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江、河、湖治理工程
(一)长江堤防工程
县境江堤,在明代尚未形成,江潮上涨,沿江(圩区)汪洋一片,江潮退落又是一片江沙滩地。平水年份,群众则喜之自足;大水年份,人民生命财产随水漂流。明初,沿江居民在江沙滩上陆续修筑永镇圩、下枞阳防洪堤和高黄、瓜墩、大成圩堤等。明永乐年间,围筑了永丰圩(今扫帚沟)。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陈于阶任桐城知县,见“陈家洲沃衍,滨大江”,毅然曰:“此可障而耕之”,“遂筑堤成田,岁获谷物万余石”(清《桐城县志》)。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沿江人民继续扩大永丰圩面积,改名永赖圩。清嘉庆年间,“桐城东南乡(沿江)为膏腴之地,自道光三年后,江水为患,屡年被灾”(民国《桐城县志略》)。故沿江居民相传古谚曰:“五百年前富如油,五百年后满江游,黄泥山上(仪山)拉短纤,莲花峰尖(山)是矶头”。道光十九年(1839年),分别兴修枞阳以下永镇圩、大成圩、陈家洲圩,修筑天定堤,将大成圩、陈家洲圩连成一体。道光二十五年,桐城县令主持兴建“丰乐堤”。此后,又先后在同庆、大兴、九合、老洲头、六百丈至灰河口等处,筑了数十个小圩,因此沿江形成了一条很不规范的防洪堤系。据清《桐城续修县志》载:“自枞阳以东,至于陈家洲东北,尽于老洲头,皆圩田。其上大埂绵亘百余里,宽者丈余,窄者五六尺”。汛期,这些堤系很快就被汹涌的江潮所吞噬,洲民竞相逃亡。咸丰年间,群众捐资兴修同庆——六百丈——灰河口等堤防。民国22年(1933年),建万安闸。民国25年建王家套闸、土桥闸。因民饥财困,江堤以修修补补敷衍了事。同年9月,将沿江干堤下枞阳长河口——白荡湖——陈家洲——大兴、九合圩——灰河口等连为一体,全长约74.5公里。是时,沿江干堤低而窄,防洪能力甚弱,沿江居民仍处在水患侵袭之中。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将治理水患提到议事日程。1949年大水后,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大批劳力上江堤,进行全面兴修,计完成土方196.35万立方米。1954年大水,江堤溃决,再次掀起堵口复堤、固基、加高、培厚的兴修水利热潮。1958——1968年,县境江堤全线进行加高培厚,锥探灌浆,除渗结堤,共完成土方299.7万立方米。1969——1975年,枞阳闸至王家套全长50.93公里的长江大堤,进行大标准兴修,内外兼培,内坡加做平台,堤身普遍加高1.5——2米,在1954年22.5米水位上增高2米。王家套至北埂(长23公里)段,也进行填塘固基,培修坡堤等兴修工作,上堤劳力4~5万人,完成土方1291.77万立方米;1976——1985年,该段又修补雨淋沟和进行固基工程,计完成土方278.37万立方米。1986年一1989年,对县境江堤险段,再次进行锥探灌浆的固基工程,计完成土方63万立方米。
县境江堤总长为74.5公里,建国后历经兴修,堤坝逐年加固增高。1949年堵口复堤,堤顶超过当年洪水位1米,顶宽5米,外坡比为1∶3,内坡比为1∶5;1954年堵口复堤,堤顶超过当年洪水位2.5米,顶宽8米;1972年,在老江堤的基础上加高2米,顶宽8米,外坡比为1∶3,堤顶下3.5米处建6米宽平台。1975——1978年,按照1972年的规定的标准整修加固,成为安庆地区第一个达到标准的大堤,并先后兴建13座对江排灌汇水箱闸,有效保护耕地58万余亩。
县地处长江下游北岸,南岸扁担洲向北延伸,境内戚矶头阻水,江心沙洲淤涨,江槽逼向北岸。抗日战争时期,马船沟下800米,距岸350米处江底,有一艘被击沉的日本军舰横在江心洲头,造成淤滩,江水主流向北回旋,故县境江堤时有滩塌岸崩发生。
