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排涝
新中国建立前,县内排涝工具及设施十分落后,每到雨季,十圩就有九圩受涝,人们只好听天由命。民谣云:“家住陈家洲,年年望天收;五月梅天下大雨,滴滴浇心头;庄稼长得绿油油,一到梅天就发愁。”
新中国建立初,除涝治涝主要方法有;(1)人力排水。1953年,县内龙骨排水车2784部,1956年龙骨排水车已达6551部。(2)自流排水。主要靠堤坝涵、闸。(3)机电排水。50年代后,县境除涝逐步运用了机械化、电力化。
1955年4月,县首次兴建大新抽水机站,安装柴油机20台(计253马力)。1956年,沿江圩堤先后建闸,汛期前抢排涝,拒江倒灌。1957年,少丰、田圩两圩半固定站装机16台(216马力)。1958年后,由人力水车排涝过渡到以机械排涝为主。永赖、永登对江排涝站安装了锅炉机12台(900马力);1959年,桂家坝机械排涝站,安装锅炉机8台(800马力)。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时期,县境围湖建圩已定型,机械排涝发展较快,到1960年,共建排涝站83座,装机232台,(16171马力),其中排涝结合站54座。1971年,铁铜下闸排涝站安装55千瓦电动机4台(220千瓦)。1980年,为了解决陈瑶湖流域西片(汤沟地区)的综合治理问题,对仪山新站、陈洲新站及沿江老站除涝设备进行更新。1984年,横埠河拓宽工程开工;湖东闸、沙池建立二级对江电力排涝站,防涝抗洪能力增强;永丰、永赖、永登、永久、铁铜、长沙、花园等圩,均达七至十年一遇排涝标准;白荡湖流域、菜子湖流域的排涝防涝设备也臻完备。1989年,全县电力排涝站达157座,排涝机械353台(24583千瓦),其中排灌结合站48座,排灌机械108台(7187千瓦)。全县机械排涝站58座,排涝机械114台(7794马力),其中排灌结合站29座,排灌机械55台(4632千瓦)。全县总计受益耕地36.26万亩。
二、灌溉
(一)自流灌溉
县内农田自流灌溉靠塘、塥、堰、坝、河流和水库。据道光七年(1827年)《桐城续修县志》载:“桐城有田必有塘,塘大小长短深浅不一;山田亦有山塘,河田取给于河水,以水车转运,随时蓄泄”。民国时期,塘、塥、堰、坝、水库仍是县境农田自流灌溉的主要水利设施。新中国建立后,山区以水库为主,塘、坝、塥次之;丘陵区以塘、堰、小型水库居多;圩区以沟渠蓄水放灌农田为主,辅以中、小型闸控制。全县农田灌溉呈“长藤结瓜式”体系。1989年,县共有塘、坝2.24万口,自流灌溉面积32.22万亩。1956年,县内有石龙口、九龙庵、鸡项岭、王家山、白衣庵,老虎凹等小型水库。1960年,县内水库有3l座。1972年增至54座,水库总容量2792.93万立方米。1975年,对水库进行一系列整修改造,加高加固堤前埂,拓宽溢洪道。1980年后,着重对病库进行治理,整修放水涵闸、溢洪道的导水墙等。全县水库72座,其中中型水库l座,小<一>型6座,小(--)型65座,水库总容量为3387.2万立方米,自流灌溉农田9.53万亩。
(二)机电灌溉
县内机械提水灌溉始于1959年,钱桥、义津、安凤、梅花、张北店等地先后建立机械灌溉站。1966年,县有机械灌溉站16处,装机36台(1678马力),灌溉田1.31万亩。1969年,黄羹乡、新旗、立新及红旗一、二级电力灌溉站投入使用。县内抗旱灌溉站多在丘陵地区,一级站大多能发挥效益,二级站开机运行不多,三级站应用更少。1989年,县境电力灌溉站62座,装机107台(6967千瓦),灌溉12.2万亩;机械灌溉站18座,装机25台(1696马力),灌田1.7万亩。1989年,全县大部分电灌站进行了整建和配套。
(三)喷水灌溉
1979年,国家分配移动式喷灌机17台套,其中铁铜公社高丰大队15台套、团结圩农场2台套。当年夏秋旱季试用,灌棉地1200亩,每亩增产15——20公斤;喷灌黄豆、油菜200亩,每亩增产25公斤。1980年,铁铜公社双丰大队购置喷灌机28台套,城关镇蔬菜大队购置4台套,团结圩购置8台套。当年发生干旱,棉籽难以发芽出土,小麦难以灌浆饱粒,双丰大队利用28台套喷灌机,对棉田进行轮番喷灌1个月,计花去电力、维修费7000元,亩产皮棉均达50公斤以上,超过邻队棉产量10~20公斤。此后两年,县继续采用喷水灌溉农田,均收到增产效果。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