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气象观测
1959年2月7日,怀宁县气候站正式开展气象观测工作。观测场地,1959年2月~1964年12月,位于石牌镇姜网生产队,北纬30°24′,东经116°39′,海拔15.4米;1965年1月迁至石牌镇龙头大队新村生产队,北纬30°25′,东经116°39′,海拔15.2米;1984年10月1日,迁至皖河乡九华居民小组,北纬30°25′,东经116°39′,海拔15.4米。
观测时制,1960年7月31日前,每天按地方平均太阳时(即东经116°39′时间)进行1、7、13、19时4次定时气象观测,以19时为日界;是年8月1日,改用北京时(东经120°地方时),每天进行2、8、14、20时4次定时气象观测,以20时为日界;1961年4月1日后,每天改为8、14、20时3次定时观测。
日照观测一直沿用地方平均太阳时,并以每天日落为日界。
观测项目,建站初期有:空气温度(气温)、空气湿度(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风(风向、风速)、云(云状、云量)、水平能见度、天气现象、地面及地中浅层温度、蒸发量、积雪深度、降水量、地面状态等。
1960年1月1日,增加日照计,进行日照时数观测。是年9月1日,增加水银气压表进行大气压力(气压)测量。
1980年1月1日,增加冻土深度观测,同时,以电接风向风速仪取代维尔达风压器。
二、气象情报
气象情报是根据气象观测结果,按规定的电码型式,将天气实况和有关数据报告给使用单位。县内1959~1964年,气象情报只限于全省气象部门内部,汛期每日报量4—5次,非汛期2~3次。报告内容主要是当地定时气候观测实况、雨情、灾害性天气等。1965年开始,承担为合肥至安庆航线上的预约航空天气报告任务,报告内容有云量、云状、云层高度、风向风速、水平能见度、气温、露点温度、天气现象等。正常天气情况下,每小时报1次,遇有航空危险天气,随出随报。1969年1月10日至今,向驻安庆空军机场拍发航空天气报告和航空危险天气报告,每天固定时间为06~18时,预约时间为18~22时。正常天气情况下,每小时报1次,遇有航空危险天气,随出随报,消失后解除。
1975年开始,参加省内台风气象服务和联防协作;1980~1982年,参加由省气象局组织的梅雨期暴雨试验观测;1981~1983年,参加国际台风业务试验观测。
三、天气预报
1959年5月,县气象站开始天气预报。预报时效分长(一个月及以上)、中(3~10天内)、短(3天以内)期。预报内容:短期为晴、雨、降水量级及形态、风向风力、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等;中期为旬、月平均气温、总降水量、极端最高、最低气温、主要冷空气活动过程、主要降水过程等;汛期为雨季早晚、强度、雨量集中期、旱涝趋势、逐月降水量分布、温度等。
预报初期,仅凭1台三波段收音机收听大台的天气形势广播,观察生物反应,结合群众经验和县境气象要素变化,作出本地天气预报,叫做单站补充订正预报。60年代前期,根据大(省台)中(专区台)小(县站)结合、图(天气图)资(历史气象资料)群(群众经验)结合、长中短期结合的3个“三结合”原则,逐步建立了单站气象要素时间综合剖面图、相关要素点象图和逐日绘制简易天气形势图,作预报辅助工具。
70年代,统计学方法被广泛引进了天气预报业务,能够客观地用现有的气象资料对天气谚语和民间测天经验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建立了如暴雨、春播期低温阴雨等重要天气的定性预报方法。
1982年配备了气象传真接收机,能及时获得更多的空间气象资料和天气信息。
县内短期天气预报,主要是定时通过县广播站向全县广播;若有重大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及时通知各有关单位;中长期预报,以书面形式送发各级领导机关和有关单位。
80年代以前,天气预报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80年代以后,天气预报服务已深入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及乡镇企业等行业。1985年开始,对一部分专业气象实行有偿服务。
附:气象科技资料
1975年,县气象局首次整编出版《怀宁县1960~1970年气象资料》。1979年开展全县气候资源调查,1982年整编出版《怀宁县1960~1980年气象资料》,依据不同行业的需要;统计了近百个项目各气象要素,基本反映了全县本世纪后期气象概况。1982年底编写了《怀宁县农业气候资源区划》。
1984年县气象局成立了气象科技档案资料室,库房面积25平方米。资料室有各种原始气象资料1500多册,加工整编的各种资料30多册,通过交换、购置、上级下发的各种资料200多册。其中有地面、高空、省内、国内和国际气象资料。
气象科技档案的服务,在整个气象服务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每年除有一定的项目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外,还向农林、水电、建筑、交通、卫生、科研、司法等部门以及社会救灾、资产保险等方面提供数以万计的数据。为全县农业技术推广、多种经营发展、地下资源开发、城镇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客观依据。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