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基础工程
50年代初,合肥建筑多为1~2层,建筑物荷载不大,利用天然地基挖到老土另加灰土夯实即可满足要求。基坑系人工开挖,基深1米左右,基体为条形或柱形砖砌体。
60年代,新建筑多系4~5层砖混结构楼房,施工者利用理想的天然地基有时困难,遇到杂填土层或芦草塘土质松软的地方,就采用换土夯实、片石灌浆或木桩加固的方法构筑地基。因受设计水平、施工条件和建材品种的限制,在天然粘土地基层上建造的建筑物,若干年后基础明显位移,墙体开裂变形,房屋结构受到膨胀土破环,致使一部分建筑物需补作技术处理或拆除重建。后施工人员将基础深埋于室内地坪1.5米以下,采用砖砌体外加钢筋混凝土地圈梁办法以消除膨胀土的影响。
70年代后期,合肥地区高大建筑物逐渐增多,施工时一般都采用桩基技术。据不完全统计,1983~1985年建筑工地计打各种类型桩约2万多根,其中沉管灌注桩约占70%,预制混凝土桩约占22%,其余为锥形挤密桩和嵌岩式人口径钻孔灌柱桩;一些特殊地段还采用浅埋板式基础和板式箱形基础。
结构工程
50年代,合肥市建筑部门施工的民用建筑多为砖木结构。60年代,多为砖石混凝土结构。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推广的大板建筑,施工时多采用内板外砌和高层现浇框架(系框剪、简体结构)。在工业建筑方面,混合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预制钢网架结构由小体量向大体量方向发展,强度按7度以上抗震设防;物料垂直、水平运输,砂浆、混凝土搅拌实现机械化;钢模板代替了木模板。钢模板由平面模板、配板、连接件及支承件等部分组成。其优点:节约木材,强度高,通用性强,纽装拆卸灵活;浇制出的混凝土尺寸准确、表面光滑,应用耐久。
市一建公司承建的合肥大厦,高18层,建筑面积10210平方米,属绕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施工中,技术人员根据结构尺寸的大小设计出台模的型号,用定型组合钢模板组成一定尺寸的板块,再和钢支撑系统组成一个整体。运作时借助于活动平台和塔吊机械,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还大大地提高了工效。
屋面工程
解放初,合肥的建筑多为草屋面和小灰瓦坡屋面。50年代,随着房屋结构的变化和楼层的增加,一些建筑采用大屋顶刚性混凝土屋面。60年代,施工企业曾推广砖拱结构屋面,许多新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挂瓦板、预应力槽瓦、“F”型折板屋面。由于这些屋面保温效果差、整体性不强,因而被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屋面(垫沥青油毡防水)代替。80年代采用塑料油膏、防水涂料作表面防水处理;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屋面,也有采用钢性钢筋混凝土屋面的。在制作一般性屋面隔热保温层时,有的用架空的预制方块水泥板,有的用轻质保温材料混凝土。
历年典型的屋面工程有:1955年建的安徽省交通学校的礼堂兼饭厅(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长32米、宽14米)为双曲砖拱屋面;1958年建的南七粮站为砖薄壳屋面;1972年建的省物资局二库为波形双曲拱屋面(拱梁及柱皆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双跨各由预制柱支承);1983年建的中国科技大学风雨操场(建筑面积2526平方米,长60米、宽40米)屋盖为斜放四角锥体架轻型屋面。后者的显著特点是结构合理,省去钢筋混凝土大梁,减少高空作业,节省施工用材,加快施工速度,降低造价。但此项工艺技术性要求高,需具备功能较齐全的机械化装备。
工业化施工
70年代,合肥市为改变城市住宅紧张的状况,打破了传统的“秦砖汉瓦”建筑模式,陆续、试验应用了大型砌块、装配式大板、内浇外砌大模板、滑模、框架轻板等工业化施工建筑材料:
一、1972年,省建总公司水泥制品厂旨次在合肥施工粉煤灰大型砌块试验楼。主楼五层,建筑面积2389平方米。砌块规格有3种尺寸,用工业粉煤灰作主要原料,经机械搅拌,钢模成型。
二、滑模施工技术。1975年建合肥骆岗机场指挥塔楼时,施工单位首次使用框架滑模。该系统由模板、平台支承、液压提升和控制平等部分组成,可节约大量支模材料,减少用工、缩短施工周期,1~6层框架柱仅用10天就可滑升完毕。
