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大清邮政”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创办后,即以近代邮政组织手段取代邮驿通信方式。受江海口岸辐射的影响,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月,庐州府城首建邮政局,也是府境第一个自办局。光绪三十二年(1906)增设三河邮局。
“中华邮政”于中华民国元年开办后,局所虽有所发展,但自办局开设控制甚严,是以代办所、信柜、代售处为发展重点。民国25年前后,已制定根据业务收入作为设置局所和核定局等(包括人员编制、经费数额)的标准。三等局必须月收入200元以上,开发汇票千元以上。民国31年,业务收入分为邮政收入(包括售票、函件、包裹等)、储汇收入(包括储金、汇兑、寿险等)两部分予以衡量。局等升降依据工作情形(管辖代办所、柜之多寡,储汇发达程度)、地理关系(商业、交通状况,邮件转运量)、出纳情况(业务收入多少)而定。二等以上局一般是每年考核,确定等级升降。三等局则根据变化情况,随降随撤,个别升等。民国35年,邮政总局训令:凡须设局者,必须先设置信柜,发达后升代办所。代办所发达,再以近3个月平均售票收入超过1个信差之月薪,始派驻1名信差协助处理邮件。又3个月,其月平均售票收入足以支付设局的房租和乙等邮务员、信差、听差3人的近月薪津者,始可开设三等局或城市支局。同年12月,令发“酌设四等局”。民国36年提出“推广四等局”。四等局与三等局业务规模相差无几,唯人员至少2人。局长不派正式员工,由当地觅任,发固定薪金,但不执行邮政员工工资标准。
中华邮政时期合肥县自办局等级表

庐州(合肥)邮局除辖城市邮政支局和城乡代办邮所(柜)外,直接经营邮政业务。1901年建局起开办国内函件、汇兑、包裹及国际平常函件,民国4年办理国际包裹。民国9年增办邮政储金,民国23年恢复代售印花税票,次年新办简易人寿保险。民国28年办理国际汇兑。民国35年恢复收寄国内航空包裹等业务。
营业时间,每天6~8小时,中午休息,法定假日(如春节、元旦、民国时期规定的纪念日)和星期日停止营业。但在发展商业包裹、汇兑业务时,也常有加班延长营业或赶班封发等情况。民国35年6月,合肥被邮政总局确定为“乙等示范局”后,列为“星期及例假日”邮局,例假日也适当安排班次继续营业。
买卖街邮政支局局址东门外(原称崇德街,今为蚌埠路)。民国25年3月19日设邮政代办所,次年8月16日升支局(为合肥县城最早设立的城市邮政支局)。支局办理函件、包裹、汇兑、储金等基本业务。民国27年初,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停办。
映典路邮政支局局址原鼓楼拐至四牌楼段(今宿州路中段)。民国37年9月16日设局,开办挂快、包裹、汇兑、储金等基本业务。配设局长、邮务佐3人。1950年后改称鼓楼街邮政支局,1964年改称四牌楼邮政支局。
中山路邮亭编为第一邮亭,位于省政府门首(今长江路省府大门边),民国37年9月1日设,配邮务佐1人,办理挂快、汇兑、小包邮件收寄(汇)。1949年1月撤销。
东门外邮亭编为第二邮亭,位于东门外淮南线汽车站附近(今胜利路联运站址),民国37年9月16日设,配邮务佐1人,办理挂快、汇兑、小包邮件收寄(汇)。1949年1月撤销。
三河邮局位于合肥县南部三河镇(今肥西县境)。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立邮寄代办所,1906年开设自办邮局。民国17年12月划为三等甲级局,民国33年1月6日升为二等乙级局,直至解放前夕。配备局长、襄办、寿险、邮务佐、信差、邮差等员工7~9人,办理邮政各项基本业务。
长临河邮局位于合肥县东南部长临河镇(今肥东县境)。1904年设立邮寄代办所,设局年代不详。民国25年6月前即定为三等甲级局,至解放前夕。配有局长、信差、邮差5~7人。办理邮政各项基本业务。
