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怀宁境内流传的宗教主要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信奉者最多,影响最深远的是佛、道二教,许多教规演变成了民间习俗;信奉者最少,影响最小的是基督教。建国前,宗教的发展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扶持,许多寺观教堂都置有田产,收取田租,成为宗教地主。建国后,人民政府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徒享受公民一切权利。人民政府提倡和组织宗教界人士走自食其力、自治自养的道路,对年老体衰的宗教职业者由集体实行“五保(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国家每年给予适当补助。由于受“左”的错误影响,建国后宗教曾一度被视为宣传封建迷信思想而受到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宗教活动完全停止。80年代,党的宗教政策重新得到落实,宗教活动逐渐恢复正常。1985年,境内宗教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神职人员40名。
一、道教
怀宁的道教有正一道(又称“火居道”)和全真道(又称“龙门道”)两派,隶属天师府(设江西省贵溪县龙虎山),归张天师管辖。全真派道士出家修行,以道观中香火收入、檀越捐赠为主要生活来源,小道观收入少,生活清苦,“香火一断,炊烟也断”,后来多归并到正一派。正一派道士可以出家,亦可以不出家,有檀越继承权,家中人口多时,可以分出一部分做其他事。民国元年(1912年),“安徽省道界教育总会”在安庆四方城成立,简称“道教会”,时安庆城内及郊区有职业道士18家,其中正一道士16家,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据清道光年间立下的规矩,相互不得侵犯。道教会旧《简章》规定,安庆只此16家正一道士有檀越继承权,其他无檀越继承权,又想在市区活动的道士,只能到这16家当“客师”(雇工性质)。安庆道士中,章姓最有名。章姓世袭道士职业,11个房头中有7房以道士为业,阵容齐,经卷多,神像美,很少请客师,西门外是其世袭的活动领地,其中章凤翥还担任过道教会的理事长。
清代和民国,道教活动比较活跃。清代天师张妙龄和民初天师张元旭都到过安庆,为官府和富商大贾做道场。张元旭来时官方待若上宾,安庆16家坛主在将军府(今安庆大药房址)广场高筑坛台,摆了三天三夜道场。民国16年至抗日战争前夕,为吸引观众,扩大影响,道场形式有所改革,主要是从以前偏重打击法器改为吹奏音乐和打击法器并重,加上“放飞铙”和“耍流星”等杂技,将法事和娱乐相结合。放飞铙和耍流星后来成为道士的基本功之一,余为吹、念、写、打。
建国前,许多道士生活艰难,便半道半农,当客师者更难得温饱,每坛法事所得微薄,还要交“迷信捐”。俗语云:“道士手中两块铜,越敲越穷。”建国后,禁止道士替人“求神降福”、“超度亡灵”,大部分道士改业另谋生路。但不时仍有个别道士为利所惑,暗地替人求福超度。
据民国24年调查,全县约有职业道士600人,其中安庆城内及城郊80人。1953年调查,全县有道士145人,次年剩120人,1959年底,已无职业道士。
在全国道教界有影响的当属洪镇人陈撄宁。陈少时攻读古籍、医书,后学道。曾潜心研读明道藏,写出部分道藏目录、索引及道书多种,并主办《仙学月刊》、《半场月刊》等道学杂志,在近代道教和中医界有一定影响。建国后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会长等职。
