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作物种类面积和产量
县内农作物可分为两大类:(1)粮食作物(水稻、麦类、豆类、玉米、山芋等)。(2)经济作物(油料、棉花、茶叶、蚕桑、麻类、烟叶等)。
(一)粮食作物
水稻水稻品种有早稻、单季稻、中稻、晚稻,按类型分为籼、粳、糯。1949年,县水稻播种面积47.8万余亩,早、中稻亩产为142.5公斤,年总产7.8万吨。1950年后,垦荒和围湖造田,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到1958年,水稻播种面积已达71.2万亩。早稻、中稻、晚稻,平均亩产176公斤,年总产18.6万吨。1989年,水稻播种面积79.7万亩,早稻、中稻、晚稻、杂交稻,平均亩产356公斤,年总产25.09万吨。在水稻品种中,以双季稻为主,其次为中稻、杂交稻。
麦在粮食作物中,麦居于第二位。种类有小麦、大麦、米麦,以小麦为主。1949年麦类播种面积16.6万亩,平均亩产37.5公斤。1955年推行“三改”,提高夏收比重,麦类播种面积22.1万亩。60年代以后,油菜、绿肥面积扩大,小麦播种面积缩小,年播种面积均在10~15万亩之间。1979年,麦类平均亩产155公斤,属历史最高产量。1989年,全县麦类播种面积16万亩。平均亩产91.5公斤。
山芋山芋属高产作物,在县内种植居第三位。建国初期,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积极插种山芋,据统计,1949年插种山芋面积3.4万亩,亩产108公斤(折原粮,下同);1961年插种面积11.9万亩,亩产120公斤;1972年引种胜利百号山芋成功,亩产307公斤;1972年以后,农民吃粮问题基本解决,山芋播种面逐年渐少;1980年插种面积在6万亩左右;1989年山芋插种面积5.5万亩,亩产220公斤。
豆县内以黄豆(大豆)为主,其次有蚕豆、豌豆、绿豆、赤豆(红豆)等。1949年,大豆播种面积5.1万亩,蚕豆1.14万亩,豌豆1.01万亩,绿豆764亩,平均单产25.4公斤。50年代,圩区改种棉花,豆类面积缩小。1989年,豆类播种面积1.44万亩,亩产102公斤。
玉米品种有玉米、晚玉米。1949年玉米播种面积6.26万亩,因水患,亩产15公斤。1958年玉米播种面积3.24万亩,晚玉米面积2.03万亩,平均亩产129公斤。70年代,先后引进优良品种,播种面积虽每年都有减少,但亩产量逐年增长。1989年,玉米播种面积8832亩,亩产207公斤。
(二)经济作物
棉花枞阳县系安庆地区重点产棉区。民国时期,品种主要是中棉(俗称细绒棉)。民国25年(1936)年,义津、西峰庙、枞阳等实验小学,试种良种棉若干亩。1949年,县种棉面积3.26万亩,亩产5公斤。50年代,推广种棉技术单产有提高。1961年,种棉面积2.8万亩,亩产32.3公斤。1963年后,棉花面积逐渐扩大,产量和品质趋于稳定。1965~1980年,面积均保持在7.5万亩左右,亩产皮棉50公斤以上的有6个年份;1974年亩产达到60.1公斤,棉花生产多年居安庆地区各县之首。1981~1985年,棉花亩产超过50公斤以上的有两年。1986年播种棉花面积减少,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变化。1989年,棉花种植面积7.7万亩,亩产35公斤。
油料县内以油菜为大宗,其次有花生、芝麻等。新中国建立前食用油主要是菜籽油,并兼作照明燃料。1949年油菜面积为7.6万亩,平均亩产30公斤;花生种植面积735亩,平均亩产3l公斤;芝麻播种面积974亩,平均亩产28公斤。1958年油菜、花生、芝麻播种面积共12.05万亩,平均亩产42公斤。1960~1970年,油菜播种面积均在4~6万亩之间,10年中有3年单产超过50公斤。80年代,油菜播种面积增至8~10万亩。1986年,油菜播种面积在15万亩以上。1989年,油菜种植面积18万亩,平均亩产43公斤;花生播种面积6900亩,亩产106公斤;芝麻种植面积逐渐缩小,产量甚微。
麻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村有少量种植,品种有黄麻、苎麻,多为自产自用。1949年,麻种植面积859亩,其中黄麻645亩,平均亩产51公斤。1955年,麻种植面积1000亩,其中黄麻776亩,平均亩产90公斤。70年代,农村以种黄麻为主。1985年,苎麻畅销,县内掀起种植热,1989年,苎麻种植面积扩大至14589亩,亩产105公斤。
烟叶新中国建立前主要生产晒烟。陈湖、横埠、白云、枞阳等区是烟叶重点产区。大户种烟,年收烟叶500公斤以上,小户收烟叶100公斤左右。因烟叶质量好,内外地商贩纷纷在产烟区设行、栈收购,运至六安、固镇、屯溪、上海等地贩卖。日本曾购烟叶2吨。1949年烟叶种植面积1.65万亩,亩产70公斤左右。60年代以后,因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加之烤烟兴盛,晒烟越来越少,烟叶种植面积缩减到数千亩。70年代,烟叶种植面积只有干亩。1989年,烟叶种植面积减少到154亩。
茶叶新中国建立前,县内只有私人栽培少量茶叶,自摘自饮。建国后,茶叶生产呈上升趋势。1949年,茶叶栽培面积380亩,亩产12公斤。1956年开始,为开拓农村经济,种植茶叶面积有所增加。1958~1960年,县建立国营茶场1个、集体茶场4个,新辟茶园2100亩。1965年,茶叶总面积1872亩;1970~1980年建立集体茶场25个,新增茶园3100亩,总面积为5300亩。80年代,县内茶叶生产呈上升趋势,1989年,年产干茶71吨。
水果县境品种有桃、李、杏、柿、枣、石榴、苹果、桔子等。据民国35年《安徽省各县果园调查统计》载:“桐城县(含今枞阳县)有香桃11200株,产桃280吨;早稻梨870株,产梨50吨;李950株,产李1.8万公斤;柿1050株,产柿11.25吨;蜜枣650株,产枣12.5吨”。新中国建立后,果树多零散种植,树种老化,产量较低,县水果年总产72550公斤。从6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水果生产,白云、金社、破罡、钱铺、周潭等公社,先后建立数十亩不等的果园50多个,种植果品种有梨、桃、苹果、蟠桃等。1970年,全县果园面积达到2650亩,水果总产量286吨。70年代因缺乏技术管理,有些果树趋于老化,病虫害多,有的桃树被砍伐,改种其他树木。铁板洲在50年代,家家有树、户户有桃,后因兴修江堤或缺乏用材而毁桃树,改种林木。1976年,金社、黄羹、钱铺、破罡等公社,引种浙江柑桔成功后,又多次引进浙江黄桃、水蜜桃、葡萄等果木品种。1984年后,麒麟、钱桥、义津等区先后开发了2200亩黄桃基地;松园乡松园村栽培1万株桃树,年产桃子100吨;破罡桃花山村栽培70亩柑桔园,最高年产量75吨。1989年,果园面积2104亩(除零星栽培),其中挂果树木2000余亩,年产水果220吨。
