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南淝河是贯穿省会合肥市的河流,流经地带有3种地貌特征:上游为丘陵地带,岗畈高低差10~20米,河道在冲洼间蜿蜒曲折穿行,河床低于两岸地面高程7~10米;中游经市区地段,地形比较平缓,河床低于两岸市区路面6米左右;下游为冲积平原地带,两岸均为圩田,河床低于圩田2米左右。两岸圩堤顶高11~13米(吴淞海平面)。
南淝河上游3条河流汇水区域如葵扇之面,于市区城边归一,状如扇柄。“扇柄”河道处,纳汇“扇面”诸多来水,水量增多,舟楫可至。上游3条河流约各汇集三分之一面积的来水,流域比降大体一致,均约八百分之一,河源至市区仅40公里。流程短,跌差大,汇水快,水势迅猛。源头洪峰到达市区仅需1天,水位涨幅3~5米,当日降水量超过150毫米时,上游3条河流汇水,便迅猛倾泻下来,漫溢河床,泛滥成灾。另据史籍载,南宋乾道年前,南淝河沿金斗城(唐、宋时合肥城名)北城边流过,此段名为金斗河。乾道时,淮西路帅郭振向河北拓城后,河道方成为穿城而过的河流。当时穿城而过的金斗河,河道顺直水深,流水通畅,货船进城可达县署后墙下(今杏花村一带)。明正德年间,郡守徐钰为防御农民起义军夺城,堵塞水西门,另辟北城濠为新河道。后城内金斗河逐渐淤塞,而绕城的新河道,由于浅狭弯曲,阻水严重,致使合肥城区洪涝灾害年甚一年。
对于南淝河的洪涝灾害,历史上也曾采取过一些防御措施,但都属于消极的办法,仅以城墙挡水,只保城内,城外任其受害。清雍正十一年(1733)邑人田实发在《金斗河议》中,倡导疏浚恢复城内金斗河,增大泄洪量,减轻合肥城乡洪涝灾害,恢复昔日水运。据此议载:“雍正十年,郡守徐公牒抚宪重浚斯河,四民鼓舞,但有一督催之员某某者,利速就而论功,宜宽窄浚之,宜深浅浚之,河稍通如渠,遂报成功,未几复塞如故。”民国36年,安徽省建设厅水利工程处派技士叶恩霈、科长任振寰对南淝河进行调查,提出了治理意见,但未实施。治理规划
建国后,1952、1954两年合肥市又连遭两次洪水袭击,国家和人民财产损失严重,大大制约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为了治理南淝河,安徽省和合肥市两级人民政府责令水利部门提出规划意见。根据两级政府要求,安徽省水利厅于1954年10月,派员对南淝河进行数度实地查勘,整理各种资料,经过多种反复比较后,提出3种治理方案。
第一方案:上游兴建滞洪水库。由于上游为低矮丘陵地带,无理想库址,方案拟在四里河上游二十铺和板桥河上游深塘坝两处建坝做库。二十铺建库,控制流域面积190平方公里,蓄水1642万立方米,滞洪淹没面积8平方公里;深塘坝建库,控制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蓄水1380万立方米,滞洪淹没面积6平方公里。两库共控制面积290平方公里,蓄洪3022万立方米。按此方案建库,遇1954年7月10日洪水,北门外最高洪峰流量由1280立方米/秒降低为930立方米/秒,降低27%。东门文昌村最高洪峰流量由1809立方米/秒,降为1165立方米/秒,降低35%。降低结果,仍超过合肥市的安全流量,仍需沿河建筑堤防。
第二方案:开辟分洪道。分洪道路线从四十铺阮大郢起,经张小郢、彭岗、徐岗、舒大郢、童子郢、大头桥、七里桥穿过淮南铁路与板桥河会合。再自板桥河经尚老家、王道郢、方大郢至沈桥湾注入龙塘河(二十埠河)后,合流归南淝河。此方案把四里河和板桥河撇开,使流经合肥市的流量,仅是从南淝河正源流来的一部分,使606平方公里流域面积中的380平方公里径流不再流经合肥。遇1954年洪水,可分泄1119立方米/秒洪水流量,使合肥附近洪峰流量,降至700立方米/秒,即可降低61%。但700立方米/秒流量仍超过合肥市安全流量,还需沿河道建筑防洪堤。该分洪道要穿过两道岗丘,土方工程量较大。