县境内的道观据康熙六十年(1721年)《安庆府志》记载,共有9座,即佑圣观、真源观、真乙观、神霄观、三元观、紫霄观、灵源观、瑞云观、清虚观。民国24年省道教联合会调查,有道观8座,即东岳庙、碧霞宫、正乙观、清虚观、神霄观、古坛寺、宣团寺和三城寺。40年代末尚存5座,但多被改做他用。宣团寺(宋建)、佑圣观(元建)历史最久。佑圣观位于安庆任家坡,是旧时道教活动主要场地,清末其址改建“安徽省咨议局”,民初又作省议会会址,观址移建于黄甲山,规模极小。今境内已无道观。
道教神庙原有城隍庙、关帝庙、土地庙等,本世纪初佛、道一度融合,道教供奉的神位亦被佛教供奉。民国17年省佛教会调查佛教状况时,将道教的庙宇道观一并统计在内。
二、佛教
怀宁的佛教属禅宗。《古鉴堂记》记载,东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年),僧童师在安庆城西郊万松山建太平寺。南梁天监四年(505年),僧宝志在渌水乡建石山寺。隋朝开皇年间(581~600年),禅宗三祖僧璨到安庆,居朝天坊菩提庵(庵因此改名三祖寺),后隐居并圆寂于今潜山县天柱山。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伏虎禅师在渌水乡募建三城寺,规模宏大,住僧很多,一度成为安庆佛教活动的中心。明、清时期,大建庙宇,其中以迎江寺和振风塔最为有名。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与清兵争夺安庆城,城内及郊区大部分寺庙被毁,佛教遭受沉重打击,但以后多数寺庙又由官府或邑绅捐资重建。民国2年(1913年),继“中国佛教总会”成立后,迎江寺僧月霞、竺安等在安庆组织“安徽省佛学会”,机构设迎江寺,历任会长多由迎江寺名僧担任。安庆沦陷期间,迎江寺主持本僧出面成立“日华佛教会安庆分会”,本僧任会长,抗战胜利,“日华佛教会”解散。民国28年,怀宁县佛教会在石牌成立,有林任会长,36年,会址移安庆,懒悟任会长。建国后,政府尊重佛教徒的宗教信仰,但佛事活动限制在寺庙内进行。1958年调查,宗教神职人员主要是佛教的僧尼,对他们一面组织自我改造,提高反帝爱国守法观念,一面组织参加生产劳动。1958年4月,龙池庵全体佛教徒订出自我改造“大跃进”规划,向全县佛教徒挑战。1959年全县共有僧尼64人,后部分迁往九华山及其他地方,部分还俗,1960年尚剩39人(僧13人,尼26人),其中14人因年老体弱由所在公社实行“五保”,其余25人,自愿由统战部门安排,集居龙池庵。“文化大革命”期间禁止举行法事活动,佛像、法器大部分被毁,僧尼多还俗。80年代,党的宗教政策重新得到正确落实,佛事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县里将所剩的寺庙房产退还给僧尼,以持续香火。1985年全县共有僧尼19人,居士350人,莲花庵主持释云从被选为县政协常委、省佛教协会理事。
县内的寺庙据清道光五年(1825年)《怀宁县志》记载,有200余座。咸丰三年(1953年)兵燹,剩41座,其中县城安庆剩14座,即双莲寺、万寿寺、天宁寺、太平寺、迎江寺(此五寺明清时称为“省城五大寺”)、三祖寺、三城寺、神龛寺、宣团寺、宝善庵、清凉庵、水云庵、回翔庵、墨雨庵。民国4年《怀宁县志》记载,全县有寺、庵等273座(四乡213座,县城60座),其中已废圮的10座,改作他用的5座。民国17年,省佛教协会调查,安庆有寺庙37座,一些古寺如双莲寺、万寿寺、天宁寺等已不存。建国后,1953年统计,全县尚存寺庙101座,以后大多改作学校、仓库。1984年将所剩的15座寺庙房产交还僧尼,其中8座寺庙住有僧尼。万桥乡莲花庵被定为省重点保护寺庙,集资3万元修葺,并修通其连接合安路的公路,以便利游人和香客。
附:重点寺庙简介