蚕桑新中国建立前后,农村有少数农户植桑养蚕。1955年,县开始引种湖桑。1956年,又引种蓖麻,饲养蓖麻蚕。1957年桑树面积440亩,年产蚕茧3吨。此后3年自然灾害严重,粮食短缺,不少地方改桑种粮。1962年,桑树种植只有20亩。1963年,再度兴起种桑养蚕。1970年桑树面积651亩,年产蚕茧5.56吨,属产茧最高年份。1976~1980年,新辟桑园1534亩,有138个大队养蚕。80年代,苎麻与蚕茧比价差距过大,农村多弃桑种麻,故桑园面积又急剧减少,到1989年,县内桑园面积只有152亩,产蚕茧0.75吨。
蔬菜县内蔬菜品种繁多,主要有白菜(大头青、乌松、包心、黄阳白等)、雪里蕻、芹菜、菠菜、苋菜、芥菜、萝卜、胡萝卜,莴笋、莴苣、蕃茄、茄子、辣椒、竹笋、芦笋、韭菜、金针菜、山药、豆角、扁豆、刀豆、马铃薯、瓠子、葫芦、冬瓜、西瓜、南瓜、北瓜、香瓜、黄瓜、菜瓜、丝瓜、蕨菜、荠菜、皮蓝、花菜、洋葱、香葱、大蒜等。
新中国建立后,广大农民多在自留地上种植各种蔬菜,除自种自食外,剩余部分运至附近集镇出售;汤沟、枞阳两镇有专业菜农。县内各地因地制宜,不断实践,培育不少具有本地特色的蔬菜品种。例如,黄羹乡七里头萝卜,在清代就具有盛名。《桐城县志》(道光七年版)载:“萝卜、桐城各乡皆有,枞阳为胜……其味辛甘而永。”新中国建立后,枞阳萝卜每年外销均在50吨以上。产于老洲区的山药,栽培历史长,素以个头大、肉质脆嫩而驰名。新中国建立后一直是保持地方特色的商品菜,供不应求。产于枞阳、破罡、横埠、义津4区的金针菜,1982年共收获干菜2479公斤,其品质优良,畅销省内外。产于老洲、汤沟两区的大蒜,年产量在100吨以上,有“铜陵生姜老洲蒜”之说,50年代就加工出口到东南亚各国;两区栽培的辣椒,株矮枝多,挂果繁密,产量高,每年栽培面积在4000亩以上,所产辣椒多运至贵池、铜陵。产于陈湖、横埠、白云3区的蕨菜年产量约20吨以上,外贸部门曾大量收购,经过加工远销日本。
70年代起,县注重蔬菜生产,仪山、陈洲、铁铜等地有部分生产队集体种菜出售。城关镇建立蔬菜大队,种菜面积有365亩;1980年,开始生产蘑菇、平菇、凤尾菇、香菇等,年产鲜乎菇10万公斤,鲜银耳1.5万公斤。1985年,县境首次引种西瓜150亩,亩产250~400公斤。1989年县内蔬菜种植面积3.3万亩,其中商品菜达万亩,蔬菜年外销量180吨左右。
枞阳县部分年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表

枞阳县部分茶叶、桑叶、果木树种植、产量变化表


枞阳县部分年份农业总产量(不含渔业、林业)变化表
(1980年不变价格)单位:万元

二、农业技术
(一)良种繁育与推广
民国时期,桐城县设有农业推广所,曾组织农作物良种推广,效果甚微,农户多自行选种留种。1950年10月,桐庐县在汤家沟设立示范繁殖农场,从1951年起,良种推广工作逐年发展。耕地虽年年减少,因科学繁育的良种迅速得到推广,而农作物单产和总产每年仍有大幅度增长。同年8月,县号召农民开展秋季选种换种活动,区、乡均设选种委员会,村设选种小组。4~5个村为一片,进行田选或场选,选出来的良种及时串换推广。1957年,县农业部门组织技十三部和部分有生产经验的农民,对农作物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和鉴定,评选出“胜利籼”等一批水稻良种,推广后对粮食增产起到一定的作用。1963年,县农业局设立种子站,推行“自选,自繁、自用,辅之以国家必要调剂”的种子工作方针,新品种引进,先经繁殖示范,再行推广,并开始建立种子队、种子田为基础,形成三级种子繁育推广体系。1979年统计,县有农科站33个,大队农科队308个,生产队农科组5146个;共有种子田1.1万亩,水稻选择圃140.53亩,株行圃36.88亩,株系圃123.65亩,原种圃311亩,良种有“二九青”、“圭六矮8号”、先锋一号“等12个品种,产种7.78万公斤;双晚选择圃115.8亩,株行圃8.01亩,株系圃60.34亩,原种圃74.55亩,产种1.95万公斤。良种有“农垦58”、“农虎6号”等8个品种。县曾两次派人赴海南省三亚县岩县制种,产种0.5万公斤。1989年共有常规种子田400亩,产种12.5万公斤;杂交稻制种田749亩,产种10.5万公斤。
水稻新中国建立初期品种有20多个,大部分是低产品种,种植面积较大是“大叶稻”、“小叶稻”、“大麦头”、“胜利籼”、“湖南籼”;小面积种植有“麻壳籼”、“江西早”、“三朝齐”、“淮南糯"、“包公响”、“乌金糯”等。1955年,推广双季稻,引进了一批新品种。早稻以“南特号”为王,兼种“六十早”、“江西早”、“红脚早”等;双季晚稻以“小红稻”、“小麻稻”、“小白稻”为主,兼种“江西红晚”、“寒露晚”、“小冬稳”等。60年代,早稻良种有“莲塘早”、“莲塘早三号”、“陆财号”“澄丰”’等;双晚有“猪毛簇”、“老来青”、“八五三”、“大黄稻”、“十月红”、“公社一号”等。双季稻系高杆稻种,不耐肥,易倒伏,造成减产。1963年,横埠区孙岗等大队引进“矮脚南特”、“农垦58号”1976年开始种杂交水稻,品种有“南优六号”、“威优六号”、“四优六号”、“汕优六号”。1980年前后,是水稻良种推广的最多时期。早稻有“广东一号”、“先锋一号”、“青董六号”、“二九青”等,栽培面积大。其次有“湘矮早”、“芜湖七一早”、“原丰早”、“圭六矮8号”等。双晚稻大面积栽培的有“嘉湖4号”、“农垦58'、“安庆晚2号”,“双丰4号”、“新民706”、“沪选19”、“玉红”、“当选晚”等,其次有“武农早”、“苏粳”、“向农糯”、“红粳”、“越南糯”、“京引15号”、“西南17号”、“京粳”、“雪花糯”、“桂花黄”、“湘粳8号”、“广峰粳”等。中稻和单晚品种有“中籼399”、“国际26”、“大叶稻”、“69——1”、“桂朝二号”等。1989年,水稻品种进一步优化。早稻早熟种有“二九青”、“早矮6号”、“嘉籼42号”等;中迟熟种有“浙辐802”、“早籼213”,“二九青”、“浙辐7号”、“73——07”、“先锋一号”等。双季晚稻早熟种有“早熟农垦”、“新民706”等;中迟熟种有“农垦58”“双丰4号”、“鄂宜105”、“78——27、“红糯”、“雪花糯”等。中稻和单晚良种有“桂朝二号”、“密阳23”、“国际8号”。杂交水稻良种有早杂“籼优49”、“中杂“籼优63”、“晚杂“籼优63”、“籼优64”等。杂交稻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等特点,每亩种子只要常规稻种的10%,但每亩比常规稻收获增产150公斤以上。杂交稻因易遭虫、病害,稻谷饱满度差,需要较高的栽培技术,农民尚未完全掌握,故推广不快。
