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糕点糖果加工
合肥生产糕点、糖果等食品,历史悠久。民国期间较大的作坊是张顺兴和刘东泰号。合肥解放后,从1953年开始建立专业工厂加工制作糕点、糖果等食品。当时生产企业是合肥市合作总社食品加工厂。该厂于1956年更名为合肥永康食品厂。同年,上海好华糖果厂、太古糖果厂、谊义蛋糕厂、中华面包厂及洽龙冰厂迁来合肥,与当时建厂不久的合肥新新食品厂、合肥冰厂合并,建成公私合营合肥好华食品厂。此间建立的食品加工厂还有康乐饴糖厂等企业。张顺兴号仍以前店后坊生产经营方式,继续发展。刘东泰号于合肥解放前夕已不复存在。
1960~1963年,合肥新新食品厂、康乐饴糖厂和水果加工厂先后并入合肥永康食品厂。此阶段是合肥糕点、糖果等食品加工企业生产低落时期,计划生产量极小,品种主要为普通糕点。购买一律凭票证,市民每月每人供应量为二市两。另外生产部分高价糕点和糖果,维持市场供应。传统糕点等食品基本无生产。
1967年,合肥好华食品厂改为国营企业。“文革”10年,糕点糖果等食品加工生产时起时落,产量和花色品种基本无变化。糕点销售,仍实行凭粮票限购的办法。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1980年起,糕点糖果等食品加工企业出现较快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区街和乡镇集体及私营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发展最快。至1982年,城乡新建小型糕点生产企业近10家。
1983年10月后,合肥市食品工业公司以所辖企业为骨干,全面进行企业内涵改造,先后从民主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引进太妃糖、面包、淀粉软糖、花脸雪糕和儿童糕点等较为先进的生产线,不仅提高了糕点、糖果等食品生产档次和质量,而且生产出一批获奖产品。至1984年,合肥永康食品厂有2个产品被评为部优,3个产品被评为省优,1个产品获全国儿童食品“金鹿奖”,10个产品获安徽省儿童食品“优秀奖”。合肥好华食品厂亦有2个产品获安徽省优质产品奖。同年底,合肥市食品工业公司所辖企业,年产值达到706万元,比1978年增长34.7%。
1985年,合肥糕点、糖果等食品加工企业达20余家,另有数家区街、乡镇和私营加工企业。其中合肥永康食品厂、合肥好华食品厂为建厂时间最长,生产规模最大的国营企业。
1985年,合肥永康食品厂,全厂占地5.3万平方米,工业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职工近8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9人,占企业职工总人数2.4%。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30万元,净值220万元,主要生产设备227台(套),动力机械总能力2460千瓦。产品有糖果、糕点、饼干、饮料、冷饮、代乳品、人造奶油等6大类260多个品种。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56.9万元,实现利税?4.5万元。自1953年建厂至1985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8亿元,累计上交国家利税2500万元。企业隶属合肥市食品工业公司领导。
合肥好华食品厂,全厂占地2.7万平方米,工业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有职工近66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7人,占职工总人数2.6%。拥有固定资产总值615.8万元。主要生产设备212台(套),动力机械总能力3274千瓦。主要产品有糕点、糖果、汽水、冰淇淋、冰棒等。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35.8万元,实现利税35.7万元。有9项产品先后获安徽省暨合肥市优质产品证书。企业隶属合肥市食品工业公司领导。
屠宰及肉食加工
合肥市于1958年3月兴建合肥肉类蛋品联合加工厂,年屠宰生猪20万头。冷库容量为1200吨。1963年5月单立合肥肉类加工厂。该厂从1964年开始向苏联等国家出口冷冻猪肉。
1980年2月,合肥肉类加工厂进行扩建改造,新厂于1983年12月建成投产,年屠宰生猪60万头。班产出口分割猪肉10吨。主要产品有:出口冻猪肉、罐装猪肉、出口分割猪肉、分项猪肉、出口猪副产品、精加工各种袋装肉食品、熟肉食品、香肠、食用和工业用猪油等。此外还兼产保鲜蔬菜、鲜蛋、生物化学药品和清凉饮料,总计达60余个品种。产品除国内销售外,并出口外销苏联、罗马尼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5年底统计,合肥肉类加工厂共占地16.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有职工13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3人,占职工总人数2.5%。下辖11个分厂和生产车间,2个经营服务公司,7个经销店。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187万元,净值1759.9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大型冷库2座,日结冷能力200吨,高温贮存容量5000吨,低温贮存容量9000吨。设有3条生产作业流水线,从生猪购进饲养到屠宰加工,从片状猪肉分割到猪副产品清洗,全为半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406.6万元,实现利税73.5万元。企业隶属合肥市第二商业局,是合肥市国营大型肉类加工专业厂。
禽蛋加工
合肥专业化禽蛋加工生产始于1953年,当时生产企业是中国食品公司安徽省分公司合肥出口鲜蛋包装厂。该厂于1955年更名为中国食品公司安徽省合肥蛋品加工厂,1958年扩建为合肥肉类蛋品联合加工厂,后又于1963年4月单立合肥禽蛋加工厂。
该厂是合肥解放后兴建最早的国营企业之一,生产技术条件和经济效益一直都较好。产品主要为鲜蛋和冻鸭。除担负合肥市场禽蛋供应的主渠道任务外,还加工出口禽蛋,是合肥市禽蛋加工专业厂。1985年底统计,该厂共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含职工住宅建筑)。有职工50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76.9万元,净值170.6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500吨低温库和600吨高温库各1座,120吨冷库4座,电子分级机等设备28台。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97.8万元,实现利税28.8万元。企业为全民所有制,隶属合肥市第二商业局领导。
调味品加工
合肥市实行专业企业加工生产调味品始于1957年。生产企业是合肥味精厂和合肥市酿造厂。另有几家酱园和兼产酱油、食醋等调味品综合小厂。
合肥味精厂设计年产味精能力为500吨,1980年试制并投产金杯牌糖化酶。该产品于1984年在全国同行业产品质量评比中获第三名,同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合肥酿造厂生产的黄山牌蚕豆辣酱、黄山牌甲醋,于1984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
