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6年2月1日,合肥市公共汽车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系全民所有制单位,地址在和平路389号,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有车辆7台,固定资产10.598万元,职工49人,隶属市城建局。1959年,隶属市交通局。1961年,复属市建设局。1965年,公司车队按线路分为1、2、3、4路队。“文革”期间,市公共汽车公司先后更名为“合肥市人民汽车公司”、“合肥市人民公共汽车公司”。1972年,拥有职工1044人、车辆97台、固定资产482万元,完成利润26.7万元。1980年更名为“合肥市公共交通公司”。1981年10月,公司汽车二场建成。场部下设政工、生产、财务3个股,辖1个保修车间和第一、三、四车队。1983年,因城建局撤销,公司直属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1984年,市政公用事业总公司成立,市公共交通公司改属之。1985年末,市公共交通公司有职工3325人,营运线路23条,营运车辆323台,固定资产2187.37万元,实现利润208.83万元;内设办公室、组干科、宣传科、教育科、纪委、工会、团委、武装保卫科、营运科、总务科;下辖2个保修车间、1个大修车间、9个车队和驾训队。1987年,市政公用事业总公司撤销,市公共交通公司仍直属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是年,公司拥有职工3453人,营运线路25条,营运车辆340台,固定资产2399.42万元;年完成客运量25721.63万人次(是刚成立时的31.8倍),营收1736.62万元,利润312.12万元。
自公司成立至1987年末,除汽车二场一度进行内部核算外,全公司均实行三级管理,一级核算。
1988年,公司将原综合计划科、服务质量管理科改为企业管理科、综合计划统计科、质量检查科,增设标准计量室。各车间和各车队都实行了经济责任承包制。1989年,公司职工3642人,营运线路27条,车辆326台,客运总量24272万人次,营运收入1849.6万元,固定资产2769.4万元,利润198万元。1990年,所属公交三场和第三保修车间成立,第九车队开始在各条线路独家经营小公共汽车。是年,公司拥有职工2565人,营运车辆341台,固定资产4381.07万元,营运总收入2388.07万元,利润137.41万元。1991年,公司营运线路28条,营运车辆348台,固定资产5155.96万元,营运总收入2929.00万元,利润-49.99万元。1993年初,改为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营运路线
一路线原为二路线,首开于1956年2月1日。车辆由火车站始发,经胜利路、淮河路、徽州路、庐江路,停官盐仓、气象台、花园拐站,转入梅山路行至终点安徽农学院站返回。1958年,终点站延至南七里站。1960年,二路线改为二路线。1963年线路改道,车辆由火车站始发,经胜利路、长江路、金寨路至终点南七里站,途中停靠大东门、小东门、四牌楼、三孝口、眊龙桥、稻香楼、安医附院、科技大学、机械研究所9个站点,全程7公里。该线为我市东北一西南方向的主干线,1988年后通小公共汽车。
二路线原为一路线,首开于1956年2月1日。车辆由火车站始发,经胜利路入长江路至安徽农学院返回。1960年,原一路线改二路线,起点站为大东门。1963年后经数次调整,于1977年,将始点站东移至纺织机械厂。1987年,车辆由纺机厂出发,途经蚌埠路、寿春路、蒙城路,中途停靠三十一中,东七里站、电机厂、五里井、铜陵路、三里街、明光路、大东门、逍遥津、阜阳路、六安路、城隍庙12个站点至博物馆,全程8.9公里。该线为城市东西向干线之一,沟通了东部工业区与市中心地带的联系。1989年终点站延至省公安厅西,起点站移至朱小郢,全程9.8公里。