小麦民国34年(1945年),安徽省引进美国“白皮麦”,在全省推广。1949年前后,县仍种植“白皮麦”。老品种还有“大稻早”、“蜈蚣刁子”、“紫杆子”等。50年代后期,引进品种有“碧玛l号”、“矮柱多”,先从棉区种植推广。1962年,棉区又引进“华东6号”,粮区引进“南大241”、“吉利麦”、“阿勃麦”。1964年,老洲区引进“万年2号”,其产量高,粉质好,经推广,已成为县内当家品种。80年代前后,又引进“扬麦4号”、“武麦1号、“宁麦3号”。1989年,县以“万年2号”小麦良种为主,并积极推广“B91——139”、“麦66”等品种。
棉花民国36年(1947年),安徽省推广“德字棉”。1949年前后,县农户种植的品种有“德字棉”、“铁子棉”、“小籽棉”、“绿子棉”等。1953年,老洲、汤沟、陈湖等区引进“岱字15号(又称改良棉)”,此品种一直到60年代中期仍为当家品种。1968年,引进“鄂江棉”,经社、队原种场繁殖、提纯,至1974年l~3代种全部更新,棉花大面积增产。1980年,有些社、队自行引进“沪棉204”、“479”、“徐棉6号”、“73——10”、“80——15”、“徐洲142”、“鲁棉1号”等10多个品种,出现种子多、乱、杂现象。1984年,引进“泗棉2号”,作为当家品种进行推广。
油菜新中国建立初期,县内油菜良种有“大花子”、“大乌子”等。1953年以后,陆续引进“胜利油菜”(白菜型)、“油冬儿”、“芜湖104”、“川油2号”(甘蓝型)、“胜利52”、“武油l号”、“165——12”等品种。1989年县内主要种植良种有“中油821”、“胜利52”、“上油1号”、“秦油2号”(杂交油菜)、“芜湖104”(白菜型)。
山芋1949年前后,县境当家品种有“大黄皮”、“大红袍”等品种。1956年,大量引进“胜利百号”,此品种推广后,单产迅速提高,成为县内当家品种。70年代,先后引进“徐薯18”、“栗子香”、“一窝红”等,均进行小面积种植,未能推广开来。1989年,仍以“胜利百号”品种为主。
蔬菜新中国建立后,农户自行留种,大部分是传统品种。70年代后,引进蔬菜新品种20多个,白菜类有“山东(杂交大白菜)1号、2号、3号、4号、5号”,“鲁白l号、2号、3号、4号、5号、6号”,“京丰l号”(结球甘蓝)、“矮脚黄”(小白菜)、“温州60、80(花椰菜)、120天”等。蕃茄良种有“强力米寿”、“北京大红”、“台湾大红”、“浦江1号”、“苏抗1号”等。辣椒良种有“阜丰1号”、“安庆早椒”、“湖研1号”等杂交品种。80年代,县引进食用菌类,其品种有“蘑菇”、“凤尾菇”、“平菇”、“香菇”、“银耳”等,生产食用菌多在沿江商品菜生产区。1987年,新开、松园两乡引进“芦笋”蔬菜品种,种植面积2800亩,1989年开始采收。
茶树1949年前后,县内茶树均属当地老品种。1958年,引进祁门县“储叶种”、“大叶种”。1979年,县茶场和桃山大队共建7亩良种繁殖园,引进良种有“福鼎大白茶”、“安徽7号”、“龙井43号”等,其良种具有稳产、高产、发芽早、白毫细密等特点,适合制作名优茶,属推广良种。
果树1949年前后,县内有桃、杏、石榴、枣等。60年代前后,陆续引进“砀山梨”、“马蹄黄”、“徽州雪梨”、“金花早”、“康德梨”、“明月”、“酥辣”等,还引进“巨峰葡萄”、黄桃(丰黄、连黄、浙金1号)、柑桔(宫川、尾张、温州蜜桔)、草莓、苹果等。
蚕桑50年代,县境以禾木桑为主,树大叶小,采摘难,易生虫病,一年只能饲养一季蚕。此后引进浙江桐乡“青湖桑”。70年代,引进“湖桑17”、“青2号”、“湖7号”等品种,上述良种具有生长快,叶大肥厚等特点,一年可采春、夏两季叶。1967年开始,县内自己繁育,将桑子速育生苗,翌年春,以袋接法嫁接,压条繁殖,再行推广。蚕种,在建国前后以当地土种为主,自己繁育自己用,品种退化。所产茧小层薄,纤维短,出丝率低,蚕易发病。1955年,引进7张改良蚕种。60年代初,引进春蚕“苏16”、“苏17",其品种茧丝长、出丝率高、丝质优。70年代,引进省蚕桑研究所选育的“华合”、“东肥”新品种,其蚕茧形大,蚕易饲养,高产稳产,丝质优良。80年代,又引进“浙江东34×603”夏、秋蚕品种。因桑、蚕品种不断更新,县内由一年一季饲养春蚕,发展为春、夏、秋三季或夏秋二季蚕。
(二)栽培技术:
水稻播种新中国建立前,县境农民播种,主要沿袭传统方法,即选种、晒种、清水浸种、催芽、播种等。因春季乍暖乍寒,无科学技术指导,常有烂秧死苗现象发生,既损失种子又贻误农时。建国后,县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民除采用传统的选种、晒种方法外,在育秧时采用薄膜保温催芽,基本解决早稻下种烂秧死苗的难题。50年代,推广全国劳动模范陈永康创造的“落谷稀”育秧法。60年代推广“三改”(即改大棉田为合式秧田,改水育秧为湿润育秧,改落谷密为落谷稀),早稻采用湿润秧田或小苗带土移栽等方法,每亩下稻种由20公斤降至15公斤左右,中稻基本是采用传统方法。70年代,县内双季稻面积迅速扩大,晚稻育秧有较大改进,采取水秧旱育,落谷稀疏,每亩下稻种30~40公斤,以薄膜覆盖秧苗,成活率达90%左右,水稻收获期可提前7天左右。农民还采用两段育苗,培育多蘖老壮秧。早稻下种一般为迟熟清明前2~3天,中熟清明边,早熟清明后,早中熟在6月20~25日下种。双季晚稻下种时间,视早稻让茬迟早、安全齐穗等因素决定。其秧田保持湿润,清除杂草,防止雀害,县内推行以茶籽壳或红萍覆盖,增加肥力,利于拔秧。80年代,推行两减一扩方法(即减少秧田下种量,减少大田用种量,扩大秧田面积为1:8),对提高秧苗质量,防止烂秧有明显效果。1955年,开始推广双季稻,农业部门在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同时,将插秧季节提前自“谷雨”到“立夏”,晚秧不过“立秋”。秧苗栽插历史习惯是:沿田四周打圈,“一尺挂两头”(即行株距1尺),每棵10~20根秧,土地利用率低。50年代后,改为定向直行栽插,推行合理密植,行株距为5×4寸、5×5寸,每棵常规8~10根秧,每亩基本插数在25~30万株;杂交稻秧苗多蘖的每棵插单株,少蘖的每棵插双株。田间管理方法为早施秧苗分蘖肥(对瘦弱苗适时烤田、施肥,控制无效分蘖和疯长)、移栽肥,施足大田基肥,分期追肥(前期施重肥,中期施平稳肥,后期施齐穗肥,弱苗重施和偏施),浅水勤灌(浅水插秧,寸水活棵),以提高水温和保肥能力。