第三方案:市区沿河建防洪堤,左岸(东岸)自火车站附近起,沿板桥河左岸向南,经过河北街延至南淝河左岸碾米厂、矿山机械厂向东至合肥市苗圃东南,折而向北与岗地相接,长7公里。右岸(西岸)自东门大桥起,经小东门、省委党校(现省科委)门前转至格物街(现巢湖路)后,越方桥抽水站引水渠与方桥抽水站防洪堤相接。长1.8公里,左右岸两道堤,共长9公里。为了避免束水,壅高水位,两堤须离开相当距离。土堤高度拟高于1954年洪水位0.5米,顶宽2~3米,内外坡1:1。其中自胜利路至矿山机械厂一段,长1.8公里做石堤。防洪堤与交通要道之交点,如大东门、小东门、胜利路、崇德街(今滁州路)及碾米厂附近,建筑涵闸5座。包河口、方桥及矿机厂东南角各建泄水闸1座。西门和东门原有损坏水闸,结合下水道工程改建。这项工程完成后,可保证合肥市绝大部分地区不再受南淝河洪水为害。
1955年,省、市两级党政领导,会同水利、城市建设部门研究、审议三个方案,主要方面,研究以合肥市城市防洪为主,同时考虑综合治理开发利用南淝河水资源问题。中共安徽省委高瞻远瞩,通盘考虑,决定采用第一方案,即“蓄泄兼顾、疏防结合”方案。
根据方案一,由省水利厅、省城市建设局和合肥市市政建设局联合组成规划设计组,在国家城市建设总局顾问、苏联专家指导下,在治淮委员会勘测设计院具体帮助下,编制了《合肥市防洪工程规划》,其工程项目:滞洪,在南淝河上游兴建董铺、大房郢两座大型水库;中防,自板桥河口起,至合肥苗圃河段修筑堤防;下泄,疏浚河道,提高泄洪能力。这些工程建成后,百年一遇洪水(日降水量266毫米)水位:东门大桥14.3米,施口11.5米,合肥不致成灾。
滞洪工程
董铺水库是合肥市城市防洪主要工程,原百年设计防洪水位31.95米,1964年通过修正水文计算,将兴利水位由29.85米降低到27.50米。加固设计仍批准汛期为27.50米,汛后为28.00米。
董铺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07.5平方公里,占市区上游来水面积34%。兴建设计总库容1.73亿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1亿立方米,调洪库容6563万立方米。在遭受百年一遇洪水时,水库不泄洪;千年一遇情况下,入库洪峰流量1540立方米/秒,溢洪道及泄水涵合计排水220立方米/秒。
1975年8月,河南林庄大水及1976年唐山地震后,为了合肥市和淮南铁路更大的安全,加固设计将原百年设计,千年校核标准提高为千年设计,最大可能洪水校核标准。总库容提高为2.4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由1亿立方米减少到6520立方米,减少0.65倍;调洪库容由6563万立方米增加到1.83亿立方米,提高179%。由于水库设计标准可调洪库容大,流域面积小,历年洪水全部拦蓄,每年都在不加重下游灾情的前提下错峰泄洪(溢洪道从未泄过洪),不论丰水、干旱年份都没有给水库本身造成危害。
1964年至1988年底,水库共拦蓄100立方米以上洪峰15次,其中最大一次洪峰流量为629立方米/秒,拦蓄洪水0.338亿立方米(1984年6月13日),使进入市区的洪水总量削减了37.8%,大大降低了合肥市的洪灾损失。
继南淝河上游在正源建成董铺水库后,又在支流板桥河上游建成蔡塘水库、张桥水库和三十头水库;在支流四里河上游建成大官塘水库、泗水水库(未蓄水)、梅冲水库。
蔡塘水库(中型)集水面积26平方公里,1959年建成,1984年除险加固后,总库容2080万立方米。防洪标准:5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溢洪道最大泄量141立方米/秒。
张桥水库(中型)集水面积34.4平方公里,1968年11月建成,1984年除险加固后,总库容1332万立方米。防洪标准:5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溢洪道最大泄量221.5立方米/秒。