三路线1956年3月开通。车辆由大东门发出,沿滁州路、淮河路、安庆路行至和平路桥返回。年末,线路两端延伸,起止点为安纺一厂和省博物馆。1970年,车辆改由曙光电影院发出,经和平路、芜湖路、长江路、蜀山路至七里塘,全长11.1公里,沿途停靠安纺总厂、铜陵路、公交公司、芜湖路桥、小东门、四牌楼、三孝口、大西门、农学院、三里庵、五里墩、牙膏厂(日用化工厂分厂)12个站至七里塘返回。该线为城市东西向干线之一,沟通了东郊工业区、市中心与西郊的联系。1990年8月在五里墩与牙膏厂两站之间增加了“省消防总队”站。
四路线首开于1956年5月,车辆由宿州路开至庐江路,后停开。1958年复开,车辆由江淮大戏院发出,行至双岗返回,称五路。两年后,五路更为四路,全程由江淮戏院至第十六中学共4.3公里。1963年后几经变更,自1987年9月起,车辆由葛大店发出,途经合巢路、青年路、徽州路、濉溪路,中途停靠客车厂、三十二中学、卫岗、仪表厂、东陈岗、屯溪路、银河大厦、四牌楼、市府广场、百花井、阜阳路桥、双岗、白水坝、农药厂14个站点至亳州路。全程11.2公里。四路线是纵贯城市南北的主干线,1990年8月在卫岗与三十二中两站之间增设了“公交三场”站点。
五路线1958年2月通车,称北郊班车,起止站由江淮大戏院至双岗。同年11月延至亳州路,称五路。1963年后经变更,自1973年9月,车辆以江淮大戏院为起点,经淮河路、六安路、环城北路过阜阳路桥至双岗,再经合瓦路至钱小店,全程8.8公里。1985年5月,改由阜阳路过阜阳路桥,走合瓦路到钱小店,全程8.4公里,中途停靠百花井、阜阳路桥、双岗、电焊机厂、三十六中、北五里井、雨布厂、舒大郢、林店、电厂等10个站点。1992年12月,路线延伸至井湾,全程9.3公里,共13个站点。
六路线1958年通车,当时有定时班车从安纺开至合钢。1963年,将终点延伸至大兴集,称大兴集班线。1968年,起止由大兴集至大东门。1970年,车辆由大兴集发出,经合裕路、和平路、芜湖路、徽州路至江淮大戏院,始称六路。1979年后,线路几经变更。自1989年1月,车辆由大兴乡发出,经合裕路、和平路、芜湖路、马鞍山路至终点小花园,全长11.4公里。途中停靠大兴商场、大兴集、商机厂、化工厂、合钢公司、变电所、合裕路、公交公司、芜湖路桥等站点,沟通了东郊、东市工业区与市区的联系。1988年1月,终点站移至“曙光新村”,全程11.4公里。站点有大兴乡、大兴商场、合钢二厂、商机厂、化工厂、合钢公司、变电所、合裕路、铜陵路、公交公司、芜湖路、大药房、电讯大楼、屯溪路、曙光新村。1990年12月,该线在“合钢公司”与“变电所”两站之间增加“合钢医院”站。
七路线1973年通车。车辆由曙光电影院始发,经和平路至铜陵路转向北,行至大通路转向西,再经明光路转向北驶至终点双岗站返回。1975年,因大通路路面狭窄,行车改由和平路向西至明光路,再由明光路至双岗。1984年蚌埠路立交桥建成后,行车路线由曙光电影院经安纺总厂、和平路、铜陵新村、铜陵路、三里街、蚌埠路、火车站、二号门至双岗,全程7公里,沟通了东郊工业区、火车站与北区的联系。1990年12月,该线在“火车站”与“二号门”两站之间增设“省建设厅二招”站。
八路线由于路况原因,曾分段营运:
“南七——江汽厂”,1973年3月通车,全程3.4公里,设南七、化肥厂、石油站、制药厂、江汽厂5个站。1990年,由于东流路修路,于6月1日停止营运。
“七里塘——轻机厂”,1977年7月通车,全程2.75公里。1987年6月,因蜀山路、潜山路拓宽而停止营运。
“南七——肉联厂”,1984年8月通车,全程3.5公里,中途设有锻压厂、轴承厂、汽修厂、锅炉厂等4个站点。1987年7月,因修望江路而停止营运。1989年12月恢复营运。
1991年2月,“南七——肉联厂”与“七里塘——轻机厂”两线合并成“七里塘——生物药厂”一条线,全程7.3公里,共设七里塘、二水厂、轻机厂、肉联厂、锅炉厂、汽修厂、轴承厂、锻压厂、南七里站、化肥厂、石油站、生物药厂等12个站点。1992年10月,由生物药厂缩到南七里站,全程6.1公里。
九路线1980年4月通车。车辆由市房产局始发,途经安庆路、阜阳路,停靠百花井、阜阳路桥、双岗、金属仓库、无线电三厂、煤炭设计院、化工研究院7个站点至探矿厂。全程5.2公里,是城市北部居民进人市中心的重要途径。
十路线1987年1月通车。车辆由火车站始发,途经胜利路、马鞍山路、芜湖路、梅山路、蜀山路,中途停靠大东门、马鞍山路、包公墓、包河公园、电讯大楼、桐城路、稻香楼、梅山饭店、中医学院、三里庵10个站点至五里墩。全程7.1公里。
十一路线1978年,公交公司开辟了十路环形线。车辆由三孝口向西经五里墩向南,自合作化路转望江西路,再经南七里站人金寨路向北返三孝口。1980年,开通十二路班车线。车辆由南七里站经望江东路、青年路、屯溪路、明光路至火车站。