民国15年(1926年)至民国38年间,马船沟、荒圩段,崩岸长达800米,崩滩达200米,年崩岸2~3米;白荡闸河口至桂家坝段,崩岸长达8200米;其中三百丈上段3200米,殷家沟下段5000米,年崩岸15~20米。1954年,特大洪水后,长江主槽趋于北岸,年崩岸为30~70米;楗子堤至湖东闸河口段,崩岸长300米,宽150米,年崩岸2~2.5米。1953年,岸滩宽仅5~6米。
民国16年至1949年,铁铜洲南岸周姓堤、玉板洲南岸崩岸宽450米,年崩岸分别为6~7米、14~16米;1949年前,小拐头崩岸宽161米,年崩岸为2~3米。1949年前北岸新洲堤崩岸宽120米,年崩岸3~6米。五段堤,1954年始崩,长710米,年崩岸宽3——4米。此5处岸滩崩塌长6816米。
高良基、殷家店段民国20年至民国38年,高良基、殷家店段因南岸扁担洲向北岸延伸,北岸戚家矶头阻水,从喜雀埂至方根生屋下崩岸长687米,宽20~30米,年崩岸3~4米。
王家套段上游林八沟对面洲尾有长滩,木排洲夹江有溜水,江浪波程长,直冲该段堤岸,湖东闸河口至洋灯下崩岸长达1160米,最宽处有60.5米,年崩岸2~2.5米。
老洲头段有洗浪崩岸长达1482米,宽275米。1949年前,年均崩岸6米;1954年后,年崩岸8~14米。
凤仪习义段1954年前,凤仪洲渡船码头至习义小学中间,崩岸长250米,宽62米,年崩岸10~11米。
上下八甲段因江宽浪大,属长江主航道,北岸滩地系沙土相杂,导致崩岸长达2300米,宽137.9米,年崩岸4~5米。
长沙洲段南岸轧花厂、北岸心合村堤段,分别于1956年、1960年两次崩塌,崩岸长计3889米。
新开沟段江面浪脚长,汛期易遭风浪剥蚀,从南河至新开沟有洗浪,崩岸长1100米。1978年,开始护岸。护岸后,崩岸减为600米。
林圩拐段长江主流近北岸,深泓距岸近,滩地窄,因系沙泥沉积层土质,导致崩岸长725米,崩滩宽185米,年崩岸4~6米。1961年后,年崩岸6~8米。1983年,在护岸段发生严重窝崩,崩岸长达30米,崩势险恶,水下主槽逼近堤岸,经紧急抛石,得以控制险情。
下枞阳小轮码头段其上游400米处的关帝庙段,岸头突出,土质差,加之岸边条石建筑物、趸船栈桥、外滩煤堆加重了外滩负荷量,经下游的回溜冲刷,暗藏崩岸隐患。1984年1月27日晨6∶30分发生了持续3天的窝崩,崩岸长达130米,其中严重段长70米,宽30米;到2月2日崩岸长达200米。
县境长江堤岸保护由来已久,新中国建立前,由于人力、财力不足,收效甚微。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长江堤防工程保护工作。1951年,县首次在长江口高梁矶,进行抛块石护岸。1957年冬至1958年1月底,省、地、县水利部门的技术干部组成殷家沟勘测组,制定保护江岸方案,采取水下抛石,水上码坡,上游做裹头、沉脚、沉块石竹笼等保滩保岸措施,对1040米崩岸严重堤段,先行护岸。1958年3月2日,县江堤护岸指挥部成立,全县8个区,43个乡,27万人投入三百丈岸段第一期护岸工程。杀虎台、城山等矿区也抽调复员军人200余名,在黄泥山开采块石,兴建1条长2100米铁轨运石路,动用有轨平头车200余部,出动板车400余部、独轮车100余部,进行运石。同时,在平行公路边开挖1条长2600米、宽5米、深3米的河道,组织82条船只,进行水上运石。采取“三班轮流制”,歇人不歇工,日夜突击,历时110天,计护岸长1040米,码坡长900米。8月,第二期工程开工,对787米岸坡下挫进行加固。两期共完成码坡石方1.21万立方米,水下抛石1.94万立方米,保滩嘴工程抛石500立方米,沉柳5300公斤,抛块石竹笼99个。同年,县获“安徽省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并出席省表彰大会。1960年后,先后对唐家河段、殷家沟段、王家套段、上下八甲段等危险地段,进行抛石、码坡护岸。1949——1989年,县境江堤护岸长15521米,完成石方86.62万立方米,投资护岸经费728.5万元。
枞阳县境长江堤岸保护情况表
(1949年一1989年)

(二)河道治理工程