【迎江寺】系临济正宗,十万选贤丛林,是安庆佛事活动的主要场地,亦是安徽省开坛放戒大丛林。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由邑绅阮自华募建。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朱常洛御书匾额“护国永昌禅寺”,寺僧建宸翰楼贮之。寺于明末清初兵乱中两度被毁,清顺治七年(1650年)操江巡抚李日芃重建,更名“敕建迎江禅寺”。康熙二年(1663年)巡抚张朝珍修大殿与山门,迎江寺至此稍具规模,乾隆皇帝曾赐“善狮子吼”御匾。咸丰三年(1853年)兵火中再度被毁。同治九年(1870年),巡抚吴坤修与翰林赵昀奉旨同修。光绪间僧无凡募修寺塔,加修佛像,慈禧太后赐“妙明圆镜”御匾。民国6年慈云阁住持广法弥留之际将慈云阁、大士阁赠迎江寺,次年三处合一,寺规模扩大1倍余。7年,秋浦人周学熙出资修寺、塔,改建大士阁。18年,藏经阁毁于火灾,僧心圣募建。30年僧本僧、月海募建毗卢殿,装修海岛。建国后,1953年安庆市人民政府对寺、塔彻底修葺,并勒碑记之。
迎江寺占地2.23万平方米,全部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藏经楼、迎江楼、慈云阁等。山门阶前有两只大铁锚,重约两吨。寺内藏有描金《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附《心经》,写于明宣德七年(1432年),本藏于皇宫,由明光宗赐出。名僧无凡、竺安、心坚、月霞、本僧、月海等都曾任过迎江寺住持。
位于迎江寺大雄宝殿和毗卢殿之间的振风塔,为长江沿岸名塔,旧有“过了安庆不言塔”之说。“塔影横江”是建国前怀宁十二景之一,明朝隆庆四年(1570年)由知府王宗徐及邑绅于惟一、吴宗周建。旧志载建塔原因是“皖城诸山雄峙,西北东南滨江,地甚平衍,形家言,须镇以浮屠,青龙昂首,为人文蔚起之兆。”塔身砖石结构,八角七层,高82.74米,内嵌砖雕佛像600尊,故旧名“万佛塔”。建国前塔曾多次与寺同修,建国后于1953年又由安庆市人民政府进行彻底大修,并立有《重修振风塔记》碑。
【莲花庵】位于万桥乡同兴村。始建于南北朝时梁朝,据传庵址初在独秀山,后移建于孟家岭、鸦雀山等地,清嘉庆三年(1798年)移建于现址至今。有庵院两进13间,良田30亩。“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1977年大殿倒塌,后修复正殿及庵房6间,供有如来、观音和大势至菩萨各一尊,有僧住持。现为省级重点寺庙。
【龙池庵】位于温桥乡金山村。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清雍正时(1723~1735年)改建,民国时期因蚁害重建,因所在山顶有泉水称龙池得名。建国后一直有僧尼住持。1960年全县有25名僧尼因所在庙宇年久失修,不堪居住而自愿集居于此。
【普陀寺】约清初建,位于洪镇乡雪山洞前。旧时香火旺盛,1982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芦峰禅寺】位于育儿乡栗岗村,宋朝僧人宝光所建。民国14年比丘尼悟心主持该寺,募化扩建,有大中小三殿及两厢房,规模较大,香火旺盛。后因年久失修,加之天灾,大殿于1963年倒塌,80年代该寺被县里批准开放,寺僧募化修复大殿及部分平房,门前立有佛塔。寺内供有9尊佛像。
三、伊斯兰教
元末明初,安庆始有回民定居,伊斯兰教随之传入、发展。回民开始多聚居在安庆大南门一带,民国时期部分迁移到江镇、山口等地,现主要分布在江镇、巨网、红星等乡和石牌镇,以马姓和宗姓人口最多。民国35年(1946年)安庆回民有2万余人。建国后1953年统计,全县有回民2704人,自江镇乡三益大队划归皖河农场和广圩区部分公社划归安庆市后,人数大为减少,1985年全县只有213户,1127人。
长期以来,怀宁回民笃信伊斯兰教。民国期间,安庆城内的教民成立有回教董事会、安庆回教公会、安庆回民协会和回教协会,先后创设清真、穆德、阿文等三座穆斯林学校。民国35年9月,成立中国回教协会怀宁支会,首届理事长马轶尘,第二届马以愚。建国后1953年在山口区成立“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怀宁县支会”,会长马兆宽,下设两个分会,一在保婴乡太上、大胜两村,一在保婴乡清节村。支会会址设清节村清真寺。由于回汉长期杂居,回民受汉族影响很深,建国后年轻一代回民中很多已不信伊斯兰教。