三十头水库集水面积4.6平方公里,1968年建成,1984年除险加固后,总库容372万立方米。防洪标准:5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
大官塘水库集水面积2l平方公里。1968年建成,1985除险加固后,总库容1080万立方米(库容量达中型水库标准,省水利厅尚未承认)。防洪标准:百年一遇设计,PMP一遇校核。溢洪道最大泄量246.5立方米/秒。
泗水水库集水面积41.1平方公里,1968年6月建成。防洪标准:20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总库容1502万立方米。该水库土坝、泄洪、放水等建筑物均已配套建成,唯淹没区农户未迁移,至今不能蓄水发挥效益。
梅冲水库集水面积15平方公里,库容量474万立方米。
以上6座水库,集水面积183.5平方公里(泗水水库41.1平方公里未拦),总计库容6283万立方米(含泗水水库1502万立方米)。1984年汛期,合肥地区降大暴雨时,蔡塘、张桥、三十头、大官塘和梅冲5座水库,计拦蓄洪水4000万立方米,大大减轻了合肥市受灾程度。1985年干旱时,因5座水库多拦蓄4000万立方米水,为沿库周围灌溉提供了充足水源,使丘陵岗地旱情大为减轻。
中游治理
南淝河中游5.5公里,是穿过市区河段。由于该段穿过城市,沿河地势低洼,两岸街道常受洪涝灾害。清嘉庆《合肥县志》载:“明万历中,知县胡震亨在城东三里处建闸以防其涸,民甚便之。崇祯乙亥,知府吴大朴筑石坝于东水关。”
建国后,1954年大水,合肥城东门沿南淝河地带遭受严重灾害。是年秋,合肥城建部门将大窑湾桥至淮河路桥一段(长526米)老城墙基地加高拓宽夷平,既为环城东路,又当作防洪堤。这是合肥市建南淝河中游防洪工程的开始。1955年,合肥矿山机器厂为保护本厂,沿河筑了一道防洪墙。为了保护东城工厂区安全,1957年,把市区与郊区防洪线,自铜陵路经巫家湾至矿机厂防洪墙筑成一条土堤,长1651.5米,顶宽3米,顶高程13.5米;沿板桥河从双河村至淮南铁路筑土堤一道,长1128米,顶宽3米,顶高程14米。
1980年洪灾,城区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灾后于1981年,修筑大窑湾桥至双河新村防洪土堤长278米,顶宽5米,顶高程14.5米。
1982年,国务院《关于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复函》指示:“合肥市的防洪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按照‘蓄泄兼顾,疏防结合’的原则,近期争取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远期逐步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1983年,沿板桥河东岸茅四拐至炉桥路桥浆砌混凝土预制板块防洪墙一道,长954.5米,顶高程16.35~14.50米。
1984年6月,合肥城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建成区淹没18平方公里,直接经济损失在4000万元以上。新华社在《国内动态》清样稿792期上刊载了《提高合肥市的防洪能力迫在眉睫》一文,中共安徽省委书记黄璜阅后批示:“提出方案,分年实施”。
根据黄璜批示,合肥市建委向省计划委员会上报《关于合肥市城市防洪工程计划任务书》一文,省计委批复中指出:“城区雨水期积涝严重,受害较大,同意扩建、兴建雨水泵站,装机容量除现有能力外,逐步按重现期一百年一遇的降水强度标准增设。”