县境河道源短流急,山区雨倾则流,雨住则干。每遇山洪爆发,涧埂塥坝多被冲毁。1949年冬,县人民政府组织群众对流程长、影响面大的河道进行重点治理。
横埠河流域面积103.3平方公里,全长20公里(治理后为18公里)。河道弯曲,宽窄不均,河床淤塞,行洪受阻,使1.23万亩农田受到洪水侵害。1957年11月,开始对该河进行治理,上堤民工达2700余人。施工全长7564米,涧底宽64米,堤高3米,顶宽3——4米,坡比l∶2~1∶3,河床切弯取直4处。国家补助经费150万元,用于购买河堤护坡和涵闸的建筑材料;土方工程费用皆由群众自筹。防洪标准:田圩拐以上二十年一遇,以下十年一遇。此项治理工程,确保9850亩农田免受洪水侵害;田圩拐以下围垦增田420亩。河道治理后,年增产粮食197万公斤。
横埠后河流域面积180平方公里,河道狭窄弯曲,底宽10~30米,安全流量200立方米/秒,大水年份大部分圩堤溃破。1985年1月2日,破土动工对该河进行治理,民工上堤高峰达6.9万余人,切岗7处,退田兴建圩堤3954米,整修、兴建涵闸23处,计完成土方195.3万立方米,砌石2108.2立方米,培修加固河堤长2920米,1986年元月31日完工。1987年完成了平兔湖段河堤的培修任务。1989年11月22日,县组织汤沟、老洲、陈湖、横埠4区民工6万余人上堤,按大断面高标准要求,对横埠后河堤加宽培坡,同年12月完工,共完成土方92.85万立方米,河底拓宽30米。横埠后河治理后,河堤两岸相距85米,堤顶宽6米,内坡比为1∶2.5,外坡比为1∶2,流量为362立方米/秒,防洪达二十年一遇标准。1985年6月,对壕断冲段河坡进行治理,周潭、施湾两乡承担护坡培堤任务,施工长度100余米,两乡上堤民工达1200余人,经数十天的奋战,完成土方3.2万立方米,河堤达到十五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杨市河流域面积94平方公里。1975年1月13日,县级领导和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在孙家畈勘察施工路线。是月有21个大队,1.57万民工参加治涧治河大会战。4月上旬,治理工程基本结束,治理河堤段14106米(疏河道356米),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恢复修建塥坝13座、涵洞5座,开山嘴3处,完成土方共72.6万立方米,沿河9000亩农田受益。在治理该河中,国家补助治河经费3.5万元。
白荡湖河道该湖河道自清代以来,因上游森林砍伐,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床抬高,至1958年,河底已淤积0.6米以上。1976年,县研究决定疏浚幸福桥至白荡闸的河道。由破罡、松园、龙桥、仪山、后方5个公社承担疏河任务。是年12月份开始动工,每天民工有7000余人,大干了半个月,完成了3250米长的河道清淤任务,将河床深挖2米,拓宽15米,平整土方达14.7万立方米。
(三)湖堤治理工程
新中国建立前,沿江湖圩与江水相连,江水上涨,湖堤十有九溃。1949年后,县人民政府组织力量进行水利调查。1950年9月15日,统计调查结果如下:县计有湖河圩73口,总面积141.25平方公里,堤总长189.55公里,受水害田亩16.44万亩(不含江心洲圩田),圩堤普遍过低,一般高度在2米左右,最低只有1米;陈瑶湖、白荡湖流域安全水位在lO米以下,菜子湖为10.5米,防洪标准均小于五年一遇。1951年春,县组织群众大修圩堤,至1951年底止,共完成土方113.86万立方米,银行实贷公粮款2.87亿元(旧人民币)。1954年大水后,江堤大兴修,湖河圩堤进行联并增垦,至1955年,共培修圩堤75处,完成土方240万立方米。据同年统计,县境内河老圩42口,湖河堤长7.72万米,受益田亩18.4万亩。圩堤一般高度3米左右,防洪标准为五年一遇。沿江大圩、湖、河堤高度5米左右,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此后,每年冬春两季,全县各地均兴修圩堤。1989年,按照二十年一遇标准施工,对重点圩堤进行兴修加固。