梁园邮局位于合肥县东北部梁园镇(今肥东县境)。1904年开设邮寄代办所,设局年代不详。民国25年6月前即定为三等甲级局,民国35年后降为三等乙级局。配有局长、信差、邮差5~7人。办理邮政各项基本业务。
南分路口邮局位于合肥县城西南105华里(今肥西县潜山乡)。民国23年6月已设邮寄代办所,民国27年8月后设局,划为三等甲级局。配局长、邮差、邮夫7~9人,开办邮政各项基本业务。
撮镇邮局位于合肥县城东南36华里,淮南铁路线合裕段上(今肥东县境)。1904年设立邮寄代办所,一度停办,民国元年10月1日重新开办。民国24年11月13日升三等乙级局,办理挂快、汇兑、包裹等业务。后降为代办所。
店埠邮局位于合肥县城东36华里(今肥东县城)。1904年设立邮寄代办所,设局年代不详。民国25年6月1日,定为三等乙级局,民国37年6月降为代办所。办理挂快、汇兑、包裹等业务。
临河集邮局位于县城东南40华里(今肥东县境)。抗战胜利后因安徽学院迁驻该地,于民国35年4月5日设立三等乙级邮局。该院移迁芜湖后,临河集邮局于同年11月14日改设代办所。
忠庙邮局位于合肥县城东南92华里(今巢县县境)。清光绪三十年(1904)设立邮寄代办所,设局年代不详。民国25年4月1日定为三等乙级局。抗战胜利后降为代办所,属长临河局管辖。建国后划归巢县。办理邮政基本业务。
雨农集邮局位于合肥县城西南88华里(今肥西县境)。民国32年8月23日,在邮寄代办所基础上设三等乙级局,办理邮政基本业务。抗战胜利后降为代办所。
众兴集邮局位于合肥县城西南104华里(今肥西县境)。民国33年3月1日,在邮寄代办所基础上设三等乙级局,办理邮政基本业务。战后降为代办所。
合肥市邮政自办综合网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邮政正式创建。邮政部门把“人民邮电为人民”作为自己的服务宗旨,改变了旧中华邮政时期单纯的盈利观点。网点建设,既服从政治需要,又兼顾经济核算,贯彻以自办为主,委办为辅的方针。解放初期,基本是恢复、维持原中华邮政时期局所设置,不分市县、乡镇,参照业务量(折合平信件数)、运输情况(转口邮袋数量)、管理情况(所辖代办所数)等因素来衡量,再折合分值确定一至四等,各等不再划分甲、乙两级。1949年2月设市后,其东北乡、西南乡已分建肥东、肥西两县。12月,根据邮电部的规定,局所建设参照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密度及邮政业务需要等情况决定,尽量达到布局合理、方便群众。
1950年后,合肥市邮政局不再兼营业务。根据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邮政业务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从方便单位和群众用邮需要,在全市分区或分片设立邮政支局(一度改为邮电营业处)分别办理邮政业务。支局成为城市邮政服务网点的中心,除直接经营业务外,多数同时兼办投递邮件,并管理本区(片)内各邮政所及代办机构。城乡支局根据各个时期业务状况撤并或升降。1950年全市有支局2处,1958年增至5处,1966年调整为3处,1970年邮电分设后增至6处,1985年增到10处,1990年调为9处。
东门大街邮政支局位于东大街东段,1950年3月设立(曾编为二支局)办理全部邮政业务。1955年1月改称邮电营业处,1956年1月改称淮河路邮政支局,定为三等支局。原辖车站、坝上街2所,后改辖胜利路、滁州路、蚌埠路3所。职工最少为5人,最多达到10人。1961年11月改为所。
后大街邮政支局位于后大街西段原四古巷(今四新巷)口,1952年11月设立(曾编为三支局),办理全部邮政业务。1955年1月改为邮电营业处,1956年1月改称安庆路支局,定为三等支局。先辖官盐巷、安农、安医、西大街4所,后辖徽州路、梅山路、佛子岭路3所。职工最少时7人,最多达到15人。1961年11月撤局改所。