麦、豆(蚕、豌豆)麦、豆一般9~11月份播种,点播豆种,每点3粒左右,行距约27厘米;宕播豆种,行株距3厘米,宕用火粪土覆盖。小麦播种,1949年以前多以宽条畦点播,株距3厘米,每畦多在8~9行。新中国建立后逐步改点播为宽幅条播、窄幅条播,两边套种棉花。1952年,县推广密植,宕播缩小行株距,条播加宽播幅。1987年,推广小麦“免耕法”,不再种植晚茬麦。
油菜新中国建立后,改油菜直播为壮苗移栽,苗床与大田比例1∶6。油菜抽三叶片时,
施提苗肥,五片叶控制用肥,防止疯长;移苗前7天施“送嫁肥”;改稀播为密植,注意肥田稀植,瘦田密植,宽行窄株,壮苗密植。白菜型油菜品种每宕3苗,甘蓝型品种每宕2苗,亩栽约8000至1万株。大田施足基肥,移栽活棵后,施肥促其生产,腊月施肥保温,春季施肥促苔,开花时喷洒磷、钾水。70年代,推广喷洒硼肥,防止花而不实。80年代,农民采用在板田里做深窄畦沟、打宕直播油菜的“免耕法”,保证适时播种,避免阴雨天烂种,其收获产量不低于或超过翻耕移栽的产量。
棉花新中国建立初期,棉花主要采用传统撒播方法,后推行打宕点播和分行条播。1955年,汤沟、长河等区推行“二垄靠”成功,畦中宽幅条播小麦,畦两边点播或条播棉花,实行棉、麦套种,改稀播为密植,每亩3500~4000株,带尺定苗,施淡肥育苗,施蕊肥,重施花铃肥,补施棉桃肥,育伏桃和秋桃,整好二地。
二、农业技术
(一)良种繁育与推广
民国时期,桐城县设有农业推广所,曾组织农作物良种推广,效果甚微,农户多自行选种留种。1950年10月,桐庐县在汤家沟设立示范繁殖农场,从1951年起,良种推广工作逐年发展。耕地虽年年减少,因科学繁育的良种迅速得到推广,而农作物单产和总产每年仍有大幅度增长。同年8月,县号召农民开展秋季选种换种活动,区、乡均设选种委员会,村设选种小组。4~5个村为一片,进行田选或场选,选出来的良种及时串换推广。1957年,县农业部门组织技十三部和部分有生产经验的农民,对农作物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和鉴定,评选出“胜利籼”等一批水稻良种,推广后对粮食增产起到一定的作用。1963年,县农业局设立种子站,推行“自选,自繁、自用,辅之以国家必要调剂”的种子工作方针,新品种引进,先经繁殖示范,再行推广,并开始建立种子队、种子田为基础,形成三级种子繁育推广体系。1979年统计,县有农科站33个,大队农科队308个,生产队农科组5146个;共有种子田1.1万亩,水稻选择圃140.53亩,株行圃36.88亩,株系圃123.65亩,原种圃311亩,良种有“二九青”、“圭六矮8号”、先锋一号“等12个品种,产种7.78万公斤;双晚选择圃115.8亩,株行圃8.01亩,株系圃60.34亩,原种圃74.55亩,产种1.95万公斤。良种有“农垦58”、“农虎6号”等8个品种。县曾两次派人赴海南省三亚县岩县制种,产种0.5万公斤。1989年共有常规种子田400亩,产种12.5万公斤;杂交稻制种田749亩,产种10.5万公斤。
水稻新中国建立初期品种有20多个,大部分是低产品种,种植面积较大是“大叶稻”、“小叶稻”、“大麦头”、“胜利籼”、“湖南籼”;小面积种植有“麻壳籼”、“江西早”、“三朝齐”、“淮南糯"、“包公响”、“乌金糯”等。1955年,推广双季稻,引进了一批新品种。早稻以“南特号”为王,兼种“六十早”、“江西早”、“红脚早”等;双季晚稻以“小红稻”、“小麻稻”、“小白稻”为主,兼种“江西红晚”、“寒露晚”、“小冬稳”等。60年代,早稻良种有“莲塘早”、“莲塘早三号”、“陆财号”“澄丰”’等;双晚有“猪毛簇”、“老来青”、“八五三”、“大黄稻”、“十月红”、“公社一号”等。双季稻系高杆稻种,不耐肥,易倒伏,造成减产。1963年,横埠区孙岗等大队引进“矮脚南特”、“农垦58号”1976年开始种杂交水稻,品种有“南优六号”、“威优六号”、“四优六号”、“汕优六号”。1980年前后,是水稻良种推广的最多时期。早稻有“广东一号”、“先锋一号”、“青董六号”、“二九青”等,栽培面积大。其次有“湘矮早”、“芜湖七一早”、“原丰早”、“圭六矮8号”等。双晚稻大面积栽培的有“嘉湖4号”、“农垦58'、“安庆晚2号”,“双丰4号”、“新民706”、“沪选19”、“玉红”、“当选晚”等,其次有“武农早”、“苏粳”、“向农糯”、“红粳”、“越南糯”、“京引15号”、“西南17号”、“京粳”、“雪花糯”、“桂花黄”、“湘粳8号”、“广峰粳”等。中稻和单晚品种有“中籼399”、“国际26”、“大叶稻”、“69——1”、“桂朝二号”等。1989年,水稻品种进一步优化。早稻早熟种有“二九青”、“早矮6号”、“嘉籼42号”等;中迟熟种有“浙辐802”、“早籼213”,“二九青”、“浙辐7号”、“73——07”、“先锋一号”等。双季晚稻早熟种有“早熟农垦”、“新民706”等;中迟熟种有“农垦58”“双丰4号”、“鄂宜105”、“78——27、“红糯”、“雪花糯”等。中稻和单晚良种有“桂朝二号”、“密阳23”、“国际8号”。杂交水稻良种有早杂“籼优49”、“中杂“籼优63”、“晚杂“籼优63”、“籼优64”等。杂交稻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等特点,每亩种子只要常规稻种的10%,但每亩比常规稻收获增产150公斤以上。杂交稻因易遭虫、病害,稻谷饱满度差,需要较高的栽培技术,农民尚未完全掌握,故推广不快。
小麦民国34年(1945年),安徽省引进美国“白皮麦”,在全省推广。1949年前后,县仍种植“白皮麦”。老品种还有“大稻早”、“蜈蚣刁子”、“紫杆子”等。50年代后期,引进品种有“碧玛l号”、“矮柱多”,先从棉区种植推广。1962年,棉区又引进“华东6号”,粮区引进“南大241”、“吉利麦”、“阿勃麦”。1964年,老洲区引进“万年2号”,其产量高,粉质好,经推广,已成为县内当家品种。80年代前后,又引进“扬麦4号”、“武麦1号、“宁麦3号”。1989年,县以“万年2号”小麦良种为主,并积极推广“B91——139”、“麦66”等品种。
棉花民国36年(1947年),安徽省推广“德字棉”。1949年前后,县农户种植的品种有“德字棉”、“铁子棉”、“小籽棉”、“绿子棉”等。1953年,老洲、汤沟、陈湖等区引进“岱字15号(又称改良棉)”,此品种一直到60年代中期仍为当家品种。1968年,引进“鄂江棉”,经社、队原种场繁殖、提纯,至1974年l~3代种全部更新,棉花大面积增产。1980年,有些社、队自行引进“沪棉204”、“479”、“徐棉6号”、“73——10”、“80——15”、“徐洲142”、“鲁棉1号”等10多个品种,出现种子多、乱、杂现象。1984年,引进“泗棉2号”,作为当家品种进行推广。