二、江堤兴修
1949年后,县对江堤进行全面兴修,总投资700.72万元,下箱隔渗长77.74公里,退牮长12.67公里,计完成土方2868.05万立方米。
1950年,全县调集民工在王家套堵口,拒江倒灌。堵口任务由陈洲、老洲、汤沟、白云、横埠、安凤6个区承担,完成土方32.5万立方米,堤顶超1949年最高洪水位1米,顶宽6米,外坡比为l∶5,内坡比为1∶3。1954年,县境除永登圩外,其余圩堤均溃破。同年12月,县动员民工堵口复堤,按行政区分段落实兴修任务,日上堤民工3万多人;至次年春,共完成土方284.5万立方米,另堵口土方493.5万立方米,总投资266.8万元。
1973年11月下旬,安徽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下发《关于兴修梳妆台闸至红土庙堤段的通知》,确定枞阳县承担红土庙一段1.5公里的江堤兴修任务。省下拨兴修江堤资金20万元,民工补助粮5.5万公斤。1977年10月动工,由陈湖、横埠两区分堤段承担修堤任务,日上堤民工约2000人。11月5日开始清基,排水兴修,到11月底完工,堤宽达8米,外坡比为1∶2.5,内坡比为1∶3,计完成土方10.8万立方米。1978年元月,经省长江修防处验收合格。
1978年,县境长江干堤总长为74.5公里。其中枞阳闸东岸江堤0.4公里,堤顶高20.1米,顶宽8米,外坡比为1∶3.5,内坡比为1∶3。永登圩段长12.7公里,堤顶高19~20.39米,顶宽8米,内外坡比均为1∶3.5。永赖堤段长12.51公里,堤顶高20.02米,顶宽8米,内外坡比1∶3.5。永奉圩堤段长18.55公里,堤顶高18.63~19.49米,顶宽8米,内外坡比均为1∶3.5。永久圩堤段长28.17公里,堤顶高18.06~19.38米,顶宽8米,内外坡比均为1∶3.5。以上堤段,在堤顶下内坡3~5米处建二道坡,宽5至8米,以增厚堤身,增强抗洪能力。该堤成为安庆地区第一个达到标准的江堤。
枞阳县1950——1989年江堤兴修情况一览表

三、涵闸、水库、塘堰修筑
(一)对江涵闸修筑
清代沿江地区以圩为主体,圩与圩之间河口通江,极少建闸,大水年份,江潮泛滥成灾。民国3年(1914年),在源子港兴建了万安闸,此为县境沿江第一闸。民国22年,该闸拆卸移至王家套,由于汛水上涨,造成闸基倾斜,闸墙歪塌。此外还建有永安闸、扫帚沟闸。此后,因河口堵坝,江堤前移,永安、扫帚沟两闸成为内圩闸,只有7个涵洞通江。
新中国建立后,县统一规划,择基建闸防洪,让湖河之水流入长江。1952年,在松园、仪山两乡交界之处,首建白荡中型闸。1953——1956年,在土桥及源子港,分别兴建梳妆台闸和湖东闸。1957年,在南河口建永登闸。1958年,兴建了枞阳大闸。1964年,兴建三百丈闸。1966年,兴建红旗闸。到1989年止,全县共建对江排灌汇水箱闸13座(含北埂站闸),新建、拆建涵闸17座。累计完成(钢筋)混凝土1.7万立方米,砌石4.59万立方米,土方344万立方米;共投资639.6万元,可防洪58.6万亩(含无为、庐江、建新农场部分),排涝24万亩,灌溉15万亩。
白荡闸1952年7月,长江下游工程局决定兴建白荡闸,11月成立了建闸指挥部,闸址选在松园、仪山两乡之间的白荡湖水出口处。同年12月13日动工,县内11个区镇,组织民工分期分批轮流施工。闸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闸设5孔,底高6.5米,孔径净宽3米,净高5.4米,长20米,设计流量为186立方米/秒。该闸控制内圩流域面积达775平方公里,其中圩田面积125平方公里。到1953年10月竣工时止,共完成钢筋混凝土3164.98立方米、混凝土夹石2453.18立方米、浆砌块石437.59立方米、干砌块石601.75立方米、土方(含引、排渠堤工程)107.56万立方米。闸有钢架木闸门5道,手摇旋转式1吨启闭机2台,总投资107亿元(旧人民币)。1984年春,加固工程动工,翌年6月竣工。闸室加固加高,减轻空箱引桥载重,木闸门换成钢闸门,建了5台启闭机的机房。该闸顶高20米,可排泄白荡湖流域812平方公里渍水,闸面兼作公路桥。