车站邮政支局位于火车站一侧的明光路中段,1954年8月设所,1959年1月升为支局,配职工5人。1961年11月降格为所,配1人。
南郊邮政支局位于原合肥师范学院(现址移交中国科技大学)对面黄山路一侧,1959年1月设立南郊(电话)分局办理邮政营业,1960年10月改南郊邮电支局办理除国际外全部邮电业务,后改称黄山路邮电支局。1970年6月,邮电分设后,单设黄山路邮政支局。1972年1月改为所。
北门街邮政支局1956年7月设支局,后改为所。
巢湖区邮政支局1959年5月为统一管理巢湖水域,合肥市增设巢湖(水上)区于忠庙镇。原属巢县的忠庙支局划入,改称巢湖区支局,1961年5月巢湖区撤销,支局仍划归巢县管辖。
大兴集邮政支局位于大兴集镇大街东段。1973年1月,在原邮政所基础上扩建支局(曾编为七支局)。1975年12月改为所,对外仍沿用支局名称,对内划归铜陵路支局管理。
义城集邮政支局1978年6月,肥西县农村支局划入。8月,改称义城支局(曾编为八支局)。1983年1月降为所,归合巢路支局管理。
东七里站邮政支局1979年8月批准设立,筹建中按所配置(对外曾编为十支局)。1981年2月撤销,改为邮亭,属蚌埠路支局。1987年1月设所,改属铜陵路支局。1988年7月撤销,迁址改为郎溪路所。
大西门邮政支局1962年4月设立,位于长江路西段358号(曾编为一支局)。辖安大、佛子岭路(安农)、大蜀山(兼大铺头)3所,另有流动服务点往来航校、七里塘、一○五医院等处。1964年业务收入为7.3万元,有职工12人。1965年12月降为所,1968年9月恢复支局。1982年业务收入达到9.6万元,有职工18人,辖安大(21所)、西七里塘(26所)、通机所(27所)、西五里墩(35所)、山南(36所)、董铺(37所)、安农(44所)、轻机厂(47所)、博物馆(48所)等9所。1983年1月除博物馆外,其余邮政所均划归五里墩支局管理,对外支局名称不变。1984年3月,撤销原支局代号,改降邮政所(代号编为32所)。
三孝口邮政支局1984年3月,在长江路189号(原省邮电训练班前建两层楼房)新设三孝口支局(编为一支局),由四牌楼支局代管。1985年2月,改为独立支局,新建60平方米营业厅和14平方米办公、业务室,另建投递组于老邮车站,场地80平方米。办理国际平常邮件和国内各项邮政业务。1985年,业务收入达22.2万元;职工增至49人(含投递);服务面积1.25平方公里,服务半径0.63公里,服务人口4万人;辖大西门(32所)、工学院(50所)、医科大(24所)等3所。
四牌楼邮政支局1952年11月,映典路支局改建为鼓楼街邮电支局(曾编为一支局)。1955年1月,改称邮电营业处。同年8月,迁入长江路120号新落成的市邮电局营业大楼。营业厅面积200平方米。1956年1月改为营业科直属营业处。1960年10月,投递科撤销后并人营业科,兼市区投递业务。1962年,辖长江路(长江饭店)、淮河路、双岗街、大兴集等4所。1964年7月改为四牌楼邮电支局。1970年1月,改称四牌楼邮政支局(编为二支局,投递业务划交恢复后的投递科),办理国际、国内全部邮政业务。1979年,业务总收入55.6万元,职工46人。1982年,职工增为55人;辖明教寺(23所)、双岗(30所)、长江饭店(32所)、亳州路(39所)、永青(46所)、百花井(49所)、工学院(50所)等7所。1983年6月后,建为中区投递中心局,拥有生产场地220平方米。在先后划出北区(双岗)、南外区(合巢路)、中二区(三孝口)后,承担中一区24个段的投递业务。1985年,支局业务收入147.6万元;职工123人(含投递);服务面积2.8平方公里,服务半径为0.94公里,服务人口10万人;辖明教寺(23所)、百花井(49所)等2所。