建国前,由于统治者的歧视,回民在政治上受欺凌,生活上极度贫困,从事的职业大都是小贩、码头搬运、屠宰、长工等,且绝大多数人是文盲,故旧称“穷回回”。回汉关系紧张,汉族称伊斯兰教为“小教”;伊斯兰教内部也有新旧派之分,相互仇视攻击。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经常有意制造民族矛盾,挑起回汉殴斗,流血事件屡有发生,最突出的是民国35年安庆东、南门回汉码头工人为争夺码头而发生的大械斗。械斗的幕后操纵者有县参议长、警察局侦缉队长、劣绅等,结果多人受伤,东门3名工人惨死。中国共产党尊重伊斯兰教民的宗教信仰,得到教民拥护。1949年渡江战役中,三益回民组织回民支前队,支援解放军渡江。战斗中,副队长马吉荣、队员丁宪良光荣牺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司令部、政治部赠“伊斯兰英雄”锦旗一面。建国后,回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得到彻底翻身,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一切权利。
民国时期,安庆城内的清真寺有关南、关西、女清真寺(后二寺均建于辛亥革命后),城外有茅岭、马场畈、三益清真寺,其中关南清真寺初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是长江中下游有名的清真寺。三益清真寺于民国27年被日军飞机炸毁。1953年6月县委统战部调查,全县有清真寺6座(山口区5座,江镇区1座),阿訇10人(山口区9人,江镇区1人)。1960年清真寺剩3座,其中2座被改作他用;阿訇7人,其中3人已不在位。“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被禁止,清真寺被废无存。80年代重新落实党的宗教政策,1985年在红星乡清节村和保婴民族联合村各重建清真寺1座,培养阿訇2人。
四、天主教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比利时方济各会教士卫方济自南京到安庆设堂传教。同治三年(1864年),法籍主教鄂尔壁派中国籍神父熊臣尧到安庆创立新会所,开辟教区。熊扮成商人,在安庆买下一房,明为布店,暗作教堂。次年五月,江南教区代牧主教郎怀仁到安庆,要求官府承认熊的教堂合法,遭拒绝。熊不顾官府反对,将房屋交给神父雷书骏,作为法国教堂,激起安庆人民的愤怒,将雷书骏赶出安庆。同治六年十一月,曾国藩任两江总督。为谄媚雷书骏,主动命令让出一房作为法国教堂,从此法国天主教江南教区在安徽长江北岸获得重要传教基地。同治七年,雷书骏死亡,金碱三、韩石贞继续在安庆传教,并以低价购得东右坊民房12间做教堂。同治八年发生安庆教案,清政府按“保教抑民”的媚外方针进行处理,官府除赔偿银钱外,还将黄家狮子山转“赠”教会作为赔礼。同治九年,教会在黄家狮子建神甫住院,次年建天主教堂,名耶稣圣心堂。
光绪四年(1878年),安庆成为安徽3个传教中心之一(余为宁国、五河)。十五年安庆和池州合并成立总铎区,二十六年成立安庆总铎区,怀宁属总铎区的东部。宣统二年(1910年),全县入教者1067人,望教者2043人。民国10年(1921年),安庆成立教区,脱离江南教区归安徽教区管辖,教务由芜湖教区主教兼理。由于教务繁忙,19年由西班牙人梅耿光任主教,不再由芜湖主教兼理。20年,西班牙耶稣孝女会来安庆设立圣母院,24年成立初学院培训修女。安庆沦陷期间,教会与日军相互勾结,主教梅耿光为日军死亡将士做弥撒,日军向传教士发放特别通行证,并在教堂门前张贴“保护西班牙国教堂,皇军严禁入内”的告示。在日军保护下,天主教发展迅速,29~30年分别在西门和北门建两座天主堂,29年安庆城内的教友比19年增加了近1000人。37年安庆教区升为总教区,列为全国20个总教区之一,梅耿光升为总主教,总主教座堂设黄家狮耶稣圣心堂。