枞阳大闸闸址在白鹤峰西边山脚下。1958年10月破土动工,1959年8月竣工。闸身为条石拱顶结构,闸面为公路桥。闸有10孔,其中有2孔净宽2.4米,为发电用;其余每孔净宽4.5米,净高5.3米。最高流量1150立方米/秒,正常流量600立方米/秒。闸身长20米,闸底高程6.7米,桥面高程19.3米。建闸时共用去条石3400立方米、块石1.1万立方米、土方62万立方米。新筑江堤长800米、上下游渠道长450米,工程总投资250.78万元。1986年,将木质闸门换为钢闸门,闸门重8.2吨。装有手摇、电动启闭机20台。闸可控制汇水面积3960平方公里,汛期拒江倒灌,内圩受旱时可引水灌溉。
枞阳县对江防泄洪闸概况表
(1989年)

(二)内圩涵闸修筑
清康熙年间,始建陈家洲大斗门1座。其后圩内有耕地的多在圩堤上兴建涵洞或斗门闸,闸体一般是条石、块石砌成。民国时期,县有14座内圩斗门,受益面积11.01万亩。新中国建立后,沿江沿湖大圩均兴建涵洞或小型闸。1956年,兴建涵洞、斗门29座,受益面积15.48万亩。1958年后,县境大面积围湖造田,圩口不断增多,排水涵闸也相应增加。自70年代起,涵闸逐渐采用钢筋、混凝土浇底,闸、涵墙体以条石或块石灌浆砌成;涵闸启闭设备由木塞子、大插板、木闸门改为钢闸门,由人工启闭闸门发展为卷扬机、手电两用启闭机等。1989年,县内涵闸共158座,工程造价累计52.4万元,完成土方12万立方米,浆砌块石1.6万立方米,用(钢筋)混凝土910立方米,受益面积34.56万亩。
陈洲大斗门位于龙潭、勤俭河堤。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间,邑人甘百万投资兴建。清光绪三年(1877年)整修,民国13年(1924年)再次复修。斗门宽2米,高7.36米,长13.2米,底高程6.5米,排水流量6立方米/秒,条石结构。闸体由石灰浆、糯米稀、桐油和拌涂砌石料。1973年春,加长闸外混凝土坡;冬季,修整闸内混凝土坡,安装5吨级启闭机1台。该斗门流量6立方米/秒,排灌1.3万亩。
破罡北斗门建于清初,人行道宽2米,由条石铺盖,墙体用糯米稀拌杨柳藤条、块石砌就。斗门长10米,净宽2.45米,高5米,闸槽内2道、外3道,木叠梁闸板启闭,排水流量6.5立方米/秒,1953年该斗门被拆毁。
破罡闸位于永赖圩北埂。1951年10月动工,翌年5月竣工。该闸为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安装3吨启闭机,口径2×2.5米,排水流量5.5立方米/秒。因闸基土质系淤泥积层夹沙,采用排桩、梅花桩固基,桩间距O.5米,上铺导滤层和块石底板,填土方、石条、钢筋混凝土共2400立方米,排涝万余亩。
西泄洪闸位于汤沟镇小街头。1957年冬兴建,长3l米,净宽2.5米,闸底高程7.5米,排水流量4立方米/秒,排灌3300亩。
东泄洪闸位于虾溪渡口边。1956年冬兴建,长11米,宽2米,高2.5米,排水流量4立方米/秒,排灌4000亩。1969年5月,连降大雨,闸体严重冒水漏水,从此封闭为废闸。
永赖闸位于永赖圩末端堤上。1958年10月动工,翌年6月底竣工。闸有2孔,每孔净宽2.5米,高3米,排水流量18立方米/秒。该闸为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安装5吨螺杆式手摇启闭机2台;1971年以前可排涝1.1万亩。
大湖口闸1969年下半年动工兴建,为周山分洪向湖自排的出口闸,翌年5月竣工。闸有2孔,每孔净宽2米,高2.5米,排水流量15立方米/秒。该闸为钢筋混凝土闸门,安装手摇式3吨螺杆式启闭机2台,排涝2万余亩。1986年,对其扩建,闸有3孔,净宽2.5米,净高2.8米,闸底高程9.4米,排水流量40立方米/秒。整个闸体为钢筋混凝土开敞式结构。