1981年,将原十路环形线、十二路班车线合并为十一路线。车辆由火车站始发,经胜利路、长江路、金寨路、望江路、青年路、屯溪路、明光路返回火车站。1986年7月,将十一路线分为南、西两段:南线的车辆由火车站发出,经明光路、屯溪路、青年路、望江路至南七里站,途中停靠蚌埠路、燃料公司、和平路、自来水厂、周谷堆、合肥工业大学、省军区、东陈岗、仪表厂、卫岗、手表厂11个站点,全程9公里;西线的车辆由火车站始发,经胜利路、长江路、蜀山路、至五里墩返回。1987年1月西路线被取消。
十二路线1987年1月通车。起点是南七里站,终点是亳州路站。该线是继四路线后开辟的又一条南北大通道,从城市外围缓解了南北乘客乘车难的矛盾。车辆由南七里站发车,经望江西路、合作化路、濉溪路至亳州路,中途经锻压厂、轴承厂、化机厂、自行车厂、安大后门、五里墩、东新庄、利民药厂、殡仪馆、清溪路、濉溪路桥、亳州路。全程8公里。
十三路线1992年5月1日通车。起点为十五里河,终点站是博物馆。全线8.5公里,途中站点有三孝口、眊龙桥、稻香楼、安医附院、科技大、机研所、南七、江淮化肥厂、生物药厂、东流路、姚公庙。该线为南郊居民进城提供了方便。
十四路线1992年9月11日,由郊线21路分出,起点博物馆,途经大西门、三里庵、五里墩、七里塘、十里庙、通机所至大铺头,全程9.6公里。
十六路线1992年10月1日以原8路线延伸改成。该线由南七起点,途径江淮化肥厂、生物药厂、合肥制药厂、张小郢、江淮汽车厂、竹西、凌大塘、小周郢、王卫、姥山路口至葛大店,全程7公里。
1992年合肥市公共交通郊区营运线路表

1992年合肥市小公共汽车营运线路表

营运车辆
1956年2月1日,合肥市10辆公共汽车首次投入营运。其中7辆客车是由南京江南汽车公司利用德国产“依法H3A型”货车改成。改装后客车车箱为铁木结构,中间只有一个无汽动装置的车门,使用时操作人员要用手推拉才能开关。是年5月,市公共汽车公司首次购进7辆金属结构的成品公共汽车——匈牙利产“依克露斯30型”客车。稍后,又购进7辆匈牙利产“却贝尔D420型”货车,经装置简易防雨棚后临时投入营运。至此,合肥市营运的公共汽车有20辆。1958年,市公共汽车公司首次购用6辆国产“松花江”牌公共汽车。1960年,率先购用合肥汽车修配厂改装的7辆大型转盘式通道客车,使单车运客量提高近一倍。是年,合肥市的公共汽车有54辆,其中进口车占60%。因多数汽车车型复杂,维修零部件缺乏,故车辆完好率仅为74.3%。为缓解运力小于运量的矛盾,市公共汽车公司利用自制客车、机动三轮车和“客挂车”共20辆投入营运,还将部分客车装上煤气发生炉或沼气袋以缓解汽油紧缺的困难。1961~1965年,购进北京制“京一型”、上海制“SK644型”单车和“SK660型”转盘式客车,淘汰了一些破旧客车。至1965年底,有公共汽车65辆。
1969年,市公共汽车公司改装成功“HG660型”铰接式大通道客车。1973年,承担国家分配的汽车四类底盘组装客车任务。1975年,将营运的公共汽车全部更新为国产客车,并把转盘式改为铰接式。1980~1983年,城市客运量迅速增加。市公共交通公司年均新购18.25辆公共汽车,日客运量达54.61万人次,仍然难以满足需要。为了解决乘车难,1984、1985两年新购客车96辆,其中广州、常州产铰接式大通道客车80辆。
1985年,合肥市有公共汽车323辆(其中大型铰接式通道客车204辆),是1956年的16.15倍。客车车型主要有广州产的“GZ644型”单车和“GZ662型”铰接式车,常州产的“GJ660型”铰接式车,上海产的“SK644型”单车和“SK660型”铰接式车,以及市公共交通公司自行装配的“HG641型”单车和“HG660型”铰接式车。
1987年,合肥市有公共汽车340辆(含大型铰接式通道车218辆),其中一级车186辆,二级车56辆,三级车52辆,四级车46辆。1989年9月,市公交公司首批小公共汽车投入营运。1991年,市内有公共汽车367辆,其中铰接式车220辆,小公共汽车37辆。车辆完好率为96%。市民“乘车难”的矛盾基本缓解。
1992年,合肥市公共交通公司自制“HG6913型”和“HG6153型”通道车通过省级鉴定。
站场设施