根据国务院和省计委的批复精神,市建委再上报《关于请审批“合肥市城市近期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得到省计委的批准。这是对南淝河中游进行一次较大的治理,工程总投资2240万元。1984年9月9日,为治理南淝河水患,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根据初步设计内容,按1200万元投资规模,开工兴建5项防洪工程,即在南淝河东岸修筑3.1公里的防洪堤(墙),新(扩)建7个排涝泵站,扩建淮河路大桥,清淤清障,拓宽板桥河。
防洪堤(墙)工程石砌防洪墙及河边驳岸,总长3.1公里,堤防全部合拢。东大堤,北自张洼路茅四拐起,南至合裕路唐桥止,使火车站和东城工业区成为封闭防洪区;西岸堤,北从淮河路桥起,南至芜湖路桥止。1986年,又续从芜湖路桥修筑至雨花桥,1987年再延伸至屯溪路桥,至此已达到终点。两岸堤墙,高程为15.1米,墙体高7米,顶宽O.5米,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洪水不漫堤。浆砌块石护岸,东岸从大窑湾桥(即交通厅桥)至屯溪路桥;西岸从淮河路桥至芜湖路桥,1986年延至雨花桥,后延至屯溪路桥达到终点。
河道清障工程板桥河原计划从茅四拐起,清障到与南淝河汇合口处(即双河村)。因郊区土地赔偿与人口安置问题未解决,改从明光路桥至双河村。河底宽20米,口宽40米。明光路桥河底高程7米(吴淞零点)。南淝河与板桥河汇合口处至屯溪路桥,河底宽30米,口宽60米(大窑湾桥至淮河路桥段口宽66米)。屯溪路桥以下,由省交通厅规划,设计500~1000吨级轮船通航河宽100米,两岸堤距120米,并计划将南淝河从屯溪路桥以下裁弯取直至巢湖施口。原来河道狭窄,淤塞严重,加上有些单位在河道上修建房屋和其他建筑物,致使水流不畅,严重影响行洪。这是造成河流水位抬高,河水漫堤,城市受淹的一个重要原因。河道清淤清障,疏通河道,拓宽河床,提高行洪能力,于1987年开始实施,1988年完成。
淮河路桥扩建工程淮河路桥处于闹市区交通要道上。原桥建于1953年,桥下最大过水断面270平方米,泄洪能力小,是南淝河市区段的一座“咽喉”桥,每逢汛期,桥体阻水严重,壅高漫堤,造成水灾。并且桥面狭窄,人车混行,常造成交通堵塞,影响市容。因此,扩建淮河路桥,是把防洪、改善交通熔于一体的综合工程。
1984年10月动工扩建,1985年6月1日竣工通车,共清基挖土方1.85万立方米,完成浆砌块石405立方米,浇筑钢筋混凝土1440立方米。扩建后的淮河路桥,桥长由40米增至72米,桥孔过洪断面由270平方米扩大到500平方米,桥面由11米加宽到17米(机车道7米,自行车道5米,人行道5米)。机车、自行车、人行道分开。通过扩建达到了提高行洪能力、道路畅通的目的。
排涝泵站工程建国后,合肥城区建筑了一部分排涝设施。由于设备简陋老化,排涝能力仅达设计能力的十分之一。为了提高排涝能力,对双河村、逍遥津、矿机厂、唐桥4座泵站加以扩建;并新建明光路、凤凰桥、池郢3座泵站。
双河村泵站,排除火车站、水泥厂、交通厅、明光路一带低洼地内涝积水。排水能力为6立方米/秒。
逍遥津泵站,在外水高出地面、长江路下水道出水口关闸后,排除长江路东段至淮河路逍遥津公园一片低洼地内涝。排水能力为4立方米/秒。
矿机厂泵站,排除史家河流域低洼地区内涝积水。排水能力为12立方米/秒。
塘桥泵站,排除铜陵南路、合裕路、省建二公司一带防洪堤以内低洼地内涝积水。排水能力为15立方米/秒。
新建明光路泵站,排除张洼路以南、淮南铁路以西一片低洼地内涝。
新建凤凰桥泵站,排除滁州路、蚂蚁塘、金大塘、煤建公司等低洼区内涝。排水能力为2立方米/秒。
新建池郢泵站,排除和平路、合裕路、塑料厂、公交公司及矿机厂宿舍一带低洼地区内涝。排水能力为6立方米/秒。
以上7座泵站土建共挖土方8.93万立方米,垒砌块石5200立方米,浇筑混凝土8600立方米。机泵采用国内较先进设备,7座泵安装23台机组,总排涝能力51立方米/秒,相当于扩建前的5倍。按最高日降雨量196.1毫米计算,河道两岸低洼地带积水367.2万立方米,只需20小时便可排出。