蚌埠路邮政支局1957年9月,在长淮旅社(位于滁州路206号)底楼面西建局。1962年,业务收入11.8万元;职工10人;辖三里街、蚌埠路东头、火车站3所。1965年12月降为所。1968年恢复支局。1970年1月,改名大庆路支局(编为三支局)。1977年,业务收入12.6万元,有职工12人。1980年10月,恢复蚌埠路名称。1982年,辖火车站(22所)、电机厂(25所)、三里街(29所)、东七(38所)、芜湖路桥(53所)等5所。1983年1月,划归铜陵路支局管理,对内为所,对外使用支局名称不变。1985年,支局业务总收入22.1万元;有职工13人;辖火车站、电机厂、三里街、花冲、芜湖路桥等5所。服务面积为0.46平方公里,服务半径为0.38公里,服务人口3万人。1987年11月,再次恢复支局建制。营业厅及后台生产场地为123.6平方米。办理国际平常邮件和国内邮政各项业务。
铜陵路邮政支局位于铜陵路154号。1956年7月,设立工厂区邮电支局。1957年9月,改称铜陵路支局。1959年1月,改东郊支(分)局。1962年7月,恢复铜陵路邮电支局,当年业务收入3.9万元;有职工14人;辖杨老岗(纺织厂)、和平路(合钢)2所。1970年1月,分设邮政支局(编为四支局),办理国际平常邮件和国内邮政各项业务。
1979年12月,铜陵路支局建为东区投递中心局,在铜陵路149号购场地194平方米,增为投递用房;另营业厅为90.8平方米。是年业务收入8万元,职工38人。1982年,辖安纺(31所)、合钢(34所)及大兴集(七支)等3局所。1985年,业务收入25.3万元;职工60人(含投递);服务面积4.3平方公里,服务半径1.17公里,服务人口4万人;辖安纺、合钢、大兴集(54所)、东七(38所)等4所。
徽州路邮政支局1953年,设立南门邮亭。1956年1月,改设徽州路邮电所。1957年9月,升为徽州路邮电支局。1962年,业务收入5.4万元,有职工7人,辖屯溪路所。1965年12月降为所。1970年1月,邮电分设后单设邮政支局(编为五支局),位于徽州路1号,营业场地40平方米(兴建电信大楼时已拆除)。1979年业务收入10.1万元;有职工11人。1981年10月迁入大钟楼营业大厅。1982年辖安医(24所)、工大(原屯溪路,33所)、淝河(40所)、向阳(45所、后改合巢路)等4所。1983年1月,对内为所建置,归四牌楼支局管理;对外使用支局名称。1985年2月,改为大钟楼邮政支局,不久仍改称徽州路支局。营业厅及后台生产场地99.1平方米。支局办理国际平常邮件和国内邮政各项业务。当年业务收入43.5万元;有职工17人;服务面积4.7平方公里,服务半径1.22公里,服务人口为6万人;辖工大所1处。
南七邮政支局1965年9月曾在南七商场内(位于金寨路与望江路东交叉口)设南七邮电所,后迁望江路中段南七粮站附近。1972年1月,设立南七里站邮政支局(编为六支局)。1973年辖黄山路、望江路(轴承厂)、曙光(姚公庙)3所。1980年后改称南七(邮政)支局,年业务收人10.1万元;有职工15人。1982年3月成为南区投递中心局,搭盖140平方米投递用房。是年,职工有44人(含投递),辖黄山路(28所)、曙光(41所)、望江路(42所)、南七(56所)、制药厂(57所)等5个所。1984年2月,支
局迁入金寨路64号(太湖路、金寨路交叉口)新建的南区邮政综合楼(营业厅及内部作业场地达422平方米)办理邮政基本业务。1985年,业务收入41.8万元;有职工48人;服务面积为5.25平方公里,服务半径为1.29公里,服务人口约4万人;辖黄山路、姚公(41所)、望江路、淝河(40所)、曙光新村(48所)、铁四局(51所)、制药厂等7所。1987年4月增办国际业务,成为合肥市第二个办理国内外全部邮政业务的城市支局。
合巢路邮政支局位于合巢路339号。1982年12月设立向阳邮政支局(编为八支局),1983年4月,改称合巢路支局。营业及内部生产场地有96平方米。支局年业务收入0.5万元;有职工13人;辖义城(原编八支局,后改45所)、晓星(43所)2所。1984年1月,建立南外区投递中心局,办理国际平常邮件和国内各项邮政业务。1985年,业务收入8.7万元;职工增至24人;服务面积为56.5平方公里,服务半径为4.24公里,服务人口为4万人;辖义城、晓星2所。