三、1978年,为推广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大板住宅建筑方法,市政府组织专人在吸收外地经验后,结合本市的特点组织攻关设计预制构件。生产的构件型号有22种,基本上实现了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构件生产工厂化。1980年前后,市建公司在南七太湖新村建大板楼近4万平方米,省建公司在铜陵新村等处建大板楼近9万平方米。由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大板住宅楼用的构件体积大,运输、吊装破损率高,施工质量上存在着“热、裂、漏”等缺点,故未予推广。
四、1978年,由省建二公司首次采用升板法施工的省图书馆书库楼,建筑面积为7522平方米,其连接体为砖混结构,有柱帽和无梁楼盖。书库共分7层,每层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每两层楼板设一夹层。其施:工程序为:基础一现场整体预制柱→安放提升环吊装柱→回填土夯实浇制地坪→涂刷隔离剂→绑扎钢筋迭浇楼板→提升板→各层板就位,焊柱帽钢筋,立模、浇捣混凝土柱帽。该体系的特点是施工机械化程度高,节省劳力,节约木材,造价较低。
五、1981年省建一公司首次采用框架轻板建筑水泥研究院试验楼。该楼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其结构系板柱承重体系,由复合外墙板、大楼板、轻质石膏板、加气混凝土内墙组成,可在现场装配施工。其特点是工期短,自重轻,抗震性好,施工现场文明。
六、内浇外砌大模板是在装配式大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一种建筑体系。其结构平面布置简单,均衡对称,纵模墙贯通。其特点是施工速度快,全部模具定型化、工具化,施工现场文明,建筑质量稳定,适宜于量大面广多层民用住宅建设。
装饰工程
1978年前,合肥除少数大型公共建筑外,绝大多数建筑物系清水墙面、白灰水泥钩缝,内粉十分简单,外观红墙灰顶,千篇一律。1978年后,建筑物外墙装饰采用水泥砂浆、水刷石、涂料、彩色弹涂、白水泥、马赛克、面砖、大理石、花岗岩、壁画、雕塑等材料,内墙装饰采用多彩涂料、塑料壁纸、墙布、塑料板、瓷砖及各种新型装饰材料。铝合金门窗、钢门窗逐步取代木门窗,卷闸门、簿壳、折板、彩色玻璃等被普遍采用。
80年代竣工的安徽饭店、天都大厦、玉屏楼、百货大楼改造装修工程和城隍庙的徽派装饰以及其他建筑装饰,均为合肥市增添了光彩,给人民群众带来艺术享受。一般性装饰费用约占整个工程造价的25%,高级装饰的费用更多。为适应装饰市场的需要,各种专业性的装饰工程公司应运而生。1992年,全市大小装饰企业有百余家。有条件的装饰企业还积极参与建立跨地区的联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引进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提高装饰水平。
设备安装
解放后,随着城市的发展,省、市建筑公司陆续组建了设备安装专业队伍。70年代,这些公司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石油、化工、钢铁、水泥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高层建筑、旅游宾馆、影剧院、科研机构及工厂技改项目建设。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地被推广应用,其中铜铝合金焊接、大容量罐体气顶法焊接、长轴找正法、网架结构焊接法、膨胀螺栓固定构件法、传送带冷胶接法等安装工艺被普遍采用。
自1980年以来,建筑业承担的典型安装项目有:
一、1981年,合钢300立方米高炉。高炉主体高41米,有18项系统工程,需要装标准设备676台(件)、1820吨,非标设备140台、1100吨。主要传动设备用电动或液压驱动。上料系统用半导体逻辑电路控制,电子秤计量。大型钢结构件系现场制作,整体吊装。
二、1980年,中科院合肥等离子研究所安装受控热核反应装置——4台2MF—500—50直流脉冲发电机组。每台机组由发电机、飞轮、电动机、励磁机组成,重约220吨。发电机组轴长13.26米,被用特殊工艺连成整体置于4个轴承支承座上。施工者采用吊瓦等方法校正三轴连成一体,使转轴不因安装增加静动挠度。此项安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1983年,中国科技大学风雨操场钢结构网架。风雨操场屋面系60×40米斜放四角锥体,架重92吨。整个结构用7种不同规格的无缝钢管联接,有接点2470个,“焊缝”长达828.7米,系在地面整体制作组装,用超声波检测。安装中在网架提升就位时,施工者采用专用工具严格控制其管轴同心度,确保结构受力准确。
四、1985年,范巷口人行天桥。此桥为钢结构,最大跨距45米,总重175吨,拱形桥架系用32毫米厚钢板拼焊而成。施工单位将架梁和拼装件在别处制作好,再运至现场组装焊接。工程仅历时2个月,受到市民好评。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