油菜新中国建立初期,县内油菜良种有“大花子”、“大乌子”等。1953年以后,陆续引进“胜利油菜”(白菜型)、“油冬儿”、“芜湖104”、“川油2号”(甘蓝型)、“胜利52”、“武油l号”、“165——12”等品种。1989年县内主要种植良种有“中油821”、“胜利52”、“上油1号”、“秦油2号”(杂交油菜)、“芜湖104”(白菜型)。
山芋1949年前后,县境当家品种有“大黄皮”、“大红袍”等品种。1956年,大量引进“胜利百号”,此品种推广后,单产迅速提高,成为县内当家品种。70年代,先后引进“徐薯18”、“栗子香”、“一窝红”等,均进行小面积种植,未能推广开来。1989年,仍以“胜利百号”品种为主。
蔬菜新中国建立后,农户自行留种,大部分是传统品种。70年代后,引进蔬菜新品种20多个,白菜类有“山东(杂交大白菜)1号、2号、3号、4号、5号”,“鲁白l号、2号、3号、4号、5号、6号”,“京丰l号”(结球甘蓝)、“矮脚黄”(小白菜)、“温州60、80(花椰菜)、120天”等。蕃茄良种有“强力米寿”、“北京大红”、“台湾大红”、“浦江1号”、“苏抗1号”等。辣椒良种有“阜丰1号”、“安庆早椒”、“湖研1号”等杂交品种。80年代,县引进食用菌类,其品种有“蘑菇”、“凤尾菇”、“平菇”、“香菇”、“银耳”等,生产食用菌多在沿江商品菜生产区。1987年,新开、松园两乡引进“芦笋”蔬菜品种,种植面积2800亩,1989年开始采收。
茶树1949年前后,县内茶树均属当地老品种。1958年,引进祁门县“储叶种”、“大叶种”。1979年,县茶场和桃山大队共建7亩良种繁殖园,引进良种有“福鼎大白茶”、“安徽7号”、“龙井43号”等,其良种具有稳产、高产、发芽早、白毫细密等特点,适合制作名优茶,属推广良种。
果树1949年前后,县内有桃、杏、石榴、枣等。60年代前后,陆续引进“砀山梨”、“马蹄黄”、“徽州雪梨”、“金花早”、“康德梨”、“明月”、“酥辣”等,还引进“巨峰葡萄”、黄桃(丰黄、连黄、浙金1号)、柑桔(宫川、尾张、温州蜜桔)、草莓、苹果等。
蚕桑50年代,县境以禾木桑为主,树大叶小,采摘难,易生虫病,一年只能饲养一季蚕。此后引进浙江桐乡“青湖桑”。70年代,引进“湖桑17”、“青2号”、“湖7号”等品种,上述良种具有生长快,叶大肥厚等特点,一年可采春、夏两季叶。1967年开始,县内自己繁育,将桑子速育生苗,翌年春,以袋接法嫁接,压条繁殖,再行推广。蚕种,在建国前后以当地土种为主,自己繁育自己用,品种退化。所产茧小层薄,纤维短,出丝率低,蚕易发病。1955年,引进7张改良蚕种。60年代初,引进春蚕“苏16”、“苏17",其品种茧丝长、出丝率高、丝质优。70年代,引进省蚕桑研究所选育的“华合”、“东肥”新品种,其蚕茧形大,蚕易饲养,高产稳产,丝质优良。80年代,又引进“浙江东34×603”夏、秋蚕品种。因桑、蚕品种不断更新,县内由一年一季饲养春蚕,发展为春、夏、秋三季或夏秋二季蚕。
(二)栽培技术:
水稻播种新中国建立前,县境农民播种,主要沿袭传统方法,即选种、晒种、清水浸种、催芽、播种等。因春季乍暖乍寒,无科学技术指导,常有烂秧死苗现象发生,既损失种子又贻误农时。建国后,县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民除采用传统的选种、晒种方法外,在育秧时采用薄膜保温催芽,基本解决早稻下种烂秧死苗的难题。50年代,推广全国劳动模范陈永康创造的“落谷稀”育秧法。60年代推广“三改”(即改大棉田为合式秧田,改水育秧为湿润育秧,改落谷密为落谷稀),早稻采用湿润秧田或小苗带土移栽等方法,每亩下稻种由20公斤降至15公斤左右,中稻基本是采用传统方法。70年代,县内双季稻面积迅速扩大,晚稻育秧有较大改进,采取水秧旱育,落谷稀疏,每亩下稻种30~40公斤,以薄膜覆盖秧苗,成活率达90%左右,水稻收获期可提前7天左右。农民还采用两段育苗,培育多蘖老壮秧。早稻下种一般为迟熟清明前2~3天,中熟清明边,早熟清明后,早中熟在6月20~25日下种。双季晚稻下种时间,视早稻让茬迟早、安全齐穗等因素决定。其秧田保持湿润,清除杂草,防止雀害,县内推行以茶籽壳或红萍覆盖,增加肥力,利于拔秧。80年代,推行两减一扩方法(即减少秧田下种量,减少大田用种量,扩大秧田面积为1:8),对提高秧苗质量,防止烂秧有明显效果。1955年,开始推广双季稻,农业部门在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同时,将插秧季节提前自“谷雨”到“立夏”,晚秧不过“立秋”。秧苗栽插历史习惯是:沿田四周打圈,“一尺挂两头”(即行株距1尺),每棵10~20根秧,土地利用率低。50年代后,改为定向直行栽插,推行合理密植,行株距为5×4寸、5×5寸,每棵常规8~10根秧,每亩基本插数在25~30万株;杂交稻秧苗多蘖的每棵插单株,少蘖的每棵插双株。田间管理方法为早施秧苗分蘖肥(对瘦弱苗适时烤田、施肥,控制无效分蘖和疯长)、移栽肥,施足大田基肥,分期追肥(前期施重肥,中期施平稳肥,后期施齐穗肥,弱苗重施和偏施),浅水勤灌(浅水插秧,寸水活棵),以提高水温和保肥能力。
麦、豆(蚕、豌豆)麦、豆一般9~11月份播种,点播豆种,每点3粒左右,行距约27厘米;宕播豆种,行株距3厘米,宕用火粪土覆盖。小麦播种,1949年以前多以宽条畦点播,株距3厘米,每畦多在8~9行。新中国建立后逐步改点播为宽幅条播、窄幅条播,两边套种棉花。1952年,县推广密植,宕播缩小行株距,条播加宽播幅。1987年,推广小麦“免耕法”,不再种植晚茬麦。
油菜新中国建立后,改油菜直播为壮苗移栽,苗床与大田比例1∶6。油菜抽三叶片时,
施提苗肥,五片叶控制用肥,防止疯长;移苗前7天施“送嫁肥”;改稀播为密植,注意肥田稀植,瘦田密植,宽行窄株,壮苗密植。白菜型油菜品种每宕3苗,甘蓝型品种每宕2苗,亩栽约8000至1万株。大田施足基肥,移栽活棵后,施肥促其生产,腊月施肥保温,春季施肥促苔,开花时喷洒磷、钾水。70年代,推广喷洒硼肥,防止花而不实。80年代,农民采用在板田里做深窄畦沟、打宕直播油菜的“免耕法”,保证适时播种,避免阴雨天烂种,其收获产量不低于或超过翻耕移栽的产量。
棉花新中国建立初期,棉花主要采用传统撒播方法,后推行打宕点播和分行条播。1955年,汤沟、长河等区推行“二垄靠”成功,畦中宽幅条播小麦,畦两边点播或条播棉花,实行棉、麦套种,改稀播为密植,每亩3500~4000株,带尺定苗,施淡肥育苗,施蕊肥,重施花铃肥,补施棉桃肥,育伏桃和秋桃,整好二地。