五里墩邮政支局1960年设邮电所。1962年4月撤销。1966年5月,恢复设所,又称江仪邮电所(原设江淮仪表厂内)。1982年9月撤所,在位于蜀山路68号(105医院东侧)新建邮政综合大楼,正式设立支局(编为九支局),同时成为西区投递中心局。支局营业及内部生产用房达516.8平方米,办理国际平常邮件和国内各项邮政业务。1983年,业务收入3.3万元,有职工46人,辖山南(36所)、七里塘(26所)、董铺(37所)、通用所(27所)、轻机厂(47所)等5所。1985年,业务收入36.9万元,职工51人,辖安大(21所)、安农(44所)、西园新村(52所)、淮海厂(35所)、七里塘、董铺、通机所、轻机厂、警校(原山南,36所)9所。
双岗邮政支局1958年10月,在双岗老街南头设立双岗街邮电支局。1961年11月,降为所。邮电分设后,于1979年8月筹建邮政支局(曾编为九支局)。1980年10月,改编为30所,属四牌楼支局。1983年4月,在邮政所基础上,改建双岗支局(正式编为十支局)。同年8月兼北区投递中心局,并租用民房(座落市区通往铝厂路线上,离街口400米处)临时维持业务。1983年,有职工31人,辖永青(46所,后改林店)、铝厂(56所)、煤矿设计院(58所)3所。1985年,业务收入20.1万元,职工34人。1988年9月,迁白水坝新建邮电大楼内(营业厅和内部生产用房1048平方米),办理国际平常邮件和国内各项邮政业务。
合肥市邮政所、邮亭建国初期,邮政业务量较少,市区支局仅有2处。1951年,增设官盐巷、车站邮亭2处,流动服务组1个。邮亭比岗亭略大,每亭约4平方米,木制。每亭派正式职工,一亭一人。流动服务组临时组成,2~3人不等,定期巡回服务于边远地区或较大的部队、厂矿、大专院校。这一措施既节省人力、费用,又方便群众用邮。1955年,先后增设南门、安医、北门、安农、坝上街、西门、三里街等7处邮亭,总数达到9处。
1956年,邮亭全部改建邮电所,除原有9处外,新增蚌埠路东头、宿州路、安徽钢厂(后改合肥钢厂)、双岗街、杨老岗(纱厂)、合作化路等6处,总数15处。
1966年,邮电所有长江路(中段)、淮河路(东大街支局改)、双岗街、大兴集、杨老岗(后改安纺、又称纱厂)、合钢(安钢改)、屯溪路、望江路、蚌埠路(东头)、佛子岭路(原安农)、梅山路(原安医)、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火车站、大蜀山(与大铺头二处流动)、三里街、南七里站、东七里站、亳州路、董铺水库、曙光(姚公庙)等21处。
1970年邮电所在邮电分设后,改称邮政所。调整或更名的邮政所有长江饭店(长江路中段改)、安纺总厂(杨老岗改)、合钢(曾改和平路东头)、轴承厂(望江路改)、大庆路东段(蚌埠路东头改)、安徽医学院(梅山路改)、火车站(车站改)、董铺(董铺水库改)、姚公庙(曙光改)等9处;增设的邮政所有黄山路(原合师院对面)、潜山路(洪岗)、向阳(卫岗)、永青(林店)、西五里墩(341信箱)、通用所(通用机械所)、七里塘(农机三厂)、骆岗(民航机场)、山南(五七干校)等9个;原有双岗街、巢湖路、三里街、大兴集、安大、铝厂、亳州路、淮河路等8所,共26处。
1980年,减少原有的骆岗、铝厂、大兴集(升支局)3处,新增工业大学、工学院、东七里站、纺机厂、淝河、晓星(由肥西县划入)等6处,邮政所共有29个。其中轴承厂、大庆路东段、潜山路、向阳、巢湖路、淮河路等邮政所分别改称望江路、电机厂、轻机厂、卫岗、延安路桥、明教寺邮政所。
1985年后,邮政部门在重要地段逐步以购置、自建永久性的网点用房为主,另外还由单位提供或租赁。按行政区域、人口密度及单位用邮需要设立邮政所,每所配1人,少数为2人,均办理邮政基本业务。是年,邮政所发展到36个,其名称(代号)是:安大(21)、车站(22)、明教寺(23,淮河路改)、安医(24)、电机厂(25,蚌埠路东段改)、七里塘(26)、通机所(27)、黄山路(28)、三里街(29)、花冲(30)、安纺(31)、大西门(32)、工大(33)、合钢(34)、大铺头(35)、山南(36)、董铺(37)、东七(38)、亳州路(39)、淝河(40)、姚公庙(41、曙光改)、轴承厂(42,望江路改)、晓星(43,原肥西晓星集划进)、安农(44)、义城(45,原肥西义城集划进,支局改所)、永青(46)、轻机厂(47,原潜山路改)、曙光新村(48)、百花井(49)、安工(50)、铁四局(51)、芜湖路桥(53)、卫岗(55,向阳改)、南七(56,南七里站简称)、制药厂(57)、煤设院(58,煤炭设计院简称)。
