进行机构调整,设企业登记管理、个体经济管理、市场管理、经济合同管理、商标广告管理、政工6科和办公室,另设商品质量检验所和直属分局。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工商局管理机制逐渐完善。到1985年底,共设9科1室和2个直属处(所)、6个分局和24个工商管理所。全系统共有工作人员460人,他们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对全市工商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保护合法经营,取缔违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1985年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基层工商所设置情况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