建国后,梅耿光等人敌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宣传“有神无神势不两立”、“爱国爱教有矛盾”,不准教徒拥护共产党,不准看共产党的报纸、杂志和其他刊物,不准参加共产党的任何组织和活动,违者开除教籍。1951年,梅耿光等7人被驱逐出境。政府帮助天主教徒割断与帝国主义的联系,走三自(自传、自养、自治)的道路,原神职人员参加了革命工作。据1956年不完全调查,全县有天主教徒38人(包括基督教徒),以后多退教。80年代又有人开始信教,1985年,全县有天主教修士2人,修女2人。
清光绪二十二年五月统计,全县有法国天主教堂6所,分设在安庆城东门内黄家狮、渌水乡老坟头、受泉乡广村保、大丰乡梅湖保、大丰乡丁家保、钦化乡宝福保。老坟头等5个教堂为黄家狮子教堂的分堂。民国4年《怀宁县志》记载:总堂仍设黄家狮子街,分堂有二:一在受泉乡广村;一在尧年乡中洲。其余传教处有:钦化乡余家保老坟头北首、大丰乡梅湖保、钦化乡高河铺、钦化乡丁家破楼嘴。民国29~30年,安庆西门外太平寺和荣升街各建一座教堂。建国后1955年9月调查,洪镇区团结乡尚存天主堂房舍(名玫瑰堂),另有5个临时公所,分布在月山区黑寺岭和戴家店、高河镇、新安区夏家栏坝、枫林乡丁家破楼嘴等处,直属玫瑰堂管辖。玫瑰堂西斑牙籍神甫江波,于1951年离境,1954年教堂房舍交县血防站使用,1955年房舍圣具被处理给月山乡东村农业社,1957年在此创办广村中学。5个临时公所先后自动消失,房舍或废圯或改作他用。
五、基督教
建国前,怀宁的基督教归皖赣教区管辖,体系上分圣公会和内地会两派。
清同治六年,英国传教士成立“中华内地会”。同治八年三月,内地会传教士密道生和卫养生以司铎的身份到安庆,租赁北正街西左坊民房15间作为教堂,当时安庆内地会是全省唯一的基督教组织。光绪二十二年,县内有英国教堂2座,分设在安庆西门县下坡和北门正街,各有英籍驻堂教士1人。约于民国初,在石牌永兴街又设福音堂1座。民国17年,安庆内地会与西方差会脱离经济关系,成为自养教会,改名“中华基督教安庆福音堂”,由华人自理。日军侵占期间,教会遭到沉重打击,被迫关门。日军投降后,由加拿大籍牧师重建,市内教徒达80余人,多为贫民、手工业者、职员和学生。安庆解放前夕,外籍传教士回国,教会由执事会管理。
清道光二十五年,美国圣公会传入中国。光绪二十年,圣公会华人传教士黄郎斋到安庆传教并筹建教堂。光绪二十六年,美籍传教土林学汝到安庆传教,次年在大二郎巷建教堂,名安庆救主座堂,为当时全国十大教堂之一,并开辟皖、赣、湘、鄂教区。宣统二年(1910年),安庆教区从湘鄂皖赣教区划出,成立皖赣教区,主管皖、赣两省教务,二郎巷教堂成为主教座堂,也是皖赣大教区的中心大礼拜堂。同年在铁佛庵设天恩堂、后营百花亭建成仁堂,在下石牌建立分会。安庆沦陷期间,圣公会损失惨重,主座堂钟楼、天恩堂遭日军拆毁,成仁堂被占,主教逃沪,但仍有救士留守到抗战胜利,并于民国34年恢复被占的成仁堂,改名为圣诞堂,做为救区正式礼拜堂。抗战胜利后,安庆教区再度兴盛,民国37年安庆城内有受洗信徒50余人。
圣公会在传教的同时还开办了医院和学校,著名的有同仁医院、官话(华信)学校、圣保罗中学、培嫒女中等。
建国后,县境内无基督教组织及活动。但1984年发现和县乌江镇“自由传道人”在凉亭乡戴店村私设教堂,发展信徒20余人,望江县新坝乡河湾教堂在皖河乡彭西村和江镇乡发展信徒百余人,另外还有一些“自由传道人”在雷埠、腊树等地串联传教。对以上现象,均及时加以教育制止。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风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