1990年,永青、山南、轴承厂等3所依次改称林店(46)、警校(36)、望江路(42)等3所;撤减明教寺(23)、大铺头(35)、东七(38)、亳州路(39)、南七(56)等5所;增设淮海厂(35)、郎溪路(38)、铝厂(56)、西园新村(52)、大兴集(54,原支局改所)等5所。年底,邮政所保持36处。
合肥市邮政专业网点
建国前,邮局均为综合服务点,没有专业网点。建国后,邮政通信事业逐步发展,邮政经营业务内部分工渐细,外部服务需求增多,从1956年起,先后形成了自办、委办的报刊(包括订阅、零售)、集邮、邮政储蓄、投递等专业网点。
报刊经营点1955年,有12个支局(所)综合办理报刊收订、部分零售业务,无专业网点。1956年11月,在宿州路41号开办报刊门市部,为省内首家报刊收订、零售的专业网点。1965年,企业、学校、机关团体、部队共建立社会发行站367处、义务发行员549人。文革中解散。
1978年,报刊零售点恢复到6处,其中批销委办5处。
1980年,报刊零售点增至22处,其中批销委办8处。
1983年5月,在火车站增设第二门市部。
1985年10月,在长江路西段设第三门市部。是年,46个支局(所)全部办理报刊订阅、零售业务。社会报刊推广发行站643处,义务发行员797人。全市报刊零售点118处,其中批销委办72处。
1985年合肥市报刊发行网点分布表

1985年合肥市报刊零售网点分布表

1990年,社会报刊推广发行站608处,义务发行员1216人;全市报刊零售点128处,其中批销委办80处。
集邮经营点1949年11月29日,合肥邮局营业厅内设立建国后省内第一家集邮台,配专人经营集邮业务。1956年11月,在报刊门市部内设立集邮专柜,业务范围有所扩大,后因“文革”运动停顿。经济体制改革后,集邮业务得到恢复和发展。1980年5月,在报刊营业大厅(宿州路41号)内增设集邮门市部一处,为省内规模较大的集邮专业网点。1983年1月,集邮门市部正式迁入新建的集邮营业大厅(位于长江路122号),面积120平方米。
信报代投点由于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大,高楼增多,单纯依靠邮政部门自编投递力量已远不能满足,1980年后,重视恢复和组建原有和新的信报代投点。1982年总数为129个(义务126个),1985年248个(义务244个)。另有300个社会报刊发行站负责本单位(包括街道、独立楼房)以报刊为主(兼投平信)的义务代投员。
邮储经营点1986年5月,合肥邮局开办邮政储蓄,初期仅四牌楼邮政支局1处,年底已有9个邮政支局开办。1990年,医科大、望江路、安农、百花井、西园新村、煤炭设计院等6个邮政所增办邮政储蓄。市局在长江路86号设立了邮政储蓄分理处,全市邮储网点16个。
邮政代办网点
大清邮政时期,重要的县城设立自办邮局,次要的集镇设立邮寄(后改邮政)代办所。清末(1904~1911年),合肥县境自办与代办局(所),比例是1比13~20(不包括代管邻县代办所和信柜)。设立的邮寄代办所有:三河(1902年)、上派河、丰乐河、大柏店、官亭、新仓、枣树店、栏岗集、汤家店(1904年,以上今属肥西县)、忠庙(1904年,今属巢县)、长临河、六家畈、店埠、梁园、施口、刘家渡、撮镇、桥头集、园疃集(1904年,以上今属肥东县)、吴山庙、下塘集、庄墓桥(1904年,以上今属长丰县)、金牛、白石山、石嘴头、盛家桥(1904年,时主管局为合肥局,后为三河局,以上今属庐江县)。
