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兵役制度
(一)民军制
夏、商、周时代,县境内主要实行民军制,兵役寓于田制中,凡有受田权利的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平时牧耕为民,战时出征为兵。这一制度到西周时比较完善,规定每家出1人为“正卒”,随时准备出征。正卒之外的男子为“羡卒”,服后备兵役。出征时“以七家相更替”,“七征而役,一方一遍”。这种民军制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
(二)府兵制
府兵制始于西魏,到唐代趋于完善。唐代的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县境内凡男子20~60岁受田,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府兵由设置在各地的军府管理,平时散居务农,农闲进行军事训练,战时奉命出征。战争结束,“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府兵的社会地位较高,可免除赋役。征战有功者可得勋功和相应的官职;阵亡者家属可受抚恤。
(三)募兵制
宋代盛行募兵制。北宋时,朝廷直接管辖的禁军就是从各地招募来的。守卫各州的厢兵从本州范围内募集。县境内的乡兵由各地按户籍抽调壮丁组成。此外还强迫罪犯当兵,士兵的社会地位低下。
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募兵制。由各部自己派人到各地募集。当时枞阳属于直系军阀孙传芳的势力范围。桐城知县刘蔚堂在县内募兵,充实团练,名叫新军。
国民党政府在民国22年(1933年)以前,仍然实行募兵制。后来由于内战扩大,兵源不足,募兵困难较大,于民国22年1月公布了新的《兵役法》。
(四)世兵制
元、明、清时代主要实行世兵制。世兵制把士兵之家称军户,父死子继,兄死弟继,世世代代服兵役。元代开国初期,县境内规定15岁以上70岁以下的蒙古族男子“尽佥为兵”。后因兵源不足,又规定汉人“二十户出一兵”。明代,各地军士只有少数驻防,大多数屯田退里,忙时耕种,闲时训练,战时出征。清代八旗兵也采用世兵制。凡16岁以上的八旗子弟兵世代相袭。汉人当兵称“绿营兵”。1903年,“八旗兵”和“绿营兵”仿效西欧的做法,编练“新军”,使“世兵制”发生了质的变化。
(五)征兵制
民国23年(1934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全国实行保甲制,进行了壮丁登记,正式改募兵制为征兵制。其征集办法是:先进行壮丁训练,然后编成武装壮丁队。同时,按《保甲法令》规定,编成壮丁巡察队和普通壮丁队。民国24年10月到次年4月,桐城县陆续训练壮丁4000人。民国25年7月,《兵役法令》规定“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抽签确定应征对象,并分常备兵役和国民兵役两种。常备兵役分现役、正役、续役。现役3年,正役6年,续役到年满40岁转为国民兵,满45岁退役。凡年满18到45岁的壮丁一律服国民兵役。县府设兵源征集区、征兵事务所,县长兼征兵事务所所长。民国31年,县长刘文潮在全县范围开展“一甲一丁”运动,数日之间征得8营甲种壮丁3235名,使征兵制达到高潮。随后在解放战争时期,兵源短缺,征兵制度开始不灵,于是出现“拉兵”和“抓兵”的强征现象,兵役机关则成了拉兵、抓兵的强征机关。
(六)人民兵役制
人民兵役制主要有志愿兵役制、义务兵役制、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等3种形式的兵役制。
1954年以前,全县仍沿用战争年代的做法,实行志愿兵役制。应征青年的基本条件是:年龄18~30岁,身高不低于1.5米,由区、县人武部统一组织体检和政审,合格者办理入伍手续。
1955年,国家正式颁布《兵役法》。1956年,全县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凡男女青年满18周岁者,思想品德好,政治历史清楚,身体健康,均可报名参军。
1957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要求,县实行预备役制度,对适龄青年进行预备役登记。1958年,根据中央军委《关于改进兵役工作的指示》精神,将民兵与预备役合二为一,即以民兵组织形式,把第一类预备役人员编入基干民兵组织,其余人员编入普通民兵组织。1984年5月31日,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将义务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二、兵员征集
《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颁布之前,征兵工作的一般程序是:成立组织,分配任务,宣传发动,登记报名,体检政审,确定新兵,发放服装,组织欢送。《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颁发之后,征兵工作一是实行兵役登记制度。全县从1986年开始,每年在9月30日前对适龄男性青年进行兵役登记,依法确定应服、缓服、免服和不得服兵役的人员,并从应服兵役人员中确定应征对象。二是实行集中体检。全县从1987年起,在县城设立体检站,改变派体检组到各区巡回体检的做法。三是新兵交接采取送与接相结合以及自行报到的方法。1989年起,恢复部队派人到地方接兵制度。四是规范政审手续。从1989年春季征兵起,执行公安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征集兵员政治条件的规定》,全县实行联审责任制。五是执行《商品粮应征公民入伍安置卡》制度。
枞阳县部分年度征兵统计表

上一篇:第三节 民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