以上工程均于1985年底全部完成,使合肥市防洪能力达20年一遇标准。为了彻底治理南淝河,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城建部门已编制出第二期治理工程规划设计,有待于实施。下游治理
南淝河属合(肥)裕(溪口)航道上段,是合肥市水运要道,其下游河道通畅与否,既关系到合肥市的防洪,也关系到合肥市物资的运输、有“肥巢运河”之称。对南淝河下游治理主要是疏、防,以提高泄洪能力,保护圩区农田,保持航运通畅。
疏浚河道施口是南淝河人巢湖河口。因河水人湖后,水面广阔及湖水顶托,水势平稳,流速变缓,泥沙即于此淤淀。民国22年,安徽省水利工程处进行过疏浚,在湖口挖一水道,称为湖沟,长4公里,沟宽4~8米,水深2~3米。民国34年,安徽省政府水利处曾拟疏浚,但未实施,河道仍是水浅、狭窄,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枯水季节,小轮停航,水运几乎停顿。
建国后,为了发展航运事业和提高泄洪能力,1953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交通厅进行了南淝河疏浚施工。工程自施口至合肥市西门外,疏浚河道41公里。另将板桥河东门外河段,改线800米,计划土方43.9万立方米。
疏浚工程于1953年11月上旬开工。施工中为了克服缺乏机械的困难,工程领导机关吸收1953年春季三河口门施工经验,动员无为、庐江等县民工,用圩区挖河泥的铁耙疏浚,提高了工效。同时民工创造了挖硬土的办法,克服了施口地硬难挖的困难。合肥施工所肥东三中队二小队民工罗守看造的耙土操作法,克服了挖掘石、砖、灰、沙等混合土的困难,提高工效13%。整个疏浚工程于1954年按计划完成。
完工后,巢湖枯水位时,南淝河水深仍在1米以上,两轮对开,增加航运时间四、五个月。全年增加运输量5万吨,节省浅水期船只货物过驳费用10亿元(旧币),增加航运运转速度百分之五十,航运成本随之降低。同时,也为城市人民生活和两岸圩区农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筑堤防洪南淝河下游为圩区,地势平缓,河床几无跌差,河水受巢湖水位影响。合肥附近,河道在雨量稀少时,常呈断流现象。水位与巢湖水位大致相平,随巢湖水位升降而升降。夏季雨水集中、上游塘满、泄洪量较大时,下游则泛滥成灾。南淝河安全泄洪随巢湖倒灌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巢湖水位低,安全通过的流量大;巢湖水位高,安全通过流量就小。南淝河下游沿岸受灾的原因有二:一是上游洪水暴发,大量洪水渲泄不及;二是巢湖水位顶托。
据史料载: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和1954年无为大堤在安定街溃破后,巢湖倒灌水位超过13米,使部分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淹没在水中。
南淝河下游两岸圩田,历史上多为自由围垦兴建,工程分散,堤埂矮小,险工险段多,防洪除涝能力薄弱。郊区东大圩余家墩圩堤现残存高程点为11.02米(上圩最高点),中小圩只有9米,水位达10米即破圩。建国后,为了保护圩区农田,结合河道疏浚,开始进行圩堤建设。除每年冬春有岁修任务外,多次集中力量对圩堤普遍加高培厚,险工险段进行块石护坡。据统计,建国以来仅郊区东大圩一圩,即完成土方247.6万立方米,石方1.46万立方米,现东大圩堤顶高程13~13.5米,顶宽2~4米,迎水坡1:1~1:1.5,背水坡1:1~1:2.5,坝顶高程超过1954年的洪水位(12.96米),1983年防汛,抗洪确保水位为12.5~12.7米。
现南淝河两岸圩堤高程均为13米,堤身厚实,砌石护坡。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