茶叶老茶园产茶量低,茶农对龄老茶树深修剪和台刈,以恢复树势,更新枝干。改粗放管理为精心管理,固土保肥,秋冬深挖,施以适量有机肥,春茶开摘前20天,追施催芽肥,春夏采茶前耕除杂草。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在25°坡以上的茶园,建成梯形地。新茶园合理密植幼茶,每丛2~3株,丛距33~50厘米。每亩约1300丛。1962年,县内推广密植速成茶园,每亩植茶6000株,第二年打顶采摘,第三年正式采茶。新中国建立后,积极推行采、养结合方法,春茶留l叶,或提早封园,不摘夏茶。传统制茶是“老、嫩叶不分,用锅翻炒,温度由高而低,炒干为止”,所制茶叶品质低下。60年代后,县内推行鲜叶分级处理,分级制作,使其化学成份与物理性状基本统一,茶叶品质一致,县内以绿茶为主,炒青占总产70%,烘青(条茶)、毛峰占总产30%。制作方法:鲜叶(随采随制)——杀青(杀匀、杀透)——揉捻——烘胚(三成干)——炒毛火(七成干)——摊晒——形成茶叶。其特点是茶色润绿,耐冲泡,香味持久,易于储运、保管。金社乡桃山茶场、钱铺乡北山茶场所制“炒青”,曾分别评为安庆市第二名、第三名优质茶。80年代,制茶技术又有新的改进,桃山茶场机械制作的“小兰花”、官桥乡手工制作的“龙王尖”、周潭乡大山村、白梅乡大岭村的“炒青茶”,品质优良,茶叶品位已进入高档茶行列。
桑1954年,县从浙江桐乡引进10万株湖桑,在老洲试种成功。嗣后,农业技术人员将湖桑嫁接在当地乔木桑上,1955年在麒麟乡试种成功,遂推广成片种植,每亩植桑4000~6000株。70年代,密植矮杆速生丰产桑树,每亩植桑1000——1200株,春季栽植,秋季可养蚕,3年成林。桑的管理方法,主要采用春伐和夏伐,及时锄草、疏芽、整枝、摘心、治虫害等。在养蚕方面,40一50年代,蚕农育幼蚕,一般是将蚕籽带在身上或放在锅灶上升温孵化。60年代始,改变幼蚕自育为共育,采用防干纸或塑料薄膜覆盖高温润湿育蚕技术。70年代,推广“地火龙”加温育蚕法,保温保湿适度,幼蚕成长至3龄期,再交给农户饲养。大蚕饲养传统方法是以竹匾养蚕、采桑、除沙、上蚕簇等多种工序。60年代,推广地面条桑育蚕,使蚕自然上蚕簇作茧,工效高,效果好。
水果县境水果种类有桃、梨、杏、苹果等。1974年,先后从浙江引种27万株柑桔,在白石、金社、黄羹、钱铺、破罡等乡试种成功。据区划调查,适宜发展柑桔生产的地区还有横埠长山、破罡巢山、汤沟彭山、城关等地。种桔一般每亩60株,密植约1000~1100株,3年可挂果,6年进入盛产期。管理方法:一般秋施基肥,控制秋梢。柑桔喜暖怕寒,一9℃即可冻死,管理不善,一5℃也可冻死;防冻方法主要以草包树干,覆盖树冠,冻前灌水,果园熏烟,营建防风林等。柑桔易生疮痂病、树脂病、红蜘蛛、锈壁虱、潜叶蛾等病虫害,可采用化学农药或硫磺水、石灰水等喷洒叶面进行防治。
西瓜1949年前后,县境很少种西瓜。1980年,农民陆续从外地引进优良瓜种,采用旱地或水旱进行轮作的方法进行西瓜栽培。旱地轮作一般间隔7~8年,水旱地轮作间隔3~4年。选用温水浸种,4~8小时后淘洗干净,可防瓜苗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种子可放在30℃左右的温度水中催芽。大田采用拱棚薄膜或纸钵育苗;定植一般在谷雨边,纸钵规格一般8厘米×5厘米,钵内装火粪土,埋好瓜苗,再排列在畦内。瘦田密植,肥田疏植,瘦田每亩植600株,肥田每亩植500——550株;畦宽4米,行株距一般2米×0.5米;定植当天下午浇水,次日复浇水。种瓜部位要深翻,施迟效性肥料。翌年3月份浅锄1次,作出高于畦面的种植垄,待先前作物收获后,再翻瓜畦,施基肥;瓜苗期追淡肥,减旺期适量追肥,结瓜时施重肥。农民还用压藤法,提高瓜产量。
红花草县内土壤缺磷的水田,提倡播种红花草,以磷增氮。1962年,义津、麒麟等区用过磷酸钙作红花草基肥与追肥,红花草产量增加1倍以上。据试验对比,每亩施磷肥15公斤,每公斤磷肥可增产红花草54.5公斤。绿肥播种改过去稀播为密播,改撒播为点播。套种撒播红花草,一般在土质较肥的中上等田里,当中稻乳熟期或双晚出穗期时进行。点播,一般在土质板结的田块,用火粪磷肥拌种,在单晚孕穗、双晚圆杆时点在稻棵边。
(三)耕作制度因地理条件和土质条件的差异,种植方法和轮作制度有所不同。据(《桐城续修县志》(道光七年版)载:“稻有早、迟、晚三种。早稻三月下种,四月拔秧栽插,六月收割,米曰早米。其田复种晚稻,至十月乃收割,米曰晚米。早米粗糙性暖,晚米粒稍小性凉,是为两季稻。迟稻四月下种,五月栽插,八、九月收割,米曰迟米,有红、白两色,东南乡圩田皆种植之。”民国期间,县境水田多为两熟制,即麦(油菜)、水稻或红花草——水稻;少数——熟制,即水稻——冬闲田。旱地一般是一年二熟制,即冬闲地一棉、豆、山芋或其他作物。民国38年(1949年),水稻两季栽插面积490亩。新中国建立初期,耕作制度仍沿袭传统。随着人口迅速增长,耕地不足日趋严重,农民在开发土地的同时,并注重在土地复种上寻找出路。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和多熟制优良品种推广的同时耕作制度有过两次较大改革。一是50年代中期,中共安徽省委推行农业“三改”(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改旱地为水田,改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1955年,开始推行水稻双季连作。先在圩田种植,为不影响双季稻季节,推行了“寄秧法”,当年获得成功。其试种早稻51214亩,平均单产198公斤;试种双季晚28234亩,平均单产122.5公斤;两季单产为320.5公斤,比一季早稻亩产增长59.4%。安凤区栏桥乡农民江东友种双季稻o.6亩,共收稻250公斤,亩产折算高达411.5公斤。二是县推广“改二熟制为三熟制”。1957年,双季早稻占水田面积27.4%,晚稻占27%。1970年,双晚稻面积扩大到29万亩,占水田面积61%。70年代初期,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完善,三熟制耕作进一步发展。1975年,早稻面积占水田81.9%,晚稻面积占早稻面积的91.9%,午季油、肥占水田82%。80年代,双季稻面积均稳定在占水田80——85%之间。1989年,三熟制面积占总耕地的58.9%,二熟制面积占41.1%。三熟制的推广,使粮食复种指数大幅度上升,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1989年,早稻种植面积36.6万亩,单产313公斤;中稻面积3.7万亩,单产445公斤;单季晚稻面积38万亩,单产301公斤。县内自“三熟制”推广后,旱地作物茬口安排趋于合理。一年一熟耕作制度变革成为一年二熟制,即棉与麦、油菜或蔬菜;山芋与麦、油菜、豆类或蔬菜。