1985年底统计,合肥味精厂共占地0.87万平方米,工业建筑面积0.60万平方米,有职工16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人,占职工总人数5.7%。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67.4万元,净值118.2万元,主要生产设备200台(套),动力机械总能力1769千瓦。产品主要是味精和酶制剂两大类。当年产味精268.27吨,糖化酶707.24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70万元,实现利税39.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1万元。企业是全民所有制,隶属合肥市食品工业公司领导,是合肥市味精和酶制剂产品专业生产厂。
合肥酿造厂,全厂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有职工22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5人,占职工总人数6.3%。拥有酱油、食醋、腐乳和液体葡萄糖等6条生产流水作业线,固定资产原值228.2万元,净值177.7万元。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1.6万元,实现利税33.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万余元。企业是全民所有制,隶属合肥市第二商业局领导,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调味品综合加工厂。
粮食加工
合肥粮食加工生产,在民国初期及其以前主要为手工砻谷,石臼碾米,一家一户作业。民国25年前后,合肥私营碾米业渐渐兴旺起来,城郊个体砻坊达到30多家,加工的稻米除就地供应外,并船运外埠销售。在私营砻坊竞相发展的同时,机器碾米亦逐渐发展起来,至1949年,合肥城郊私营小型碾米厂达到20余家。其中城区有小型碾米厂10家。
1950年由国家投资20万元,建成合肥第一碾米厂。该厂当时有14寸砻谷机5台,碾米机13台,日加工稻谷能力为105吨。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私营小碾米厂相继关闭。1955年,国家投资13万元,建成班产大米40吨的合肥市第二碾米厂,1964年又建成合肥市粮食三库米厂,使合肥碾米加工,不仅能满足合肥地区食米需求,而且能加工高精度大米,出口外销。
1985年,合肥碾米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引进部分先进设备,使碾米能力和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1985年底统计,合肥市第一碾米厂共占地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48万平方米,有职工16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人,占职工总人数6%。拥有固定资产原值93万元,净值43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国产LT36砻谷机2台,NS18型碾米机6台,NF喷风米机1台,450型粉碎机5台,56型粉碎机5台。加工产品有稻标一、粳标二、粘一、特稻二、特粳二、稻标二、珠光清洁米等7个品种。其中稻标一号米于1984年被评为安徽省质量信得过和安徽省质量优良产品。当年该厂产大米近3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900.5万元,实现利税19.8万元。企业是全民所有制,隶属合肥市粮油食品局领导。
1985年合肥市碾米及面粉加工企业情况简表

植物油加工
1949年以前,合肥无专业加工食用植物油工厂,老城区仅有2家私营手工榨油作坊,座落老城区油坊巷(今寿春路中段)。日榨油量在百市斤左右。1950年,合肥市工商联牵头筹建油厂,于1951年建成投产,定名为合肥新中油厂。1952年,私营富民油厂并入,当年总产食用植物油约达185.7吨。1956年,私营王太和油坊并入,企业更名为合肥油厂,成为合肥生产食用植物油的独家专业厂。
合肥油厂于1968年对榨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将原采用的水压圆车更新为100型动力螺旋榨油机。1970年又改用200A——3型动力螺旋榨油机,既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又增加了产量。1982年,该厂更新技术,改革工艺,引进200A——型动力螺旋榨油机5台,ZCL180×5型蒸炒锅3台,TPD60×100型对辊轧胚机2台,YPS50×110型三辊轧胚机2台,JP350×70型平转式浸出设备1套,日处理30吨食用植物油精炼设备1套,形成一条从食用植物油料加工到精炼食用植物油成龙配套生产线,使日加工植物油料能力达到百吨。此间,该厂将原采用的一次压榨工艺,改革为预榨——浸出工艺,使每百吨油料的出油量增加2~3公斤。油品种有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芝麻油等。年总产量达到7800吨,比1952年增长41倍。
1985年底统计,合肥油厂共占地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有职工2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人,占职工总人数6.9%。主要生产设备12台(套),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26万元,净值153万元。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62.1万元,实现利税115.6万元。企业是全民所有制,隶属合肥市粮油食品局领导。
乳品加工
合肥乳品生产始于1956年,当时生产企业是安徽省保健牛奶场和合肥乳牛场。主要产品为牛奶,随产随销,并兼奶牛良种选配繁殖。
1980年4月,合肥市牛奶公司成立,安徽省保健牛奶场和合肥乳牛场归口隶属该公司管辖。1982年建成蜀山奶牛场。1985年夏,安徽省保健牛奶场分为安徽保健牛奶场和安徽保健食品厂两个单位;合肥乳牛场亦于同期分立为合肥奶牛场和合肥乳品厂两个单位。
合肥乳品厂,1985年底有职工300多人,其中有工程技术人员4人,占职工总人数1.3%。全厂占地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1.4万元,净值162.5万元。产品有奶粉、麦乳精、乳饮制品和糕点、糖果等。奶粉的理化标准达到部颁特级奶粉质量标准。该厂生产的江淮牌全脂甜奶粉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当年共产奶粉264吨,麦乳精300吨,冰棒1700万支,冰淇淋10万斤,完成工业总产值365.1万元,实现利税41.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13万元。企业是全民所有制,隶属合肥市食品工业公司领导。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