唐山上闸位于许潭圩与洪合圩间,1959年冬兴建,次年竣工。该闸为拱顶结构,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安装5吨启闭机1台,闸孔口径1.5×1.85米,闸底高程8.5米,排水流量5立方米/秒,受益5000亩。闸基坐落在湖区淤积层,采取投掷块石嵌入泥沙中的办法,又将闸身分为3段,做2道2层油毡、3层沥青陷缝处理,从而稳定了基础。
唐山下闸位于洪合圩与唐山圩间。1972年冬兴建,次年5月竣工。该闸为拱顶结构,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安装5吨启闭机1台,闸孔口径1.5×1.85米,底高程8.5米,排水流量5立方米/秒,受益6000亩。
连城湖闸位于连城湖与月儿湖之间。1978年1月兴建,同年6月竣工。闸有2孔,每孔净宽2米,高3米,长58.5米(穿圩堤通长河)。建造时用钢筋混凝土垫底,顶板、闸墙、中墩由块、条石灌浆砌成,采用钢筋混凝土闸门,安装10吨启闭机2台,控制圩内流域面积70平方公里,排水流量19立方米/秒。
九儿潭闸位于横埠后河与前河交界处。1985年11月动工,翌年10月主体工程竣工。闸室为钢筋混凝土封闭式,上设有5米宽的钢筋混凝土交通桥,沟通三兴圩、裕丰圩。闸孔箱形结构,净宽4米,净高8米,长12米,上下钢闸门,有2×10吨卷扬式启闭机、10吨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各1台。排水流量45.5立方米/秒。国家投资52.83万元。
(三)塘坝修筑
新中国建立前,县境农田主要靠塘坝蓄水浇灌。一般塘坝容水量较小,据统计1949年县内塘坝16442口,有效灌溉面积19.6万亩。建国后,仍按“一塘一坝”的农业特点,对原有塘坝进行改造兴修,受益明显。1954——1957年,水利兴修以组、社为单位,联塘并塘、联合兴建塘坝。此后每年冬修,多以清淤加深为主,并兴建新塘坝,取得较好的灌溉效果。1973年,县内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山岗丘陵区大建当家塘。1978年,县制定兴修塘坝计划,对原有塘坝进行改造,扩大塘坝容水量,提高灌溉能力。1989年,以村为单位组织兴修当家塘22426口,发挥塘坝浇灌功能。
新中国建立前今枞阳县境兴建的涵闸斗门一览表

枞阳县1980年水流量在5立方米/秒以上的圩闸一览表

(四)水库修筑
县境多以山塘蓄水灌溉,故防旱抗旱能力有限。1956年冬至1957年春,先后兴建石龙口、九龙庵、鸡项岭、王家塥、白衣庵、老虎凹等水库。此后,又建西崖寺、马象凹水库。1958年后,马鞍山、祖庄、和尚桥、青口畈、西山口等中、小型水库相继建成。至1972年,全县共有水库54座,总库容量2792.9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7.89万亩。1989年,全县共有水库72座,总库容量3387.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9.53万亩。
马鞍山水库位于横埠河上游马鞍山的斗壁山(药王庙旧址)。该库1958年9月21日破土动工,由横埠、陈湖两区承担兴建任务,每天上堤人数达1.5万余人,高峰期2万余人,翌年2月9日竣工。1960年4月29日,水库大坝合拢,坝高达14.8米。1963年元月,加高坝身达20.2米,坝长445米,顶宽5米,库总容量为970万立方米。拦蓄上游40平方公里的流水,自流灌溉3.33万亩农田,灌区总面积为44.2平方公里。1974——1977年,受益区乡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溢洪道拓宽到37.5米,坝高达59.4米,顶宽4米,总库容量1040万立方米。1978年,兴建灌区配套工程,完成主干渠8条、支渠12条,全长共54.3公里。共建进水闸1座、地下涵闸5座、公路桥2座、便桥14座;溢洪道拓宽至53米。1989年止,国家共投资200万元。