沿江洲圩区,推行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的水旱轮作制,推行粮、棉套种。1982年,推行午季作物实行“三、三、四”耕作制。即30%为满畦油菜茬,采取棉花、油菜双移栽;30%为绿肥茬,以蚕豆作绿肥;40%为小麦茬。种植方法实行四改:改油、棉直播为油、棉双移栽;改重麦轻肥为麦、肥兼顾;改麦、棉连作为麦、棉、油莱、绿肥轮作;改用地茬为自养茬。“三、三、四”耕作制实施推广后,棉、粮、油皆获增产。据县土壤普查资料表明,全县低产土壤面积,占总耕地面积57%,中产土壤占31.9%;沙漏型水稻土、砂砾型旱地占78.6%,冷泉潜育型水稻土占9.2%;缺微量元素耕地占54%;有14万亩耕地缺钾、10万亩缺氮、54万亩缺磷。土壤特点是沙、浅、瘦。近些年来根据土壤结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土壤进行了改良,并进行耕作改制。以低产圩田(15万亩)为试点,改一闲一稻为一旱一水,麦、油、肥、稻轮作,以治潜防渍,降低地下水位,促进养分释放,改善土壤水分及元素含量。县还推广油菜“免耕法”,以减少烂根、烂种。同时改善水利条件,以改变土壤结构。科学施肥方面,在水稻土壤有机质低于1.5%的水田和有机质低于1%的丘陵区,推行秸杆还田,全县每年秸杆还田达11万亩,大大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推行播种红花草,增加土壤氮肥;采用“因土配方施肥,因土定产,因产定氮,因缺补缺,科学栽培”等措施,因地制宜施用氮、磷、钾肥和微量元素。由于科学施肥、改良土壤,1989年,水稻一般增产10%,小麦、棉花增产7~11%。
(四)植物保护
民国时期,因农业科学技术落后,没有专门植物保护机构,农作物一旦发生病虫害,全靠人工治理,因此农业收成难以保证。新中国建立后,植物保护已成为农业部门主要职责,县内基本上能及时防治和控制病虫害,农作物丰收有所保障。50年代,农业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虫病情测报工作。1960年,县农场设立水稻病虫测报站。1974年,县成立植物保护检验站。1976——1982年,会宫、陈洲成立水稻、棉花病虫测报站,区、乡、镇配有专业技术员、农民技术员,形成以农业部门为主的县、区、乡三级植物保护系统,农资部门也及时向农民提供新型灭虫农药及机械。1983年,以县站为中心、区站为桥梁、乡村技术员为纽带的植保网络基本形成,能及时把病虫害测报信息、防治措施传递给农民,并能及时指导农民掌握防治病虫害技术。
病虫灾情50年代中期起,主要农作物新型品种大量引进,县检疫工作未能跟上,致使水稻稻曲病、恶苗病,小麦黑穗病,棉花枯萎病等传入县境。60年代后,偏施氮素化肥,农作物茎、叶生长快,以致病虫害频率增高,主要病虫害有螟虫、稻苞虫、稻纵卷叶螟虫、稻瘟病。70年代,又增生了稻飞虱、稻叶蝉、白叶枯病、纹枯病等。80年代,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叶蝉、稻飞虱交替发生或同时发生,严重危害双季稻。小麦病虫有麦蚜虫、粘虫、麦锈病、线虫病、黑穗病等,为害程度逐年加重;棉花病虫有棉蚜虫、造桥虫、立枯病、棉蛉虫、红铃虫、红蜘蛛、斜纹夜蛾等,以枯萎病、红铃虫危害最大。建国后40年中,区域性、散发性、小面积的病虫害年年可见,其中1953年,陈湖、老洲、汤沟3区6400亩改良棉,有5900亩发生蚜虫害,造成严重减产;1951年6月中旬,白云等8个区陆续发生蝗虫,其中陈湖、老洲、红扬3区的成灾面积达7万亩;1963年和1975年双季晚稻发生稻飞虱,成灾面积近20万亩。轻则减产2~3成,重则颗粒无收。
病虫防治农作物病虫防治,在50年代,采取人工灭虫、配合农药防治。60年代,以农药防治为主。70年代,以有机磷农药防治为主,兼用有机氯类农药。80年代,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消灭害虫、保护天敌、增加产量、减少残留”为目标,限用高毒素、高残留农药,推广有机氮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推广抗病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加强种子防疫处理,改变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推广冬季深耕晒垄、勤除田间杂草、适时烤田、合理用水等耕作方法,推行轮作换茬和水旱连作制,促进农作物健壮,增加抗病力,禁止捕捉益虫、益鸟以保护害虫天敌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三、农业机具
新中国建立前,土地耕作使用锹、锄、犁、耙等传统工具。1949年以后,县开展农具革新运动。1955年开始使用双轮双铧犁。1958年,各地先后制作播种机、插秧机、打稻机、密封水车等农具数万件。因土法上马农具制作技术不过关,或因设计不科学,有的农具应用不久便废弃,唯平板车使用长久。1989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64.2千瓦。排灌、植物保护、收割、脱谷等已达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水平。农业运输过去是肩挑背驮,现在基本实现机械化。大型农业机具过去是全民、集体所有,现在农户也拥有大型农机具。
(一)耕作机具
水田传统机具有犁、耙、耖、力磙等,在耕作时均需耕牛拉引。犁、耙用于水田或旱地翻耕、碎土;力磙用于扎草、扎泥块;、耖用于水田平整。传统农机具因需人力操作,耕牛拉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日耕作量2~3亩。1955年,县内双轮双铧犁有20部。1961年,县成立丁拖拉机站,有“东方红”,“丰收”大型拖拉机12台,并附有五铧犁、圆盘耙,以及播种机、脱粒机、联合收割机等农具32(台)件。机械耕作主要用于沿江平原圩区,日耕作量30亩以上,当年完成机耕面积4.8万亩。1963年,购置拖拉机12台(529马力)、五铧犁7部、三铧犁4部、圆盘耙3台、重盘耙1台。1968年,始用手扶拖拉机,牵引单铧犁或双铧犁,因操作灵活受农民欢迎。1971年,旋耕机代替木耙,效力明显提高。80年代,耕作机械有很大发展。据统计,1989年,小型手扶拖拉机共2303台,四轮拖拉机1080台,大中型拖拉机49台,大小犁824部,耙728部,旋耕机615台,机耕作业量32.71万亩,机耕面积17.77万亩。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田到户,农田面积小,不便机耕,不少农民仍使用传统农具,手扶拖拉机改为农业运输工具。
