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土地改革
新中国建立前,县内大量土地为地主、富农占有,其次还有宗族、寺庙、学堂等公用土地,广大农民占有土地极少。1949年底,县耕地总面积约为59.46万亩。土地改革前,地主、富农占全县总人口5.34%,占有土地却达50.74%;贫、雇、中农占总人口87.89%,占有土地只有40.26%。根据1951年统计,枞阳县地主、富农人均占有耕地10.56亩,贫、雇、中农人均占有耕地0.54亩,地主、富农人均占有耕地是贫雇中农的19倍多。如义津镇小李庄方秬森,系桐城县首富,清同治年间,方秬森任江苏太仓知州时开始发家,至民国年间,有租田30万亩,分布在江苏、桐城等地。从枞阳至桐城县城,脚踏的是方家的土地,家产号称“双百万”;家有稻谷储运仓数十幢;整个庄园围墙周长达l公里,东、西、南门各筑楼堡l座,内有厢房、客厅、宿舍近1000间,花园、凉亭、水阁一应俱全。家中雇有30多名家丁,日夜持枪警卫。租种方家土地的贫苦农民达数万人,每年秋收季节,方圆几十里地的农民,肩挑背驮,都向方家交纳租粮。钱桥镇吴春泉家,有佃田千余亩,自烧窑厂2个,砖木结构房屋有200多间,雇有持枪家丁数十名。地主、富农占有大量土地,而将大部分土地出租给贫、雇农耕种,每年收取一定比例的租金,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枞阳境内土地出租的形式有永佃权租,即佃农租种地主或公堂的土地一般要交压板金,地主不付息,但地主也不得随意解除佃农,佃农每年交租额为常年产物的三分之一左右;另一种形式是无永佃权,即地主可以随意更换佃农,佃农每年的交租额为正常年产物的二分之一左右,佃农欠交尾租,每月长利息。地主不但以地租盘剥农民,而且还向贫苦农民放高利贷,同时还用“大秤进,小秤出”或“大斗进,小斗出”的办法对农民进行盘剥。地主除出租土地外,还雇佣家奴。县内劳动力雇佣的形式有长工和短工两种。
1949年,中共桐庐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开展减租减息和生产自救运动,土地谁种谁收、废除高利贷。1950年7月,县抽调干部1059人,到农村组织发展农民协会组织,进行土改运动前的准备工作;12月,土地改革开始,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秋收秋征、丈量土地、挤黑田、反瞒田、核实田亩;第二步划分阶级成份,没收、征收、分配土地、财产;第三步处理遗留问题,颁发土地证。县境12个区、142个乡镇分批进行土改,第一批36个乡,先以大新、义军、官青、七井等乡为试点。土改之初,试点乡一度出现“和平土改”现象,少数乡村地主拉拢、收买土改干部,分散财产,抗交地契,有的地主公开反攻倒算。县委坚持“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孤立地主”的路线,广泛发动群众,对不法地主展开面对面斗争,纠正“和平土改”现象,有效地打击了恶霸地主及其他反动势力。第二批土改50个乡,第三批土改56个乡,全县32.7万贫、雇、中农分得土地和财产。1951年初完成土改工作。此后县境开始进行土改复查纠偏工作,重新丈量核实亩;确定漏划地主、富农成份的588人;错划成份的321户得到纠正,并退还没收财物。1951年11月份,土地改革工作复查结束,县人民政府为118751户农民颁发了土地证。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和生产资料,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桐庐(枞阳)县土改前各阶层占有土地情况表