1983年前,公交站场占地为59.73亩,建筑面积15884平方米。1983年新建的公交二场,占地62亩,建筑面积19599平方米。于1990年6月26日新落成的公交三场,占地51.7亩,建筑面积14706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7286平方米。
站房1985年前,市公交公司有16个站房,建筑面积847平方米。1985~1990年,新建了10个站房,建筑面积777平方米。
停车场1985年前,公司有回车道6条,停车坪0.65万平方米。1985~1992年,新建了6条回车道和1.05万平方米停车坪。
保养场1956年,公司成立了修车组。1957年,修车组扩大为保养场。保养场刚成立时,修车场在陈老岗(公交公司旧址)的停车库中,除2部旧车床外,只有一些简单的修车工具。1957年,保养场迁至和平路,有砖木结构的车间1291平方米,可进行车辆大、中修业务。1966年后,修建了2000平方米砖混结构的保修车间和大修、金工车间。1981年保养二场建成,拥有1812平方米的保修车间和12020平方米的辅助车间。至1987年,两场共有修车厂房8900平方米,各种机器设备220台。设备包括磨床、铣床、电测力器、电子计算机和油库、洗车台、照明设施等。
站牌50年代的站牌是粗杆悬臂式,正面标站名,反面绘线路走向简图。70年代,引入上海公交公司叉式站牌式样,正面标站名和头、末班车经过时刻表,反面标全线站名。90年代,市区主要线路上的站牌更换成国际站牌。
候车棚1978年,候车棚是由水泥预制件桩上架石棉瓦组成,设有坐凳。1978年后,60余个主要站点采用钢件结构架、玻璃钢顶面候车棚。1989~1992年,寿春路、蚌埠路、金寨路、长江路等主干道上共有拱型、伞型、悬吊式拱型候车棚130多座。
公交三产
1979年,合肥市公共交通公司成立了汽车修理厂,对外经营汽车修理业务。1984年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后更名为综合经营公司)。1985年以公交车身为媒体,成立了公交广告部(劳服公司下属部门)。不久,公交广告部升格为公交广告公司。1985年,市公交公司成立了公交职工医院,同时对外门诊。90年代初,市公共交通公司三产经营范围逐步扩大,使公交经营实现了以公交营运为主,第三产业为辅的格局。
营运业务
计划调度1957年,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生产计划股,建立了单车台帐和统计报表信息系统,编制了公司年(季)营运计划和单车营运车日、行驶里程、票款收入、燃料消耗等定额指标。1964年,开始编制行车作业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车辆进出场及运行顺序、早晚发(收)车时间、运行间隔时间、工时利用率、里程利用率、停站时间和运行速度等。
1972年,设立生产计划科,增加了高峰车、区间车等行车调度工作。
1983年,市公交公司在中国科技大、省公安厅等单位的帮助下,进行了有2000余人参加的全市性公交客流调查。调查时,采用驻站观察法(市区线路)和随车观察法(郊区线路),得到原始数据200多万个,通过电子计算机,共获得综合数据20多项。还查明了月票乘客的乘车次数、距离、方向。
1984年后,实行两级调度制。由东、西停车场的调度室负责实施营运调度管理,并对各车队的现场作业进行业务指导;由车队站务组负责编制作业计划并报经审定执行。市区主干线路高峰时行车间隔2~3分钟,平时4~5分钟;一般线路高峰时行车间隔4~6分钟,平时7~8分钟。1989年,公司设总调度,负责处理2个调度室的日常事务,兼办旅游、包车业务。
90年代初,公司系统实行无线通讯系统调度,各终点站基本上配齐了相应的通讯器材,市区线路的车辆全部配置了电脑报站器。
票务管理1956年2月至1990年9月,公司在票务管理方面实行工号、领票制。具体办法是:各售票员都有自己的票号,不管领用何种票面值,均用同一票号。票务室根据各售票员的编号发票,再根据各售票员出售客票的情况制定印票计划。售票员必须结清当天的票款,凭交款单领票,领票时须填领票单。自1990年10月始,工号制未变,领票制改为购票制。即售票员在上岗前须交一定数额的押金,票务室根据所交押金数给予发票,以后售票员每交一次款,可在票务室领取同数额的客票。票务室须做到帐符款清,日报、月报、印制数、出售数、库存数有据可查。
上一篇:第三节 三轮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