石龙口水库位于钱铺乡石龙口山谷处。1956年11月17日开工,由钱铺乡承担兴建任务,翌年4月竣工。坝长31米,坝高15米,顶宽4米,库容量26万立方米。1971年9月,扩建主坝加高达到23.6米,坝长55米,顶宽5.5米。1974年,除险加固、堵老涵洞、新挖放水隧洞80余米,拓宽溢洪道9米,砌防浪墙55米,开挖灌溉渠4公里。总库容量10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50亩,总投资6.5万元。
祖庄水库位于官青乡新埠村祖庄附近。1953年10月,由钱桥区承担兴建任务,翌年竣工。1975年,整建西涵洞和乐阳、白马乡分水闸,库坝加高1米。同时还整修了东西分水闸及下游导滤层300米。1985年,该库积水面积10平方公里,总库容量308万立方米。该库可灌溉官青乡的新埠、同心2村和阳和乡白马、洛阳2村的耕地0.5万亩,总投资10.5万元。
和尚桥水库位于官桥乡的叶家祠堂和尚桥山谷处。1953年10月,由官桥区承担兴建任务,1959年12月竣工。水库坝高18.1米,坝长128米,顶宽2.5米,总库容量246万立方米,自流灌溉农田0.75万亩。1965年,凿放水隧洞长414米,总投资15.3万元。
青口畈水库位于白梅乡的观音洞处。1958年10月动工,由白梅乡承担兴建任务。水库坝高l5.5米,总库容量148万立方米。后对该水库进行过7次续建、整修、加固。1961——1970年,开挖东、西灌渠长15.5公里,建节制分水闸7座、渡槽1座。水库积水面积8.5平方公里,总库容量达16l,万立方米,灌溉面积0.35万亩,总投资35.2万元。
西山口水库位于周潭乡西边山口处。1958年,周潭、吴桥两乡承担兴建任务,翌年停工,1966年再度兴建。建成后库坝高达12米,坝长291米,库容量为54.2万立方米。1976年,建分水闸5座、渡槽2处。1979年,坝高增至20米,坝长340米,顶宽5.4米,积水面积6.5平方公里,总库容量234万立方米,灌溉周潭、吴桥两乡农田5500亩,总投资4.45万元。
枞阳县1985年水库概况表

四、机电排灌工程
(一)机电排涝站
新中国建立前,县境农田排灌,主要依赖涵洞、斗门,靠人力排涝抗旱,排灌能力极其有限。1955年4月,县首建大新抽水机站。此后,各区、社逐步兴建排涝站,到1966年止,县境已建站83座。1969年,县境兴建一批电力排涝站。到1989年止,县机械排涝站计58座,装机114台(7794马力);电力排涝站157座,装机353台(含排灌结合站48座,装机108台,7187千瓦),可排涝36.26万余亩。
大新站位于大新圩汤沟河堤边。1955年4月始建,装柴油机20台,253马力,保护农田7100亩。1956年,该站及时排空内圩底水,水稻喜获丰收。1981年初,机械排灌改为电力排灌,共装机6台(330千瓦),排水流量5立方米/秒,保护农田0.7万亩。
永登站位于石矶乡。1958年动工,当年竣工。该站排水流量为3立方米/秒,排涝面积13.45平方公里。1982年冬,将5台柴油机更改为5台(275千瓦)电动机。该站排水主干渠3条,长5公里。1989年,汴泗圩电排站装有2台电动机(110千瓦),向河内排水,再由枞阳区二级站排入长江。
枞阳区二级站位于南河拐江堤内侧。1978年4月破土兴建,次年运行。该站装机4台(620千瓦),排水流量为5.6立方米/秒,控制石矶河内水位在12.5米以下,排水面积43.9平方公里,保护农田3.3万亩。
永赖站位于白荡闸西牮埂白荡小街东南。1958年破土动工,当年竣工。该站安装6台(450匹马力)锅驼机,排水流量4立方米/秒,排水面积20.82平方公里。1970年后改装柴油机7台(545马力),1981年装有电机7台(450千瓦),排水流量4.2立方米/秒,受益农田1.5万亩。1989年,再次进行设备更新,装机3台(465千瓦),同时修筑大小沟渠21条,大小防洪堤97道。