(二)排灌机具
传统的排灌机具有龙骨水车。水车有脚踏,手摇两种,建国后仍沿用。1963年,县内农民始用柴油机带动水泵,每台50~100马力,使用时不便搬动。70年代后,普遍使用20、12、4马力的小型柴油机带水泵,轻便易搬运。1989年,县有各种排灌机械4503台,农用水泵4008台,抗旱、排涝基本实现机械化。
(三)运输工具
1949年以前,人挑畜驮,运输十分艰难。杨湾、麒麟等地有木制独轮车,洲圩区也有少量木制大车。新中国建立后,推行运输工具革新。1958年开始用大板车,60年代在农村普遍使用。1965年,县有农用汽车6辆。70年代小型拖拉机带拖斗,在农村广为使用,农忙耕地,农闲搞运输。80年代,农用机械运输车辆大幅度增加。到1989年止,县内农用汽车、拖拉机691辆,大、中、小型拖斗1347台,大板车17308辆。但个别交通不便的村庄,仍是人力运输物资。
(四)脱粒加工机具
传统的脱粒工具有石磙、连枷、斛桶等,一直沿用至1949年后。50年代末,苏联赠送枞阳县各个公社1部机械脱粒机,但几乎不能启动。60年代,农民始用简易脱粒机,由1~2人操作脱粒,每小时1人可脱粒50公斤。70年代,电动脱谷机问世,每小时脱粒500公斤以上。1989年,县有各种脱粒机4.2万台,传统脱谷辅助工具仍沿用。稻、麦加工机具有石磨、砻、石碓、石碾等。60年代后,各种加工工具增加,粮食、谷物、饲料加工已实现机械化,传统工具基本淘汰1989年,县内碾米机有2503台,磨粉机1207台,榨油机216台,饲料粉碎机154台,轧棉花机390台。
(五)植保机具
1949年前后,植物保护靠人工捕捉害虫。1962年,县内沿江洲圩区,始用农药,以提压喷雾器灭虫。1970年,共有喷雾器、喷粉器8000多架,1989年已发展到56740架,其中机动喷雾器有44台,植物保护基本上实现了半机械化。
(六)制茶机具
县境手工制茶为传统方式,1966年始用揉茶机,此后制茶发展为全过程机械化。1989年,县机械制茶厂有13个,各种型号制茶机械有37台,制茶机械化程度达80%以上。
四、农机场、站
(一)农业机械管理站
该站原降属县工业局。1977年,设农业机械管理局,农机供应站为其下属;全县区、镇下设农机管理站。1981年,实行“三户一体”(承包户、联户、专业户、个体)经营方式。1982年,户营农业机械有93台。1984年撤销农机管理局,下辖单位划归农业局;农机站与农机监理站合并,各区、镇设农机管理站;各乡均配农机干事或农机员,全县计65人。农机管理范围为农业机械管理、经营管理、农机监理、安全管理、油料管理、农机修配等。
(二)农机监督管理站
1978年,县设立农机安全生产监理站,负责对全县农机操作人员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对农用机械和农村固定机械实行安全生产监理,在“春耕、午收、双抢”时对农机进行安全检查。1984年,农村运输机械监理划归县交通局监理站。1985年,对14.7千瓦以下农机进行安全生产监理,并参与驾驶员资料年度审查验收,处理农机事故、安全保险、生产宣传等。1986年,农机安全生产监理站改为农机监理站。
(三)示范繁殖农场
该场原为桐庐县农场,建于1950年10月。建场初期仅有几间破旧瓦房和草棚,生产工具只有少量犁、耙、等,此外有耕牛7头。全场职工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创业,围湖造田。场址原在三兴圩,后迁至汤家沟镜子山。1955年,改名为枞阳县农场,并先后引进“胜利籼”、“中农四号”等水稻新品种。1956年,建立种猪场,年均繁殖仔猪约300头。1958年,引进“约克夏”白猪种,与当地黑猪交配,产仔率较高。同年引进“南特”、“连塘早”、“红须粳”、“猪毛簇”等水稻新品种。1963年,农场定名为枞阳县示范繁殖农场,其主要任务是试验水稻、棉、油良优品种的示范繁殖。先后繁殖常规品种有“二九青”、“先锋一号”、“湘农糯”、“鄂宜105”、“农垦58”、“厚丰早”、“竹广”等29个稻品种,每年向国家提供良种15~20万公斤。1965年,全场有职工72人,总收入为7.9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了纯化猪种的培育工作。农场水面有159亩,1971年出售鱼苗380万尾;1981年因琵琶山圩难以管理,移交汤沟区经营。1989年恢复“枞阳黑猪”纯种纯化工作,年提供仔猪630头。该场兴筑圩堤3.2公里,内圩设电力排灌站1座,有55千瓦电动机2台、混流泵12台、80马力抽水机1台、拖拉机3台,还配有各种农用机具。场房、宿舍总面积为5808平方米,有职工145人,年产值9.06万元。
(四)农业科学研究所
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当时名为“农业试验站”,站址在黄羹乡留庄村。1960年2月,改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址在城关镇石岭村。时全所有技术员9人,科学试验地约20亩。1963年,该所并入县示范农场(厂址在汤沟区),承担农业科技研究工作。1978年,农业科学研究所又从示范农场分离出来,独立工作。1980年农业科学研究所又与县示范农场合并。
(五)麒麟茶场
该场坐落在麒麟区,始建于1960年。茶园分布在麒麟、石婆、阳和3乡33个村,共有279亩地。建场初期有职工16人、干部4人,边垦荒边下种。初由横埠区提供茶枝扦插(成活率低),后从贵池县购茶籽3000公斤,种植200亩。1962年,引进祁门储叶种子7000公斤,将茶园种齐。1964年,产干茶137.5公斤。1970年购进拣茶机、烘干机制作炒青,曾被评为优质茶。1989年,茶园实行家庭式承包,责任到人到户,茶叶由茶场统一加工,其中手工制作茶叶200公斤,被安庆市评为三等茶;机制小兰花茶1500多公斤,因茶叶醇正清香、包装精美,已进入高茶行列。建场30年,国家共投资39.95万元。该场现有生产用房面积1958平方米、仓库337平方米、生活用房1592平方米;有农用机械6台、发电机组50千瓦、茶叶初制机35台;职工70人(其中退休27人),固定资产总值57346元。
上一篇:第三节 圈圩
下一篇:第五节 林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