中华邮政时期,采取以代办为主、自办为辅的建局设所方针,严格按照经济核算的原则(即以业务收入为主要衡量标准),先试设邮站、邮票代售处,后改建邮政信柜,发达后再升邮政代办所。所、柜、站也按业务发展或低落随升随降。合肥地区自办与代办局所比例:民国15年以前为1比18.5(合肥、三河2个自办局对37个代办所)。民国25年前后比例1比5.2(合肥、三河、长临河、梁园、南分路口、下塘集、店埠、忠庙、撮镇等9个自办局对47个代办所)。民国37年为1比19.8(合肥、三河、长临河、梁园等4个自办局对79个代办所,不含城市所柜)。
民国3~15年,设立的邮政代办所有:中派河(1914年)、雷麻店(1915年)、义兴集(1920年)、董家岗(1921年)、化子岗(又花子岗,1924年)、金桥(1926年),以上今属肥西县;白龙厂(1915年)、油坊集(1918年)、二十铺(1920年)、众兴集(1926年),以上今属肥东县;三十头(1915年)、双墩集(1926年),以上今属长丰县;大兴集、义城集、小兴集(晓星集,3集均1920年)、山南馆(1925年),以上今属合肥市。
民国25年增设的有南分路口(今属肥西县);板桥、墓店(磨店)、排头镇、长乐集、刘家集、西山驿,以上今属肥东县;朱家巷、罗家集,以上今属长丰县;戴家桥(时归三河局辖,今属庐江县);洪家疃、胜源镇、桐荫镇,以上时归长临河局辖,今属巢县。是年3月,合肥县城已设立买卖街、三孝口等城市代办所2处。
民国29年5月,合肥县城增设东门大街代办所。次年7月,增设北门大街代办所。民国32年8月,设张洼镇代办所。次年6月,设范巷口代办所。
民国35年增设的有:焦婆店、北分路口、新河口、烧脉岗、聚星集、众兴集(西)、丙子埠、江夏店、孙家集、三河河南大街及东大街,以上今属肥西县;罗家疃、梁兴集、王铁地、王子城、马集、赵集、永安集、龙城、石塘桥、三官集、草庙集、复兴集、梁帝庙、青龙厂,以上今属肥东县;铺子里、吴家圩、陆家桥、水家湖、杨家庙、岗集、曹家庵,以上原分属合肥、定远、寿县,今属长丰县。
民国36~37年,合肥县城先后设前大街、坝上街、范巷口、省保安司令部、十字街、三孝口、芒人街、西门外、二里街、四牌楼、南门外等邮票代售处11处。民国37年,合肥县境共有城市代办所7处(设县城),村镇代办所69处,村镇信柜62处,合计代办网点138处(合肥城有37所、23柜,三河有13所、11柜,长临河有13所、5柜,梁园有6所、23柜)。
解放初期,因经济、人力所限,多保持中华邮政原有的代办所和邮票代售处,邮站、信柜先后取消。1954年和1956年,对旧代办所、处进行两次全面整顿,过去个体、私商代办已大多由基层供销社、学校取代。1957年后,贯彻邮政总局“以自办为主,委办为辅”的局(所)建设方针,代办机构逐步减少直至完全取消。根据网点布局和方便群众寄信需要,重点是发展邮票代售处。
1950~1953年,设立代办所有:西门大街(代一)、张洼(代二)、尚武街(代三)、文昌宫街(代四)、尚节楼(代五)、小东门街(代六)、坝上街(代七)、二里街(代八)、崇德街(代九)等,另有十里庙、十八大井等代号不详。1953年底,保持代办所9处,邮票代售处7处。1965年,有代办所4处,代售处47处。1966年,仅存代办所1处。
1970年邮电分设后,邮政代办所增加到26处,但其性质与邮票代售处无异,只售邮票,信箱接收平信;不办理挂号信函和开发汇票;少数只协助收订报刊,但不投送信报。1971年,代办所仅保留1处。1973年,代办所全部取消,保留、改设30个邮票代售处。
1980年,邮票代售处46处。1983年5月,为解决知青就业,增设北门街(代一)、六安路(后改工学院,代二)、五里井(代三)、东陈岗(代四)、博物馆(代五)、茶亭(即稻香村,代六)、明教寺(代七)、巢湖路(代八)、长江饭店(代九)等9处知青代办邮亭,恢复其代办所功能,均办理售票、收寄平挂信函,开发普通汇票、收订报刊等业务。
1985年有代办所(亭)9处,邮票代售处62处。1988年,知青代办所(邮亭)全部撤销,保留邮票代售处51处。1990年,邮票代售处调整为48处。
合肥市邮政网点分布示意图

合肥市道路代号名称检索表

合肥市邮政网点代号名称检索表