湖东(枞阳)县土改后各阶层占有土地统计表

湖东(枞阳)县没收征收五大财产统计表

二、互助组、合作社
土地改革以后,农村广大农民虽分得生产资料,但生产工具落后,资金缺乏,难以精耕细作和抵御自然灾害,因而部分农村又出现了“穷的穷、富的富、帮的帮、雇的雇”的两级分化现象。为发展农业生产,改革生产工具,抗御自然灾害,1951年春,县人民政府按照“自愿互利、典型示范”的原则,鼓励农民走集体化道路。汤沟区大新乡农民钱常山、杨柳青率先成立第一个常年互助组,继而全县成立临时互助组972个、常年互助组27个,入组农民达1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互助组亩产比一般单干户亩产高1~2倍。年底县委召开了全县首届劳动模范大会,互助组集体和个人获得劳动模范称号的占各行业劳模的20%。1952年12月份,全县有常年互助组819个、临时互助组4000余个,入组农户达5.1万户。各区、乡还建立“丰产村”,年底全县粮食总产为12.2万吨,比1951年增产4倍多,农业经济到了迅速恢复,从而巩固了土地改革成果。
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先进农民又带头组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3月,钱常山、叶维才、刘彬侯、方光国4个互助组正式办成4个初级社。49户农民将耕牛、大型农具作价入社(自留地、柴山除外),以股分红,提留公共积累资金。1953年秋,初级社亩产比互助组亩产高,入社农民收入多,因此年终有90多户农民要求加入上述4个初级社。
1954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翌年,县委广泛宣传贯彻这一文件精神,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县境出现了第一个高潮,全县受教育农民达33万人,培训办社骨干3000多人,乡村普遍建立互助合作辅导站、组。1955年,全县167个乡共办社725个,其中有9个乡实现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化,入社农户占70%以上。3月份,县委对合作社进行整顿,加强对生产、劳动、财务的管理。年底,建社921个,入社农户96526户,占全县农户83.2%。1956年6月,全县98%农户加入高级社。1957年,整社并社,初级社全部转为高级社,全县高级社计238个,其中1000户以上的大社10个。
三、人民公社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县境将238个高级社规划撤并,成立了28个人民公社,继而按一区一社模式将28个公社并成11个公社。1959年,县委在贯彻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过程中,认识上有“左”的倾向,出现“一平二调’’的“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化风(简称“五风”)”。其表现为: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兵学商一体化,劳动生产军事化,公社社员按营、连、排、班四级组织生产;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三级管理,财务由公社、大队二级核算,劳动报酬实行供给制,县内建大食堂42个,就餐人员达51万人;为了大办钢铁,县派11万青壮人员开赴岳西炼铁;为了办水利,成片树木被砍伐;农户家禽强行集中饲养;浮夸风日盛,高丰圩早稻亩产浮夸为8117公斤,农业生产出现大倒退。1958——1960年,县外流人员、浮肿病人、非正常死亡人数增多,抛荒田地5240亩,拆毁民房10863间,耕牛剧减。
实现“合作化”后,“一大二公”,土地归公,劳力集中,使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较快。1959年统计,全县共修建小型水库、山塘92座,中型防洪闸2个,抽水机站3座,拖拉机站1个;白云、横埠两区围湖造田数万亩,并获得粮食好收成。
1960年,县压缩城镇、工矿业劳动力到农村支持农业生产,取消供给制,停办大食堂,缩小社队规模,推行“责任田”,生产队提留7%土地作为农户自留地。1962年春,县将公社、大队两级核算改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核算,农村经济形势有所好转。1963一1965年,为解决干部工作作风和社队经营管理问题,农村普遍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6年5月,全国掀起“文化大革命”运动,县农村经济再度陷入困境。1968年,县成立了“农业学大寨办公室”,全县五级干部(县、区、社、大队、生产队)共900余人,分期分批到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学习。此后,又盲目扩大社、队规模,前锋、古塘等公社改为一级核算单位,全县38个公社改三级核算为二级核算;1495个生产队进行扩并,最大生产队达260户社员;有的大队推行“自报公议评工分制度”;自留地、家庭副业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而割除,因此农村多种经营萧条冷落,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制约。1977年,全县农村年人均占有粮食为149.4公斤,年人均经济收入50元左右;有的社、队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才逐渐好转。
四、农业生产责任制
1978年,中共中央重新制订农村政策,鼓励农村开展多种经营。县内93个生产大队实行生产大包干,耕地到户,农民除上交国家、集体提留外,剩余归自己支配。麒麟区将集体耕地全面实行“水统”(水利统管)、“旱包”。1980年,全县广泛推行了“专业包干”、“联产计酬”、“包干到户”,以联产承包为中心内容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有效地解决了生产“大呼隆”、生活“大锅饭”的弊端,显示了农村第一步改革的巨大威力。1982年,全县完成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工作。1983年,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大调整。养殖业实行水面承包制,集体畜牧业、乡村企业也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1984年底,全县共有专业户7110户,其中种植业237户,林业73户,养殖业1128户,水产业1132户,编织业426户,农副产品加工业1079户,铁木竹加工业517户,建材业339户,运输业118户,开矿业9户,商业、服务业1974户,其它行业78户,参加经济联合体的5128户,投入乡村企业劳动力有43104人,外出包工2万多人。是年,全县经济作物22.5万亩,1985年扩种至29.92万亩。1989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5.1万吨;县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已达343.07元,农民储蓄总额为3380.3万元。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