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市沿湖河平原地下水丰富,丘陵岗地地下水比较贫乏。但在局部地区受特定的岩性、构造、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构成较好的含水层。就地下水埋藏条件来说,合肥市区地下水主要有上层滞水和潜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以及红层裂隙孔隙水3种类型。
上层滞水和潜水
老城区地表有一层杂紊填土。由于局部隔水作用,下渗的重力水停滞在杂紊填土中,形成范围不大的上层滞水。这种上层滞水埋深在地表下1~2米。
在淝河漫滩上,普遍存在松散的沉积层。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沉积层中聚集的水体形成潜水。潜水的含水层以亚砂土、粉细砂层为主,厚度约3~10米,潜水面位置随季节而升降。
上层滞水水量小,旱季往往干涸。潜水水量稍大,单井涌水量一般在20~90吨/日。
松散岩类孔隙水
第四纪松散岩类在合肥市广泛分布。南淝河两侧漫滩平原及南淝河支流四里河、板桥河下游入淝处附近的松散岩类,孔隙较大,含水性较强,储水量较多。
这类地下水属层间孔隙水,具有承压水性质。含水层岩性多为亚砂土夹透镜状细砂层,厚度一般在3~10米,埋深于地表以下8~10米,最深达20~30米以下。大部分含水层只有一层。
据民井资料,单井涌水量在河流上、中、下游不等,每日分别为50~100吨、100~200吨、大于200吨。局部地区由于过量开采,水井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红层裂隙孔隙水
在第四系之下,为红色碎屑岩。红层地下水一般较为贫乏,但在富钙岩段的裂隙孔隙中及断裂破碎带,往往构成较好的含水层。
分布于合肥市区东南部的红层,富含碳酸盐成份或为泥钙质、钙质胶结,结构疏松,裂隙发育。在富钙层位,由于水交替作用,钙质体经溶蚀形成小溶孔、溶洞,沟通和扩大了原有的裂隙孔隙,构成蜂窝状的储水空间。分布于市区西部的红层,结构一般松散,类似第四系松散砂层,其透水性能较好,有利于地下水富集。上述两类红层裂隙孔隙水,单井涌水量分别为100~1000吨/日和10~100吨/日,水位埋深一般小于20米,普遍承压,有的地段出现自流。
合肥红层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一般有断裂破碎带存在,因而有含水的可能性,尤其是规模较大的断裂带通过的粗碎屑岩及富钙砂岩层分布的地段,其富水性较强,其中东西向断裂带富水条件最好。这条断裂带脉状水水位埋深于5~10米,单井涌水量可达200~500吨/日。
上一篇:第一节 地上水
下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