附:信箱信筒民国时期,城乡每一个邮局、邮政代办所、信柜、邮票代售处均设放信箱。城市(县城)邮局门前和重要机关、交通要道或闹市街口也设有少量信筒。代办所、信柜或悬挂墙壁或放置商店柜台上。信箱规格有统一规定。民国35~37年,合肥设置信箱、信筒正常11个,其名称位置是:局营业处、省府、省保安司令部、军管区司令部、省党部、社会服务处、社会公寓、三孝口(公盛祥号商店)、鼓楼十字街(黄裕和号商店)、省公路局、合肥中学(省立六中)等。每天上、下午各开箱(筒)收取信件1次。信箱多为木制,信筒多为水泥制品。
新中国成立后,在“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指导下,不断扩大服务面,增设新的网点,信箱(筒)设置有很大发展。1950年,合肥市区有21处。1953年,有54处。1962年4月,邮政总局对信箱、信筒设置制定了标准。规定下列7种情况要设信箱或信筒:一、局所营业厅(室)内外;二、主要街道、交叉路口、车站、码头、较大公共场所、流动人口繁密地区;三、信箱(筒)间相距0.5公里以上;四、邮票代售处;五、500人以上单位(省级重要机关不受此限);六、千人以上宿舍;七、较大旅社和饭店等。1965年,全市信箱(筒)158处。分拣科设2个开箱专段(配备2人)负责市区信箱(筒)开取信件,其余均由投递人员兼开。市区每天2次,郊区为1次。木质信箱基本淘汰,代之以铁制信箱。
1970年,信箱(筒)达162处。1980年,调整为150处。
1982年4月,合肥局按市区距离0.3~0.8公里,平均为0.5公里,并按本市行政区域规划、布局调整、设置信箱(筒)。是年信箱(筒)增加到175个。沿街的水泥信筒为铁制站箱替代。
1985年,信箱(筒)179个。原由分拣科管理的开箱专段改交相关支局管理。增设6个开箱专段(其中二支局2段,四、六、九、十支局各1段);另设6个开箱兼段(由营业、投递部门负责),由中心支局管理。开箱次数较过去增加,每天开取3次有9个箱筒,2次有128个,1次有42个。开箱时间:第一次为9~10点;第二次在主要闹市区,增加11~13点;第三次是各支局邮政所的门箱,定为15∶30~18点。
1990年信箱(筒)扩增到226个。
赶班信筒又称黄帽信筒,以示区别于普通信筒。民国35年6月,首次在局门前设立赶班信筒1处。民国37年6月在范巷口、明教寺增加2处。解放前夕共有3处。主要用于本市互寄信函,兼收航空、平快、快递(不要执据)信函。
1983年恢复设立黄帽信筒3处,除航空、市内互寄信函外,可兼收外地普通信函。市区10点半前交寄,下午可妥投到单位和个人;16点前投寄,次日上午可予投出。外地及航空信函可选合理、有效的交通路线发运。已换用的铁质站箱,除混合式外,还采取分隔式:一半发往外地,一半发往市区。使本、外信函分投,便于信件分拣,加快传递速度。1990年,黄帽信筒(箱)增至6处。
专用信箱又称保密信箱、特种信箱。中华邮政早期即办理私人信箱租赁。后期对须保密的部队租设特种信箱,使用邮局统一篇制的信箱号码,以替代名址。
民国36~37年,合肥驻扎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六军、省保安司令部、陆军工兵第十九团第三营,分别使用过安1001、安6001、安5002等编号的特种信箱,按邮章定期缴纳租金。
1966年6月开始,经省局核准,内迁皖西地区军工企业(三线厂),均使用“合肥邮政信箱”,从3001~3200编排,至1971年10月为34个。由合肥局按址直封直发到驻地邮局,投递局使用代号日戳(如合肥113支、114支……等)盖销邮件和单、票据。1972年,规定专用信箱只限确有保密需要的机关、企业、团体等单位和特准的个人方可使用。1973年4月,省局决定不论省编4位数或地市县使用3位数,一律由当地统一篇制信箱号码并加冠县名,外地不再使用合肥邮政信箱名称。1979年12月,省局决定撤销异地邮政专用信箱。1989年1月21日,为纪念合肥解放40周年,市邮票公司特制纪念日戳,并设专用信箱为投寄者加盖信件、纪念封(片)。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