扫帚沟站位于扫帚沟江堤堵口处。1984年10月25日破土兴建,翌年5月竣工。装电机4台(840千瓦),排水流量9.61立方米/秒,总排水面积30.28平方公里。同年开挖8公里支渠2条,拓宽主干渠1.5公里,干渠、支渠建有节制闸。仪山新站位于三百丈隆兴村。1982年11月破土动工,同年10月竣工。1983年元月,开挖干渠长998米,底宽8米,并在黄泥山建节制闸1座。该站装有电机4台(620千瓦),排水流量7.3立方米/秒,保护农田0.85万亩。
桂家坝站位于桂家坝江堤内侧。1959年11月兴建,1962年春竣工。该站安装100马力的锅驼机3台,排水面积42.3平方公里,排水流量5.4立方米/秒,受益农田3.32万亩。1970年更新,安装柴油机3台(660马力)。1980年8月,改装电动机12台(660千瓦),排水流量9.6立方米/秒,排涝农田2.39万亩,排灌O.4万亩。建站初,以黄土石灰取代胶结材料,以致汛期水位达12米时,泵室、进水池底板冒水、冒沙。1984——1986年,对其进行整修、加固,另在渠道上建了一座节制闸。
陈洲新站位于湖东闸处。1949——1956年,圩区群众开挖沟渠337条,长26284米;筑防水堤50道,长54543米。该站于1981年12月破土动工,1983年5月竣工,装电机8台(1240千瓦),对江排水,排水面积31.65平方公里,排水流量10.8立方米/秒,保护农田2.43万亩。1983——1984年底,拓宽低排干沟1.4公里。1988年冬,对沟渠进行清淤和拓宽。
王家套站1986年10月28日破土动工,1987年5月竣工。装电机4台(1000千瓦),排水面积22.39平方公里,排水流量11.2立方米/秒。
湖东闸二级站1986年11月破土动工,1987年6月竣工,装电机3台(465千瓦),排水流量8.7立方米/秒,主控汤沟河水位不超过13米。
沙池二级站位于江堤62公里碑堤内。1987年11月破土动工,1988年6月竣工。装电机8台(1240千瓦),排水流量16.8立方米/秒,主要控制陈瑶湖水位不超过11米。
(二)机电灌溉站
1969年,县首建黄羹、新旗、立新及红旗一、二级电力灌溉站。1978年,钱桥、麒麟、义津、官桥4区陆续兴建电力灌溉站。1989年全县电力灌溉站62座,装机107台(6967千瓦);机械灌溉站18座,装机25台(1696马力),可灌溉农田1.7万余亩。
张北店站位于安凤乡建设村。1959年,筹建机械灌溉站。1962年,建成一、二级站,将4台煤气机改装为柴油机,共240马力,灌田0.1万亩。1971年11月,建第三级电力灌溉站。1973年,一级站装电机2台(150千瓦),灌水流量0.7立方米/秒,灌田0.15万亩;二级站装电机2台(150千瓦),流量0.6立方米/秒,灌田0.6万亩。此后开挖第三级站灌溉道,干渠总长为27公里,桥、涵10余处,国家共补助经费16万元。
梅花站位于麒麟乡。1959年,筹建二级站,1963年8月竣工。一级站安装柴油机l台(80马力),二级站安装柴油机1台(60马力)。1975年8月,一级站改装电机2台(共310千瓦),流量2.94立方米/秒。1979年3月,二级站改装电机5台(500千瓦),流量1.55立方米/秒,灌溉干渠长7000米,支渠3800米,灌溉0.5万亩。
钱桥站位于钱桥乡。1960年动工,翌年一级站建成。1963年春,装机2台(锅驼机、柴油机各1台,共160马力),灌田0.2万余亩。1972年10月,开始建电力灌溉站。1975年,完成一、二级站主体工程,灌区面积达44.69平方公里。一级站装电机5台(555千瓦),流量2.32立方米/秒;二级站装电机4台(445千瓦),流量1.67立方米/秒。计开挖总干渠3.91公里、支干渠11.25公里。1979年三级站完工,装电机2台(110千瓦),灌水流量0.45立方米/秒,灌田1.7万亩。钱桥站国家计投资73.77万元。
双枫站位于高甸乡。1972年,兴建双枫二级站,次年5月完工。一级站装电机5台(315千瓦),排水流量1.36立方米/秒;二级站装电机3台(205千瓦)。该站兴建引水渠长2.5公里、干渠长3.3公里、西南支渠3.2公里、东北支渠3公里,实灌面积0.35万亩,国家共投资15.1万元。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