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初,合肥的金属材料由私营五金店经营。1953年,开始由国营商业部门经营,名谓“大五金”。
1958年,合肥市工业主管部门相继建立。省主管厅局根据省计委金属处分配的指标,分配给合肥市各工业主管部门供销机构。供销机构直接组织订货给各厂,几乎全部属“条条”供应。大办钢铁时期,市设立冶金指挥部(后又成立钢铁总厂),对全市小高炉生铁统一调拨,其他金属材料仍为“条条”供应。
1960年,国家进行物资体制改革,市计委建立了物资二级站,开展信托服务和调剂业务。二级站由市计委综合计划科管理。计划分配和供应工作仍由“条条”负责。
1962年,物资管理实行“统一计划、综合平衡、条块结合、分级管理”的方针,物资综合公司成立。公司金属组专门对市金属材料的供应渠道进行调查研究。1963年,合肥市物资局设立金属材料科,负责合肥市金属材料的订货、分配和供应工作。主要供应市属各工业局的维修材料,年供应黑色金属1060.33吨(钢材731.7吨、生铁328.63吨),有色金属8.85吨。清仓查库,收购“大跃进”后下马单位的钢材。到1965年7月,共收购省机械、轻工、冶金等厅积压钢材1300吨,这就成为市金属公司成立时首批库存。
1965年7月,中国金属材料公司安徽省合肥市公司成立。办公地点设在阜阳北路原合肥锅厂旧址。公司下设业务、财务、储运3个科室,有41名职工,2.1万元固定资产,400万元流动资金。公司年供应钢铁4938吨,有色金属218.4吨。1968年,中国金属材料公司安徽省合肥市公司改名合肥市金属材料公司。1973年,公司迁入蚌埠路512号新楼办公,原址定名北门仓库。1978年在合肥油库附近征地40亩,建立南门仓库,1980年竣工交付使用。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金属材料公司和省公司分别于1978年和1979年在合肥市设立了中国金属材料公司合肥供应站和安徽省金属材料公司合肥供应站,分别承担中央在肥企业和经济区内各县的金属材料供应工作。1982年,经市计委批准,合肥矿机厂金属回收加工厂并入市金属材料公司。公司成立金属回收站和金属加工厂,开展废钢铁回收、加工、上缴以及报废汽车、锅炉、机电产品的回收、分解、上交业务。1986年,合肥市金属材料公司搬迁至阜阳路47号合肥大厦三楼办公。1985年,公司共有职工298名(集体185名);有固定资产原值232.17万元,流动资金337.2万元;库房、货场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有各种机动车9辆,铲、吊设备6台,20吨龙门吊(电子计量装置)1台,15吨地磅1台;铁路专用线一条(总长170米)。1985年,供应钢材72178吨,生铁8488吨,铜971.4吨,铝1222.21吨,铅、锌、锡48.13吨,硬质合金4.982吨。其中,钢材供应量占全市消耗总量的65.5%。物资销售收入7827万元,实现利润240万元。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