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市是新兴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科学、教育基地。为适应发展,解放后对行政区划多次调整。1990年土地面积较解放初扩大60多倍,城市建成区扩大750%。多数年份,人口迁入大于迁出。市区人口迁移人超为主,郊区则以人口划拨入超为主。机械增长较快是合肥市人口发展的重要特点。
1949~1990年,合肥市迁入1506859人,迁出1057642人,入超449217人。行政区划变动13次,11次划入人口226788人,2次划出人口48064人,划入多于划出178724人。两项合计入超627941人,占1990年末人口数的62.67%,平均年增加近1.5万人。总的机械增长率达27.65‰,年机械增长率超过100‰的有1949、1951、1952、1953、1954、1956、1958、1959和1978年,共9年;负增长的年度有1961、1962、1963、1967、1968、1969年,共6年。
1949~1959年,机械增长443105人,是1949年初人口的630%;占42年中机械增长人数70.56%。机械增长率193.13‰。
1960~1969年有6年人口机械变动为负数。10年共减少人口163403人。其中1961~1963年在国民经济大调整中,大力压缩城市人口,迁出多于迁入,划出多于划入,实际减少人口196024人。经过调整后的1964~1966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较快,人口迁入多于迁出25051人,划入人口24933人,机械增长人数近5万人。1967~1969年,受“文革”影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干部下放,人口迁出又多于迁入,减少51993人。
1970~1979年,机械增长幅度较小,10年增加176877人。机械增长率29.94‰(1978年,从肥西划入4个公社计71294人,年机械增长率为130.65‰。)
1980~1985年,机械增长97649人,机械增长率20.04‰。
1986~1990年,机械增长73713人,机械增长率为15.68‰。
合肥市人口机械变动曲线图

人口迁移
50年代,迁移入超330431人,占42年迁移入超总人数的73.56%,前期主要是各级行政、企(事)业机构建立;皖南、皖北两个行署合并,调入和吸收公职人员较多。“一五计划”期间,省际迁移占有相当比重:一批外境企业迁入合肥;兴办的高、中等院校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50年代达2万人)。另外,兴建、扩建安纺、合钢、烟厂等大型企业需大批劳力,促进省内人口向合肥流动。1956年,迁移入超77165人。1958年,迁移入超125463人。
60年代,由于国民经济首次调整、压缩城市人口、精简下放、“文革”期间大专院校停止招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干部下放等原因,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149023人。迁出人口主要流向省内各地。
70年代,迁移入超96447人(197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开始陆续迁入合肥,仅铁四局所属职工家属即达2万余人)。其中1978~1979年迁移入超39817人,占10年迁移入超人数的41.28%。
80年代进入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改革时期。1980~1990年迁移入超171362人,机械增长又呈发展之势。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1985年7月1日至1990年6月30日,合肥市(含郊区)迁入184642人,其中迁入郊区所辖户口地段68204人,占迁入人数36.94%。从迁入范围分,本省迁入148529人,占80.44%;外省迁入35876人,占19.56%。迁移原因:学习培训51342人,务工经商50063人,工作调动30141人,随迁家属17661人,4项合计149207人,占总迁入人口80.81%;其次是婚姻迁入、投亲靠友、分配录用、退休退职及其他。据公安部门统计,1989年省内迁入25910人,迁出14245人,入超11665人,占入超总人数89.27%;省外迁入7788人,迁出6385人,入超1403人,占入超总人数的10.73%。1990年,省内迁入29581人,迁出15469人,入超14112人,占入超总人数的98.28%;省外迁入6994人,迁出6747人,入超247人,占入超人数1.72%。
人口划拨
人口划拨的动因主要是郊区设置及其区域变更,其次是巢湖区置废。
1951年1月,肥东县的张洼、城东、东外等3个乡计17722人和肥西县城南、卫岗、德胜、金斗、北外等5个乡计27695人划入,设置合肥市郊区。
1956年,肥西县山北乡10489人划入郊区。6月,肥东县马岗乡和大兴乡架勾塘、庙岗等5个自然村103户413人划入郊区;9月,肥西县义兴乡百丁塘村20户77人划入郊区官塘乡。1956年实际划入10765人。
1957年,肥西县岗集乡邓店子等36个自然村计1770人划入郊区北外乡。
1958年,肥西县划人郊区远景、优胜、风景、水库、淮西等6个农业社约2.8万人,肥东县大兴乡的群生、淮南、合裕、新生、田兴等5个农业社约6000人划入东市区红光分社炼钢厂。11月,经省批准,从肥东、肥西、巢县、庐江4县沿巢湖四周边沿划出部分乡村设立合肥市巢湖区,到1959年12月31日止,实际划入20744人。1958、1959两年实际划入54722人。
1960年划入1228人。1961年划入7523人。
1961年,巢湖区撤销,农业社队划回原辖县社,当年划出10941人;忠庙公社划回巢县,划出6718人。
1963年7月,合肥市郊区大兴集公社5个大队6508人划归肥东县。郊区园林公社全部及优胜、江淮、蜀山等公社13个大队和大铺头的9个生产队共24073人仍划归肥西县,计30581人,实际迁出30405人。
1964年,肥西县的优胜、园林、井岗等3个公社和十八岗等7个大队计24933人划入郊区。
1970年,肥东县大兴公社6272人再次划入郊区。
1973年,长丰县土山公社瞿咀、江堰2个大队2864人划入郊区三十岗公社。
1978年,肥西县义城、义兴、晓星、大圩4个公社及烟墩公社的2个大队,计71294人划入合肥市郊区。
下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